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北伐

2007-01-18 3:18 am
國民革命軍北伐
國民革命軍北伐
國民革命軍北伐
THX.

回答 (5)

2007-01-18 3:21 am
✔ 最佳答案
國民革命軍北伐

國民黨改組後,加強了宣傳和組織工作,大力發展民眾, 使革命運動蓬勃發展。在1929年至1928年,國民黨發動了北 伐戰爭,打敗北洋軍閥,為中國的統一、獨立而奮鬥。

北伐的背景
(一)軍閥割據 ── 民國初年,先有袁世凱的帝制運動,繼有張勳復辟及段祺瑞玻壞約
法,各系軍閥據地稱雄,全國陷於分裂局面,民國雖成立,但建立
民主統一政府的目標尚未達成。

(二)民生困苦 ── 由於軍閥連年混戰,工商農業飽受摧殘,經濟瀕臨破產,社會動盪
,欲挽救此危機,必須使中國早日獲得和平統一。

(三)革命勢長 ── 孫中山改組國民黨,採取「聯俄容共」的策略,並創建黃埔軍校,
加強武裝革命力量,使革軍聲浩蕩,為北伐奠下基礎。

(四)和議無望 ── 孫中山本計劃以和談方式統一中國,但北方的軍閥缺乏合作誠意;
其後孫中山逝世,南北和議更加無望。

北伐的經過
1925年7月,「中國國民黨」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把廣東軍隊一律改稱為「國民革
命軍」。1926年7月,蔣中正任北伐軍閥總司令,領導北伐:

(一)第一階段 :北伐開始
吳孫敗亡 ──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佔領長沙;先後在汀泗橋及賀勝橋打敗吳佩孚
嫡系部隊,之後收復武漢三鎮。 11月,北伐軍更克服九江及南昌,消
滅孫傳芳主力。

(二)第二階段 :北伐中斷
寧漢分裂 ── 1927年4月,「國民黨」發生「寧漢分裂」。廣州國民政府在汪精衛的
領導下,遷到武漢。同年4月,蔣中正在上海與共產黨決裂,並在南京
另組國民政府;而武漢國民政府則繼續與共產黨合作,形成「寧漢分
裂」的局面,北伐遂暫時停頓。
9月,寧漢政府復合,一部份國民軍繼續北伐;另部份追擊共產黨,進
行「清黨」。

國共第一次合作終結的原因:
(一)主義矛盾:國民黨以資本主義為基礎;共產黨則以共產主義為目標;
兩黨基本主義矛盾,自難衷誠合作。
(二)共黨坐大:共產黨員在國民黨內積極進行滲透工作,並竭力分化國
民黨,遂引致兩黨的對立。
(三)中山逝世:孫中山為「聯俄容共」政策的中流砥柱,1925年孫中山
逝世,使兩黨的合作出現危機。
(四)寧漢分裂:1927年,武漢國民政府受共黨控制,排斥國民黨人;國
(復合) 民黨乃在南京另組政府,互相對峙,出現「寧漢分裂」
。其後武漢政府發現共黨受共產國際支配,故同意清黨
,寧漢宣佈復合,國共合作亦告破裂。

共黨在1927年-1937年的發展:
(一)合作破壞:武漢政府發現共產黨受共產國際支配,故亦同意「清黨」,
寧漢因而復合,共產黨員不能再在國民黨內活動,與國民
黨對抗。

(二)國共爭戰:共產黨在共產國際的指導下,於全國各地先後建立多個「
蘇區」。自1930年起,國民黨先後五次剿共,共產黨黨員
被逼突圍西走,輾轉抵達延安。

(三)再度合作:1936年,中共唆使張學良、楊虎城策動「西安事變」,令
國民黨放棄「先安內、後攘外」的政策。1937年,日軍襲
宛平,中日戰爭爆發。共產黨發表「共赴國難宣言」,聲
稱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國民政府接納,國共再次合作。

第三階段 :南北統一
1.重整旗鼓 ── 1928年,蔣中正復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此時北方的馮玉祥與閻
錫山均投向革命,使「革命軍」的陣勢大為增強。後來,蔣中正在徐
州誓師北伐,大破張宗昌與孫傳芳聯軍主力。

2.東北易幟 ── 1928年5月,日本出兵侵佔濟南,造成「濟南慘案」(五三慘案),欲
阻擋「革命軍」北伐。革命軍繞道北上,大敗張作霖。6月,張作霖由
北京退回瀋陽途中,在皇姑屯被日軍埋下炸藥炸死。1928年12月,張
學良(張作霖之子)宣佈服從國民政府,全國復歸統一。

北伐成功的原因
(一)渴望統一 ── 自袁世凱死後,軍閥混戰多年,人民不能過安定的生活,急切渴望
國家能早日統一,故國民革命軍進行北伐,極得民眾的支持。

(二)軍力雄厚 ── 孫中山在北伐前,已推行國共合作,使革命實力加強;並在廣州成
立黃埔軍校,培訓革命軍將;加上部份南方軍閥的歸附,遂奠定北
伐成功的基礎。

(三)戰略得宜 ── 北伐軍先統一兩廣,再擊敗孫傳芳,佔據長江以南;其後日軍雖製
造了「濟南慘案」,但北伐軍仍能體察時勢,避與日本作正面衝突
,繞道北上,可說是戰略得宜。

(四)軍閥內訌 ── 北方軍閥連年混戰,派系不和,分地割據,彼此對峙,力量分散,
故為北伐軍逐個擊破。

(五)學良歸附 ── 張學良繼承父親的軍隊,於北伐軍入北京後,宣佈東三省歸附中央
,使北伐能順利完成。

hihi hoho ya
2014-11-01 10:35 pm
誠心服務!會員溫馨!永久服務!

第一:全程直播遊戲的公平與公正性【亞洲唯一直屬會員代理】

第二:點數儲值和託售皆在十分鐘之內完成【全台娛樂城速度最快24小時不分周末】

第三:二十四小時專業客服務線上服務全年無休【大大小小問題都可以馬上做詳細解答喔】

電子機台.真人遊戲和你一同玩樂

麻將 百家樂 5PK 德州撲克 水果盤 賓果

輪盤 21點 10點半 骰盅 牌九 鬥地主 13支

全年網站優惠活動不間斷!

快去註冊會員!免費:官方網站 A8891。NET
2014-08-26 11:12 am
【亞洲36588合法彩券公司直營 官網: A36588.NET 】

【 最新活動→迎接新會員,首存狂送20% 】

【運動→電子→對戰→現場→彩球 】

【免費服務 →電影區、討論區、KTV歡唱、運動轉播、即時比分、24H客服 】

【亞洲36588合法彩券公司直營 官網: A36588.NET 】
2007-01-18 10:23 pm













一、國民革命軍北伐的背景










自從袁世凱逝世以後,北方政局混亂,北京先後由直、奉、皖等北洋派系控制。不少地方政府,也由其他的軍閥管轄,各自為政,全國四分五裂,中央政府名存實亡。更重要的,差不多每個軍閥的背後,都有列強扶持,藉機侵佔中國權益。打倒軍閥,反帝國主義便成了國民的迫切要求。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ne/images/smallpicture/m01.JPG


北伐前軍閥割据形勢圖







同時,孫中山死後,在廣東的革命政府,為了國共合作問題的爭議,發生嚴重的分歧。蔣介石不是在廣州長大,缺乏地緣的關係,又不懂地方語言,無法爭取更有利的發展,他希望回到上海、南京一帶較有影響力的地區。對他來說,北伐是最好的出路。因此,他堅稱北伐是繼承孫中山的遺願、統一全國的一場首要的戰爭。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ne/images/smallpicture/p07_thumb.jpg


國民黨廣東省黨部成立

二、國民革命軍北伐的經過







國共合作之後,南方的革命勢力迅速發展。1925年,新建立的國民政府組織國民革命軍,翌年,先後統一兩廣,穩固革命基地,為北伐出師北伐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跟著,蔣介石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率領約十萬將士北伐。當時,奉系張作霖稱霸於東北、華北,兵力達三十五萬;直系吳佩孚擁兵二十萬、控制中原;直系孫傳芳佔據東南,兵力約二十二萬。國民革命軍分三路進兵,主力攻打湖南、湖北,擊潰吳佩孚;中路、東路分別進入江西、福建,對付孫傳芳。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ne/images/smallpicture/m02.JPG


兩次北伐的路線圖







國民革命軍迅速佔領長沙、武漢,光復兩湖,聲勢大振。當時支持國共合作的中國國民黨中央決議遷總部往武漢,但遭到擬遷總部往南昌的反共份子反對。一九二七年,國民革命軍攻克南京,反共份子便在南京另組國民政府,史稱「寧漢分裂」。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ne/images/smallpicture/p15_thumb.jpg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ne/images/smallpicture/p11_thumb.jpg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武漢各界慶祝國民政府遷都武漢







後來由馮玉祥調停,雙方先後在鄭州和徐州召開會議,達成協議。不久,武漢的國民政府實行「分共」,然後與南京的國民政府合併。「寧漢分裂」結束,國民政府正式在南京建都。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ne/images/smallpicture/p18_thumb.jpg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ne/images/smallpicture/p16_thumb.jpg


馮玉祥、蔣介石
馮玉祥、汪精衛等在鄭州開會







不久,蔣介石復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一度停頓的北伐再次向北方進軍。1928年五月初,國民革命軍佔領濟南,日軍干涉,炮轟濟南,中國軍民傷亡三千人。五月底,國民革命軍迫近京、津,奉軍全面撤退,張作霖乘火車撤回瀋陽,在瀋陽附近的皇姑屯被炸死。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ne/images/smallpicture/p21_thumb.jpg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ne/images/smallpicture/p20_thumb.jpg


蔣介石在界河前線指揮作戰
國民黨二屆四次會議







日軍炸死張作霖,是企圖奪取東北。但張作霖之子張學良繼任奉軍統帥,宣佈歸順國民政府,東北局勢復趨穩定。不久,國民革命軍佔領了北京和天津,華北其他各省宣佈服從中央。北伐遂告成功,全國統一。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ne/images/smallpicture/p25_thumb.jpg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ne/images/smallpicture/m02.JPG


張學良
兩次北伐的路線圖


三、國民革命軍北伐勝利的原因







3.1
國民渴望統一: 在軍閥統治期間,民不聊生,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比清末時期更為低落。人民渴望國家早日統一,建立一個能夠把中國帶到富強境界的政府。



3.2
革命力量強大: 國共合作後,成立黃埔軍校,培養一支為革命而戰鬥的軍隊,奠定了戰勝北洋軍閥的基礎。更重要的,中國國民黨在中國共產黨協助之下,推動群眾運動,動員學生、農民、工人、婦女,加入革命的行列。



3.3




戰略得宜: 國民革命軍採取「各別擊破」的戰略,集中兵力擊敗吳佩孚、孫傳芳等北洋派系的軍閥。對於其他地方的軍閥,盡量收納到國民革命軍的旗下。這個策略,成功地把軍閥的力量分散,使北伐最後取得勝利。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ne/images/smallpicture/p30_thumb.jpg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ne/images/smallpicture/p29_thumb.jpg




四、國共分裂






從孫中山時期開始,國共合作就存有不可分解的矛盾。蘇俄和中國共產黨的策略,主要是分化中國國民黨的領導層;同時,在中國國民黨旗幟的掩護下,中國共產黨積極地擴展它的勢力。這些策略都成功了。孫中山逝世後,在1925年八月,最強烈地支持國共作的中國國民黨元老廖仲愷被黨內反共的同志刺死。







蔣介石憑藉黃埔軍校的支持,周旋於中國國民黨左、右兩派之間,利用他們的分歧,擴大自己的勢力。結果,在黨內的政治鬥爭中,超越了比他的地位高得多的元老胡漢民和汪精衛,奪取到黨的領導地位。1927年四月,在北伐的軍隊接近上海之時,他贏得了列強派到中國的代表之支持,依賴上海「青幫」和「紅幫」的武力,在上海實行「清黨」,捕殺中國共產黨黨員。跟著,在南京和廣州等地,也廣泛地消滅中國共產黨的勢力。這一系列的行動,引起當時在武漢之國共領導人強烈抗議,導致「寧漢分裂」,北伐因而停頓。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ne/images/smallpicture/p35_thumb.jpg


青幫頭子杜月笙及門徒










討論A:為甚麼蔣介石能在短期內贏得中國國民黨領導人的地位? (提示)







同年七月,為了推行群眾運動的分歧,在武漢的汪精衛與其他的國民黨同志也和蘇俄顧問與中國共產黨發生爭鬥,汪精衛亦實行「清黨」。八月,周恩來、賀龍和朱德等領導二萬多人在南昌起事,結果失敗,史稱「南昌起義」。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結束。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ne/images/smallpicture/p38_thumb.jpg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ne/images/smallpicture/p37_thumb.jpg


賀龍
朱德
2007-01-18 3:21 am
國民革命軍北伐

國民黨改組後,加強了宣傳和組織工作,大力發展民眾, 使革命運動蓬勃發展。在1929年至1928年,國民黨發動了北 伐戰爭,打敗北洋軍閥,為中國的統一、獨立而奮鬥。

北伐的背景
(一)軍閥割據 ── 民國初年,先有袁世凱的帝制運動,繼有張勳復辟及段祺瑞玻壞約
法,各系軍閥據地稱雄,全國陷於分裂局面,民國雖成立,但建立
民主統一政府的目標尚未達成。

(二)民生困苦 ── 由於軍閥連年混戰,工商農業飽受摧殘,經濟瀕臨破產,社會動盪
,欲挽救此危機,必須使中國早日獲得和平統一。

(三)革命勢長 ── 孫中山改組國民黨,採取「聯俄容共」的策略,並創建黃埔軍校,
加強武裝革命力量,使革軍聲浩蕩,為北伐奠下基礎。

(四)和議無望 ── 孫中山本計劃以和談方式統一中國,但北方的軍閥缺乏合作誠意;
其後孫中山逝世,南北和議更加無望。

北伐的經過
1925年7月,「中國國民黨」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把廣東軍隊一律改稱為「國民革
命軍」。1926年7月,蔣中正任北伐軍閥總司令,領導北伐:

(一)第一階段 :北伐開始
吳孫敗亡 ──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佔領長沙;先後在汀泗橋及賀勝橋打敗吳佩孚
嫡系部隊,之後收復武漢三鎮。 11月,北伐軍更克服九江及南昌,消
滅孫傳芳主力。

(二)第二階段 :北伐中斷
寧漢分裂 ── 1927年4月,「國民黨」發生「寧漢分裂」。廣州國民政府在汪精衛的
領導下,遷到武漢。同年4月,蔣中正在上海與共產黨決裂,並在南京
另組國民政府;而武漢國民政府則繼續與共產黨合作,形成「寧漢分
裂」的局面,北伐遂暫時停頓。
9月,寧漢政府復合,一部份國民軍繼續北伐;另部份追擊共產黨,進
行「清黨」。

國共第一次合作終結的原因:
(一)主義矛盾:國民黨以資本主義為基礎;共產黨則以共產主義為目標;
兩黨基本主義矛盾,自難衷誠合作。
(二)共黨坐大:共產黨員在國民黨內積極進行滲透工作,並竭力分化國
民黨,遂引致兩黨的對立。
(三)中山逝世:孫中山為「聯俄容共」政策的中流砥柱,1925年孫中山
逝世,使兩黨的合作出現危機。
(四)寧漢分裂:1927年,武漢國民政府受共黨控制,排斥國民黨人;國
(復合) 民黨乃在南京另組政府,互相對峙,出現「寧漢分裂」
。其後武漢政府發現共黨受共產國際支配,故同意清黨
,寧漢宣佈復合,國共合作亦告破裂。

共黨在1927年-1937年的發展:
(一)合作破壞:武漢政府發現共產黨受共產國際支配,故亦同意「清黨」,
寧漢因而復合,共產黨員不能再在國民黨內活動,與國民
黨對抗。

(二)國共爭戰:共產黨在共產國際的指導下,於全國各地先後建立多個「
蘇區」。自1930年起,國民黨先後五次剿共,共產黨黨員
被逼突圍西走,輾轉抵達延安。

(三)再度合作:1936年,中共唆使張學良、楊虎城策動「西安事變」,令
國民黨放棄「先安內、後攘外」的政策。1937年,日軍襲
宛平,中日戰爭爆發。共產黨發表「共赴國難宣言」,聲
稱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國民政府接納,國共再次合作。

第三階段 :南北統一
1.重整旗鼓 ── 1928年,蔣中正復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此時北方的馮玉祥與閻
錫山均投向革命,使「革命軍」的陣勢大為增強。後來,蔣中正在徐
州誓師北伐,大破張宗昌與孫傳芳聯軍主力。

2.東北易幟 ── 1928年5月,日本出兵侵佔濟南,造成「濟南慘案」(五三慘案),欲
阻擋「革命軍」北伐。革命軍繞道北上,大敗張作霖。6月,張作霖由
北京退回瀋陽途中,在皇姑屯被日軍埋下炸藥炸死。1928年12月,張
學良(張作霖之子)宣佈服從國民政府,全國復歸統一。

北伐成功的原因
(一)渴望統一 ── 自袁世凱死後,軍閥混戰多年,人民不能過安定的生活,急切渴望
國家能早日統一,故國民革命軍進行北伐,極得民眾的支持。

(二)軍力雄厚 ── 孫中山在北伐前,已推行國共合作,使革命實力加強;並在廣州成
立黃埔軍校,培訓革命軍將;加上部份南方軍閥的歸附,遂奠定北
伐成功的基礎。

(三)戰略得宜 ── 北伐軍先統一兩廣,再擊敗孫傳芳,佔據長江以南;其後日軍雖製
造了「濟南慘案」,但北伐軍仍能體察時勢,避與日本作正面衝突
,繞道北上,可說是戰略得宜。

(四)軍閥內訌 ── 北方軍閥連年混戰,派系不和,分地割據,彼此對峙,力量分散,
故為北伐軍逐個擊破。

(五)學良歸附 ── 張學良繼承父親的軍隊,於北伐軍入北京後,宣佈東三省歸附中央
,使北伐能順利完成。

2007-01-17 19:25:50 補充:
因為國民革命軍,是中國軍隊走向制度化的開始,是一個里程碑。但坊間流傳的版本,就只有第幾軍第幾軍,就是誰都知初期共編納8個軍,但詳細情況又有多少人清楚,所以就要出來澄清一下,好讓當年有份付出血汗的無名英雄,不會沒名沒了。


收錄日期: 2021-04-13 21:25: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17000051KK0356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