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菜街和花園街是旺角區兩條主要的內街.兩條街平衡地自南向北伸展,都是南起於登打士街,而北段到界限街止,形成一對姊妹式的街道.
通菜街和花園街的英文路名都是照中文路名音譯的.可見是先有中文路名,然後譯成英文.這兩條街道近旺角道的一段,從前芒角村的菜田和花圃.
通菜街在芒角村時代的地勢較低,屬於水田地帶.村民利用低窪地帶種植通菜.
通菜為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通菜不耐寒,因此在夏天生長最茂盛,但到了秋天即告凋謝.農民常將通芓與西洋菜在水田更替種植.秋後水田種植西洋菜,到了替春季之後,改種通菜.
通菜街是將通菜田填平而建成的街道,這是通菜得名的緣由.
通菜街之西的西洋菜街,也是昔日芒角村的水田地帶.由於水田地帶廣闊,開發成兩條街道時,只好將一條命名為通菜街,另一條命名為西洋菜街.其實通菜街昔日一帶並非只種通菜,西洋菜一帶亦非只種西洋菜.
花園街地勢較高,過去屬旱田地帶,舊日芒角村民利用該地種植時花.由於花農習慣將自己的花田稱為花園,當開發該處為街道時,便名花園街.
洗衣街在旺角區,南起豉油街,北至界限街.這條街道在未開發前是芒角村一條主要用於灌溉的小溪.芒角村的菜田和花圃都靠這條小溪灌溉.至於這小溪的發源地,是來自筆架山下的一條大水坑.
二十年代芒角村的田地平整後建築樓宇,這條小溪還未覆蓋於地底,有很多人在這條小溪上洗滌衣物,洗淨的衣物就在溪畔的草地上晾曬.這些洗滌衣物的人並非洗滌自己的衣服,而是替別戈洗滌的.
二十年代找工作不容易,生活艱難,為了維持生活,有些住在這條小溪附近的婦女,上門接洗衣物,價錢比洗衣店便宜,而且方便快捷.每天她們接到衣物回來,就在這條小溪上洗衣,衣物晾乾後,回家用熨斗熨好,晚上將衣物送上門,又接另一批衣物.她們就是靠洗衣維生.因此這條小溪,每隔若干家,便有多位婦女在洗衣.當時附近街坊都叫溪畔的小徑做洗衣街.
三十年代初,當局將流入洗衣街的水源在界限街截斷,裝設地下水渠作為下水道,又將洗衣街的小溪覆蓋地下,闢成街道.由於居民習慣把溪畔的小路稱為洗衣街,在覆蓋小溪,擴闊路面之後,仍稱它為洗衣街.
現時洗衣街近界限街的一段街道,有一條水渠道,英文寫作Nullah Road,就是當時將流入洗衣街小溪的水源在界限街運動場截斷,溪水流入的水渠.
旺角道是指示地區的街道,看到道路名稱,就知道位於旺角區.這條路自西而東,西段自塘尾道起,東至洗衣街止.
旺角道的旺角,英文寫作Mong Kok.其中Mong字,是望字的音譯,這是水上人的口音,至今水上人口語上仍叫旺角為「望角」的.
旺角從前有一條鄉村,名叫芒角村,該村的位置在今日洗衣街附近,村民屬雜姓,以種菜、種花、養豬及養雞為生.香港開埠後,村民將種植的蔬菜和鮮花和飼養的禽畜運到香港出售.他們乘坐蜑民的船隻渡海.絡繹不絕,於蜑民有專門往來港島至芒角的船隻.由於蜑民呼芒為望,英國人依照蜑民的口,將芒角叫作Mong Kok.
一八六一年一月,九龍半島自界限街以南劃歸香港政府管治的時候,由於芒角是一條小鄉村,當時並沒有將旺角視為一個區域.直到九廣鐵路興建時,仍視該區為油麻地區的一部份,因此稱芒角村附近的火車站為油麻地站.這個車站到七十年代才正式改名旺角站.
當該區發展起來的時候,投資地產的發展商以芒角村已經不存,為了希望該區旺盛,故將芒角改寫作旺角.但是英文地名因地政規劃早已用Mong Kok命名,是以沒有追隨中文新名更改.
由於旺角道近洗衣街的一段是從前芒村在地,是以將這條道路命名為旺角道.
圖片參考:
http://www.slfc.jp/mat/dot/dot04/052.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