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根據基本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任期五年,可連任一次”。
但是,由於上任特首董建華辭職關係,在社會引起繼任人任期的爭議。之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明確宣佈第二任行政長官缺位後補選的行政長官的任期是原行政長官的剩餘任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最高立法及權力機關)就這一問題曾作出以下解釋:
「 理解補選的行政長官的任期問題,不能僅從基本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即“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任期五年,可連任一次”)去考慮,而要結合附件一有關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規定去考慮。在基本法起草過程中,對行政長官缺位後補選的行政長官的任期問題,曾有不同意見,有的主張是剩餘任期,有的主張是新的一屆五年任期。因此,基本法第五十三條關於行政長官缺位補選的條文的起草,曾經歷了一個變化過程。1988年4月公佈的香港基本法(草案徵求意見稿)曾經寫明:“行政長官缺位時,應在六個月內產生新的一屆行政長官。”1989年1月公佈的香港基本法(草案)以及1990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透過的香港基本法,將這一規定修改為:“行政長官缺位時,應在六個月內依本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產生新的行政長官。”(基本法第五十三條)刪去了其中的“一屆”兩字,把“新的一屆行政長官”改為“新的行政長官”,表明補選的行政長官只是“新的一位”,並不涉及他的任期是剩餘任期,還是新的一屆五年任期。值得注意的是,在刪去“一屆”的同時增加了“依本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產生”的內容。因此,新的一位行政長官的任期應看第四十五條。基本法第四十五條規定:“行政長官產生的具體辦法由附件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規定。”附件一則規定:“行政長官由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選舉委員會根據本法選出,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選舉委員會每屆任期五年。”設立一個任期五年的選舉委員會,而選舉委員會的唯一任務和職權是選舉行政長官,這是一種獨特的選舉制度。基本法附件一規定在2007年以前設立一個任期五年的選舉委員會選舉行政長官,目的就是為了便於在五年中行政長官缺位時能夠及時補選新的行政長官以完成剩餘任期。附件一規定,2007年以後,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可以修改,比如,修改後如規定選舉委員會在選出行政長官後即行解散,在這種情況下,如行政長官缺位,補選的新的行政長官的任期就不是剩餘任期。基本法是管長遠的,將“新的一屆行政長官”改為“新的行政長官”,能夠適應各種不同情況。可見,五十三條中的“新的行政長官”的任期是由選舉的方式決定的。在第二任行政長官是由任期五年的選舉委員會選舉產生這一制度安排下,第二任行政長官缺位後由該選舉委員會補選的新的行政長官,其任期應為原行政長官的剩餘任期。 」
所以接任的曾蔭權在補選成功後,其這一繼任任期只有不到兩年的時間。
施政報告問題:
繼任人不同施政理念是普遍的情況,一是其前任者可能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應有所改善;二是市民的要求也可能不同或社會變化產生新的施政方針需要等。
在一個完善的政府而言,施政報告是代表了執政人的施政理念;如果特首不能履任或辭職,理論上其接任人應繼續其施政方針。但如果繼任人不同意或有不同的施政理念,應在其任期內提出另一份施政報告,而施政報告也會交由立法會及全體市民作出評論。
希望我的答案能夠滿足你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