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埃塞俄比亞饑荒方法

2007-01-17 5:39 am
解決埃塞俄比亞饑荒方法!!!!!唔該啦!!明天要交!!!!!(20!20!係20分!!)

回答 (2)

2007-01-17 7:36 pm
✔ 最佳答案
...天然環境的不足, 土壤貧瘠, 加上天災嚴重, 年雨量少而分佈不平均
仲有政治不穩定...
仲有經濟落後。農牧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衣索比亞是咖啡的原產地,咖啡至今仍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年產量一般在20萬噸左右,其他經濟作物有油菜籽、豆類、小麥、玉米、高粱等。糧食基本自給。畜牧業比較發達,牲畜存欄量居非洲首位。工業有紡織、建築伐木、水泥和農畜產品加工,新建有煉鋼、石油提煉等。主要貿易對象有美國、日本、俄羅斯、義大利,出口咖啡、牛羊皮、油菜籽等。鐵路總長781千米,公路24000千米,其中9000千米可全年通行。
埃塞俄比亞饑荒,有記錄可查的一直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紀。1540年至1742年,至少發生了10次大的饑荒。所謂的「衣索比亞大饑荒」(Great Ethiopian Famine)發生在1888年至1892年,它造成該國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至今仍被人們紀念為「Kifu qan」(災難的日子)。最近的幾次大饑荒發生於1972-1973年以及1984年,分別造成了4-20萬人的死亡以及100萬人的死亡。

1972-1974年的饑荒
這次饑荒受打擊最嚴重的省份是位於衣索比亞東北部的沃洛省(Woloo),還影響到了更北部的提格雷省(Tigrai)以及該國的其他地區,比如哈勒爾蓋省(Harerghe)。沃洛省的饑荒在1973年達到了最高峰,而這年末就開始恢復了。提格雷省和更北面的其他省份的情況基本與此相似。但是,在哈勒爾蓋省,直到1974年饑荒才發生。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時期的衣索比亞實際上發生了2次饑荒,第一次是1972-1973年,其中心在東北部,尤其是沃洛省;第二次是1973-1974年,主要影響較南邊哈勒爾蓋省。1973年的饑荒造成的死亡人數最多,主要發生在沃洛省。

根據衣索比亞救濟和恢復委員會(1975)所提供的數字,在1973-1975年這一時期,各省受影響的人口比例分別為:沃洛省41%,提格雷省17%,哈勒爾蓋省8%,施瓦省(Shewa)2.6%,格穆戈法省(Gemu Gofa)0.8%,其他忽略不記。

一般認為,1971-1972年雨季的反常——主要是1972年的主要雨季(kremtrain)的雨量過少,以及1973年春季的乾旱所造成的主 要農作物減產是造成這次饑荒的主要原因。關於這次饑荒的更詳細描述,可以參見Holt,J.and Seaman,J.(1975,1976,1979)的相關著作。同時,也有學者指出這次饑荒的更主要原因是由農民的「直接權利失敗」,導致其他階層如服務人員的「貿易權利失敗」。可參見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1981)的著作。

饑荒成因 - 影響農業活動的因素(/農業限制)包括
1.自然因素 - 全球增溫、大氣圈、溫室氣體、光合作用、溫度、無霜期、降雨、蒸發、蒸騰、灌溉、地勢、坡度、緩坡、土壤侵蝕、下滲、投入、產出、溫室、微氣候條件、乾旱
、肥力、鹽化作用、水污染
2.人文因素 - 、化學肥料、殺蟲劑、築梯田、農業科技、基本設施、感觀、可持續性、輪耕、休耕、農業科技、灌溉、堆肥、化學肥料、資金
補充時間:2006-07-20 14:44


解決方法
1.經濟援助
2.mdc loan capital to ldc
3.糧食援助
4.改善耕種
5.教育當地人民可持續性耕種
6.以食物換取父母給兒童上學的機會
7.提供就業機會
8.增加當地基礎建設
9.提升農業科技
10.控制生育
還有很多方法.......................(改善食物品種, 克服天然環境etc.)
2007-01-17 5:57 am
1. 教育其他富裕國家, 關注及緩助當地人...捐錢
2. 教育當地人工作、種田, 以維持生計。
3.當地人更新思想, 多自強, 脫開只懂依賴其他國家幫忙的老思想。
4. 國家互建關係, 彼此幫忙。(如:當地人付出人力, 商家於當地拓展業務)
5. 輸入專才, 改善國家經濟。
參考: me


收錄日期: 2021-04-18 20:57:5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16000051KK0459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