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問題:台灣

2007-01-27 5:27 am
歷史上最早有記載台灣係幾時呀?
更新1:

To: 三國一品大臣 朋友,「歷史上最早有記載台灣係: 史前時期」 呢句話邏輯上有問題喎,如果係史前,又點有歷史記載呢? 請解釋清楚。 我想知係最早響邊個年代既典籍入面有提及呢個小島。

回答 (3)

✔ 最佳答案
歷史上最早有記載台灣係: 史前時期


台灣位居歐亞大陸的東南和太平洋的西側,是個受到板塊運動而隆起的海島。從舊石器時代以來,就有史前人類在居住和活動;而在17世紀以前,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台灣更是南島語系民族的天地,他們狩獵、農耕,群聚而居,過著與土地、海洋相互依存的生活。

直到近代世界來臨,台灣由於介處中國、日本、東南亞間的特殊地理位置,而成為各國船隻的停舶站與貨物轉運中心,且進而引發周邊地區的政治勢力產生據為己有的企圖。在17世紀上半葉經歷了荷蘭、西班牙等歐洲殖民帝國的統治後,台灣被來自中國華南以鄭成功為首的政治團體所接收,並在大清帝國征服了鄭氏政權以後,成為大陸帝國的邊疆版圖。1895年,由於中日甲午戰爭的爆發和馬關條約的簽訂,使台灣易手給日本。50年的被殖民經驗、日本帝國的近代性治理政策,以及清朝統治最後10年的改革及建設,使台灣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型為粗具近代國家性質的社會。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灣為國民政府所接收,並在1949年與澎湖、金門、馬祖成為中華民國政府事實統治的地方。


目錄 [隐藏]
1 史前時期
2 古籍上的記載
3 荷西殖民統治時期
4 鄭氏王朝時期










[編輯] 史前時期
主條目:台灣史前時期

左鎮人想像圖根據考古遺址的發掘,台灣在舊石器時代晚期(50,000年前-10,000年前),就已經開始有人類居住。以現有的證據而言,目前臺灣最早的文化為長濱文化(以八仙洞遺址最具代表性),這是在東海岸所挖掘出來的考古遺跡。而在臺南縣左鎮一帶,則挖掘出原始人類骨骸,史稱左鎮人。在臺北盆地則有圓山文化、芝山岩文化和植物園文化等新石器時代遺址。然而,以我們目前的考古學證據而言,對於台灣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所出現的文化,我們並不能確定是哪一種族群的人類所留下的遺留。

我們能夠確定的,是新石器時代(始於紀元前5,000年)以來的史前文化,是台灣南島系民族的遺留(劉益昌 1996)。也就是說,在原住民定居於台灣以前,可能還有別的族群曾經在此定居過。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Usshigawa Nenozō)就曾經這樣表示:「今日在台灣被視為原住民的諸民族之間,不乏證明存在更早期先住民族的口頭傳承。自史前時代起,在本島即有近二十種的先住民族」(引自戴天昭 1996,6)。

台灣的原住民族呈現多元而複雜情況,大致分成平埔族和高山族(日據時代稱為高砂族)。高山族分成九族:泰雅族、賽夏族、卑南族、阿美族、排灣族、布農族、鄒族、魯凱族、達悟族,多居住在山地與東海岸縱谷,其體質和文化特色至今大抵尚清晰可辨。平埔族亦大致上可以分成十族:凱達格蘭族、噶瑪蘭族、道卡斯族、巴則海族、巴布拉族、貓霧捒族、洪雅族、邵族(水沙連)、西拉雅族,以及猴猴族(Qauqaut)。經過三個世紀漢人移入者的侵擾、威脅、同化,以及生存的需要,平埔族的文化特色逐漸消失,與漢人難以區分。台灣很多地名、姓氏、風俗、信仰、歌謠等,則保留了平埔族歷史文化的遺緒。


[編輯] 古籍上的記載
在中國史書當中,曾經有三國時期之孫權派兵到夷州的記載,有學者據此主張夷州即是今之台灣,但有學者主張目前的證據不足,並無法證明夷州就是台灣,也有學者認為是琉球群島。

在《隋書流求傳》則有這樣的記載:「流求國在海中,當建安郡東,水行五日而至。」 此外,在《文獻通考》也可以找到以下的敘述:「琉求國在泉州之東,有島曰澎湖。煙火相望,水行五日而至…」。有學者主張隋朝的「流求國」或「琉求國」就是今日的台灣。

台灣的稱呼在歷史上時有不同。古有稱「台員」、「大員」、「大灣」、「東番」、「笨港」、「北港」等,葡萄牙人取名為福爾摩沙(葡萄牙語Ilha Formosa),乃「美麗之島」之意。

關於台灣何時成為中國版圖,史書上的記載: 《明史、列傳、外國》中,有記載「雞籠」:「雞籠山在彭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有十五社……老死不與鄰國往來……至萬曆末,紅毛番泊舟於此,因事耕鑿……稱台灣焉。」此段記載在《明史》的外國列傳中,可知「東番」與「朝鮮」「安南」等,明朝均視之為外國,而非中國版圖。

此外,清朝,清世宗雍正皇帝說:「台灣地方,自古未屬中國,皇考(指康熙皇帝)聖略神威,取入版圖」(參:《大清世宗皇帝實錄》卷十),乾隆年間《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序言:「台灣……然自宋元以前不登經傳。至明季而後,始有荷蘭屯聚……迨康熙癸未,始入版圖,改隸郡邑。」,卷二又寫道:「台灣府,古荒服地,先是,未隸中國版圖。」。故由中國史書記載而知,台灣在清朝之前未屬中國,而在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納入中國版圖。


[編輯] 荷西殖民統治時期
主條目:台灣荷西殖民時期

《大員港市鳥瞰圖》作者不詳/油畫/約1644年/米德堡 哲烏斯博物館藏15、16世紀,歐洲國家對外擴張勢力,開闢往東亞的新航路,發現美洲新大陸,縮短了亞洲與歐洲的距離,世界從此進入海權時代。在海權爭霸的國際環境下,台灣被迫走入歷史時期,進入近代的世界史。17世紀初,除了一些零星的日本人、漢人、海盜遊走進出於台灣之外,西方重商主義國家也開始注意台灣。此時遠東海面已成為歐洲三國角逐的形勢︰租得明帝國之澳門的葡萄牙、殖民菲律賓呂宋島的西班牙、盤踞爪哇的荷蘭,在遠東海面展開商業和殖民的競爭。

荷蘭人在遠東的商業目的,原以明帝國為重要對象,但因受制於葡萄牙人的競爭和明帝國的抵制,荷蘭人只好轉向澎湖,先後在1604、1622年兩度進占澎湖。澎湖自14世紀中葉,已有元帝國設立澎湖巡檢司治理。所以,明政府乃於1623年派兵與荷蘭人在澎湖交戰,歷經8個月不分勝負,終而議和。在議和訂約中,明政府要求荷蘭退出澎湖,如果退出澎湖,去占領對面的「化外之島」台灣,明政府則無異議,經此議和,荷蘭人遂在1624年進入南臺灣,建「奧倫治城」,後又改建為「熱蘭遮城」。

荷蘭人侵入台灣的第三年(1626年),西班牙也自馬尼拉派兵占領台灣北部基隆與淡水一帶,並起建造「聖多明哥城」,與南部的荷蘭人展開殖民與商業競爭。1642年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成為台灣唯一的統治者。

荷蘭統治台灣前後共約38年,荷蘭人在台灣發展貿易,並以台灣作為轉口站,台灣成為明帝國、日本、南洋、歐洲等地的貨物集散中心。此時的台灣已躍入以出口貿易為導向的海洋貿易體系,有別於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式小農經濟。不過,荷蘭人在台灣的統治畢竟是剝削式的殖民統治,1650年左右,荷屬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每年淨收入約40萬荷幣(約4噸黃金)。


[編輯] 鄭氏王朝時期
主條目:鄭氏王朝

《鄭成功和鄭芝龍之畫像》19世紀/195 x 45.3 cm /捲軸/國立台灣博物館館藏1644年,來自滿洲的清兵攻佔了北京,明朝部分遺臣在中國南方,先後擁立幾位宗室為王,組織流亡政府,繼續抗清,鄭成功就是當時抗清的一股強大勢力。鄭氏於1658年至1659年出兵南京失敗後,決定轉進其父親鄭芝龍和顏思齊等人曾經經營過的台灣。1661年,鄭成功率軍25,000人先抵澎湖,然後轉進台灣,迅速登陸,展開對荷蘭人之熱蘭遮城的進攻,終於在翌年攻下熱蘭遮城,順利將荷蘭人驅逐出台灣,建立了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在其關於台灣前近代(1895年以前)之戰爭史的研究中,盧建榮(1999,22)將鄭成功攻台之役(盧稱之為「鄭荷之戰」)形容為「人類有史以來一場空前的大規模跨海登陸作戰,也是決定台灣爾後四百年命運的戰爭」。

鄭成功據台後,改台灣為東都,設承天府,下設天興、萬年二縣。鄭軍各營各鎮部隊,分批在嘉南、高屏平原上屯田開墾,故該地區留下帶有「營」、「鎮」、「勁」、「協」等稱號的地名,延用至今。

2007-01-27 21:28:51 補充:
三國[編輯] 古籍上的記載在中國史書當中,曾經有三國時期之孫權派兵到夷州的記載,有學者據此主張夷州即是今之台灣,但有學者主張目前的證據不足,並無法證明夷州就是台灣,也有學者認為是琉球群島。

2007-01-27 21:31:43 補充:
《尚書·禹貢篇》,書中的“島夷卉服”and夷州 就是指台灣。

2007-01-27 21:33:02 補充:
《尚書·禹貢篇》 is a 典籍
2013-10-12 10:01 am
●*****(官方網站 *****)體育博彩、視訊遊戲、真人遊戲、電子機台●

● 單一帳號與額度全站共用,額度免轉換。

●完全免下載、開啟網頁直接玩。

● 運動賽事超高賠率投注 0.975

● 市面上唯一合法經營,安心又放心。

● 彩金 5 分鐘快速領取,超高效率,業界第一。

● 各項球賽直播免費線上觀看。

●最公平公正機械手臂百家樂。

●真人對戰緊張刺激,電子機台聲光效果迷人。

●下注額外獲得紅利點數,兌換商品 (汽機車)及獎金。

●線上客服24H全年無休為您服務。

●『海量電影、X片、音樂、KTV』免費觀賞

●官方網站:*****●
2007-01-27 8:04 pm
在有據可查的史料上,“台灣”這一名稱的出現不過300多年。但是史書證明兩岸人民對台灣寶島早有稱呼,歷史上對台灣的稱呼有近十個,不同的稱呼卻反映了中華民族對台灣寶島的關心和期待。

在古老的中國出現國家機器時,就把中國劃分為九州管理,記載這一史實的是中國最早的史書之一《尚書·禹貢篇》。九州中的揚州管轄範圍北至淮河,東面至海。書中的“島夷卉服”就是指台灣。康熙33年(1642年)高拱乾主修的《台灣府志》中表示,夏商時期的揚州包括台灣。日本學者尾崎秀真也認為“島夷”就是台灣最早的名稱。“島夷”,台灣的第一個名稱。

人們對海的知識逐漸增加,從水中走出來的人類開始把大海為人所用。春秋戰國時,近海交通有所發展,因此出現許多關於海上的傳說,其中方士徐福為秦始皇求長生不老之藥的傳說流傳至今。《史紀·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的徐福上書中所稱的海上有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後人認為“瀛洲”即為台灣。徐福沒有回來,但是兩岸的來往在以後的歲月中越來越多。

作為專門的歷史地理書籍記載台灣的是在《前漢書》。進入漢代,關於台灣的記載開始多起來。在《前漢書·地理志》中有這樣的記載,在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20餘國,“以歲時來獻見”。後來許多學者認為“東鯷”應該指的就是台灣。在《後漢書·東夷列傳》中,更是把台灣分為三部分,“東鯷”即為北台灣,“夷州”為中台灣,“澶州”為南台灣。在三百年前的荷蘭人連少挺(Linschoten)所繪的台灣地圖中,也把台灣分為三個島。把台灣分成三部分,說明對台灣的認識在加深。

直接描述台灣情況的是在三國時期。三國鼎立時期,東吳位於江南,管轄範圍包括會稽和東南沿海地區。東吳和海外的關係較為密切。《三國志》中談及在孫權黃龍2年(230年)派軍隊出海遠征夷洲。不少學者認為“夷洲”就是台灣。三國東吳臨海郡太守沈瑩可以稱之為最早的台灣學者,在他的《臨海水土志》對當時被稱為“夷洲”的台灣情況有著專門記載,只是此書已經流失,主要內容記載在《太平禦覽》之中。從所記內容來看,這是當時最完整的關於台灣的文字資料。當然也有人說此時的“夷洲”就是廣東或海南某地,但是從方位、氣候、地形、古跡、物產、習俗等方面考證,應該是指台灣。通過《臨海水土志》,使得遠離台灣海峽的許多內地人,知道了儘管是有限的、但是極為難得的台灣的具體情況。

頗有大志的隋煬帝,施政並無多少值得誇耀的紀錄,但對外對內征戰卻有特殊的喜好,當然也對早有前朝前代所關注的台灣起兵。據《隋書·東夷傳》所載,隋煬帝曾於大業6年(610年)發動遠征琉求之戰。“琉求”是何處?歷來爭議較大。但絕大部分學者都認為“琉求”即為台灣,而非日本琉球。不管如何,隋代對台灣已經相當了解。在《宋史·外國列傳》中則明確記載,琉求國在泉州之東,有海島稱“澎湖”,煙火相望。趙汝適的《諸蕃志》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當然所記內容不詳細。

對於台灣的名稱,有不少人進行過研究。台灣政治名人連戰出生於當地世家,他的祖父即為著名歷史學家連橫。連橫在代表作《台灣通史》中說,“台灣原名‘埋冤’,為漳泉人所號。”因為明代時期的閩南人曆盡艱辛到達台灣後,因水土不服和勞累困苦,病死者眾多,死後連屍骨都無法運回故鄉,“故以‘埋冤’名之。”因為“埋冤”不吉利,而閩南話“埋冤”又與“台灣”同音,所以易名為“台灣”。這種分析不無道理,因為移民確實有過令人難以忘懷的痛苦經歷。

但是,連橫先生的結論也有牽強附會之處,因為同音的字很多,為什麼用“台灣”代替“埋冤”?“埋冤”不吉利,“台灣”吉利又表現在什麼地方呢?“台灣”名稱的由來並非如此。台南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地區,因此對台灣的稱呼最初起於對台南地區的稱呼。最初在台南一帶居住的拉雅族,在介紹台灣時稱為“Tayan ”或“Tai-An”,荷蘭人拼為“Taioan”,從大陸來的移民則讀作“Tai-Oan”。因此,由於讀音不同,在台南一帶稱為“臺員”、“大員”、“大圓”、“大灣”、“大冤”。以後由閩南話的“臺員”轉音為“台灣”,所指地區也由台南一地擴及整個台灣地區。自明代起,“台灣”之名正式流行。在明代閩人周嬰所著《遠遊篇·東蕃記》中,以“臺員”稱台灣。在明代萬曆年間(1573至1619年),在朝廷公文中出現“台灣”。清代張眉的《瀛濡百詠》一書指出:周嬰把台灣稱為“臺員”,“這是閩南語所造成的錯誤,從此台灣之名始進入中土。”“台灣”名稱由此而來,應該是比較客觀的。

關於對台灣的不同稱呼,不能說明什麼問題。無論以上名稱有何意義,那無關緊要,因為名從主人,中國人為自己的土地起名無可非議。對中國的任何一塊領土,只要中國人承認、接受和使用,什麼名字都可以。

在今天的西方世界中還有一批人,常常以“福摩薩”來稱呼台灣,這一名字來源於殖民時代。1590年,葡萄牙人乘船經過台灣海峽時,望著景色秀麗的寶島,情不自禁地叫起“Iiha Formosa”(福摩薩)。此名為後來西方國家所沿用,因為它的殖民色彩,中國人理所當然的予以拒絕。

參考資料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ta/439081.htm

2007-01-27 12:08:12 補充:
台灣古代名稱 台灣的名稱在西方世界只有一個叫「Formosa」但是在中國的文獻上卻有許許多多的名稱。最古老的名稱如記載在前漢書中的「東鯷」,臨海水土志的「夷州」,隋書的「流求」等。

2007-01-27 12:08:48 補充:
這些古代的名稱檢討如下:一. 東鯷:在二千年前,漢朝的「前漢書地理志」中記述: 「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國,以歲時來獻見…」所以有部份學者 推測這個「東鯷」就是台灣。 但我們以現代的觀察,二千年前的中國是以中原即在黃河流域的長安、洛陽為主要活動區,漢朝對華南勢力僅及長江下游而已。若要到更南的福建、廣東是很希罕的,若要橫渡大海到台灣更是困難重重。所以古代漢人當他們到達長江下游並見到海洋時,把所能看到的島嶼一概稱為「東鯷」。所以東鯷是泛指海上的眾多島嶼,所以稱有二十餘國,依此可証東鯷單指是台灣的論點是不正確的。

2007-01-27 12:09:47 補充:
二. 夷州:在三國時代吳國丹陽太守的「臨海水土志」中曾記戴「夷州在浙江臨海郡的東南,離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枯,四面皆山,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部落間互不相屬,各號為王,分劃土地、人民……種植五榖,釀粟為酒,魚肉亦多。善織細布,喜在布上刻圖紋飾

2007-01-27 12:10:25 補充:
……」。但是「夷州」這個名稱在中國古代是屬於不能確定倒底是指何處的名稱如「亶州」。在吳志孫權傳說:「夷州亶州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將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及仙藥,止此不還…」。從上可知在三國時的夷州並不是單指台灣,況且在山海經中「甌在海中閩在海中」就解釋清楚當時從長江流域到福建是要乘船。所以夷州極可能是對散居於華南沿海各島。

2007-01-27 12:10:46 補充:
三. 流求:到了隋朝時,隋煬帝派遣朱寬、陳稜率軍至流求並把數千名男女捕回中國。 在隋代的琉求又稱?求,可能是指今日的沖繩群島(即琉球群島),它極有也將台灣的北部含括在內。 以上是古代中國對台灣可能名稱。由以上名稱之分析可知當時對台灣所知是一片空白。如果將古時中國與台灣強湊在一起,大概是屬於有政治企圖的人所聯想的講法。 參考資料台灣人的台灣史http://www.taiwanus.net/history/1/01.htm


收錄日期: 2021-04-18 20:40:4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26000051KK0363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