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魚,又名「異鱗蛇鯖」和「棘鱗蛇鯖」[1],拉丁學名Ruvettus pretiosus,屬帶鰆科,亦是棘鱗蛇鯖屬的唯一品種。該魚常見於世界各熱帶和溫帶海洋,活躍於100至800米的深層海域。根據紀錄,油魚體長約80至200厘米之間[2],最重紀錄是63.5公斤。
油魚體形長而略側扁,背腹成弧形,外型像似帶鰆魚(Rexea solandri ),但嘴和眼都較小,且有較低和稜狀的第一背鰭。油魚的鱗細小並呈針狀,而每行鱗片都有一行小氣孔相間。
油魚魚身光滑顏色鐵灰,魚眼瞳孔發出明亮的磷光。魚肉則呈黃白色,質感類似禽肉,油份重,雖然可以食用,但因為內含的蠟酯(又名蛇鯖毒素 Gempylotoxin),人體難以消化,並累積於直腸,因而部份人進食後,會導致腹瀉、胃痙攣等不適。[3]
各地食用油魚的取態和新聞事件
該魚日本已禁止進口,美國FDA亦不贊成進口和洲際交易[4][5],澳洲政府更不建議該魚入饌。英國也曾指示食物供應商,不要將油魚與相似的魚類混淆。[6]
而香港的百佳超級市場,以「藍鱈魚」、「鱈魚(油魚)/ CODFISH(OILFISH)」名義銷售油魚,遭多名消費者投訴,指食用後感到不適。然而百佳指稱,「油魚」為「鱈魚」的一種,事件亦不涉及品質和安全問題。但食物環境衞生署的食物安全中心指出,消費者難以外貌分辨魚類,更指根據文獻記載,「油魚」與「鱈魚」是不同種類,正跟進百佳是否使用失實標籤,違反相關法例。[7]
在台灣,亦有傳媒發現販商以「圓鱈」名義出售油魚[8],市面上亦流傳所謂食用油魚的減肥方法,利用油魚的蠟質阻礙人體吸收營養,從而達到減重目的,但此舉或有損建康。[9]
備注
↑ 註:市面上亦不同別稱,例如「圓雪」或「仿雪魚」等。
↑ 來源:Ruvettus pretiosus - FishBase
↑ 來源:食物安全中心新聞稿 23/1/07
↑ 註:美國曾於90年代禁運該魚,但現已解除。
↑ 來源:Chapter 26: Natural Toxins, Seafood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戴維斯加利福尼亞大學
↑ 來源:專家稱兩者不同種 澳洲籲勿吃油魚, 明報, 24/1/07
↑ 來源:百佳假鱈魚食壞人, 香港蘋果日報,24/1/07, 要聞 A1
↑ 來源:廉價油魚當鱈魚, 東森新聞報, 蕃薯藤 08/10/06
↑ 外部連結參考:[1][2]
其他參考:Collins Guide to the Sea Fishes of New Zealand, Tony Ayling & Geoffrey Cox, William Collins Publishers Ltd, Auckland, New Zealand 1982 ISBN 0-00-216987-8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701240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