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中耳炎(Middle ear infection)
任何人的耳朵都可能會受到感染,而小孩子的受感染機會最大。耳朵感染有不同的類型,會視乎受感染的類型及原因,選取適當的治療方式。
中耳感染的醫學名稱是中耳炎,主要有三種類型:
·急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
·積液性中耳炎(又稱分泌性中耳炎)
外耳包括外露於頭部兩側的耳部分,以及通往頭顱內部的耳道。
中耳包含三個小骨,幫助傳送聲音到耳膜。咽鼓管是一條很窄的管,負責連接中耳和喉嚨,以及控制耳內的氣壓。
中耳炎會影響患者的中耳,在八歲以下的小孩中特別常見,但任何年紀的人均有機會患上。它可影響一隻或兩隻耳朵。如果你家中有人曾患中耳炎,而你居住或工作的地方又有人吸煙,你受感染的機會便相對較大。
病因
急性中耳炎
這類感染通常由導致感冒或咽喉痛的細菌引起。這些細菌可以上達咽鼓管,引致感染。感染可導致出膿和出血等現象,鼓膜可能會因受壓而破裂。在大部分病例中,破裂的鼓膜會自行癒合。
慢性中耳炎
如果鼓膜沒有完全癒合,或者它曾因頭部的撞擊而刺穿,耳朵便會較易感染慢性中耳炎。感染慢性中耳炎沒有感染急性類型那般痛楚,但持續的時間可能會長些,而且會重複受到感染。慢性中耳炎也可由膽脂瘤引起,令中耳製造過多纖維組織。
積液性中耳炎
當咽鼓管被阻塞,膽脂瘤便可能出現。這情況一旦出現,耳朵內的氣壓便不受控制。黏性的液體會在中耳積聚,聽覺因而受到影響。
咽鼓管的阻塞可能由感染、敏感或肥大的增殖腺(位於咽喉後部的細胞,有助對抗感染)引起。小孩特別容易感染積液性中耳炎,這是因為他們的抵抗能力比成年人低,而且他們的咽鼓管較短和處於水平線位置,所以較容易被阻塞。患有敏感和花粉熱的小孩也較易受感染。
病徵
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的病徵包括:
·嚴重頭痛
·感到耳朵內脹滿
·失聰
·耳鳴
·發燒
·當鼓膜破裂,會有血和濃流出
·感到渾身不舒服、作嘔、嘔吐或肚瀉
·小孩會經常拉著耳朵或在吞嚥食物時有困難
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的病徵遠比急性中耳炎的輕微。患者通常不會感到痛楚,但可能有黏稠和難聞的膿流出來,以及聽覺可能會受到影響。
積水性中耳炎
積水性中耳炎沒有明顯的徵兆,但小孩有時會埋怨耳朵似被堵塞。主要的病徵是短暫失聰,卻常被人誤以為是沒有專心聆聽。
治療
如果急性和慢性中耳炎沒有適當治理,可能會引致失聰或其他嚴重的併發症。積水性中耳炎很少會長期損害身體,但是暫時性的失聰卻足以影響小孩的教育和社交發展。因此,如果你認為你的小孩患上了中耳炎,便應立即帶去看醫生。
通常會讓急性中耳炎自行復原。如果沒有自行復原,可採用抗生素來治理。滴鼻劑或噴霧有時可用作清理咽鼓管的阻塞,而滴耳劑或劑片則有助止痛。
如果患者鼓膜有機會破裂,耳鼻喉專科醫生可能會為患者進行名為「耳膜穿刺術」的手術,手術於全身麻醉下進行,醫生會在鼓膜內弄一個細小的洞,以排出液體。鼓膜會在感染痊癒後約一星期癒合。
要治療慢性中耳炎,可利用抗生素來清除感染。可是,手術是一個更恆久的解決辦法。「耳鼓膜成型手術」可以修補破裂的鼓膜以及中耳骨頭的任何損傷。另外,如果疾病是由膽脂瘤引起,多餘的組織可用手術來移除。
積液性中耳炎可能會不藥而癒,但也可以用抗生素來醫治。若患者失去聽覺,醫生會建議患者作鼓膜切開手術。手術中,醫生會在鼓膜上弄一個細小的洞,並插入一個名為「通氣管」的管子,令耳朵不斷排出積水,聽覺通常能得以恢復。
如果小孩耳朵內插有通氣管,游泳時必須使用耳塞以避免細菌進入耳朵。小孩也應定時到醫院檢查。通氣管通常會在8個月至一年後脫落,而那小洞通常會在接著的8至9個月內閉合。
並不是所有醫生都建議採用通氣管,因為這樣做可能對中耳或鼓膜造成永久的損壞,有一定的風險。
避免患上中耳炎
適當處理感冒、傷風、喉嚨痛及花粉熱和其他敏感可能有助避免患上中耳炎。有証據顯示,在嬰兒出生後首三個月採用哺乳餵哺嬰兒,餵哺時用直立的姿勢,都能減低嬰兒患上中耳炎的風險。吸入二手煙和使用奶嘴已被証實會增加患上中耳炎的機會。
2007-01-23 12:36:03 補充:
不能夠隨便到藥房買消炎藥. 多數是醫生處方藥物.建議去看醫生. 确正是哪一種中耳炎,才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