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西方的曆法
現行日曆的沿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6年,羅馬凱撒(Caesar)大帝聘請亞力山大的天文學家Sosigenes到羅馬制訂新曆法(後來叫 Julian Calendar),規定一年12個月,單月31天,雙月30天,共366天,但實際上一個回歸年(太陽兩次經過春分點所經歷的時間)為365.2422天,所以從2月扣去一天,使2月變成29天,但如此又比回歸年短,因此又決定每4年(間隔3年)加一個閏年以補這個誤差。凱撒曾規定他出生的7月為大月,並以自己的名字 Julius 來命名,繼任的奧古斯都(Augustus)為了顯揚自己,也將他出生的8月改為大月,而且將8月改名為Augustus,8月以後的大小月全部顛倒過來,但這樣又平白無故多出一天,所以不得已又從2月扣一天,變成28天。這也是我們現行所沿用的曆法。
農曆不太廣泛地使用, 取而代之的是西洋曆法.
原因可以分為二部份
一) 西洋曆法比較簡單, 由平時的生活可得知, 一年是分為十二個月,
一個月大約二十九日至三十一日, 詳請如下:
一月 三十一日
二月 二十八日
三月 三十一日
四月 三十日
五月 三十一日
六月 三十日
七月 三十一日
八月 三十一日
九月 三十一日
十月 三十日
十一月 三十一日
十二月 三十一日
週而復始, 年, 月, 日就是這樣的被計算
相比中國的陽曆, 陰曆, 農曆, 要西方歷法的確比較簡單,
要需要記緊每個月日子的數目 ,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都好難會出現錯誤.
二) 現今的社會已經不再是農業社會, 農業耕作又跟農曆有所關聯, 所以, 久而久之農曆中的節氣都被現代人所棄掉.
2007-01-25 17:38:07 補充:
這套曆法的根據是地球環繞太陽公轉的周期(365.2422天),所以它可被歸類為「陽曆」(solar calendar)。1. 閏年當年份數字是 4 的倍數時,該年則為「閏年」,否則為「平年」;但若年份為 100 的倍數而不是 400 的倍數,該年則改回「平年」。
2007-01-25 17:40:36 補充:
2. 每月的日數平年每年共分為 365 天,閏年則為 366 天,這三百幾天約略平均分成 12 個月。簡單來說,每 400 年共有 97 個閏年,即 365 ´ 400 97 = 146097 天,這和 400 年共有 365.2422 ´ 400 = 146096.88 天 只差 0.12 天,誤差很小。因此,它可以準確地量度地球公轉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