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陶潛(陶淵明)《歸園田居》的資料...

2007-01-20 5:37 am
我想知道陶淵明寫 《歸園田居》這首詩的寫作動機, 以及他對文中暗示的理想世界是怎樣的?? 拜託了 orz

回答 (3)

2007-01-20 7:06 pm
✔ 最佳答案
《歸園田居》(其一)的第二部份,陶淵明著意描寫一幅十分理想的田園風光:十多畝宅地,八九間草屋,房後榆柳成蔭,堂前桃李羅列。隱約的村落,裊裊的炊煙,狗在深巷裏叫,雞在樹頭上啼…這樣的田園,淳樸而寧謐,多令人嚮往!可見詩人是以滿懷禮贊的情懷來描寫這種生活天地的。或曰,這樣的一幅田園景色,是平凡的、是寫實的,是他的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 。梁啟超在〈陶淵明之文藝及其品格〉一文中,嘗云:「尋常詩人嘆老嗟卑,無病呻吟,許多自己發牢騷的話,大半言過其實,我們是不敢輕信的。但對於陶淵明不能不信,因為他是一位最真的人,我們從他全部作品中可以保証。」 要知道陶淵明是一位反對偽詐、求真務實的詩人,他的詩文作品,盡管其中不無渲染誇張之處,但他反映的生活、抒寫情懷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是不容主觀臆斷和輕易懷疑否定的。

我們雖應肯定《歸園田居》(其一)是詩人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但與其說是單純的農村一個角落的剪影,毋寧說是他寄寓理想的一個天地的速寫。從陶淵明的詩作看來,他不滿意其生活時代的社會狀況。詩人或者托古之寓志,憧憬古代社會;又或是寓言以寄懷,幻想桃源世界。但是,古代社會已成歷史,幻想世界也不會實現,二者都不是他能夠實際走進去的天地;況且「帝鄉不可期」(《歸去來辭》),陶淵明從不迷信飄渺無蹤的仙境,也不寄望於佛家宣揚的來世幸福。只有田園,才是詩人生活的現實。從他歸隱田園、躬耕南野的行動看來,陶淵明是努力把他的田園變成尋求理想生活境界的王國的 。詩人的目的,是把現實社會中看不到的在田園裏找回來;但是,田園的現實生活也會有未如人意的地方,躬耕自給也不能如願以償,他便發輝意想的作用來彌補。這樣,既是現實又摻有理想,陶淵明在田園的生活其實是在體驗自己的理想生活境界。因此,《歸園田居》(其一)所描寫的田園,從精神的層面上看其實是與污濁現實相對的一塊淨土,在其中既憑藉田園的現實條件,又通過自己意想的滲透,體驗著一種理想的生活境界。詩中描寫的無疑是現實的田園生活,可是其中又明顯地伴有精神超越的理想成份,並不純粹是田家生活的實態,或是幻想中的空中樓閣。「戶庭無塵染,虛室有餘閑」一方面是寫他的悠閒,但更大程度上是說他的心境。

從「塵網」中走出來,重返這個天地,意味著甚麼呢?詩的最末兩句「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告訴我們,詩人從「樊籠」回到「自然」的天地裏來了。陶淵明所指的「自然」為何?表面看來是有肉體回歸大自然和重新得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之意,但內裏更有心靈上和精神上的解脫之意。論者多認為,陶淵明在思想上受到儒、道、釋三家所感染,在退隱歸田這件事上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尤深 ;然而正如前述,陶淵明的避世之舉,似乎更接近於儒家「窮則獨善其身」的「退居」境界。陶淵明也如莊子般追求「靈」,但並不如他蔑視「肉」。莊子式的「超脫」是逃世,是飛向絕塵的世外;而陶淵明的「超脫」,則僅僅是掙脫功名利祿的羈絆,回到自然淳樸的尋常人生中。應該說,莊子的「超脫」是本著對人生的蔑視,陶淵明的「超脫」則緣於對質樸人生的愛好。在現實的人生中、於田園的生活裏,陶淵明活得有滋有味。「超脫」束縛精神的世間煩惱雜念,結果隨莊子進入「太虛」境界,而是使他更多地覓得生活的真味,更好地享受生活 。在這麼的一個洗去偽飾虛榮的人生境界裏,陶淵明的崇尚「自然」則成了順理成章的事。他在田園的生活裏,總是很有興致地在耕讀生活中尋覓人生妙境,緊緊擁抱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樂趣,故此詩中體現出來的「自然」是一種不排斥人間情味的「自然」,而不是遠離人間煙火的「自然」。「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中的「自然」,除了「無拘無束」的含義外,似乎也包含了物我同一、兩相遺忘的意境。從「樊籠」到「自然」不簡單是從世俗官場到農村田園兩種場所的轉換,而是標誌著兩種社會生活的變更。

「鳥」的意象貫穿於《歸園田居》(其一)全詩之中。從「誤入塵網中」的飛鳥,到「戀舊林」的「羈鳥」,直至詩末「久在樊籠裏」的囚鳥,可見「鳥」已成了詩人的象徵,代表了他由宦而隱的過程,同時體現了對自然真樸含意的領悟 。因此,在詩中「鳥」(「池魚」的意象在詩中和「鳥」相若,但因象徵性不及「鳥」,故在此從略)成了作者的化身,作為主體的作者與作為客體的「鳥」意象合而為一:飛鳥被困於籠中、被網羅纏住之時,詩人便處仕宦之際;當羈鳥在天空再次飛翔的一刻,也就是陶淵明回歸自然的時候了。

總的來說,《歸園田居》(其一)所表達的意蘊,正是一幅既現實復又充滿理想主義的農村畫。田園的「美」與詩人內在心靈的「美」互相溝通,表現在文本上的「田園」既為陶淵明腦海中嚮往的「田園」,其實也同時是讀者在體會陶淵明思想底蘊後,在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田園」。如此的一個「桃花源」也許並不存在世上,但也不是虛無飄渺的幻想;只是有如「情人眼裏出西施」般,當讀者對所處的環境有如陶淵明對「生活」、「自然」和「真」的熱愛時,如此的一個「田園」便會出現在我們的心裏。
2007-01-20 5:50 am
歸園田居 1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手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園,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身巷中,雞鳴桑樹巔 。
戶庭無塵雜, 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裡,復得反自然。


這首詩從他個性不合世俗談起,說明辭官返鄉的原因。自「開荒」以下寫出農事,「方宅」以下寫出農家景色,純樸生動,最後以脫離是非多而不自由的地方以後,所獲解放感結束。他是整個人融合於田園中,為自己得遂宿願,勤務農事而喜。寫出來,不待安排,從胸中自然流出,卻非後人詠田園之句,所能企及。

由以上列舉的這些寫景詩當中,我們可以發現陶淵明的寫景善注情入景,又善由情畫像,而且兩者配合的天衣無縫,自然而不著痕跡,不但如此,他還擅長借敘事展開景色的轉移,使景色富立體感和流動感,把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組合起來,讓景色表演敘事的作用。所以你說他寫景,他卻抒情,說他抒情,他卻敘事,說他敘事,他卻繪景,言語雖平淡,卻在寫景、敘事、抒情的自然配合下,顯得活潑生動,韻味殊佳,非專是講求寫景技巧者所可企及,這是淵明田園詩的特佳處。




歸園田居 3

種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 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願無違


歸園田居有五首,這是第三首。陶淵明擔任彭澤令時,因不願「為五斗米折腰」,離開官場回到家園,從事耕讀,這首寫的就是農家生活。
前二句<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辭官退隱後的生活,並不是輕鬆的優遊,衣食等現實的問題,馬上擺在眼前,而這些又不能假手他人,因為既然成為平凡的小老百姓,一切就只能靠自己。在幾畝田地上播種,胼手胝足的結果,竟是雜草比豆苗還要多的局面,可看出詩人對農事並不熟悉,加上土地的貧瘠,農家生活的辛苦已在不言中。
其次<農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順著前兩句而來,面對「草盛」,只有早出晚歸辛勤的除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對陶淵明來說好像是奢侈些,他工作忙碌,每天披星戴月。這二句中的動詞字特多,似乎令人更能感受到工作的勞苦。
接下來<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兩句平實的記下路上情況,承前句的「荷月」而來。回家的路狹小,兩旁的草木卻高大濃密,在黑暗中走來已是不便,穿過雜草間,衣服難
陶淵明隱居躬耕的廬山

免被草上的露珠沾溼。辛苦的情況不言可喻。 最後二句<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世上沒有輕鬆的耕種,要過農家生活並不容易,但如果能達成自己的心願,這些辛苦都變得微不足道。在世人眼中,為官就是安逸舒適的代詞,陶淵明為什麼放棄,而選擇辛苦的農家生活?並不是他特別不怕吃苦,而是比起在官場志願難伸的「精神苦」,農家的「身體苦」又算得了什麼?與其追求物質,不如去求精神的自由,這兩句正是陶淵明的人生告白。

2007-01-19 21:52:11 補充:
《歸園田居》(其一)記述了什麼事?自少我便不適應世俗的性格,生性酷愛大自然,錯誤地墮入世俗(名利圈)中,轉眼十三年。 被困的鳥兒想念往日的樹林,被束縛池中的魚會思念舊時的湖。我在南面田野開闢荒地,保存本性回到田園。房子四面有十多畝土地,八九間草屋。榆樹柳樹遮蔽了屋後房簷,桃樹李樹排列在大堂的前面。遠處的村莊昏暗不明,村裡炊煙隱隱約約。狗在深巷中吠,雞在樹頂上啼。 家居生活中沒有世俗事務,寧靜的生活環境有較多閒暇。長久在籠中的我,再次可以回到自然。

2007-01-19 21:52:45 補充:
作者通過敘事抒發了什麼感情? 這首詩開頭是「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是解釋「辭官歸田」的原因;結尾是「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慶幸自己作出「歸田園」的選擇,前面提「落塵網」後面提脫「樊籠」,做到首尾呼應。陶潛要辭官回到鄉間過農耕生活,是因為他的性格不能適應世俗,他生性酷愛大自然。但他在官場中打滾,已過了不短時間,計起來有十三年了,因此他把自己比喻為「羈鳥」和「池魚」,又把「園田」比喻為羈鳥的舊林和池魚的故淵。既然「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他也思念園田,所以要歸園田了。
2007-01-20 5:50 am
因為作者通過漁人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來表達仔對桃花源這片樂土的嚮往,同時表現他對現實社會的不滿
參考: 書本


收錄日期: 2021-04-27 23:13: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19000051KK0421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