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借東風

2007-01-24 4:11 am
諸葛亮係一個料事如神的歷史人物...其事件都成為歷史故事...
但諸葛亮借東風一事係真人真事嗎??

如果係真事...諸葛亮真係有借東方的能力嗎??

回答 (8)

2007-01-28 6:19 am
✔ 最佳答案
三國時代,有個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至今仍在我國民間流傳。

這故事發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ll月。當時,曹操率兵50萬,號稱80萬,進攻孫權。孫權兵弱,他和曹操的敵人劉備聯合,兵力也不過三、五萬,只得憑借長江天險,拒守在大江南岸。

  這年十月,孫權和劉備的聯軍,在赤壁(今湖北省蒲沂縣)同曹操的先頭部隊遭遇。曹軍多為北方兵士,不習水戰,很多人得了疾病﹔土氣很低。兩軍剛一接觸,曹操方面就吃了一個小敗仗。曹操被迫退回長江北岸,屯軍烏林(今湖北洪湖縣境),同聯軍隔江對峙。為了減輕船艦被風浪顛簸,曹操命令工匠把戰船連接起來,在上面鋪上木板。這樣,船身穩定多了,人可以在上面往來行走,還可以在上面騎馬哩。這就是所謂“連環戰船”,曹操認為這是個渡江的好辦法。

但是,“連環戰船”目標大,行動不便。所以,有人提醒曹操防備吳軍乘機火攻。曹操卻認為:“凡用火攻,必借東風,方令隆冬之際,但有西北風,安有東南風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燒自己之兵也,吾何俱哉?若是十月陽春之時,吾早已提備矣。”周瑜也看到了這個問題,只是由于氣候條件不利火攻,急得他“口吐鮮血,不省人事”。劉備軍師諸葛亮用“天有不測風云”一語,點破了周瑜的病因,并密書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可見,對于火攻的條件,曹、周、諸葛三人都有共同的認識。

  然而,諸葛亮由于家住赤壁不遠的南陽(今湖北襄陽附近),對赤壁一帶天氣氣候規律的認識,比曹、周兩人更深刻、更具體。西北風只是氣候現象,在氣候背景下可以出現東風,這是天氣現象。在軍事氣象上,除了必須考慮氣候規律之外,還須考慮天氣規律作為補充。當時,諳葛亮根據對天氣氣候變化的分析,憑著自己的經驗,已准確地預報出出現偏東風的時間。但為唬弄周瑜,他卻設壇祭神“借東風”。

  十一月的一個夜晚,果然刮起了東南風,而且風力很大 。周渝派出部將黃蓋,帶領一支火攻船隊,直駛曹軍水寨,假裝去投降。船上裝滿了飽浸油類的蘆葦和干柴,外邊圍著布幔加以偽裝,船頭上插著旗幟。駛在最前頭的是十艘沖鋒戰船。這十艘船行至江心,黃蓋命令各船張起帆來,船隊前進得更快,逐漸看得見曹軍水寨了。這時候,黃蓋命令士兵齊聲喊道:“黃蓋來降!”曹營中的官兵,聽說黃蓋來降,都走出來伸著脖子觀望。曹兵不辨真偽,毫無准備。黃蓋的船隊距離曹操水寨只有二里路了。這時黃蓋命令“放火!”號令一下,所有的戰船一齊放起火來,就象一條火龍,直向曹軍水寨沖去。東南風愈刮愈猛,火借風力,風助火威,曹軍水寨全部著火。“連環戰船”一時又拆不開,火不但沒法扑滅,而且越燒越盛,一直燒到江岸上。只見烈焰騰空,火光燭天,江面上和江岸上的曹軍營寨,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孫、劉聯軍把曹操的大隊人馬殲滅了,把曹軍所有的戰船都燒毀了。在那煙火彌漫之中,曹操率領著殘兵敗將,向華容 (今湖北省監利縣西北)小道撤退。不料,途中又遇上狂風暴雨,道路泥濘難行。曹操只好命令所有老弱殘兵,找來樹枝雜草,鋪在爛泥路上,讓騎兵通過。可是那些老弱殘兵,被人馬擠倒,受到踐踏,又死掉了不少。后來,他只得留下一部分軍隊防守江陵和襄陽,自己率領殘部退回北方去了。

  赤壁之戰,東風起了很大作用,唐朝詩人杜牧有兩句名詩道:“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意思是多虧老天爺把東風借給了周瑜,使他能方便行事,否則孫策的老婆大喬和周瑜的老婆小喬會被曹操擄到銅雀台去了。京劇《群英會》中,曹操有句唱詞:“我只說十一月東風少見。”顯然后悔自己對氣象判斷失誤,吃了大虧。

  然而,諸葛亮借東風的傳說,有人經過考証卻認為是虛構的。不過從赤壁之戰中,長江江面盛吹東南大風,到后來曹軍敗走華容道又遇上傾盆大雨,這在天氣形勢上看來,當時很象是一次鋒面氣旋天氣。

鋒面氣旋在我國,春季最多,秋季較少。它是一個發展深厚的低氣壓系統,其中心氣壓低,四周氣壓高。空氣從外圍向中心流動,呈反時針方向旋轉。所以,處于氣旋前部(即東部)的地方,吹東南風﹔氣旋后部(西部),吹西北風(如左圖)。氣旋內部盛行輻合上升氣流,能造成大片降雨區。因此,當連續吹東南風時,往往預示天氣將要變壞。天氣諺語說:“東南風雨祖宗,西北風一場空”和“東風雨,西風晴”是有一定實際意義的。

  另外,也有人這樣去分析諸葛亮“借”來的東風:從現代天氣圖上,我們可以看到,當一個地方受到移動的閉合的高氣壓中心影響時,風向是順時針轉變的。就是說,當冷高壓開始移到海上,高氣壓后部盛行的東南風就會暫時控制長江中下游地區。由于冬季冷高壓南下過程中移動迅速,尾隨南侵的后一股冷空氣很快又到﹔所以,東南風持續的時間很短,人們往往忽略。而通曉天文地理的諸葛亮,他的家就住在離赤壁不遠的南陽,是掌握這次東南風出現前的征兆的,所以他准確地作出了中期天氣預報。

  這樣看來,諸葛亮在冬初的十一月份,根據長江中下游地區當時的天氣變化,預測將有東南大風出現,并進一步推斷天氣還要惡化,這是符合天氣演變規律的。
參考: ME
2007-02-02 4:06 am
他只是懂天文地理,汶有借東風的能力
參考: me, 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
2007-01-24 8:26 am
這是一件真人真事。他沒有借東風,他懂得天文,能預知天氣。
而周瑜則懂地理。
參考: me
2007-01-24 4:59 am
三國簡介 (約公元220-280年)
東漢覆亡後,魏蜀吳三國鼎立。諸葛亮七星壇借東風,周瑜施苦肉計打黃蓋,諸葛亮空城計退仲達……別以為這些事件是三國史實,它們只是羅貫中的小說橋段。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並非史書,而是一部描寫三國時代的歷史小說。為豐富內容,不少情節均是憑空虛構,因此千萬別將史實與小說內容混淆。

















































官渡之戰 公元195年
官渡之戰是曹操奠定統一北方基礎的戰役。公元200年,袁紹調兵十萬,打算消滅只得軍力二萬的曹操。當雙方在官渡對峙時,曹操用奇兵突襲烏巢,燒毀袁軍的糧草,並乘勝追擊,結果以少勝多,大敗袁軍,本有十萬大軍的袁紹最後只帶八百騎兵逃走。



三顧草盧 公元207年
由於劉備發現自己沒有高人輔政,於是聽從徐庶的意見,親自前往隆中,拜見被稱為「臥龍先生」的諸葛亮,結果劉備親自去了三次才獲接見。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所感動,答應出山相助,並定下三分天下之大計。



赤壁之戰 公元210年
公元208年,劉備與孫權於長江赤壁與曹操決戰。曹操命人鐵索連舟,以免船身搖動。黃蓋向孫權獻計,先由自己向曹操詐降,然後借機火燒連環船,火勢蔓延至曹營,而劉孫二軍把握機會,乘勢進攻,大敗曹軍,造成日後三國鼎立的局面。




七擒孟獲 公元225年
諸葛亮為何要捉拿孟獲七次這麼多?由於劉禪繼位後,南蠻各部酋長紛紛稱王。為安心北伐,免除後顧之憂,諸葛亮揮軍南下,將蠻王孟獲捉住,孟獲自是不服,諸葛亮於是放了他,讓他重整旗鼓再戰。 結果諸葛亮將他七擒七縱,令他心悅誠服,南方的叛亂因而平定。



鄧艾滅蜀 公元263年
公元263年,魏軍兵分三路攻蜀。當時魏軍被蜀軍阻攔,前進不得。鄧艾提議暗渡陳倉,以奇兵從陰平一條小路南下成都。當江油的守將發現魏軍突然出現,軍心渙散,不戰而降。鄧艾率軍逼近成都,劉禪知大勢已去,決定投降,蜀漢滅亡。



公元190年





官渡之戰


割據江東








三顧草廬





赤壁之戰

曹丕篡漢

白帝城托孤


七擒孟獲

六出祁山

司馬懿專權
司馬昭弒君
嵇康絕唱

鄧艾滅蜀


統一三國


公元280年
2007-01-24 4:33 am
三國簡介 (約公元220-280年)
東漢覆亡後,魏蜀吳三國鼎立。諸葛亮七星壇借東風,周瑜施苦肉計打黃蓋,諸葛亮空城計退仲達……別以為這些事件是三國史實,它們只是羅貫中的小說橋段。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並非史書,而是一部描寫三國時代的歷史小說。為豐富內容,不少情節均是憑空虛構,因此千萬別將史實與小說內容混淆。
2007-01-24 4:23 am
唔係la!赤壁之戰哥日,時值隆冬,多刮北風,但按氣象規律,幾天嚴寒日過後,以常見有少暖之日,風向亦或變為東風、南風,所以火計先會成功。
2007-01-24 4:16 am
是真人真事
他并不是真的有借东风的能力,只是他认识天文地理,可以知道天气的变化.
參考: 自己
2007-01-24 4:16 am
諸葛亮借東風一事係真人真事黎既!其實他不是有借東風的能力!
他是一位聰明人,他亦會天文學,所以他料到那天會有東風,但不是有借東風的能力
參考: 自己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17:2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23000051KK0368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