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包皮是什麼??

2007-01-26 6:31 pm
割包皮有什麼用處??
割包皮前後陽具有什麼分別??

回答 (1)

2007-01-26 6:34 pm
✔ 最佳答案
包皮環切術 指手術切除部份或全部的包皮,有時陰莖腹面靠近尿道口的包皮繫帶(frenulum)也一併切除,稱為'frenectomy'。





目錄[隐藏]

1 相關條目
2 簡介
3 包皮環切術的手術方法
4 倫理方面的考慮

4.1 知情同意
4.2 對情緒的影響
4.3 合法性
4.4 幼兒的宗教性割禮
5 Medical Aspects

5.1 包皮環切術的風險
5.2 HIV
5.3 HPV
5.4 Hygiene
5.5 Infectious and chronic conditions
5.6 Penile cancer
5.7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6 Sexual

6.1 Intercourse
7 包皮環切術的歷史

7.1 古代的包皮環切除
7.2 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前半的包皮環切術概況
7.3 1950年以後的包皮環切術概況
8 全球施行包皮環切術的比率Prevalence of circumcision worldwide

8.1 美國
9 See also
10 External links

10.1 General information
10.2 Circumcision techniques
10.3 反對割包皮
10.4 贊成割包皮
11 References



[編輯] 相關條目

包皮,文化與宗教:參閱割禮
包莖與相關疾病:參閱包莖

[編輯] 簡介
作為一種治療性的手術,包皮環切術可用於治療數種病癥,包括病態性包莖、慢性包皮炎、陰莖癌等。施行包皮環切術若是過於頻繁,易遭到詬病,原因包括適應症被誤解(如正常男嬰的包莖與病態性包莖的混淆,詳見反對割包皮網站(英文)),還有就是已有其他傷害性小又有效的治療方法,卻仍施行包皮環切術。(->包皮替代療法網站)
例行性、非治療性地為男嬰割包皮惹來不少爭議。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醫學會並不建議對嬰兒施行包皮環切術,部份學會建議醫師為預期讓孩子割包皮的父母分析優缺點。"生殖器健全運動"(Genial integrity)是一個團體,它讉責非治療的嬰兒包皮環切術如同女性被割除陰部,是一種侵犯人權的行為,而另一方面也有團體鼓吹包皮環切術的好處。

[編輯] 包皮環切術的手術方法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c/Wiki_letter_w.svg/35px-Wiki_letter_w.svg.png
這一節是一個小作品。歡迎您積極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包皮環切術是一種將陰莖上的包皮切除的手術。嬰兒的包皮環切術常使用各種鉗子類的器械 ([1])。這些器械是為了保護龜頭不致於在手術中受傷,同時可夾緊包皮以達到止血的目的。如果是用 Gomco 或 Mogen 式包皮鉗,必須先在包皮的背側縱切,才能用鉗子夾住包皮,然後把多餘的包皮切除。至於另一種常用的 Plastibell 式包皮鉗,則是在夾好鉗子後,等 3-7天後包皮會跟鉗子一起自動脫落。
據一項 1998 年的研究顯示,約有 45% 實施男嬰包皮環切術的醫師會使用麻醉劑 ([2]),最常用的麻醉法是陰莖背神經叢阻斷術。值得注意的是,婦產科醫師上麻醉的比例 (25%) 顯然低於小兒科和家庭醫學科的醫師。
成人的包皮環切術大多以局部麻醉進行,由泌尿科醫師執刀,而且通常不使用包皮鉗,而是用手術刀或組織剪切除包皮。醫師大多會保留一小段包皮,以免勃起時太過緊繃,甚至迸裂傷口。縫合用的線材大多可以吸收,如羊腸線,平均在 10-14 天後線結會自行脫落。手術後 4-6 星期,傷口癒合還不完全,必須避免性行為或是自慰 ([3])。

[編輯] 倫理方面的考慮


主條目:Bioethics of neonatal circumcision
基於公共衞生的考慮,而對嬰兒實施包皮環切術值得商榷。比如在美國,一般民眾會將嬰兒割包皮視為常態性的醫療行為,但澳洲、加拿大、美國的醫學團體並不建議常規性實施嬰兒包皮手術。縱使包皮環切術所導致的併發症比率相當低,但少數手術失誤、術後出血或術後感染可能引起的悲慘後果,卻不可忽視。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應該對嬰兒的父母說明包皮手術相關的好處與風險。倡導包皮環切術的一方主張這是一項公共衞生工程,能預防包皮感染,也可能有助於減緩愛滋病的散播;但生殖器健全運動等團體則認為這是侵犯人權的行為,甚至構成一種性侵害,因此主張不應鼓勵,甚至應該禁止嬰幼兒接受包皮環切術。

[編輯] 知情同意
包皮環切術對一個男童而言,其醫療效益飽受爭議,往往非出於自願,將來長大後若反悔也恐怕無法恢復原狀。因此監護人是否有權為男童做出決定,以及這決定權如何界定,至今仍爭議不止。部份人士質疑為何容許男童割包皮,卻不准女性割禮,根本是一種矛盾。有人認為幼年受到包皮環切術的記憶可能在心靈留下傷痕,因此主張應該等年齡夠大、心智夠成熟時,再讓這位男性自己決定是否手術。倡導包皮環切術的陣營則相信嬰兒時期動這手術傷害較小,同時也不願改變現行傳統面或宗教面,由父母為孩子做主的親權行使方式。

[編輯] 對情緒的影響
女性割禮造成的情緒衝擊已經引起世人的注意。但不知為何,男性割包皮所受的情緒衝擊比較少受到重視。有關兒童人權的議題常受到忽視,就像包皮環切術可能使部份男性受到身心的傷害,卻往往被忽略。
在美國,大部份的新生兒包皮環切術都沒有用麻醉藥。現在我們己經知道,被切除包皮的嬰兒難以忘記手術時的痛苦,直到出生後幾個月接受注射疫苗時都還會影響嬰兒對疼痛的反應。

收錄日期: 2021-04-25 19:33: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26000051KK0066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