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可以說,是。以1937年的南京國民政府去抵抗日軍,無論軍事、經濟實力上來說相方都是懸殊的。可以謂,蔣介石是"守土沒有把握,成仁卻有決心”。
雖然1927年的國府北伐名義上統一了中國,但以蔣介石為首的南京政府並沒有真正統一全國的權力。南京政府其實實力所及的只有長江下游的數省,其他地區很多是在國民黨內各派別的手上,桂系,廣東,東北,山西,西南各地都有其他派別,基本上是政治、軍事上南京指揮不動,經濟上獨立。而且動輒作反,1927至37年間發生的國民黨大內戰不下十多場,中原大戰、兩廣事變、閩變等等,勞民傷財。此外更有心腹大患共產黨,五次圍剿連年用兵。在27至37年期間蔣介石用各種手腕,方開始成為中國政治上的寡頭領袖。在民生經濟建設上,雖然並非毫無作為,但以其當政時間之短短數年,國情之亂,起步點之低,又無外援,基本上可謂少見成效。
至於日本,在一次大戰以後經以是東亞的獨大強國。本來在華有最大勢力的英國,一次大戰中元氣已傷,對華影響大不如前。日本宿敵俄國十月革命後不能對抗日本,因共黨原因與國府關係錯綜複雜。美國雖然最有潛力對抗日本,但在一戰後的隔離主義中不會出手。國民政府在北伐時於濟南與日本首次交手,每次都借助外國調停,但每次都以中國退讓收場。而日本在30年代起軍國主義抬頭,對中國步步壓迫。
以世界形勢看,應明白以南京的實力,正面抵抗日本是玉石俱焚的政策。這一點,普通民眾或許不知,但蔣介石,國民黨內各頭頭,以及共產黨不可能不知。九一八事變後,各黨各派大叫抗日,為何獨是蔣介石要忍讓?誰人私心多少,不得而知。但這情況,仿若是數十年前甲午一役朝中主戰、主和的翻版! 當時滿清內,以李鴻章的手中實力最強,要與日本一戰,必然是押上他的淮軍,北洋海軍。李鴻章主和,而李鴻章朝中政敵,帝師翁同和等則在光緒面前大力主戰。為何?李鴻章知彼知己,明白與日戰勝無把握。他的政敵呢?戰敗,是你李鴻章的責任。戰勝,功勞我亦有份!
蔣介石接受這一任務,是被西安事變所迫。若無西安事變,也許他再剿匪五年十年,都尚未提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