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轉貼]保健新寵銀杏葉
2006-08-19 23:00:36 / 天氣: 晴朗 / 心情: 高興 / 精華(3) / 個人分類:保健美容資訊
原本是洋氣十足的美國藥典,最近在2000年版中將銀杏葉收載進去,這在以住是少見的,也由此說明銀杏葉的醫療價值已被認定……
銀杏,是我國植物界的一大國寶,又被冠以“植物界的熊貓”、千歲壽星”等美稱。
我國的銀杏堪稱全球銀杏的老祖宗。因為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銀杏都是從我國引種過去的。現今一些生產銀杏葉產品的如德、法等國家,其原料銀杏葉大多是依賴從我國進口的。如今國內有不少人花大價錢吃舶來品外國銀杏葉製劑,其實吃的又多是中國產的銀杏葉,這些情況卻少為人知。
銀杏葉在以往的本草之類藥書中記載較少,直到20世紀60年代,國內外學者開發和篩選天然藥物時才發現銀杏葉可貴的藥用價值,致銀杏葉脫穎而出,並迅速臍身于保健品和化妝品等的行列,最近又確立了它法定藥物的不平凡的地位——在我國新近公佈正式執行的第2000年版藥典(一部)中,銀杏葉已作為法定藥物載入,謂其:性味甘、苦、澀、平,歸心肺經,功能斂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用於肺虛咳喘、冠心病、心絞痛、高血脂。
藥物學家在對銀杏葉的研究中十分驚喜地發現,一片小小的銀杏葉,所含成分之多,藥理活性之強大出人們意料,其中僅是黃酮類成分就有20多種,另有萜類、酚類以及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和氨基酸等。有人將之形容為一座微型寶庫,也是毫不誇張的。
大量的藥理實驗結果顯示,銀杏葉中有重要藥理活性作用的成分有兩大類:銀杏黃酮甙和銀杏苦內酯。它們別具一格的作用機制與目前臨床上一些常用的心腦血管疾病治療藥物是不相同的。
其一是銀杏苫內酯可選擇性的抵抗血小板活化因數。血小板活化因數是人體內一種很強的可引發血小板聚集和形成血栓的內源性活性物質,是誘發心腦血管疚病,特別是引起中風、心肌梗死的隱形殺手,危
險性很高,而銀杏苦內酯則是血小板活化因數的剋星。
其二是銀杏黃酮甙具有對付白出基的高強本領。銀杏黃酮甙已被證實能有效地對抗和消除自由基,並起到延緩衰老的良好作用。特別是近期來自國外的資訊。認為銀杏葉可用於預防和醫治早期老年癡呆症患者,尤對幫助恢復和改善記憶力作用明顯。
其三是銀苦內酯和黃酮甙兩者有協同作用,可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腦血管迴圈,在缺氧情況下保護腦和心肌細胞。另外可降低血中甘油三酯,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提高紅細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故銀杏葉提取物的製劑對冠心病、心絞痛、高血脂以及腦震盪、腦外傷後遺症等患者均有較為良好的功效,且一般少見出現不良反應,作為保健藥物易為人們接受。
在一些西方國家,銀杏葉製劑早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已成為超級市場的座上嘉賓。令人遺憾的是琳琅滿目的銀杏葉商品中,據筆者在美探親時所見卻極少是中園產品。
在較常見的銀杏葉片劑、膠囊之外,有一種清涼口服液,以低熱能和抗衰老很受老人的歡迎和熱銷;還有一種複方製劑是用銀杏葉提取物加上甘草酸、透明質酸酶和硫酸軟骨素製作,據認為有助於毛髮的生長,可改善禿發症狀,還可改善血管末梢迴圈,故對中老年婦女有豐潤皮膚和美容的作用;此外在美國還見到銀杏葉製成的口香膠類食品則是年輕人和運動員的寵物。由此可見古老的銀杏,已成為了人類健康和對付心腦血管疾病的一顆新星。
摘自“39健康網”
健康.減肥
Sylvia體重約120多磅、5呎7吋高,兩年前體重曾達140多磅,「數字未算超標,但在港人眼中算是肥了」。她在孩提時已經胖胖的,還有個花名叫「阿豬」,所以她自小已從外國健康雜誌遍尋減肥方法,又受媽媽影響,6、7 歲已懂得吃低脂乳酪、低脂芝士。後來她到澳洲升學選讀營養科,不少原因是為了自學減肥。
回港入行後,自覺是病人的role model,她立志減肥。「有段時間減得好極端,晚上與朋友飲酒消遣後,一班人到翠華食嘢,大家都叫餐蛋公仔麵、瑞士雞翼、腿蛋治,我竟然叫麥皮!連朋友都嚇一跳」。
矯枉過正,是追求身心健康的大忌。「那時即使努力追求健康生活,吃什麼都計清楚卡路里,也很努力跑步,卻一磅不減,原來是自己太抑壓。後來放鬆點,什麼都吃但控制分量,自己不再有deprive(被剝奪)的感覺,反而在兩年間減了20磅。」
識食.惜食
朋友見到Sylvia的瘦身成績,嘖嘖稱奇,她則認為道理很簡單﹕「Everything in moderation and balance(任何事講求中庸和平衡)。美國營養師協會新訂出的指引,也提醒健康飲食宗旨是No good food or bad food(食物不分好壞),最重要是多元化。」所以,現在她沒有食物不可吃,也沒有不吃不可的,亦奉行每餐八成飽的習慣,一直維持理想體重。
八成飽,也是養生之道。「香港的食物,普遍分量都增大。現在全球的體重問題,正是因人們對portion size概念有誤差所致。」生活條件改善,令人食得起,也食得多。
「人們花掉很多時間賺錢,然後用飲食來享受生活,由eat to live變為live to eat。很多慢性疾病源自人們食量遠超於基本需要,直至有病,猶如額滿一樣,那時才哭着去接受或後悔,已是太遲。」
所以「少食多滋味」的傳統智慧,其實就是健康之道。「任何食物,吃少少是可以的,但你那一份『少少』,要與營養師那一份『少少』一樣才成。愈是喜歡的食物,愈該將額滿的日子推遲」。是以識食,也是「惜食」,重質不重量。
「要達到健康生活,改變飲食習慣是最易的一步。而這個twist,當然最好不是病——雖然很多時候,還是病才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