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應該就唔係喇~
乳頭分泌物:
約20%婦女用力擠壓乳頭會流出乳汁,有些婦女於乳房攝影檢查後發現乳汁流出此乃正常現象。乳頭分泌也是乳房門診常見的問題,異常乳頭分泌物的案例中僅有不到5%-15﹪證實為乳癌。
乳頭分泌物可概分為溢乳、生理性乳頭分泌物、病理性乳頭分泌物及懷孕期血樣分泌物四大類。
溢乳是指非在懷孕或哺乳期雙側乳頭有多孔性乳汁分泌,形成原因有藥物造成(口服避孕藥、鎮定劑、止吐劑、降血壓藥等)、腦下垂體長瘤、甲狀腺機能異常及原發不明原因等。
一般生理性乳頭分泌物多半是經由壓擠刺激乳頭所造成,停止壓擠刺激(如性行為刺激)大多數都會緩解,婦女多半是雙側乳房均有,分泌物顏色多呈乳白色、漿液性,需要注意的是,極少部分的乳癌異常分泌也會以漿液性分泌物呈現,因此建議有任何疑問或分泌現象持續,需至醫院請醫師進行診察。
病理性分泌方面,也就是異常乳頭分泌物,又可分良性及懷疑惡性兩類,引起乳頭分泌物的良性疾病常見為乳管內乳突瘤和乳管擴張兩種,前者即乳管內上皮細胞形成像疣狀突起的腫瘤,後者則常見於停經前的前幾年分泌物患者,可能是單側或雙側自發性或壓擠產生,典型的分泌物是從乳頭多個乳孔產生會自行停止,不需治療。而欲解決此種異常分泌的問題,需局部麻醉開刀將受侵犯的乳管切除,部分醫師為定位乳管病變位置,會在分泌異常物的乳管注入染劑以利手術施行,由於外科手術位置在乳暈周圍,因此術後傷口並不會很明顯。至於惡性乳頭分泌物大多有下面幾點共通情形:
1.單邊乳房分泌;
2.自單一乳孔流出;
3.自然流出,即非經大力擠壓而主動流出者;
4.分泌現象持續不止等,尤其當分泌物顏色出現漿液性、血色、漿液血色,甚至透明水狀等情形,則合併乳癌的機會較高。
懷孕後期及哺乳的媽媽也常有乳頭分泌物增多的煩惱,甚至會出現血樣分泌而恐慌不已,其實此時的乳頭分泌大多為乳管充血、上皮細胞增生等良性問題,約產後兩個月可以消除,如發現狀況有異,同樣建議請醫師診斷乳頭分泌物。臨床上對乳頭分泌物的處置包含仔細的問診、理學及超音波乳房攝影檢查,其最重要的目的在找出可能潛在的乳癌給予治療,但如前所述85%的乳頭分泌物都是生理性或良性的,婦女朋友不需過度恐慌。
乳頭分泌物:
婦女在胸罩內發現有污漬才警覺到乳頭有分泌物,這些分泌物大致分為乳液、清液、淺黃液、深褐液或血液。在婦女生產後,腦下垂體不再受到胎盤抑制而分泌“泌乳激素”因而刺激乳房分泌乳汁,直至斷奶。若斷奶後仍持續分泌乳汁,這是因為腦下垂體分泌的泌乳激素,雖然因斷奶而停止持續大量分泌,但十分微量的泌乳激素依然會對某些乳房有作用,而造成持續有乳汁自乳頭流出,這現象在經過三五年後會自動消失,也不是乳癌,故不必擔心。
若是清液自乳頭流出,這多半是纖維囊腫病變所引起,仔細觀察會發現清液會自多處乳頭開口流出,而且兩側乳頭皆有,這清液會自動停止分泌,也不是乳癌引起,故不必擔心。引起淺黃深褐或血液自乳頭分泌的原因較多,最常見的原因是一種良性的“乳管內乳突瘤”,這種腫瘤有時為多發性,因具有豐富的血管極易出血,再由乳管流出,造成乳頭出血。若這些乳突瘤座落在乳房周邊由乳管流出血液在到達乳頭前血液中的紅血球早已沈積於乳管所以只有血清流出,這時只見淺黃色的液體流出。
當然乳癌侵犯到較大的乳管有時也會造成乳頭有血液流出,這時多半可以觸摸到乳癌腫塊,當發現乳頭有分泌物,特別是有血色液體時,務必要到乳房外科求診,這時乳房外科醫師會依順時鐘方向由乳房周邊擠壓至乳頭以判定乳突瘤的位置作為手術切除參考,並收集流出液作細胞學病理檢查以確定診斷。佐以乳房超音波檢查亦可發現擴張的乳管,但因乳突瘤太小,乳房超音波檢查甚少能看到乳突瘤,若由乳癌引起,乳房超音波及乳房攝影皆極有幫助,乳管內乳突瘤甚少能自動消失,且須手術切除以控制持續出血,因為良性腫瘤轉成惡性乳癌不多,但也必須持續追踪檢查。
引起乳頭有血液分泌物的一些少見原因,包括服用治療消化潰瘍的的降酸劑,停藥即不再出血,也有時因為纖維囊腫病變,用細胞學病理檢查排出不是乳突瘤或乳癌後持續觀察在一段時間後即可恢復正常不再出血。
乳頭脫皮及下陷:有些婦女會發現乳頭有脫皮現象,有時會合併發癢感覺。如果為雙側乳頭皆有此現象,最可能是過敏性皮膚炎,尤其在更換新胸罩之後才會發生。這時會合併發癢及有些小水泡形成,應求教於皮膚專科醫師及更換成棉質胸罩,這問題可很快痊癒。如為單側乳頭脫皮就有可能為一種少見的癌前病灶“柏介氏病。”在顯微下發現乳頭皮膚層長有相當明亮的“柏介氏”細胞即可診斷。所以在單側乳頭有脫皮現象時,乳房外科醫師會先作切片,以確定診斷,並同時以觸診,超音波和乳房攝影再偵查同側乳房內,尤其在乳頭鄰近部位是否合併有惡性腫塊,如果沒有發現合併有惡性腫塊,只是單純的“柏介氏病”,單作乳頭切除即可,目前這疾病在乳癌歸類為第零期,不需要切除大量乳房組織、腋下淋巴腺,更不需要作化學抗癌治療或放射線治療。如果合併有乳房惡性腫塊就應當以乳房惡性腫塊為基準作分期及相對的方式治療。不必理會乳頭上的表徵,但乳頭必須在切除乳癌時一併切除以免後患。
乳頭下陷的原因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兩種,先天性是在青春期乳房發育時,乳管發育不良未達足夠長度而造成乳頭下陷,可以請整形外科醫師重建乳頭,但哺乳功能將喪失,在未作重建手術者應注意下陷處的清潔,以免污物存積造成感染,後天性多半是乳管或乳頭下的組織受到如外傷、發炎或乳癌侵犯所引起,乳房受到撞擊內部結構破壞造成出血及乳管斷裂,在恢復後形成結痂,這種結痂組織會收縮而導致乳頭或乳房下陷,因造成下陷機轉與乳癌類似,必須由乳房外科醫師作鑑別診斷,以免延乳癌治療時機,如確定因外傷引起,經一段時間會不藥而癒。
絕大多數乳房發炎是體外細菌因外傷經由乳頭帶入乳管及乳葉,尤其在哺乳期間乳管及乳葉充滿乳汁,對細菌而言這是最好的培養基,因嬰兒吸吮帶入細菌極易造成發炎,造成乳房局部有明顯的紅腫熱痛現象,因乳管不會與周邊組織一起膨脹而牽扯乳頭下陷,經過確定診斷及適當抗生素治療後,發炎消散,乳頭也不再下陷。乳癌細胞多半源自乳管細胞的病變,如乳癌病灶座落在乳房中央靠近乳頭時,這部位到乳頭的乳管受到癌細胞引發組織纖維化的影響而收縮也會造成下陷,觸診可發現在硬塊乳房攝影及超音波也會發現在癌病變的影像細針抽吸可以確定診斷,通常具有乳頭下陷的乳癌的期別較晚,癒後不良,尤其是所謂“炎性乳癌”期別更晚,癒後更不好。造成“炎性乳癌”的原因是癌細胞充滿於乳房皮下的淋巴管道之內導致局部淋巴循環系統阻塞而形成乳房外觀,如同細菌發炎一樣,會有紅腫熱痛現象,因為不是細菌所引起,所以用抗生素一定無效,用細針抽吸應可有正確診斷,所以當婦女乳房有紅腫熱痛時千萬要求診於乳房外科醫師,絕對不可自行診斷自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