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第一個數學家
一位世界著名的中國近代數學家---華羅庚 (1910-1985)
華羅庚﹝公元1910-1985年﹞於1910年11月12日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他十五歲那年,從金壇縣初中畢業,到了上海中華職業中學讀書。由於家貧,只讀了一年就輟了學。
華羅庚失學以後,只好回到家鄉在小雜貨店裏充當記帳。但他並沒有和書本斷絕來往,他被數學迷住了。他到處托人借來一本《大代數》、一本《解析幾何》和一本只有五十頁的《微積分》。他每天要花十幾小時鑽研數學,經常學習至深夜。
華羅庚十八歲時,他的初中老師王維克當了金壇縣初級中學的校長,王老師喜歡華羅庚的聰明好學,就請他到學校當會計兼事務。
有一次,華羅庚借了一本名叫《學藝》的雜誌,他發現其中蘇家駒教授所寫的《代數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一文錯了。於是在王維克校長的鼓勵下,寫了批評蘇教授的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寄給了上海《科學》雜誌,那時華羅庚才十九歲。他的論文後來登了出來,然而,這只是他向數學高峰邁進的起點!
華羅庚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被當時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熊慶來教授發現了。熊教授對一個自學青年能寫出這樣高水平的文章,感到十分震驚和欣賞。於是邀請他到清華大學當圖書館助理員。其實最重要的是可以讓他和大學生們一起聽課。課後,熊教授親自指導他。他用了一年半的時間聽完了數學系的課,花了四個月時間自學英語,就可以閱讀英文數學文獻。二十四歲就能用英文寫作,他用英文寫了三篇論文,寄到國外,全部發表了。
華羅庚的飛躍進步,使清華大學破格提升他作教員。他從此登上了大學的講壇。
華羅庚的天資並不算聰穎,他靠的是刻苦攻讀。為了解算一道難題,他常常需要一個通宵。別人學一天能明白的,他要花兩天把它弄通,他的成就是辛勤的結果。
一九三六年熊教授推薦華羅庚去英國劍橋大學深造,他為了節省公帑,沒有修習博士學位,只作訪問學者。他在兩年多時間裏,相繼寫了十多篇論文,引起英國數學界的注意。
一九三八年他回到中國,在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授,花了三年時間寫出了巨著《堆壘素數論》。一九四五年華羅庚應邀訪問了蘇聯。翌年訪問美國,美國伊利諾大學聘請華羅庚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放棄優厚的待遇和高職銜,返回中國,又回到清華大學當教授。他先後擔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全國人大常委等職務。
華羅庚回國後,繼續向數學的高峰攀登,寫出許多重要的論文,其中《典型域上的多元複變函數論》榮獲中國科學一等獎。
他除了進行學術研究和教育工作的同時,亦十分重視數學的普及和應用。倡導應用數學和計算機研製,親自跑遍二十多個省市普及應用數學方法長達二十年。
為了加強學術交流,六十九歲的華羅庚應邀到英國、荷蘭、法國、西德四國講學,受到各國學者的熱烈歡迎和尊重。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的一場學術交流活動中,因心臟病發,與世長辭,享年七十四歲。
華羅庚是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數學家,在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多複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高維數值積分等廣泛數學領域中都作出卓越貢獻。
第二位數學家
歐洲的數學王子---高斯 ( Carl Friedrich Gauss,1777- 1855)
高斯於 1777 年 4 月 30 日出生在德國的布隆斯維克城,父親當過園林工、隧道管理工和會計。高斯的舅父是個織綢緞的工人,他見多識廣,常給高斯講各種見聞,鼓勵高斯奮發向上,是高斯的啟蒙老師。
有一天,高斯的父親算一筆帳,算了一會,總算得一個數。在旁看父親算帳的小高斯卻說:「爸爸,你算錯了,總數應該是 … 」父親感到很驚訝,趕忙再算一遍,發現真是自己算錯了,孩子的答案對。這時的高斯還沒有上小學呢!
高斯上小學了,教他們數學的老師叫布德勒,他是從城裏到鄉下來教書的。布德勒認為鄉下的窮孩子天生就是笨蛋,教這些孩子簡直是大材小用。他教學不認真,有時還用鞭子懲罰學生。
有一天,布德勒對全班同學說:「今天,你們給我計算 1 + 2 + 3 + 4 + ... + 100 的總和,算不出來,不許回家吃飯!」然後他坐在一旁,獨自看小說去了。
布德勒剛剛翻開小說,高斯拿著寫著解答的小石板走到他的身邊。高斯說:「老師,我做完了,你看對不對?」做完了?這麼快就做完了?肯定是胡亂做的!布德勒連頭都沒抬,揮揮手說:「錯了,錯了!回去再算!」高斯站著不走,把小石板往前伸了伸說:「我這個答案是對的。」
布德勒扭頭一看,吃了一驚。小石板上寫著 5050,一點也沒有錯!更使他驚訝的是,高斯沒有用一個數一個數死加的方法,而是從兩頭相加,把加法變成乘法來做的:
1 + 2 + 3 + ....... + 99 + 100 = ( 1 + 100 ) + ( 2 + 99 ) + ...... + ( 50 + 51 )
= 101 x 50
= 5050
這是他從未講過的計算等差數列的方法。那時小高斯才八歲!
高斯的才智令布德勒對他刮目相看,他見人就說:「高斯已經超過了我。」從此,高斯在布德勒的指導下,學習高深的知識。布德勒還買了許多書送給高斯。
高斯小學畢業,考上了文科學校。由於他古典文學成績很好,一開始就上了初中二年級。二年後,他又升到高中哲學班學習了。
有一次,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裏,威廉公爵認識了高斯,知道他是個難得的人才,決定資助高斯學習。
高斯十五歲進入了卡羅琳學院學習語言學和高等數學。他攻讀了牛頓、歐拉、拉格朗日的著作,打下了堅實的數學基礎。
高斯十八歲時在威廉公爵的推薦下,進入了格廷根大學。他非常喜歡古代語言,又熱愛數學。數學上的成功,使他終於決定學習數學。
在大學的第一年,高斯就發明了重要的 " 最小二乘法 "。數論中的 " 二次互反律 " 是著名數學家歐拉,勒讓德反複研究都沒能解決的,卻給他證明了。
幾何學中的 " 尺規作圖 " 問題,一直吸引著數學家。一七九六年三月三十日,十九歲的高斯用圓規和直尺作出了正十七邊形並給予證明,解決了自古希臘的歐幾里得以來懸而未決的一大難題,轟動了當時的數學界。
在大學讀書的幾年裏,高斯的數學成就已很多,它涉及到數論、代數、數學分析、幾何、概率論等許多方面。
大學畢業後,高斯回到自己的家鄉布隆斯維克。1799 年他向赫爾姆斯泰特大學提交了博士論文,給出了代數學基本定理的漂亮證明而獲得博士學位。
十九世紀的開頭十年,是高斯一生中最輝煌的時期。1801 年, 他的巨著《算術研究》問世,這標誌著現代數論的開始。在這部著作中,高斯首次對數論這一重要數學分支進行了系統化標準化的整理,對後來數學發展有著巨大影響。同年,高斯又對新發現的小行星 —— 谷神星的軌道作了著名的精確推算,這兩項成就確定了高斯作為第一流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在科學上的地位。
高斯的聲望與日俱增,於 1807 年就任格廷根大學數學和天文學教授,以及新建的天文台台長。1809年,他發表了天文學方面的重要著作《天體沿圓錐曲線繞日運動的理論》。高斯對物理學也有傑出貢獻,他的磁學研究改造了整個科學。
作為一個數學家,高斯在數學許多方面的貢獻都有著劃時代的意義。例如,1827 年,高斯發表了《曲面的一般研究》,是他作為大地測量和地圖繪製方面的著作,這是微分幾何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在非歐幾何方面,高斯的一系列開創性工作(雖然在他生前未公開發表過這些工作),使他和羅巴切夫斯基、波約伊一起被列為非歐幾何的創始者。
高斯晚年主要致力於教學工作,在他一生中,培養了不少傑出的數學家,特別是他對數學的深刻理解,吸引和影響了一大批優秀青年,去為數學而獻身,其中最著名的有阿貝爾、雅可比、伽羅瓦、黎曼、戴德金、狄利克雷、康托爾等等。
1855 年 2 月 23 日,高斯與世長辭了,享年七十八歲。他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享有崇高的威望,使人們公認他是牛頓以後最偉大的數學家。
高斯生前發表了 155 篇論文,這些論文都有很深遠的影響。高斯治學作風嚴謹,他自己認為不盡善盡美的論文,絕不拿出來發表。他的格言是 " 寧肯少些,但要好些 "。人們看到高斯論文是簡練、完美和精彩的。
高斯雖然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但一生生活儉樸,他智多言少,埋頭苦幹,不喜歡出風頭。少年時期,人們就把高斯譽為 " 神童 " 和 " 天才 "。他卻說:「假若別人和我一樣深刻和持續地思考數學真理,他們會作出同樣地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