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
http://zingo.typepad.com/photos/peintures_davions/sukho.JPG
米格(MIG)和蘇霍(SUKOI)是蘇聯時代兩大主要戰機生產基地。在蘇聯時代,由於屬於國有經濟體系,故此他們被稱為「設計局」,表明這兩家機構都是屬於政府資源,是政府部門之一,另外一家也很著明生產大型轟炸機的「圖波烈夫設計局」。直至1992年開始,兩大戰機生產巨頭逐漸改稱「公司」。
長久以來,蘇聯都對MIG和SU戰機有很清晰的定位,所以兩者之間的競爭不像今天的直接。另外,我要順帶一提的,蘇聯戰機設計的模式和美國是甚為不同的。蘇聯方式是由軍方提出要求,再由中央氣動設計局相關研發單位就軍方的要求提出設計及可行方案,各設計局就得在這個藍本之上再進行修改及研發。而美國則是由各家公司自行提出設計方案,再由軍方測試。所以我們很容易看出同時期的米格機和蘇霍機在氣動佈局方面是很相似的,例如SU-7/MIG-21, SU-24/MIG-23, SU-27/MIG-29都是很好的例字。
圖片參考:
http://rds.yahoo.com/_ylt=A0Je5xXXoblFOW8Bgh6jzbkF;_ylu=X3oDMTA4NDgyNWN0BHNlYwNwcm9m/SIG=12crg6ve3/EXP=1169879895/**http%3A//www.suchoj.com/andere/MiG-21/images/MiG-21_03.jpg
MIG-21(上)及SU-7(下)
圖片參考:
http://rds.yahoo.com/_ylt=A0Je5x.loblFj0UA41mjzbkF;_ylu=X3oDMTA4NDgyNWN0BHNlYwNwcm9m/SIG=126usuogh/EXP=1169879845/**http%3A//www.warbirds.be/web/e107_files/rus/Su-9.jpg
蘇聯為了援助海外其他共產陣營國家,需要為他們提供一批成本便宜、級數次一等的戰機,原因是這些國家都沒有較好的經濟能力維護高檔次的戰機,而且蘇聯也不願意出口尖端技術給其成員國,因為深怕這些國家他日會離開蘇聯陣營轉投美國及北約,又或者以防對自己不利。除此之外,蘇聯國土廣闊,領空之大需要很大數量的戰機才足夠保持防衛,而蘇聯本身的經濟也不容許完全購入大量的先進戰機,故此,一部成本較低、維修容易、作戰水平不俗的戰機作為中層及基層防空戰機就成了米格機的發展路向。蘇聯軍方決定將米格機大量出口到多個國家,而米格戰機的設計也較為簡單,也方便了成員國以及蘇聯空軍的後勤體系,各國也大量採購米格戰機。由於米格戰機除了蘇聯本身以外,還見於北韓、東歐、越南、印度、中東、非洲多國,再加上米格機的性能也不是太差,西方各國都聞之喪膽,「米格機」這個名詞就成了各個西方國家空軍的可怕稱呼。
另一家看似籍籍無名,但是深不可測的飛機製造廠就是蘇霍。蘇聯時代,軍方一直都對蘇霍廠的戰機予以保密,與米格機相比,其戰機出口量是很少的。蘇聯軍方要求蘇霍設計的戰機,檔次要比米格高一點,也因為使用先進的技術,蘇聯也不太願意將這些頂尖的戰機大量出口,即使出口也得簡化了武器及航電系統,使出口版的戰力無法與蘇聯自用的相比。再說,蘇霍的戰機一直裝備在較精銳的本土防空軍,跟蘇聯空軍是不同層次,可見蘇霍戰機的重要地位。蘇霍戰機與米格的戰機是屬於高低級配搭作戰方法,由蘇霍戰機作為高級指揮,輔以米格機作主要攻擊。另外,米格機一般都是以純空戰殲擊機為主,而蘇霍的部份戰機剛配備較為精密的儀器,進行對地面目標打擊的攻擊機,如SU-24及SU-25。
圖片參考:
http://rds.yahoo.com/_ylt=A0Je5xdEorlF2Q8AZRajzbkF;_ylu=X3oDMTA4NDgyNWN0BHNlYwNwcm9m/SIG=120c8mgac/EXP=1169880004/**http%3A//www.enemyforces.com/aircraft/su24.jpg
SU-24劍獅式戰術轟炸機(上)和MIG-27對地攻擊機(下)是同年代的產品,但是以SU-24較為先進,也是SU-30服役以前的精準對地打擊機,可掛載更多類型的炸彈,至今仍在俄羅斯空軍服役。而MIG-27一般都是進行密集式轟炸任務,從此更見SU系及MIG系的定位是不同的。
圖片參考:
http://rds.yahoo.com/_ylt=A0Je5mgqo7lFq1gAPA6jzbkF;_ylu=X3oDMTA4NDgyNWN0BHNlYwNwcm9m/SIG=12c3jl6f5/EXP=1169880234/**http%3A//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en/0/00/Mig-27.jpg
整體來說,米格機都是以短小精悍為主的,戰力要求不高,但結構必須嚴格而且又要易於維修,反之蘇霍的戰機的尺寸都比米格機為大,造價較為高昂,較多用先進的技術。
然而,本來清晰的定位卻隨著蘇聯的瓦解而結束。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改變其經濟模式為市場主導經濟,對軍武出售的限制逐漸鬆綁,再加上俄羅斯早期軍費不足,買不起新的戰機,兩大飛機製造廠也得自己到海外尋求買家,米格和蘇霍終於走到直接競爭的局面。由於蘇霍戰機的性能先進,價格又比西方的便宜,深受大量國家的歡迎,最大的買家一定要說印度和中國﹗因為這兩個國家的採購量比起其他國家加起來還要多。而中國空軍更指明非買SU-27不可,對於米格公司多次向其推銷MIG-29也不願給人家人情。而米格機因為先天的不足,導致在新世代戰爭中很難得到席位,就以MIG-29為例,雖然它的空戰機動性不比SU-27差,航電性能和SU-27基本相當,但是它耗油量大,載油少、掛載武器量也比SU-27少,換言之航程不足、攻擊力有限,滯空時間只有30-45分鐘就要返航,只能作本土防空攔截機,不要忘記購買俄式戰機的國家都沒有能力負責空中加油技術的。反之,SU-27只要滿油就能飛1500公里的作戰半徑,滯空時間又長,而且有11個武器掛載點之多,以前蘇聯時代因為是硬性規定你一定買米格機,現在自由度大一點,海外買家自然會好一點的貨色,於是SU-27在國際市場非常受追捧,反倒MIG-29卻無人問津。
現時蘇霍的市場地位早已經超過了米格公司,再者SU-27因為機體尺寸較大,可改動的潛力比MIG-29大很多,蘇霍在SU-27之上再發展更多的延伸型號,如精密高級作戰機種SU-30MK, 遠程戰術轟炸機SU-32FN/34,艦載機SU-33,超機動戰機SU-35/37等多個型號,雖然這些型號未有正式大量生產,但是多個國家正積極與俄羅斯政府及蘇霍洽談新機合約的進程,駱驛不絕,但是米格的飛機就只能作陪襯。即使印度願意購買MIG-29K(艦載機)作為新的航艦戰機,也都是俄羅斯政府出手,作為俄國願向印度出口以及提供舊航母現代化改裝的條件,印度不得已才選用MIG-29K﹗
講空戰實力,MIG-29(下)不比SU-27相差太遠。可惜先天不足,令它無法更大的擴展影響力,風頭也被SU-27搶走了。
圖片參考:
http://rds.yahoo.com/_ylt=A0Je5x5yo7lFzFEBdlqjzbkF;_ylu=X3oDMTA4NDgyNWN0BHNlYwNwcm9m/SIG=12o5daf95/EXP=1169880306/**http%3A//www.milavia.net/aircraft/mig-29/gallery/other/mig-29_in04.jpg
參考: 百分百出自本人,絕非簡單copy and paste﹗請不要交付投票,浪費本人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