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士的轉變 要以前和現在的不同 最好有picture不要歷史

2007-01-24 3:47 am
told me what differnt with the 設施

回答 (3)

2007-01-29 4:01 am
✔ 最佳答案
以前巴士冇閘門, 之後變拉閘, 最後用氣閘
以前座位用木做, 之後用膠做, 依家有cushion
以前巴士地點牌布和路線牌布係一幅過, 之後改為一幅地點牌, 一幅路線牌
後來路線牌由一幅過變為分三格, 跟住開始轉用膠牌, 依家用電牌
以前巴士冇空調, 依家巴士有空調
三十年代巴士入電油, 依家巴士入油渣
以前巴士係兩軸, 依家雙層巴士普遍係三軸
以前巴士由售票員, 依家司機負責收錢
2007-01-24 11:28 am
在現今的社會..巴士可以說成低收入人士的私家車...而談到以前同現在有什麼不同..我就用九仔的 都城嘉慕9.7米(M)同TransBus / Alexander Dennis Enviro 500(ATE)來作比較:
第一:舊車沒有電視機和收音機等功能..而新車有
第二:舊車沒有空調系統..而新車有
第三:坐位的設計..亦都有好大的改變
第四:大部分的座位都設有輪椅設施
第五:車身的外型亦都有很大的改變
第六:巴士站的外型設計比較新穎

最後..因我不能編輯圖片..請閣下到http://www.i-busnet.com/photo/fleet/瀏覽.
這個網站已有齊大部分巴士圖片/資料
參考: 巴士資訊網-http://www.i-busnet.com/photo/fleet/
2007-01-24 3:54 am
公共汽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1/DF9565.jpg/250px-DF9565.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一輛香港雙層巴士(沒有冷氣的,又稱「熱狗」)在上水火車站附近行走。
公共汽車,一般指在道路上循一定路線、班距行走,並接載乘客的機動車輛,屬客車的一種。在中國大陸,一般簡稱為公交車、公車或巴士;在台灣,一般簡稱為公車、客運或巴士;在香港和澳門,則多稱公共汽車為'''巴士'''。'''巴士'''是英語中"bus"的音譯。
歷史
公共運輸的起源至少可追溯至1826年。當時法國一位退休軍官在西北部的南特(Nantes)市郊興建公眾浴場,並提供接駁市中心的客車服務。當他發現人們只於沿途使用他的客車線,便改變主意,增辦穿梭旅館之間的客車路線,讓乘客和郵件於沿途自由使用。
巴黎是公共汽車的先行城市,倫敦繼之。1829年7月4日,英國人George Shillibeer的公共汽車(Omnibus)出現於倫敦街頭,沿新建的『新路』(New Road)往返Paddington與銀行地帶,經停Yorkshire Stingo,每日每個方向4班。不到十年,這一服務法國、英國及美國東岸各大城市(如巴黎、里昂、倫敦、紐約)得到普及。
公共汽車對社會影響巨大,對城市發展起著最基本的推動作用。公共汽車使市民體驗到彼此間前所未有的接近,也縮短城市和鄰近村鎮間的距離、往來頻繁。
19世紀的公共汽車以馬匹拉行。當時的路面使公共汽車的舒適度受到限制。有軌電車的發明使公共汽車遇上了面世以來的第一個勁敵,因為公共汽車行走於凹凸不平的石路上,電車卻在平滑的鐵軌上運行。
至20世紀初,機動交通的試驗取得成功,公共汽車亦開始改以引擎驅動。現在絕大部份公共汽車仍以柴油引擎為動力。
近年有些國家開始研製使用石油氣、天然氣甚至電力驅動的公共汽車。
各種類型的公共汽車
一般的公共汽車均以提供最大的載客量為目標,大部份空間均擺設座位,通道等空間亦供乘客站立。
此外,公共汽車可以根據其機械操作、外形設計等而分為以下類別:

雙層巴士




車廂分為兩層,載客量更大。一般而言,一輛車長10米並容許企位的單層巴士可運載約60名乘客,而長度相近的雙層巴士則能運載約130名乘客。
倫敦、香港、新加坡、柏林、孟買等城市均大量採用雙層巴士。其中,自1950年代起於倫敦服務的Routemaster車款更成為該市的地標(因應歐盟要求歐洲各國的巴士在2016年後必須全數是超低地台巴士以方便老弱人士,於2005年年尾全數退役)。
有些雙層巴士的上層不設車頂,供遊客登上作瀏覽沿途景色,稱為開篷巴士。
香港亦有開篷巴士為接駁山頂纜車站至中環的服務。
台灣的臺北市巴士處曾購買過雙層巴士,後因車輛高度以及車輛其他問題而不再添購、使用。

參考: WIKIPEDIA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34: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23000051KK0347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