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叫電?如何小心用電?

2007-01-27 3:14 am
例如:電是怎樣產生?用電時應注意甚麼?

回答 (6)

2007-01-27 3:18 am
✔ 最佳答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d/AtmosphericDischarges.jpg/250px-AtmosphericDischarges.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自然界的放電現象
電是一種自然現象。電是像電子和質子這樣的亞原子粒子之間的產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種屬性。它是自然界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之一。電或電荷有兩種:我們把一種叫做正電、另一種叫負電。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帶電物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吸引或排斥力遵從庫侖定律。
國際單位制中電荷的單位是庫侖。





目錄[隐藏]

1 歷史

1.1 古代發現
1.2 近代探索
1.3 從物質到電場
1.4 電場與磁場
1.5 從粒子到量子
2 相關條目



[編輯] 歷史

[編輯] 古代發現
在中國,古人認為電的現象是陰氣與陽氣相激而生成的,《說文解字》有「電,陰陽激燿也,從雨從申」。《字彙》有「雷從回,電從申。陰陽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洩而為電」。在古籍論衡(Lun Heng,約公元一世紀,即東漢時期)一書中曾有關於靜電的記載,當琥珀或玳瑁經摩擦後,便能吸引輕小物體,也記述了以絲綢摩擦起電的現象,但古代中國對於電並沒有太多了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臘的哲學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會吸引絨毛或木屑,這種現象稱為靜電(static electricity)。而英文中的電(Electricity)在古希臘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臘文的靜電為(elektron)

[編輯] 近代探索
18世紀時西方開始探索電的種種現象。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認為電是一種沒有重量的流體,存在於所有物體中。當物體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電就稱為帶正電;若少於正常份量,就被稱為帶負電,所謂「放電」就是正電流向負電的過程,這個理論並不完全正確,但是正電、負電兩種名稱則被保留下來。此時期有關「電」的觀念是物質上的主張。
富蘭克林做了多次實驗,並首次提出了電流的概念,1752年,他在一個風箏實驗中,將繫上鑰匙的風箏用金屬線放到雲層中,被雨淋濕的金屬線將空中的閃電引到手指與鑰匙之間,證明了空中的閃電與地面上的電是同一回事。

[編輯] 從物質到電場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0/Corposant.jpg/250px-Corposant.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放電光球
在十八世紀電的量性方面開始發展,1767年蒲力斯特裡(J.B.Priestley)與1785年庫侖(C.A.Coulomb 1736-1806)發現了靜態電荷間的作用力與距離成反平方的定律,奠定了靜電的基本定律。
在1800年,意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銅片和錫片浸於食鹽水中,並接上導線,製成了第一個電池,他提供首次的連續性的電源,堪稱現代電池的元祖。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場效應的變化,展示感應電流的產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電力線的概念。這是首次強調從電荷轉移到電場的概念。

[編輯] 電場與磁場
1865年,麥克斯韋提出電磁場理論的數學式,這理論提供了位移電流的觀念,磁場的變化能產生電場,而電場的變化能產生磁場。馬克斯威爾預測了電磁波輻射的傳播存在,而在1887年赫茲(H.Hertz)展示出這樣的電磁波。結果麥克斯韋將電學與磁學統合成一種理論,同時亦證明光是電磁波的一種。
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發展也針對微觀方面的現象做出解釋,並指出電荷的分裂性而非連續性的存在,1895年羅倫茲(H.A.Lorentz)假設這些分裂性的電荷是電子(electron),而電子的作用就依麥克斯韋電磁方程式的電磁場來決定。1897年英國湯姆生(J.J.Thomson)證實這些電子的電性是帶負電性。而1898年由偉恩(W.Wien)在觀察陽極射線的偏轉中發現帶正電粒子的存在。

[編輯] 從粒子到量子
而人類一直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粒子與波來描述「電」的世界。到了19世紀,量子學說的出現,使得原本構築的粒子世界又重新受到考驗。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所提出的「測不準原理」認為一個粒子的移動速度和位置不能被同時測得;電子不再是可數的顆粒;也不是繞著固定的軌道運行。
一九二三年,德布洛伊(Louis de Broglie)提出當微小粒子運動時,同時具有粒子性和波動性,稱為「質─波二重性」,而薛丁格(Erwin Schrodinger)用數學的方法,以函數來描述電子的行為,並且用波動力學模型得到電子在空間存在的機率分佈,根據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我們無法準確地測到它的位置,但可以測得在原子核外每一點電子出現的機率。在波耳的氫原子模型中,原子在基態時的電子運動半徑,就是在波動力學模型裡,電子最大出現機率的位置。
隨著科學的演進,人類逐漸理解「電」的物理量所能取得的數值是不連續的,它們所反映的規律是屬於統計性的。

[編輯] 相關條目

電學
電荷
電力
電流




電學 體系



電子學 | 電磁學 | 電路學 | 電力學 | 半導體學 | 靜電學
電 | 電荷 | 電子 | 電洞
電子材料 | 電阻 | 電感 | 電容 | 二極管 | 半導體 | 記憶體 | 積體電路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B%BB&variant=zh-hk"

頁面分類: 電學
2007-01-30 5:45 am
電----利用化學, 磁, 光, 熱, 摩擦等方法, 可使物質中的電子有效流動, 做成電子流 (電流)
電子是所有物質(原子)組成的一部分, 即所有物質都存在電的基本原素. 問題是用哪些有效的方法使電子離開原子, 成為電子流.

以下機電工程署的遊戲可提供資料如何安全用電 (幾好玩):
http://www.emsd.gov.hk/emsd/esgame/index.html
以下消費者委員會之網頁有關如何使用電器:
http://www.consumer.org.hk/website/ws_chi/shopping_tips/products/index.html
2007-01-27 3:39 am
電是一種自然現象。電是像電子和質子這樣的亞原子粒子之間的產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種屬性。它是自然界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之一。電或電荷有兩種:我們把一種叫做正電、另一種叫負電。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帶電物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吸引或排斥力遵從庫侖定律。

國際單位制中電荷的單位是庫侖。

目錄
[隐藏]
1 歷史
1.1 古代發現
1.2 近代探索
1.3 從物質到電場
1.4 電場與磁場
1.5 從粒子到量子
2 相關條目



[編輯] 歷史

[編輯] 古代發現
在中國,古人認為電的現象是陰氣與陽氣相激而生成的,《說文解字》有「電,陰陽激燿也,從雨從申」。《字彙》有「雷從回,電從申。陰陽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洩而為電」。在古籍論衡(Lun Heng,約公元一世紀,即東漢時期)一書中曾有關於靜電的記載,當琥珀或玳瑁經摩擦後,便能吸引輕小物體,也記述了以絲綢摩擦起電的現象,但古代中國對於電並沒有太多了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臘的哲學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會吸引絨毛或木屑,這種現象稱為靜電(static electricity)。而英文中的電(Electricity)在古希臘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臘文的靜電為(elektron)


[編輯] 近代探索
18世紀時西方開始探索電的種種現象。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認為電是一種沒有重量的流體,存在於所有物體中。當物體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電就稱為帶正電;若少於正常份量,就被稱為帶負電,所謂「放電」就是正電流向負電的過程,這個理論並不完全正確,但是正電、負電兩種名稱則被保留下來。此時期有關「電」的觀念是物質上的主張。

富蘭克林做了多次實驗,並首次提出了電流的概念,1752年,他在一個風箏實驗中,將繫上鑰匙的風箏用金屬線放到雲層中,被雨淋濕的金屬線將空中的閃電引到手指與鑰匙之間,證明了空中的閃電與地面上的電是同一回事。


[編輯] 從物質到電場


放電光球
在十八世紀電的量性方面開始發展,1767年蒲力斯特裡(J.B.Priestley)與1785年庫侖(C.A.Coulomb 1736-1806)發現了靜態電荷間的作用力與距離成反平方的定律,奠定了靜電的基本定律。

在1800年,意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銅片和錫片浸於食鹽水中,並接上導線,製成了第一個電池,他提供首次的連續性的電源,堪稱現代電池的元祖。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場效應的變化,展示感應電流的產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電力線的概念。這是首次強調從電荷轉移到電場的概念。


[編輯] 電場與磁場
1865年,麥克斯韋提出電磁場理論的數學式,這理論提供了位移電流的觀念,磁場的變化能產生電場,而電場的變化能產生磁場。馬克斯威爾預測了電磁波輻射的傳播存在,而在1887年赫茲(H.Hertz)展示出這樣的電磁波。結果麥克斯韋將電學與磁學統合成一種理論,同時亦證明光是電磁波的一種。

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發展也針對微觀方面的現象做出解釋,並指出電荷的分裂性而非連續性的存在,1895年羅倫茲(H.A.Lorentz)假設這些分裂性的電荷是電子(electron),而電子的作用就依麥克斯韋電磁方程式的電磁場來決定。1897年英國湯姆生(J.J.Thomson)證實這些電子的電性是帶負電性。而1898年由偉恩(W.Wien)在觀察陽極射線的偏轉中發現帶正電粒子的存在。


[編輯] 從粒子到量子
而人類一直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粒子與波來描述「電」的世界。到了19世紀,量子學說的出現,使得原本構築的粒子世界又重新受到考驗。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所提出的「測不準原理」認為一個粒子的移動速度和位置不能被同時測得;電子不再是可數的顆粒;也不是繞著固定的軌道運行。

一九二三年,德布洛伊(Louis de Broglie)提出當微小粒子運動時,同時具有粒子性和波動性,稱為「質─波二重性」,而薛丁格(Erwin Schrodinger)用數學的方法,以函數來描述電子的行為,並且用波動力學模型得到電子在空間存在的機率分佈,根據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我們無法準確地測到它的位置,但可以測得在原子核外每一點電子出現的機率。在波耳的氫原子模型中,原子在基態時的電子運動半徑,就是在波動力學模型裡,電子最大出現機率的位置。

隨著科學的演進,人類逐漸理解「電」的物理量所能取得的數值是不連續的,它們所反映的規律是屬於統計性的。


[編輯] 相關條目
電學
電荷
電力
電流
參考: 維基百科
2007-01-27 3:32 am


自然界的放電現象電是一種自然現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的产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或電荷有两种:我们把一种叫做正电、另一种叫负电。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吸引或排斥力遵从库仑定律。

国际单位制中电荷的单位是库仑。


歷史

古代發現
在中國,古人認為電的現象是陰氣與陽氣相激而生成的,《說文解字》有「電,陰陽激燿也,從雨從申」。《字彙》有「雷從回,電從申。陰陽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洩而為電」。在古籍論衡(Lun Heng,約公元一世紀,即東汉時期)一書中曾有關於靜電的記載,當琥珀或玳瑁經摩擦後,便能吸引輕小物體,也記述了以絲綢摩擦起電的現象,但古代中國對於電並沒有太多了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臘的哲學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會吸引絨毛或木屑,這種現象稱為靜電(static electricity)。而英文中的電(Electricity)在古希臘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臘文的靜電為(elektron)


近代探索
18世紀時西方開始探索電的種種現象。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認為電是一種沒有重量的流體,存在於所有物體中。當物體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電就稱為帶正電;若少於正常份量,就被稱為帶負電,所謂「放電」就是正電流向負電的過程,這個理論並不完全正確,但是正電、負電兩種名稱則被保留下來。此時期有關「電」的觀念是物質上的主張。

富蘭克林做了多次實驗,並首次提出了電流的概念,1752年,他在一個風箏實驗中,將繫上鑰匙的風箏用金屬線放到雲層中,被雨淋濕的金屬線將空中的閃電引到手指與鑰匙之間,證明了空中的閃電與地面上的電是同一回事。


從物質到電場
電是怎樣產生?
「電」在宇宙創生時就已經存在。大約四十億年以前,地球上還沒有任何生物的時候,強力的閃電已在空中閃爍,為大自然展現電能的神奇現象。隨著生命的演化,電也變成生物體內重要的部分。它是神經訊號的基本成分,例如眼睛接收到的光線會變成微弱的電訊號,再經由神經傳送到腦部和身體其他部位。人類的意識、思考能力和運動本領,全都有賴在腦神經中無數微弱的電訊號。過去科學家逐漸揭開電的神秘面紗,而電學的發展,亦與其他科學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根據科學家對電的研究成果,發明家更發展了電的實際用途,將電變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放电光球在十八世紀電的量性方面開始發展,1767年蒲力斯特里(J.B.Priestley)與1785年庫侖(C.A.Coulomb 1736-1806)發現了靜態電荷間的作用力與距離成反平方的定律,奠定了靜電的基本定律。

在1800年,義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銅片和錫片浸於食鹽水中,並接上導線,製成了第一個電池,他提供首次的連續性的電源,堪稱現代電池的元祖。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場效應的變化,展示感應電流的產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電力線的概念。這是首次強調從電荷轉移到電場的概念。


電場與磁場
1865年,麥克斯韋提出電磁場理論的數學式,這理論提供了位移電流的觀念,磁場的變化能產生電場,而電場的變化能產生磁場。馬克斯威爾預測了電磁波輻射的傳播存在,而在1887年赫茲(H.Hertz)展示出這樣的電磁波。結果麥克斯韋將電學與磁學統合成一種理論,同時亦證明光是電磁波的一種。

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發展也針對微觀方面的現象做出解釋,並指出電荷的分裂性而非連續性的存在,1895年羅倫茲(H.A.Lorentz)假設這些分裂性的電荷是電子(electron),而電子的作用就依麥克斯韋電磁方程式的電磁場來決定。1897年英國湯姆生(J.J.Thomson)證實這些電子的電性是帶負電性。而1898年由偉恩(W.Wien)在觀察陽極射線的偏轉中發現帶正電粒子的存在。


從粒子到量子
而人類一直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粒子與波來描述「電」的世界。到了19世紀,量子學說的出現,使得原本構築的粒子世界又重新受到考驗。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所提出的「測不準原理」認為一個粒子的移動速度和位置不能被同時測得;電子不再是可數的顆粒;也不是繞著固定的軌道運行。

一九二三年,德布洛伊(Louis de Broglie)提出當微小粒子運動時,同時具有粒子性和波動性,稱為「質─波二重性」,而薛丁格(Erwin Schrodinger)用數學的方法,以函數來描述電子的行為,並且用波動力學模型得到電子在空間存在的機率分布,根據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我們無法準確地測到它的位置,但可以測得在原子核外每一點電子出現的機率。在波耳的氫原子模型中,原子在基態時的電子運動半徑,就是在波動力學模型裡,電子最大出現機率的位置。

隨著科學的演進,人類逐漸理解「電」的物理量所能取得的數值是不連續的,它們所反映的規律是屬於統計性的。
參考: me
2007-01-27 3:23 am
電是怎樣產生?
「電」在宇宙創生時就已經存在。大約四十億年以前,地球上還沒有任何生物的時候,強力的閃電已在空中閃爍,為大自然展現電能的神奇現象。隨著生命的演化,電也變成生物體內重要的部分。它是神經訊號的基本成分,例如眼睛接收到的光線會變成微弱的電訊號,再經由神經傳送到腦部和身體其他部位。人類的意識、思考能力和運動本領,全都有賴在腦神經中無數微弱的電訊號。過去科學家逐漸揭開電的神秘面紗,而電學的發展,亦與其他科學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根據科學家對電的研究成果,發明家更發展了電的實際用途,將電變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圖1.2:琥珀和皮裘磨擦可

產生電

大約在公元前六百年,希臘人發現用皮裘磨擦琥珀後,琥珀便能夠吸引稻草屑,但是當時的人不明白箇中的原理。這個迷題一直保存了二千年,大約在一千六百年,英國科學家吉爾伯特先生(Mr. W. Gilbert) 才研究琥珀的這個神秘現象。最後他提出一個假設:用絲綢摩擦玻璃,玻璃便會產生所謂的玻璃電;用皮裘摩擦琥珀,則會使琥珀產生樹脂電(這兩種電就是「靜電」)。雖然他並不瞭解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但在往後的實驗中,他發現了帶有同種電荷的物體會互相排斥,而帶著不同電荷的物體則互相吸引。


圖1.3:美國科學家富

蘭克林先生

美國的一位作家兼科學家富蘭克林先生(Mr. Franklin)在一七五二年冒著生命危險進行了一項有關電的實驗。他在雷電交加的時候,將蓄電瓶繫到風箏之上,用以收集天空中的雷電。結果閃電沿著風箏線一直傳送到末端所繫的鑰匙而產生火花,從而證明打雷是電的一種現象,其後他更證明出這種電和摩擦琥珀中所產生的電質相同。由此可知,人類在很久以前便已經對電產生了興趣,而相繼地有些勇敢的科學家投入對電的研究。

一七八六年,意大利藥劑學教授賈法尼先生(Mr.Galvani)進行了一個生物學的實驗,他發現當他用金屬刀觸碰到青蛙腿時,牠的腿便會抽搐。當時賈法尼先生認為青蛙腿的肌肉一定帶
圖1.4:意大利科學家

伏特先生

電。直到一七九二年另一位意大利科學家伏特先生(Mr. Volta)否定了這個推論。他認為賈法尼先生的發現是由於當時青蛙正躺在錫板上,再使用一把鋼刀觸碰到青蛙,青蛙才會有這個反應。伏特先生亦都證明了當水份存於在兩種不同的金屬之間時,電流便會產生。這個發現使伏特先生發明了第一枚電池──伏特堆,它
圖1.5:伏特堆

是在銅片及鐵片之間夾著濕的厚紙片而製成的。他隨後又證明電可以通過金屬絲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這個發現對後世的科學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為了紀念他,電壓的單位就命名為「伏特Volt (V)」。


圖1.6:英國科學家米

高法拉第先生

米高法拉第先生(Mr. M. Faraday) 是被譽為能夠產生電流及將之帶到實際應用的英國科學家。法拉第先生初時對由電流產生磁力的電磁鐵很有研究興趣,但他聰明的頭腦令他能想得更為深入。當時他在想如果電能產生磁力,那為甚麼磁力不能產生電?


圖1.7:法拉第先生的磁電實驗

一八三一年,法拉第先生和美國的亨利先生(Mr. Henry)在不同的實驗中找到了答案,他們發現當磁鐵在銅線圈內移動時,銅線圈便會產生電流。從而便知道電會產生出磁場,磁場亦會產生電流。後來,科學家便應用了法拉第先生與亨利先生定理製造出發電機和變壓器。

到了一八七六年,貝爾先生(Mr. Bell)發明了一部機器,它可以將人說話的聲音轉換成變動的電流,或者把變動的電流轉換成人說話的聲音。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部電話。貝爾的電話機包括了發話器和收話器,電話機的主要組成部份是一塊含有磁性振動膜的電磁石。當當發話器的振動膜被音波所振動時,電磁線圈就可以即時產生變動的電流。此電流傳送到收話器上的線圈,線圈就可以根據變動的電流吸引或推開收話器的振動膜,產生出原本的聲音。

十九世紀,德國科學家赫芝先生(Mr. Hertz)發現能以光速運動的電磁波與無線電波,為了如電話、電報、電視及衛星通訊等現代通訊系統舖設了一條康莊大道。從此電學有了更迅速的發展,如一八七六年貝爾發明了電話、一八八二年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和一九零七年發明的真空管,它可以用來作無線電波或訊號的檢波及放大媒體。到了一九二零年發明了電視、一九三零年發明了電晶體及一九六零年的集成電路。現在由於微型處理器的推出,使電的領域有革命性的進展,可見得電學的發展是無可限量的。
用電時應注意甚麼?
很多野要注意....
2007-01-27 3:19 am


自然界的放電現象電是一種自然現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的产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或電荷有两种:我们把一种叫做正电、另一种叫负电。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吸引或排斥力遵从库仑定律。

国际单位制中电荷的单位是库仑。


歷史

古代發現
在中國,古人認為電的現象是陰氣與陽氣相激而生成的,《說文解字》有「電,陰陽激燿也,從雨從申」。《字彙》有「雷從回,電從申。陰陽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洩而為電」。在古籍論衡(Lun Heng,約公元一世紀,即東汉時期)一書中曾有關於靜電的記載,當琥珀或玳瑁經摩擦後,便能吸引輕小物體,也記述了以絲綢摩擦起電的現象,但古代中國對於電並沒有太多了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臘的哲學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會吸引絨毛或木屑,這種現象稱為靜電(static electricity)。而英文中的電(Electricity)在古希臘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臘文的靜電為(elektron)


近代探索
18世紀時西方開始探索電的種種現象。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認為電是一種沒有重量的流體,存在於所有物體中。當物體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電就稱為帶正電;若少於正常份量,就被稱為帶負電,所謂「放電」就是正電流向負電的過程,這個理論並不完全正確,但是正電、負電兩種名稱則被保留下來。此時期有關「電」的觀念是物質上的主張。

富蘭克林做了多次實驗,並首次提出了電流的概念,1752年,他在一個風箏實驗中,將繫上鑰匙的風箏用金屬線放到雲層中,被雨淋濕的金屬線將空中的閃電引到手指與鑰匙之間,證明了空中的閃電與地面上的電是同一回事。


從物質到電場

放电光球在十八世紀電的量性方面開始發展,1767年蒲力斯特里(J.B.Priestley)與1785年庫侖(C.A.Coulomb 1736-1806)發現了靜態電荷間的作用力與距離成反平方的定律,奠定了靜電的基本定律。

在1800年,義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銅片和錫片浸於食鹽水中,並接上導線,製成了第一個電池,他提供首次的連續性的電源,堪稱現代電池的元祖。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場效應的變化,展示感應電流的產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電力線的概念。這是首次強調從電荷轉移到電場的概念。


電場與磁場
1865年,麥克斯韋提出電磁場理論的數學式,這理論提供了位移電流的觀念,磁場的變化能產生電場,而電場的變化能產生磁場。馬克斯威爾預測了電磁波輻射的傳播存在,而在1887年赫茲(H.Hertz)展示出這樣的電磁波。結果麥克斯韋將電學與磁學統合成一種理論,同時亦證明光是電磁波的一種。

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發展也針對微觀方面的現象做出解釋,並指出電荷的分裂性而非連續性的存在,1895年羅倫茲(H.A.Lorentz)假設這些分裂性的電荷是電子(electron),而電子的作用就依麥克斯韋電磁方程式的電磁場來決定。1897年英國湯姆生(J.J.Thomson)證實這些電子的電性是帶負電性。而1898年由偉恩(W.Wien)在觀察陽極射線的偏轉中發現帶正電粒子的存在。


從粒子到量子
而人類一直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粒子與波來描述「電」的世界。到了19世紀,量子學說的出現,使得原本構築的粒子世界又重新受到考驗。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所提出的「測不準原理」認為一個粒子的移動速度和位置不能被同時測得;電子不再是可數的顆粒;也不是繞著固定的軌道運行。

一九二三年,德布洛伊(Louis de Broglie)提出當微小粒子運動時,同時具有粒子性和波動性,稱為「質─波二重性」,而薛丁格(Erwin Schrodinger)用數學的方法,以函數來描述電子的行為,並且用波動力學模型得到電子在空間存在的機率分布,根據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我們無法準確地測到它的位置,但可以測得在原子核外每一點電子出現的機率。在波耳的氫原子模型中,原子在基態時的電子運動半徑,就是在波動力學模型裡,電子最大出現機率的位置。

隨著科學的演進,人類逐漸理解「電」的物理量所能取得的數值是不連續的,它們所反映的規律是屬於統計性的。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40:4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26000051KK0281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