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愛?到底應該如何去愛一個人呢?

2007-01-19 11:17 pm
什麼是愛?到底應該如何去愛一個人呢?

回答 (7)

2007-01-20 12:40 am
✔ 最佳答案
面對你這個被人不知問了幾多個世紀的問題, 一個範圍大的像海洋一樣的問題, 雖然感覺也像其他回答者一樣不著邊際, 但是我決定不用Copy & Paste 的方法來回答你, 也不會發表長篇大論來應付你。 我決定以我自己婚姻感受以及精簡的文字來講你知。

如果男人屬陽性, 那女人理當屬陰性。單獨拿出來講, 沒有一樣是可以自我平衡,調和的。屬於不穩定, 非長久的東西. 正是因為如此, 所以才需要男女之間肉體以及精神上的交合, 調和,以達至平衡(=繼續健康生存)以及永恒(=產生新生命). 愛, 也就是這樣出現了. 儅一對男女之間的關係慢慢趨向了平衡, 那也就等於找到了如何去愛一個人的方法, 也就是說我們找到了所愛.

我個人六年的婚姻生活經驗告訴我, 原來這一切真正取決於你對自己了解的程度.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才會有可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愛.
不要怕失敗, 多一點去接觸異性, 就是最好的了解自己的方法.

我認為,
只有精神上,經濟上相對獨立,熱愛生活而又不失自我的人,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愛情, 男女都是一樣。
2007-01-20 3:42 am
’愛’是想擁有的開始,如果去愛一個人,其實大多數人只是想擁有單獨的他(她)共同生活及他(她)的認同。
真正想長遠去愛一個人及共同生活應該活用孔子學說其中的’恕’字,能原諒對方缺點,那才是真正的愛。
2007-01-20 3:03 am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歌林多前書十三章四至八節
愛亦都係一種感覺,每個人對愛既表達都唔同,愛係不計較收穫既付出,一種對事物強烈既喜歡~
參考: 自己和聖經
2007-01-20 2:25 am
「愛」是人與人之間所產生的化合物,不是單一的,而是互動的和用心的。

究竟如何去愛別人呢?
聖經中的哥林多前書十三章第四至第八節,把付出愛的態度形容得最淋漓盡致。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因此,為別人願意付出無私的,這才是真正的愛。
2007-01-19 11:38 pm
當你的女朋友和其他男人一起時,如果你的心覺得酸溜溜,這就是愛.

送花給她.
2007-01-19 11:26 pm
恆久的愛情,最重要是因自愛而能對人尊重、關懷,能設身處地看待人。
哪個人讓你相處起來快樂自在,哪個人可以讓你大小事情分享不擔憂對方會反對或介意。哪一個人會在你宣洩情緒的當下馬上傾聽且安慰,讓你自然放下身段的述說自己的缺點。
我想,那是真愛、是適合、是你們比別人更多機會走更長遠的路。
「愛情」裡並無值不值得,「愛」的相反,應該是「不愛」,而不是「值得或不甘」。在愛情領域裡,努力耕耘,不保證就會有豐碩收穫。
緣分是找到包容你的人,的確,相愛容易相處難,感情與戀愛最大的不同,就是「戀愛看的是對方的優點」,而「婚姻卻是要包容對方的缺點」。
切記不爭取講理,或有理取鬧的回應對方,更不要輕言道出無助晦氣的傷痛說話。
有親密就會有爭吵,爭吵不是問題,爭吵好可能是感情的潤滑劑,爭吵後過,彼此可更瞭解對方的思想和需要而增進了感情;唯當愛不再親密了,爭吵就會有問題。爭吵時道理講嬴了,可輸掉的是感情,可是他包容到妳的一切,是妳的一時嬴了理智?還是有幸他「不知不覺」愚蠢地忍氣吞聲「輸掉」遷就來愛妳,無怨無悔使妳陪伴成長,感情就在這樣的「幸福的溫室」長大了嗎?
我們祇有一世可以與所愛的人共處這一生。每一個片段、每一個時刻都是那麼獨特而珍貴,永遠不會重現,更是不可以要回來。每當分不清楚是溝通、還是爭吵的對話,總將難以入眠的夜晚,糾纏得更加漫長,回頭看看那些日子,感情竟變得那麼複雜、那麼艱難。
常忘了用最適當的方式去付出,彼此互動的方式太複雜,相處的模式就變得艱難。若對幸福的要求太多,既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也不懂得取捨,追求幸福的方法複雜,達到幸福之門的路途就充滿艱難,也是檢驗愛情品質的一個很客觀的標準。
一個真正值得妳去愛、也懂得愛妳的人,自然會讓感情變得簡單,妳不再需要猜測他的心意、也不用擔心他的行蹤。不必害怕也許會在無意之間激怒他、不會懷疑他做任何事情的動機,你們之間有一點牽掛,卻不會到糾纏的程度;你們之間有一點想念,卻不會到傷心的地步;你們之間有一點依靠,卻不會到賴著對方到,它給你們養分和美麗,卻不會你們讓覺得很麻煩。
簡單的感情,像品質好的化妝品,成分很自然、效果很精緻,更不會把你們的生活弄得很混亂。相對而言簡單,也是檢驗感情品質的一個很客觀的標準。
所以,在沒看清楚對方的缺點之前就步上禮堂,到頭來才怪是「個性不合」,恐怕自己也得負很大的責任。
所以在決定要不要愛(娶)他之前,應該先問自己:我愛的是他哪一個部份?這個部份是他的全部嗎?同樣地,在決定要不要離婚之前,也應該先問自己:我討厭的是他哪一個部份?而這個部份是他的全部嗎?
可惜的是,似乎人們很少能從經驗中學習,總認為自己當下都是對的,能自覺反思的人太少了。其實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我相信也沒有一個人是故意不完美的。生長自不同環境的二個人,無論心靈如何契合,都難免會有衝突。
與其說緣份是遇到一個能讓自己欣賞與被欣賞優點的人,倒不如說是緣份是找到一個,能讓自己願意包容與被包容缺點的人。
戀愛,或許是一個尋覓與配對的過程,但感情卻是一個學習與調適的過程。以戀愛的心來看感情,自然是怎麼看怎麼失望,我認為這樣的人是還不適合結婚的,否則必然會將自己的痛苦建築在別人痛苦之上。
這沒有一套標準答案,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見解,別人適用的,自己未必適用。不過我們也可以試著歸納幾個共通點,來讓自己對感情不致於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感情不是你用來改變對方的工具
許多人總認為結婚之後,他就會為我改掉壞習慣、更包容我,或是安定下來、不再三心二意。孰不知「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即使他會為你改變一下子,過不了多久又會回到本來面目。所以別說:「為什麼他不再是當初為我改變的樣子,是不是他不再愛我了」,而要自問:「我是否還維持讓他改變的動力」?感情是二人結緣的開始,也表示二人在許諾的那一刻是願意將心門之鑰交給對方的。但如果二人就此以為不必做任何努力,就可讓王子與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那實在是在做夢。有這樣想法的人,恐怕下一個男(女)人也不會更好。(感情須要經營,任何事業可以失敗重來,感情卻沒有這種特質!)
所以當你說「他不適合我」的時候,請先問「我做了什麼努力讓他適合我?」
當你說「他不再愛我」的時候,請先問「我做了什麼努力讓他繼續愛我?」
當你說「他讓我無法忍受」的時候,請先問「當他做出讓我無法忍受的事時,我是否曾讓他知道我的感受?」
大部份會走到離婚之路的人,都是因為缺乏危機意識,沒有時常去Check餘額與定期存款。要維繫一個好的感情並不是不可能的,但關鍵不在於你是否夠幸運能遇到一個不會有問題的伴侶,而是你是否能在相處中學習溝通與成長,化危機為轉機。所謂的「溝通」,不是要你說服對方要順從你的想法,而是要瞭解對方的想法,並找出異同之處,求同存異。
而「成長」,也不是要一味指出對方的缺點要求他改變,而是要接納對方所指出自己的缺點,從改變自己做起。以下是將典型男人與女人對感情與感情的認知差別列舉一二,也許不能表示所有的男人或女人都是如此,但如果你或你的另一半是如此,你不必訝異,因為你和許多凡人是一樣的!
★愛情是女人的全部,卻只是男人的一小部份在男人的世界裡。整天浸淫在浪漫愛情裡的人是沒出息的,因為男人的成就是來自於事業的發達與社會地位的提昇,而不是靠另一半的依賴!至於感情只是消除自己孤寂的。但女人生命的原動力則是來自她所的另一半全心的疼愛,為此女人會願意為他做出任何犧牲。(至於工作不過是賺取薪水不致與社會脫節的活動罷了)所以女人常失望於男人無法將她擺在第一位。﹙次於事業,有時還次於朋友﹚而男人則受不了女人一天到晚要他證明是愛她的。
★男人在乎關係、女人在乎感覺。男人追求女人的目的在於『確定關係』,而通常在追求的過程中男人是將女人放在第一位,也會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以求芳心;但只要關係穩定,追求的活動就會減緩,甚至停止,頓時從高峰跌到谷底。(男人的浪漫始於一見鍾情,止於互訂終身。)女人願意接受男人的追求,是因為「感覺」很好,而唯有持續好的感覺,女人才可能決定關係。一旦好的感覺不再,關係也就不再了。(女人的忠貞始於互訂終身,止於心灰意冷。)
男人的危機意識來自於「關係」動搖,這是為什麼男人的最忌諱的是女人的背叛「關係」,一旦他認為被戴上綠帽,嫉妒的怒火會讓他失去平日的理智,學歷高低者皆然。女人的危機意識來自於「地位」降低,這是為什麼女人最在意的是自己不是另一半的「最愛」,一旦她認為有別人比她更值得老公的注意與關心,再文靜的小女人也會有驚人之舉的。(譬如說調製王水)所以女人只要讓男人面子上掛得住,一切好談;男人只要讓女人感覺窩心,也會既往不咎的。
★男人視感情為接受義務、女人視感情為讓予權利。男人決定結婚,意味著從今以後將照顧她一輩子。(但不一定一輩子只照顧她,偶爾也可能會『照顧』別人,因人而異)女人決定結婚,則意味著將打開心門之鑰只交給那個男人,只接受他的感情。(但如果拿了鑰匙卻不開門,鑰匙就會收回來)男人用忠心不二來表達愛,用供養來延續關係。
女人是以為愛犧牲來表達愛,靠的是感動來灌溉感覺。男人的敏感度早在結婚當天就殘障了,除非他感到有危機才會再度復活。而女人要的只是被捧在手心上疼愛的感覺,不是真要男人捨棄江山,男人何必吝於甜言蜜語呢?
★男人的溝通靠「說」、女人的溝通靠「感受」。男人認為有不滿就要說出來,對方才能知道,不必猜來猜去;而如果不把不滿說出來!對方便無從改善,所以表達不滿是為了點醒對方、解決問題,是一種善意溝通的橋樑。
女人是不習慣有什麼不滿就發洩出來的,往往為了不想破壞感覺與關係,多半會先採容忍的態度。
女人也不習慣用言語來表達情緒的,女人認為如果男人真的在乎,就不會一點都查覺不出女人的不滿情緒,即使沒說出來也該知道;但如果男人不夠用心,說出來有可能就有危機男人要先溝通,才會有好的感覺。
女人要先有好的感覺,才願意溝通。夫妻溝通最大的障礙在於語言不同,又不肯屈就對方的語言,結果是連溝通的意願也沒有了。(這也是吵架的由來)
★男人常把女人的抱怨當「故障報修」來排除,女人則常把男人的抱怨當「移情別戀」來象徵。男人總把女人的抱怨當作是對自己缺點的不滿,以為只要將這些缺點改掉,就可以解決問題,關係也就可不受影響。(但經常女人的抱怨常只是提醒男人該做未做的事,而不是要求改變)
女人常把男人的抱怨當作是「不再愛我」的象徵,然後便開始是否自「媚力不再」,或懷疑對方是否有了新歡。難怪有許多女人相信-只要抓住男人的胃就可抓住男人?整容或是花上數十萬元去美容中心,以挽回男人的注意。(但其實男人的抱怨常只是就事論事,並不是在嫌棄)。
男人的無知在於以為行為的改正可以挽回女人受創的感覺,其實撫平傷口最有效的方法是創造一個甜蜜的感動,而不是誓言下不為例。而女人的天真在於以為把自己打扮得像個野花就可以讓男人不會去摘野花,其實有時男人的喜新厭舊不是真得想另起爐灶,而是想證明自己還有人要。
此時,越是一哭二鬧,反而適得其反。男人和女人天生在感情世界的行為模式就是不同的,當男人在婚後將熱情冷卻、由浪漫轉為理性生活的同時,女人卻才開始打開心門準備享受浪漫。
如果因此而對感情失望的人是一級笨,因此而認為換一個男人(女人)會更好則是超級笨。除非這輩子你都不再相信感情,否則與其去等待上帝會帶給你奇蹟,還不如學會認識男人(女人)與真正的溝通方法吧。
參考資料:
女人征服男人的十大秘招
http://hk.knowledge. yahoo.com/question/? qid=7006121403594
參考: 情教署發言人
2007-01-19 11:24 pm



愛是一種發乎人內心的情感,在中文裡有著很多解釋,由某種事物給予人少許滿足(如我愛進食這些食物)至為了愛某些東西而死(如愛國心、對偶結合)。其可以用來形容愛慕的強烈情感、情緒或情緒狀態。在日常生活裡,其通常指人際間的愛。可能因為其為情感之首位,所以愛是美術裡最普遍的主題。愛有時亦會被形容為強迫觀念-強迫行為症。

愛最佳的定義可能是主動行動,以真心對待某個體(可以是人、物件或神),使整體得到快樂。簡而言之,愛即主動使整體得到快樂。(Thomas Jay Oord)。

愛是與生俱來的,所以可以認為是人性的特質,換言之,愛是作為人必須具備的本質之一。雖然世界各民族間的文化差異使得一個普世的愛的定義難以道明,但並非不可能成立。請參看沙皮亞-沃爾福假設。愛可以包括靈魂或心靈上的愛、對法律與組織的愛、對自己的愛、對食物的愛、對金錢的愛、對學習的愛、對權力的愛、對名譽的愛、對別人的愛,數之不盡。不同人對其所接受的愛有著不同的重視程度。愛本質上為抽象慨念,可以體驗但難以言語。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由天鵝組成的愛心,很多人視這為兩人相愛的象徵
生理學上愛是哺乳類動物的意慾表現,就如飢餓或口渴。心理學上愛是社交與文化的表現。其兩者皆有可能是正確的,愛肯定是受到荷爾蒙(如催產素)與外激素影響而產生的表現,但同時人們對愛的想法與行為亦受到其對愛的信念影響。



[編輯] 吸引與依附
生物學觀點普遍認為愛有兩種主要意慾,性魅力與依附。成人間的依附被假設為共同協作以孕育下一代,並讓其依附其父母。

2006年2月,該期的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文章「愛:化學反應」討論了愛與化學反應的關係。其作者史雷特解釋了部份關於此領域的研究,部份重點為:


化學觸發反應可以表示為熱烈的愛,長期的依附的愛則要雙方互相參與而非只是單人參與。
沉醉在愛河時的血清素效應(serotonin effects)擁有與強迫觀念-強迫行為症相似的化學表現(這解釋了為何沉醉在愛河的人無法想到其他人)。因此亦有人主張若患有強迫觀念-強迫行為症的精神病人服食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或其他抗抑鬱藥,其墮入愛河的能力會被阻礙。舉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b/Cquote1.png/20px-Cquote1.png

我知道一對夫婦在離婚邊緣,那位妻子在服食抗抑鬱劑。但當其停止服食後,其能再次享受性高潮,感到其對丈夫的性魅力得到更新,而其夫婦兩人亦再次與對方相愛。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3/Cquote2.png/20px-Cquote2.png



——38


當剛開始時期的熱愛消失後,便會轉為長期依附的愛,這是因為催產素等化學物的影響。按摩與做愛可以幫助觸發催產素的作用。
為了觸發吸引力,進行費神的活動如駕駛雲霄飛車很有作用。即使只是做了十分鐘的工作,亦可使其對他人的吸引人增加,這是因為其心跳加速與其他生理反應加速。


[編輯] 友愛與熱愛
傳統心理學的觀點認為愛是由友愛與熱愛組成。熱愛是強烈的渴望,通常陪隨著生理激起(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如墮入愛河)。友愛是由緊密的行為而引起的愛慕與感覺,但不陪隨著生理激起(如君子之交)。



[編輯] 愛情三角理論


主條目:愛情三角理論
在1986年,心理學家史登堡在《心理評論》(Psychological Review (Vol. 93, No.2, 119-135))裡發表了其著名的愛情三角理論,對愛作出幾何學的假設。根據愛情三角理論,愛由三部份組成:


親密 – 包括了緊密感、聯絡感與約束感。
激情 – 包括了驅使人戀愛、互相吸引與進行性行為的動力。
承諾 – 包括了短期的愛戀與長期的愛的維繫。
對其他人的愛的程度主要是看這三個組成部件的絕對強度;而對別人的愛的種類則是看這三個組成部件的相對強度。這三個組成部件可當為三角形,互相影響,使得愛出現很多不同類別。三角形的大小代愛的程度,越大代表越愛對方。而三角形的形狀則代表愛的種類,普遍分為「激情階段」(三角形傾向右方)、「親密階段」(正常三角形)、「承諾階段」(三角形傾向左方)。這三個元素可以構出七種不同的愛的組合:






親密
激情
承諾

好感 或 友誼

x



迷戀 或 深戀


x


虛愛



x

浪漫之愛

x

x


友伴愛

x


x

熱愛


x

x

圓熟之愛

x

x

x


[編輯] 愛的風格
蘇珊·漢迪斯與克萊德·漢迪斯根據李約翰的理論開發了愛的態度指標,稱為愛的風格。其將人際關係分為六個基本類別:


情慾之愛 — 基於對方的外表而產生的熱愛。
遊戲之愛 — 愛就如遊戲,充滿樂趣,通常不重視承諾而著重征服對方。
友誼之愛 — 緩慢發展的重情義的愛,基於雙方互相尊重與友善。
現實之愛 — 傾向選取可以幫助自己的朋友,使雙方皆可由此得益。
依附之愛 — 重情緒的愛,不穩定,是由浪漫之愛衰退而成,充滿妒忌與爭執。
利他之愛 — 完全無私的愛,重視神交。
兩位漢迪斯認為男人會漸漸趨向遊戲之愛與依附之愛,反之女人則會漸漸趨向友誼之愛與現實之愛。而兩者之間的關係若是具有相類的愛可維持得更為長久。



[編輯] 愛的階段
費雪提議愛有三種主要的狀態:情慾、吸引、依附。愛通常會由情慾狀態開始,主要著重激情而忽略其他元素。此階段最基本的推動力是基本性本能、如外表、氣味與其他相似的因素是選取伙伴的主要因素。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其他元素可能會增多而激情則減少,但這卻是每個人皆不同。在吸引階段,人們會將注意力集中在其對對方的影響上,而此時忠誠最為重要。

與此相似,當一個人長時間被愛,其將會與其伙伴發展出依附的關係。根據現代科學對愛的解釋,由吸引至依附轉移需要三十個月時間。其後激情消失,愛會由熱愛轉向友愛,或由浪漫之愛轉向好感。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d/Baglione.jpg/200px-Baglione.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神聖的愛對比肉體的愛》 ,由喬凡尼·巴裡歐列所繪


[編輯] 文化觀點


[編輯] 中華文化
現代漢語與中華文化裡,少數的詞匯被用作描繪愛的慨念︰


「愛」這個字可用作動詞如我愛你或名詞,如「愛情」。

「戀」這個字並不會作單詞用,通常會與其他字組合,如「談戀愛」、「戀人」或「同性戀」。

「情」這個字通常解作感覺或情緒,通常指代為愛,而其可與其他字組合為相愛的意思,如「愛情」、「情人」。
在儒家學說裡,戀是純愛之意。戀為所有人追求的東西,為道德生活的反映,儒家多用「仁」來表達對人之愛,是一種摒棄私慾的愛。子女對父母的愛為「孝」,父母對子女的愛為「慈」,兄弟姊妹之間的愛為「悌」。

而墨子則發展出與儒家的戀概念相對的愛的概念。愛在墨家學說裡為兼愛之意,即愛無等差,對眾生皆持對等的愛。浪費與攻伐對愛則不利。雖然墨子的想法亦有一定影響力,但儒家的戀仍是大部份中國人對愛的慨念。

感情指兩人之間的感覺。兩人會以建立良好感情來表達對對方的愛,如互相幫助。而且可以對萬物存有感情,不只限於人。

緣份是指兩人間命運的關連。俗語說︰有緣千里能相聚,無緣對面不相逢。

早戀是在當代中國常用的概念,指的是少年 、童年時發生的「愛情」或者對某異性人「感興趣」 或「痴情」。早戀包括少年「男女朋友」以及兒童的早戀感覺(跟英文的「crush」這概念有一點關係)。這概念表示當代中國文化 、社會上的普通觀點,就是未成年人由於學習的壓力,不應該談戀愛,否則對他們前途和出息可以有壞處。很重要一種原因是當代中國教育制度的極大競爭性。報紙和別的媒體也報導早戀這現象對學生的危險與家長的擔心。






收錄日期: 2021-04-12 22:00: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19000051KK0184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