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孔子的社會理想,我們可以分成以下數點。
第一, 人民的基本需求必須得到滿足。《顔淵篇》“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孔子這番話,其實體現出理想和現實兩個層面的論點。我常說:“對於一個即將餓死的人,饅頭遠比維他命顯得更重要。”因爲從現實的觀點來看,如果人生要體現任何道德精神,其生活的基本需求都必須先受到保證和滿足,否則一切只能淪爲空想。足食和足兵,都是爲政者建立民信的首要條件。如在二者之間擇一,則必以“足食”爲重。孔子十分清楚,“國以民爲本,民以食爲天”,老百姓在基本需求方面得到了滿足,社會才會變得安定及和諧。至於孔子後面的答復,是從現實生活提升到理想層次。從理想方面出發,人生的價值,必須以滿足道德的要求爲優先。孔子言談中的“信”,就是屬於道德範疇之一。如在足食和民信之間作一選擇,則應以民信爲重。因爲孔子更加明白,倘若爲政者不信守承諾,其所連帶的影響範圍,將不局限於基本需求一項。如果爲政者能信守承諾,盡心履行德政,那麽老百姓的基本生活要求,自然能得到保證和滿足。在同一篇中,孔子的****有若也對“足食”的主張,做出了補充說明。有若說“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這種“藏富於民”的政治思想,是建立人道社會的主要方針。
第二, 第二,對於財富分配必須均衡。孔子在《季氏篇》開篇即說道:“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對於國家和社會而言,財富的分配不均衡,絕對是一種大患。想要達到絕對的均衡,是不可能實現的,孔子的意思是,只要在儘量平衡的原則下,老百姓即使貧窮,其心情既較能夠忍受,其生活也較能夠相安。爲政者不需爲了增加人口而征戰不休,而是應該依據現有的國力,盡心去建立一個公正且均衡的理想社會。
第三, 第三,教育的普及和重要性。孔子認爲,如果人民一旦富足,自會盡力追求安逸的生活。這和禽獸的生活又有什麽不同呢?所以,一旦富足,還必須對老百姓推行教育政策。在《子路篇》中,孔子清晰的說明這一點。“子適衛,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古時候因爲地廣人稀,有的諸侯們曾政策性的鼓勵增加人口。人口多了,那自然是讓其生活需求得到滿足。這裏的“富”,是指基本需求和生活需求。孔子所謂的“教之”,是指學習禮儀。而其最終的目的,當然是希望每個人都保持自身的品德,進一步達到“天下歸仁、世界大同”的理想社會。
以上三點,是既按照孔子的理念,也按照百姓的需求而設立的。從第一點的“足食”,就是滿足基本需求(衣、食、住),進一步伸展到財富均衡,最終將教育普及化。孔子理想中的“人道社會”, 基本上已經通過這三項,概略的給描繪出來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和社會理想雖然創建於兩千多年前,但我們可以發覺,它絲毫也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我們今日所追求的社會,儼然是孔子心目中的“人道社會”。而更重要的是,它給生活在現今社會的我們,帶來了明確且真實的訊息。那就是如果各國爲政者一昧只追求經濟發展,人類社會無限度的自由開放而不顧道德,最終將會出現人類自己毀滅自己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