✔ 最佳答案
字,又稱表字,是古代的中國人在名之外,為自己取的與本名意義相關的別名。現在一般已經很少有人使用了。
根據記載,古時男子20歲時取字,女子15歲及笲或許嫁時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馬遷字子長,李白字太白。
字與名通常有關。如杜甫字子美,甫為古代男子美稱;韓愈字退之為互補;胡適字適之為相似;王維字摩詰為欣賞維摩詰而名。另外,周代亦以伯、仲、叔、季加於字中表排行。
根據《禮記·檀弓》上的說法,在人成年後,需要受到社會的尊重,同輩人直呼其名顯得不恭,於是需要為自己取一個字,用來在社會上與別人交往時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後,名字只供長輩和自己稱呼,自稱其名表示謙遜,而字才是用來供社會上的人來稱呼的。
北齊的顏之推認為,人名是區別彼此,字則是體現一個人的德行的。大部分人的名與字在意義上都是有關聯的,如岳飛字鵬舉。
字起源於商朝,盛行於周朝,後來形成了一種制度。直到近代仍然被許多知識界和文化界的人使用,如胡適字適之,孫文字載之,毛澤東字潤之。現代則已經很少人使用了,但中國人口現有十三億,同名同姓發生率過高,文化界現有意恢復表字制度。
有人認為,表字的式微和大陸的破四舊運動,及打壓知識分子有關,認為「表字」是封建知識分子的象徵,所以有很多人棄字不用。
字一般有一言字、兩言字和三言字。最多的是兩言字。
字的構成的一些形式:
在字前加男子的尊稱「子」字:如公孫僑字子產,杜甫字子美
在字前加排行字表示排行:孔丘字仲尼;也有只以排行作為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