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比丘尼們及女佛教弟子總愛以〔師兄〕相稱?(20分)

2007-01-19 12:17 am
不是太明白明明大家都是女的,為何不稱師姐/師妹,而是師兄?不論男女都稱呼為師兄,會唔會好難分男定女?當年好愛佛學的武則天又係咁,佢又稱自己為〔XX皇帝〕,到底〔師兄〕一詞同武則天有冇關係?

回答 (5)

2007-01-19 1:28 am
✔ 最佳答案
皈依三寶時 或 法師講「佛門儀規」時, 常提及的「在家佛弟子的互稱」, 是師父教的。
中國及香港在家佛教徒互稱「師兄」。
台灣在家佛教徒對男的在家佛教徒稱「師兄」,對女的在家佛教徒稱「師姐」。

原因:-
1]若有「師兄」「師弟」, 就有我高你低之份, 易有鬥争 。
2]若有「師兄」「師弟」, 都不知你皈依三寶先, 或是我皈依三寶先, 香港有數十萬佛教徙, 你見到個不大相屬的佛友稱佢做「師兄」或「師弟」?
3]不論男女都稱「兄」, 修佛修得好會來世「女轉男身」, 「大丈夫」也。修佛十方眾生皆平等, 男女平等, 你理得佢係男係女, 又不是找老公老婆。
4]逢人稱「兄」, 實不會得罪人, 人家又感複尊重。

當年好愛佛學的武則天稱自己為〔XX皇帝〕,同〔師兄〕一詞冇關係
2007-01-19 8:58 pm
這只是漢傳的傳統,南傳佛教就沒有這樣的傳統,或許修學南傳的修行人,大家見面都只微笑,就算是打了招呼,真要叫人幫忙時,若知其名的,直呼其名,不知名的,或稱同修或名也不稱,直說要幫忙的事,就一起去做了,大家看事做事,不須說太多話。若非要人幫忙,而只是互相交談,大家就談了,直接以你我來稱呼。
而在漢傳,總愛說話打照呼,稱呼師兄,叫的人順口,聽的人順耳,有些人被人稱師姐會感到不滿。
台灣佛教徒,對男的會稱呼師兄,女的就叫師姐,不會有師弟或師妹出現,因為居士無律儀,不須行什麼禮,而且居士也沒有長幼的計算方法,僧人以過了多少雨季來計,居士怎計呢?若在同一師同一年同一法會中受五戒的,要怎樣分先後?
男女都只是五蘊,分男女是世俗法。他人稱自己或不稱自己都與已沒相干的,就跳開了榮辱,少了件煩惱,否則遇到這個,叫你做師兄,你生個疑心,遇那個叫你做師姐,你又生個疑心,再遇一個什麼都不叫,你又覺得那人對你無禮,既生疑又生慢心。
武則天的時代還是重男輕女,武則天要與皇帝平等,女身也可是大丈夫。
若跳開文字的表面意思,大丈夫為何只可用於男身?女人也可有大丈夫氣質。佛陀有十大弟子,但好少人提佛陀的十大女弟子。
師兄一詞同武則天無關係。
2007-01-19 7:28 am
師法先進。

2007-01-19 17:33:35 補充:
唐人喜歡謎猜吧......師滅渡後,吾輩當以何為師?當以何為見? 以何為師,以何見法?.....見二非佛法,去二成兄?空有不二,自得師見況味? 何..可可.有映無回口.是哥,師哥?以可為師。言忍認可。無諍無生忍。 佛...煩惱菩提.人人同心是佛,師兄師只釋子...空淨融八方?..... 依法(佛見無二,見心空自性.本清淨)。不依人(有二成邊世間見,知見立知.心無明)? 了愚弓。人心俱空佛現前。無人無佛空自性。

2007-01-19 17:36:20 補充: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應無所.住弗生.其心虛空。人人同心,不住不應,不思善不思惡,但見本來面目。三心不可得為而因,見而妄生且,而且成生滅,倒果自尋因,尋因煩惱生,三心面子爭一席,面子煩惱重千金高掛惑無明。忘卻三心無念念,無來無去正其行。心善無諍自法明。 見而莫生且,止且當下轉,而.一穴也。而.一心正化成空.一豎一橫各大用,一為天亦為地生萬有,穴是天大虛空空含有。亦是空中八識一念轉心地。倘若顛倒化錯住一處.以為一合不變自為大自為天自為地忘做人,執淨亦非淨.自性成無情染血池。∼∼凡夫我妄心閒情猜解攪亂一池泥水。阿彌陀佛。眾師兄大德,聽過即過忘卻忘卻。祖說︰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

2007-01-19 17:37:07 補充:
祖師偈︰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無佛種。
2007-01-19 2:39 am
記得師尊有說, 常常要虛心待人, 不要自持學識比人高, 佛曆有多長, 修佛有多深,
大家都是生在這個萬千世界, 毋需分別你我或高低.

有記得藥師佛十二大願其中一個嗎
要是有善女人,願來生得男身,必得其願
2007-01-19 12:22 am
師兄相稱.. .是因為 無分男女相.. 只是名稱.. 可必太執著呢!!!
有d道場 叫師兄, 師姊, 又是一句

當年好愛佛學的武則天又係咁,佢又稱自己為〔XX皇帝〕,到底〔師兄〕一詞同武則天有冇關係??
是沒有關係!!!!
參考: 信佛有緣人


收錄日期: 2021-04-29 18:58: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18000051KK0211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