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飲食禮儀
人類生活於茹毛飲血時代,飲食旨在維持生命,無禮儀可言。近代則進步到使用精製的餐具,舒適的桌椅,華麗的陳設,美妙的音樂,而且對於飲食的色、香、味都刻意講求。而現代人的餐飲宴會,不僅要注意飲食的本身,尤應著重人席的橙節與進食的規矩。
一、個人就食:
(一)飲食應定時、定量,講求營養,注意均衡。
(二)飲食時應和諧快樂,態度從容不迫,溫文爾雅,閉嘴細嚼,但不可過於緩慢。
(三)坐姿端正自然,與食桌保持適度的距離(約 十公分 )俯首以盛菜,兩肘不可擱置桌上,也不可身靠椅背。
(四)飲食時不可看書報、雜誌、書信等物。
(五)拿筷子不可翹起大姆指和食指,端碗要穩,大姆指在上,其餘四指在下。
(六)勿同時持用兩項餐具:如用湯匙時,須將筷子放下。
(七)舉用食器,不便碰擊有聲:挾菜取湯,不便掉落傾潑。
(八)不可一次把過多食物塞進口裡,已進口食物勿吐出再塞入,如骨刺必須吐出,應以右手掩口隱密的吐在左掌中,再輕置於盤內或餐桌上,不可拋棄地上。
(九)有骨、殼食物,避免用手持取剝咬,以用筷子或湯匙取食為宜。
(十)食物細嚼緩嚥,飲湯、粥不可吸喝出聲。湯匙勿送入口內,勿用筷子在湯中翻攪取食。
(十一)需要油、鹽、醬、醋等調味物,不可用自己用過的餐具取食,宜另用乾淨小匙酌量選取。
(十二)極熱的食物,須俟其稍涼,然後取食,不可用嘴吹冷,匆忙送進口中。
(十三)吃過的食物,絕不可再放回碗盤中:挾取食物應僅取適當分量為度,已取物必須吃完,如有剩餘,不得再取。
(十四)食畢將碗、筷、匙、椅等置放定位,殘餚、果皮、骨刺置放碗盤內,再行離席。(十五)不可用筷子或手指剔牙,如必要時得用牙籤,並以手或手中掩口剔牙。
(十六)不在街頭小巷站立進食,或邊走邊吃,應購回家中就食。
中國人是一個講求禮儀的民族 。 飲食 , 就是所有禮儀的基礎 , 古書說「夫禮之初 , 始諸飲食 」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學懂了用火 , 古人的飲食範圍不斷擴大 , 居室環境改善 , 飲食器具的陸續發明 , 於是 , 出現一些與飲食有關的習慣及禮儀 , 似乎是必然的勢。 當中有些早已被人棄用卻又頗有意思的。古時沒有椅子 , 只會蓆地而坐 , 為 了表示謙恭 , 飲宴時年青的要坐得比長者尊者靠後一些。飲食時 , 則要靠前一點倚近小几, 以免食物掉在坐蓆上 。我們現在可與長輩同起同坐 , 不過等到長輩來了才開始吃食。 開飯時 , 向長輩 ( 或其他人 ) 招呼一聲 , 似乎不是什麼食古不化的禮儀吧 !
至於不讓食物吃一半,掉一半 , 更應是一種惜物的態度。陪長輩飲酒 , 酌酒時必須站立 , 如果長輩一杯未盡, 年少的就不可一飲而盡 . 要是長輩賜食給年少及僕人等 ,他們可不必道謝 , 因為古人道謝也要請地位, 兩人地位相差太遠 , 就連道謝的資格也沒有 , 不道謝反而是禮儀 , 現代人「道謝」不論尊卑 ,則更合乎禮 。陪長輩吃飯 , 年少的要先「嚐飯」—即先吃幾口 , 再等長輩填飽了肚子,才能吃盡食物 ,放下碗筷. 而且 , 吃飯時 , 不可一口氣地把食物倒進肚子裹去 , 必須小口小口地吃 , 但要急急地吞進肚子去 , 為的是準備長輩隨時問話 , 騰空你的口來回答問題 。當然 , 現在你肯含著口飯回答長輩 , 甚或偶有「噴飯」的現象出現 , 也算有禮 , 因為到底也是對長輩的說話有回應 , 是一種尊重 。當然 , 禮儀對君主要求更嚴格 , 連食物也有所限制 。可見古人對長輩或君主十分尊敬。
中國人的飲食文化
設宴原因有喜有悲
中國人向來「以食為先」,飲食除了是滿足人的基本需求,亦是秉承傳統習俗,聚首飯桌前大快朵頤。設宴的原因可以是慶賀,也可以是哀痛。每逢農曆新年、結婚、中國節日如中秋節等,中國人便會一家老少聚首飯桌前共賀佳節;但另方面,若有人離世,喪家會在葬禮完成後設“解慰酒”,宴請出席葬禮的親戚朋友,向他們表示謝意,可見中國人十分 重視聚首飯桌前分享喜樂與悲哀。
灶君
中國人不單止十分尊重吃的藝術及禮儀,甚至會敬拜由“火神”衍生而來的“灶君”,他們認為“灶君”能保佑廚房避開火災及各種不幸事件之發生,每年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 ,各家都準備一頓美味佳餚祀奉“灶君”,包括一隻完整的雞、燒豬、多樣蔬菜、飯等,以多謝“灶君”對他們過去一年的保佑。他們通常會把餐桌放置在“灶居”的面前,把佳餚放在桌上左方,供奉數個小時後才拿走食物。
吃的禮儀與迷信有何關係?
客人與傳統的中國家庭同桌用飯,須尊重他們的文化、禮儀及習俗,用飯時注意不要觸犯多樣的禁忌,因為中國人認為飲食與個人命運幾乎是息息相關的,用飯時犯了禁忌,便會惹來衰運。例如吃魚,當吃完了一面魚身,不要用筷子把整條魚翻轉至另一面,他們認為若翻魚時弄破魚身,便意味著漁船會翻沉,這是由於香港在開埠初期是一個漁港,漁民很關注船隻的安全航行;此外,中國人從不會端上七碟菜餚用飯,因為葬禮後的“解慰酒“須有七碟菜餚;不可用筷子垂直插入碗飯的中央,因這樣有點像在拜祭祖先;用飯後不可說“我吃完飯了”,這意謂自己已死去,不會再有機會吃飯,而應該說“我吃飽了”;吃飯時避免筷子觸碰飯碗而發出聲音,這不單止是不禮貌,亦意味著「無飯吃」;要培養吃光碗中飯的習慣,一粒飯也不可剩餘在飯碗,否則將來的太太或丈夫是「痘皮臉」的,亦不尊重辛勞耕種的農夫。這些迷信的飲食習俗流傳至今,或多或少仍然成為中國人的飲食禮儀。
用餐俗例
在飯食方式方面,中國人與西方人有點不同,西方人喜歡各自品嚐放在自己面前的食物,中國人則有一定的用飯規例,他們喜歡叫數碟佳餚,放在飯桌的中央位置,各人有一碗飯共同配這數碟菜餚,飯吃完可再添;夾起的菜餚通常要先放在自己的飯碗中,直接把菜餚放入口是不禮貌的;依照慣例,客人出席正式或傳統的晚餐,是不會吃光桌上的菜餚,以免令主人家誤以為菜餚預備不足,因而感到尷尬。
參考資料:
one字one句自已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