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是經過甚麼傳播的?

2007-01-20 4:45 am
傷寒是經過甚麼傳播的?

回答 (5)

2007-01-20 4:49 am
✔ 最佳答案
傷寒
傷寒或說傷寒病,原先出自中醫學的範疇,有廣義與狹義的區別。而在現代西醫學傳入東方後,其中細菌學有種傷寒桿菌(Salmonella typhi)造成之疾病,亦稱為傷寒病。中西醫學對傷寒的概念並不相同,不可混淆。

中醫學
定義:廣義傷寒是一切外感熱病的總稱。狹義傷寒是外感風寒之邪,感而即發的疾病。

《素問·熱論》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指的是廣義傷寒。
《難經·五十八難》:「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中「傷寒有五」之傷寒為廣義傷寒,五種之中的傷寒為狹義傷寒。
《傷寒論·傷寒例》:「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
太陽傷寒證脈證提綱:

《傷寒論》第3條:「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太陽傷寒證證治:

《傷寒論》第35條:「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現代醫學
傷寒桿菌(Salmonella typhi)造成之傷寒病,常稱「傷寒熱」(typhoid fever),其症狀包括高燒,可達39°至40°C(103°至104°F);其他症狀有腹痛、嚴重腹瀉、頭痛、身體出現玫瑰色斑(rose spot)等。腸道出血或穿孔是其最嚴重的併發症。其傳染途徑為糞口途徑,傳染力很高。
1907年,廚師瑪莉·馬龍造成傷寒瑪莉事件,可說是醫學史上有名的案例。治療上,現代醫學採取的抗生素有安比西林(ampicillin)、氯黴素(chloramphenicol)、磺胺劑(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及fluoroquinolone類如ciprofloxacin。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C%A4%E5%AF%92&variant=zh-tw"
2007-01-20 5:38 am
傷 寒 及 副 傷 寒 患 者 出 院 後 及 帶 菌 者 之 追 蹤 管 理 規 定 :
追 蹤 採 檢 時 程 如 下 :
患 者 : 發 病 後 的 急 性 期 , 應 住 院 接 受 隔 離 治 療 。
衛 生 機 關 解 除 監 視 之 要 件 :
需 符 合 至 少 連 續 三 次 糞 便 檢 驗 呈 陰 性 , 其 中 :
每 次 採 檢 均 應 間 隔 二 十 四 小 時 以 上 。
每 次 採 檢 均 應 在 停 止 服 用 抗 生 素 後 四 十 八 小 時 以 上。
此 三 次 採 檢 不 得 早 於 發 病 日 期 後 一 個 月 。
三 次 的 採 檢 , 只 要 其 中 有 任 一 次 呈 陽 性 , 則 應 再 於 妥 善 治 療 後 , 逐 月 進 行 採 檢 , 直 到 連 續 三 次 檢 驗 均 呈 陰 性 為 止 , 方 可 解 除 監 視 。
帶 菌 者 : 需 符 合 至 少 連 續 三 次 糞 便 檢 驗 呈 陰 性 , 衛 生 機 關
方 可 解 除 監 視 , 其 中 :
每 次 採 檢 均 應 間 隔 至 少 一 個 月 以 上 。
每 次 採 檢 均 應 在 停 止 服 用 抗 生 素 後 四 十 八 小 時 以 上 。
檢 體 應 為 『 新 鮮 』 糞 便 , 而 非 Rectal swab 法 採 便 。 若 無 法 取 得 新 鮮 糞 便 時 , 得 採 取 灌 腸 檢 體 。
各 級 衛 生 機 關 均 應 將 每 一 例 病 患 列 冊 管 理 , 並 逐 次 將 採 檢 日 期 、 檢 驗 結 果 等 資 料 登 錄 備 查 。
帶 菌 者 不 得 從 事 與 食 品 接 觸 之 工 作 。
二 、 追 蹤 監 視 及 家 訪 衛 教 之 要 點 :
糞 便 、 尿 液 之 處 理 :
糞 便 、 尿 液 應 嚴 格 以 沖 水 式 馬 桶 處 理 , 並 隨 時 清 洗 乾 淨 。
若 無 沖 水 式 馬 桶 設 備 時 , 其 糞 便 、 尿 液 及 便 器 , 應 指 導 家 屬 以 複 方 煤 餾 油 酚 液 5 % 自 行 消 毒 。 如 廁 時 應 使 用 足 量 之 衛 生 紙 , 以 避 免 糞 便 污 染 手 指 。
每 次 烹 調 、 用 餐 前 及 大 小 便 後 , 應 以 肥 皂 確 實 洗 手 並 浸 泡 消 毒 水 。
飲 水 衛 生 :
水 源 或 蓄 水 設 施 與 污 染 源 ( 如 廁 所 、 化 糞 池 等 ) , 應 距 離 十 五 公 尺 以 上 , 以 防 範 共 同 感 染 或 大 規 模 流 行 之 發 生 。
飲 用 水 應 確 實 煮 沸 處 理 , 尤 其 是 嬰 幼 兒 之 飲 用 及 沖 奶 用 水 更 應 確 實 煮 沸 , 以 防 範 腸 道 傳 病 的 感 染 。
應 使 用 自 來 水 , 飲 用 前 並 應 加 熱 煮 沸 。 可 疑 的 水 源 應 予 以 加 氯 消 毒 , 並 嚴 加 監 視 管 理 。
請 勿 使 用 疑 遭 污 染 之 水 源 及 未 加 氯 消 毒 之 飲 用 水 。
公 寓 水 塔 應 經 常 清 洗 、 消 毒 ( 最 少 每 半 年 一 次 ) 。 水 泥 砌 磚 水 塔 若 已 生 苔 , 請 儘 可 能 更 換 不 銹 鋼 製 品 , 以 維 護 飲 水 衛 生 安 全 。
食 物 及 食 器 衛 生 :
應 儘 可 能 食 用 經 確 實 煮 熟 之 食 物 。 被 蒼 蠅 沾 染 或 過 期 、 腐 敗 等 不 潔 食 物 , 均 應 丟 棄 切 勿 食 用 。
食 物 應 以 保 鮮 膜 包 裹 後 置 入 冰 箱 , 再 次 食 用 前 應 加 熱 煮 熟 。
確 實 撲 滅 並 阻 隔 蒼 蠅 等 病 媒 , 垃 圾 應 加 蓋 並 定 時 清 除 。
食 器 洗 滌 後 應 以 流 放 中 之 自 來 水 沖 洗 後 烘 乾 ( 或 直 接 日 曬 ) , 並 經 常 以 熱 水 煮 沸 消 毒 。
治 療 :
過 去 使 用 的 Chloramphenicol 或 Co-trimoxazole 等 用 藥 , 因 效 果 不 佳 , 目 前 多 已 改 用 殺 菌 效 果 較 強 的 Ampicillin 、 Ceftriaxone 或 Quinolone 類 等 藥 物 。
2007-01-20 4:54 am
蚊子叮了有傷寒人 ( 或動物 )的血,再去到生小蟲,待小蟲長大成蚊子,傷寒,的細菌隨著污水傳染到新的蚊子再去叮人,再一個傳一個等傳開去。
2007-01-20 4:50 am
病原體

傷寒及副傷寒分別由傷寒沙門氏菌及甲、乙、丙型副傷寒沙門氏菌所引起。

病徵
患者可能全無病徵。傷寒及副傷寒的症狀相似,但副傷寒患者病情通常較輕微。發病初期,患者會逐漸出現發燒、疲倦、發冷、頭痛、全身肌肉及關節疼痛等症狀,出現腹瀉的情況不多,患者可能會嘔吐,但情況通常並不嚴重。併發症包括腸流血及穿孔。病情嚴重可能會死亡。

傳播途徑
傷寒及副傷寒可經飲用受污染的食水或食用受污染的食物而傳播,特別是受污染的貝類海產、未經洗淨的蔬果,以及未經巴氏德消毒法處理的奶類。

潛伏期
通常為7至21日。

治理方法
患者須送院治療,並予以隔離。患者須注意個人生,避免傳染他人。抗生素能有效治療此病。補充水份及足夠休息都很重要。大多數患者經治療後可完全康復。大約2至5%的病人會成為帶菌,可能需要長期跟進。

預防方法
保持地方及廚房器皿清潔,並把垃圾妥為棄置。
保持雙手清潔,經常修剪指甲。
進食或處理食物前,應用肥皂及清水洗淨雙手,如廁或更換尿片後亦應洗手。
食水應採用自來水,並最好煮沸後才飲用。
應從可靠的地方購買新鮮食物,不要光顧無牌小販。
避免進食高危食物,例如貝類海產、生的食物或半熟食物。
烹調食物時,應穿清潔、可洗滌的圍裙,並戴上帽子。
食物應徹底清洗。貝類海產應在清水中洗刷和沖洗,再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待其自然淨化。內臟如無須保留,應加以清除。
易腐壞食物應用蓋蓋好,存放於雪櫃中。
生的食物及熟食,尤其是海產,應分開處理和存放(雪櫃上層存放熟食,下層存放生的食物),避免交叉污染。
雪櫃應定期清潔和融雪,溫度應保持於攝氏4度或以下。
食物應徹底煮熟。
不要徒手處理熟食;如有需要,應戴上手套。
食物煮熟後應盡快食用。
如有需要保留吃剩的熟食,應該加以冷藏,並盡快食用。食用前應徹底翻熱。變質的食物應該棄掉。
傷寒帶菌不應處理食物和照顧兒童。
接受傷寒防疫注射並非有效的預防方法,因為會令人誤以為已得到保障。
2007-01-20 4:49 am
傷寒或說傷寒病,原先出自中醫學的範疇,有廣義與狹義的區別。而在現代西醫學傳入東方後,其中細菌學有種傷寒桿菌(Salmonella typhi)造成之疾病,亦稱為傷寒病。中西醫學對傷寒的概念並不相同,不可混淆。
中醫學

定義:廣義傷寒是一切外感熱病的總稱。狹義傷寒是外感風寒之邪,感而即發的疾病。

《素問·熱論》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指的是廣義傷寒。
《難經·五十八難》:「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中「傷寒有五」之傷寒為廣義傷寒,五種之中的傷寒為狹義傷寒。
《傷寒論·傷寒例》:「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
太陽傷寒證脈證提綱:

《傷寒論》第3條:「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太陽傷寒證證治:

《傷寒論》第35條:「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現代醫學
傷寒桿菌(Salmonella typhi)造成之傷寒病,常稱「傷寒熱」(typhoid fever),其症狀包括高燒,可達39°至40°C(103°至104°F);其他症狀有腹痛、嚴重腹瀉、頭痛、身體出現玫瑰色斑(rose spot)等。腸道出血或穿孔是其最嚴重的併發症。其傳染途徑為糞口途徑,傳染力很高。
1907年,廚師瑪莉·馬龍造成傷寒瑪莉事件,可說是醫學史上有名的案例。治療上,現代醫學採取的抗生素有安比西林(ampicillin)、氯黴素(chloramphenicol)、磺胺劑(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及fluoroquinolone類如ciprofloxacin。

收錄日期: 2021-04-12 22:42: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19000051KK0385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