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與魏徵

2007-01-26 12:02 am
你地知唔知道
有咩歷史故事關於唐太宗與魏徵
幫下我找出

回答 (2)

2007-01-26 12:05 am
✔ 最佳答案
魏徵進諫,凡是他認為正確的意見,必定當面直諫,堅持到底,決不背後議論,這是他的可貴之處。有一次,唐太宗對長孫無忌說:「魏徵每次向我進諫時,只要我沒接受他的意見,他總是不答應,不知是何緣故?」未等長孫無忌答話,魏徵接過話頭說:「陛下做事不對,我才進諫。如果陛下不聽我的勸告,我又立即順從陛下的意見,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豈不違背了我進諫的初衷了嗎?」太宗說:「你當時應承一下,顧全我的體面,退朝之後,再單獨向我進諫,難道不行嗎?」魏徵解釋道:「從前,舜告誡群臣,不要當面順從我,背後又另講一套,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現,而是陽奉陰違的奸佞行為。對於您的看法,為臣不敢苟同。」太宗非常讚賞魏徵的意見。

在國家大政方針上,尤其是大亂之後撥亂反正,魏徵主張宜快不宜慢,宜急不宜緩。唐太宗即位之時百廢待興。一天,他問魏徵:「賢明的君主治理好國家需要百年的功夫吧?」魏徵不同意太宗的想法,他說:「聖明的人治理國家,就像聲音立刻就有回音一樣,一年之內就可見到效果,二年見效就太晚了,怎麼要等百年才能治理好呢?」尚書僕射封德彝嘲笑魏徵的看法,魏徵說:「大亂之後治理國家,就像餓極了的人要吃東西一樣,來得更快。行帝道則帝,行王道則王,事在人為,而不是人民是否可以教化。」太宗聽從了魏徵的意見,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只過了三兩年,唐朝就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局面。

魏徵主張取信於民,不要朝令夕改,讓人無所適從。唐朝原定18歲的男子才能參加徵兵服役。一次,為了多徵兵鞏固邊境,唐太宗要求16歲以上男子全部應徵,魏徵堅決不同意。他說:「涸澤而漁,焚林而獵,是殺雞取卵的做法。兵不在多而在精,何必為了充數把不夠年齡的人也弄來呢?況且這也是失信於民。」唐太宗問自己是否有失信於民的事,魏徵舉了三個例子。太宗雖然覺得言詞尖刻,難聽刺耳,但心中仍很高興,認為魏徵忠於朝廷,是以精誠之心輔佐自己以信義治國。於是便下令停止執行徵召中男入伍。同時獎賞魏徵金甕一口,以資鼓勵。

在個人享樂方面,魏徵經常犯顏直諫。有一次,唐太宗想去南山打獵,車馬都準備好了,最後還是沒敢去。魏徵問他為甚麼沒有出去,太宗說:「我起初是想去打獵,可又怕你責備,就不敢出去了。」還又一次,唐太宗從長安去洛陽,因為當地供應的東西不好,唐太宗很生氣。魏徵對太宗說:「隋煬帝就是因為無限制的追求享樂而滅亡的。現在因為供應不好就發脾氣,以後必然上行下效,各地方拚命供奉陛下,以求陛下滿意。供應是有限的,人的奢侈慾望是無限的,如此下去,隋朝的悲劇又該重演了。」太宗聽了這番話肅然心驚,以後很注意節儉。

對於唐太宗的品德修養,魏徵也很重視。他直言不諱的對太宗說:「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他還引用荀子的話告誡太宗:「君主似舟,人民似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對唐太宗震動很大,他一直牢記在心。一次,太宗問魏徵怎樣做一個明君而不要做一個暗君,魏徵就講了隋朝虞世基的故事。虞世基專門投隋煬帝所好,專說順話,不講逆耳之言;專報喜,不報憂,結果隋朝滅亡。由此魏徵得出了一個著名的結論,即「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魏徵和唐太宗相處十七年,一個以直言進諫著稱,一個以虛懷納諫出名,儘管有時爭論激烈,互不相讓,最後太宗也能按治道而納諫,這種君臣關係,在歷史上極為罕見。魏徵去世後,唐太宗極為思念,感慨的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貞觀政要•論任賢》)這恐怕是歷代大臣中所享受的最大的哀榮了。魏徵成為唐太宗預防自己犯過的一面明鏡,這充分體現了魏徵在唐太宗治理國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魏徵以直諫著稱,但並非不講究進語藝術,他有時也能以文才雅興暗喻諷勸,委婉的開導太宗,使其醒悟改過。

貞觀十一年,太宗到洛陽巡視,魏徵隨百官同行。太宗在洛陽宮西苑宴請群臣,又帶群臣泛舟積翠池。太宗指著兩岸的景色和宮殿,對大臣們說:「隋煬帝窮奢極慾,大興土木,宮殿園苑遍佈京都,結果官逼民反,身死異鄉。而今這些宮殿、園苑盡歸於我。煬帝亡國,與佞臣阿諛奉承、弄虛作假、助紂為虐有很大關係,你們可要引以為戒啊!」魏徵立即回答道:「臣等以宇文述等佞臣為戒,理固當然;望陛下以煬帝為鑒,則國家太平,萬民幸甚!」唐太宗一聽魏徵之言,覺得很有道理,主張君臣共勉。他又要求群臣賦詩助興,群臣恭請太宗先賦,太宗略一沉思,立即朗聲吟道:

日昃玩百篇,臨燈披《五典》。
夏康既逸豫,商辛亦流湎。
恣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鮮。
天身資累惡,成名由積善。

這首詩,太宗命名為《尚書》,他以《尚書》中的驕奢淫逸的昏君為例,指出他們身敗名裂、國破家亡是由於作惡多端,咎由自取。那些克己儉樸、勤政愛民的明君,儘管在歷史上不多,但卻名垂千古、青史流芳,這就在於他們注意修養,不斷做好事,為民謀利所致。太宗此詩,通過詠史,抒發了自己立志做一個「克己明君」的襟懷。群臣一聽,齊聲讚頌。太宗要求群臣逐一賦詩,魏徵當仁不讓,立賦《西漢》一詩,他朗誦道:

受降臨軹道,爭長趣鴻門。
驅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
夜宴經柏谷,朝游出杜原。
終籍叔孫禮,方知皇帝尊。

這首詩,魏徵以西漢初年幾個有作為的皇帝高祖、文帝、景帝、武帝為例,說明帝王賢明,勤勞國事,既建武功,又修文治,才能受到百姓的愛戴。魏徵希望太宗向劉邦等帝王學習,既「受降」於秦王子嬰,建滅秦之武功;又禮遇儒生叔孫通,開文治之基業。太宗聰穎過人,一聽此詩,便知魏徵暗含諷意,他激動的說:「魏徵忠心耿耿,不僅以奏疏諫我,而且賦詩時,又以禮儀開導於我,真可謂知古德的忠直之臣。」

唐太宗對魏徵的評價很高。有一次,他問群臣:「魏徵與諸葛亮相比,哪個更為賢良?」岑文本說:「諸葛亮才兼將相,魏徵不如他。」太宗卻說:「魏徵以仁義之道輔佐我治國,希望我成為堯、舜那樣的明君,就此而言,諸葛亮也不能同他相提並論。」可見,在唐太宗的心中,魏徵的才德是何等之高。
2007-01-26 12:44 am
唐太宗,名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濟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後的廟號。他還是唐朝軍事家,政治家、書法家。他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將中國封建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早年
唐太宗生於開皇十八年(公元599年)在京兆武功(今陝西武功西北)出生,是唐高祖李淵與竇皇后的次子。公元614年娶妻長孫氏,(登基後稱長孫皇后)。公元617年,李世民隨父親起兵反隋,攻入長安,並且滅隋。李世民被封為秦王。

此後,李世民經常出征, 逐步消滅各地割據勢力:破李軌,殺薛仁杲(薛舉之子),敗宋金剛、劉武周。在虎牢之戰中,一舉翦滅中原兩大割據勢力:王世充和竇建德。李世民自此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戰後進入長安時,受到部分軍民以皇帝的禮儀招待。被李淵封為「天策上將」。

玄武門之變
此後,李世民與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的猜忌日益加深。大臣間互相傾軋,分為兩派。宰相裴寂、謀士王珪、魏徵、東宮衛士將領薛萬徹等跟隨李建成、李元吉為一派,謀士杜如晦、房玄齡,將領秦叔寶、尉遲敬德、段志玄、王君廓等跟隨李世民為一派。大臣長孫無忌等暗中支持李世民。將領李靖、徐世勣、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公元626年,李世民被迫在長安城宮城玄武門發動「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李元吉被殺,而後高祖讓位,他即位為帝,次年改年號為貞觀。

貞觀之治
在李世民統治其間,唐朝國力強盛,被稱為貞觀之治。晚年著《帝范》一書以教戒太子,其中總結了他一生的政治經驗,也對自己的功過進行了評述。

他在位期間,推行府兵制、租庸調製和均田制,並積極推行科舉制。

630年,擊敗東突厥,被尊為「天可汗」。641年嫁文成公主給吐蕃的松贊干布。

公元649年,唐太宗得了痢疾,醫治最終無效,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門代理國事。李世民於649年7月病死於長安含風殿。葬於今中國陝西禮泉縣東北50多里的山峰上的昭陵。諡號為「文皇帝」。

唐太宗善於聽從大臣的批評和見解,魏征直諫200多次直陳他的過失。

唐太宗還精擅書法,以行書寫碑,為後世鼻祖。著名作品有《溫泉銘》、《晉祠銘》等。

修改歷史疑雲
終李世民一生,都擔心日後史家如何評論「玄武門之變」,於是曾多次向史官要求閱讀《起居注》和《實錄》,打破歷代皇帝不可閱讀的先例。雖史書記載李世民要求「削去浮,直書其事」,但已引來種種推想並舉證,認為李世民曾修改兩書。

姓名 李世民
年號 貞觀
廟號 太宗
字 --
諡號 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在世 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
在位 626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

中文名称: 魏徵
又名: 字玄成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唐代
民族: 汉族
生卒年: 580—643

魏徵(公元580—643年)字玄成,館陶人,一生頗具傳奇色彩。《舊唐書•魏徵傳》稱他「少孤貧」,但「落拓有大志,不事生業,出家為道士。」他博聞洽見,嗜書如命,廣涉典籍,冷靜善思,是一個胸懷政治抱負的奇士。
當隋煬帝荒淫無道、天下英雄豪傑紛紛起兵反隋之時,魏徵先是參加了元寶藏的起義軍,但又覺得看不清天下大勢,心中茫然,便出家當了道士。後來另一支起義軍瓦崗軍首領李密非常賞識他,派人把魏徵請去,讓他掌管軍中的文書,這時的魏徵已經38歲了。

在李密的軍中,魏徵的地位很低,他看到軍中許多不足,曾主動進諫,但不被李密採納。李密兵敗降唐,他隨李密入長安。後來李密心有不甘,又起兵反對李淵,不久兵敗被殺。

魏徵認為李唐政權較有前途,就向李淵請求去招撫李密的舊部,取得了成功。徵得李淵的同意之後,魏徵以國君之禮葬了李密,並撰文把李密比作垓下失敗的項羽,意即李密雖然失敗,也還是一位大英雄。他不怕李淵追究,實事求是的描述李密的態度和精神,得到了時人和後人的讚揚。從沒有人指責他背叛李密,投降李淵。大概是因為天助李唐,而魏徵也是順天意而行吧。

太子李建成聽說魏徵非常有才幹,任他為太子洗馬,深得太子敬重。玄武門事變後,李建成被殺,李世民當了太子。魏徵被秦王府的人馬捕獲,囚禁獄中,待命處決。李世民聽說魏徵是一個奇才,不忍加害,便派人將他傳入府中。一見到魏徵,李世民責問道:「你為甚麼挑撥我們兄弟間的關係呢?」魏徵沒有巧言機辯,而是據理回答:「人各為其主。如果太子早聽信了我的話,就不會有今天的下場。我忠於李建成,又有甚麼錯呢?管仲不是還射中過齊桓公的帶鉤嗎?」

李世民見魏徵說得既坦率又有理,非常欣賞他的才華,就赦免了他。魏徵為李世民愛才、惜才之心所感動,決定歸順李世民,竭誠效勞。李世民即位不久,就提升魏徵為諫議大夫,這真是得其所哉!魏徵自從為唐太宗重用後,「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無不言」。他曾前後陳諫二百餘事,指出唐太宗在施政方面的錯誤,不斷提醒太宗牢記隋亡的教訓,居安思危,勵精圖治,對貞觀之治起了重大作用。唐太宗善於聽取別人意見,成就了魏徵的名聲;魏徵敢於犯顏直諫,促成了唐太宗善於納諫的性格。魏徵的進諫和唐太宗的納諫同樣名垂青史,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昏君無道,天必罰之,棄暗投明,乃是順天意而行。古語云:「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看似不忠,其實不然。孟子曾說:「聞誅一夫紂奐,未聞弒君也。」意思是說忠國不忠君,忠民不忠人。魏徵不是為了個人的名利或是苟延殘喘而朝秦暮楚,在他的心中,有一個準則,那就是上安君國,下報黎民。觀魏徵之忠,不是不忠,不是愚忠,不是小忠,而是大忠,忠於國家社稷,忠於黎民百姓,所以他才成為名垂千古的良臣。

今日之中共,作惡多端,將為眾神所滅,此乃天意。陳用林、郝鳳軍等志士棄暗投明,這在歷史上絕非先例。上順天意,下報黎民,名垂青史的魏徵早已作出了表率。

少時貧困,隋朝末投奔瓦崗軍,兵敗,歸唐。後為竇建德俘獲,念才而收之。建德兵敗,復歸唐。官至太子洗馬,乃李建成近臣。玄武門之變後建成死,唐太宗以其耿直,升諫議大夫,後遷秘書監、侍中等職。犯顏直諫太宗二百余次。卒時,太宗悲慟之極,謂侍臣:「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資治通鑒》卷一九六)。

著有《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 魏征死後,唐太宗親自賦詩一首,追憶故人。
參考: my teacher


收錄日期: 2021-04-12 23:33:3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25000051KK0183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