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甲午戰爭

2007-01-17 12:42 am
甲午戰爭個陣..
邊個係皇帝?

回答 (4)

2007-01-17 12:49 am
✔ 最佳答案
甲午戰爭(又稱中日甲午戰爭、第一次中日戰爭;日稱日清戰爭)是清朝和日本之間為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由於發生年為1894年即清光緒二十年干支為甲午,史稱「甲午戰爭」。
2007-01-17 12:50 am
甲午戰爭(又稱中日甲午戰爭、第一次中日戰爭;日稱日清戰爭)是清朝中國和日本之間為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由於發生年為1894年即清光緒二十年干支為甲午,史稱「甲午戰爭」。


起因
沙俄在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勢力的擴張使日本擔心在遼東半島與朝鮮的霸權。在1875年,日本與朝鮮簽署了不平等《江華條約》,使朝鮮給與日本貿易特權與向清朝宣佈獨立。此條約在朝鮮造成了保守黨與維新派的鬥爭。保守黨想維持"事大交小」傳統的外交方式,維新派向因此脫離於清朝的附屬關係,與西方國家結交來發展朝鮮。但清朝仍然控制了李朝朝廷保守的官員與貴族。 在1884年,朝鮮維新派試圖推翻李朝。在朝鮮的邀請下,袁世凱帶領清軍開入漢城,並且殺了幾個日本人。中日天津會議專條避免了兩國的戰爭,日本於清朝同時從朝鮮撤兵,和約定兩國或一國要派兵,應先互行文知照。


交戰雙方

清朝

日本

過程
甲午戰爭始於1894年7月25日的豐島海戰,至8月1日中國清朝政府對日宣戰和日本明治天皇發布宣戰詔書,1895年4月17日以簽署《馬關條約》而告結束。整個戰爭持續近9個月,依據戰場轉換及雙方作戰態勢的變化,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結果及影響
甲午戰爭對遠東戰略格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中國軍隊撤出朝鮮半島,中國割讓臺灣、澎湖及其附屬島嶼予日本,向日本開放多個中國內陸的港口城市,日本又獲2.3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經濟迅速發展並進一步擴軍備戰,開始成為遠東的主要戰爭策源地,同時日本崛起改變了遠東地區由英國和俄國對立和爭霸的原有格局。而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北洋水師的覆滅)標誌著洋務運動的失敗,使中國國內的改革派對自身的弱點有了更深的認識,準備積極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即戊戌變法﹞。


主要戰役
豐島海戰
黃海海戰
平壤之戰
旅順大屠殺
威海衛海戰
乙未戰爭

參見
馬關條約
公車上書
世界戰爭列表

經過
「濟遠」和「廣乙」兩艘中國軍艦7月23日抵達牙山,掩護運送清軍的運兵船在朝鮮牙山登陸後,25日拂曉離牙山返航,在朝鮮豐島海面,遇上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吉野」、「浪速」及「秋津洲」這三艘以高航速和高射速為特徵的軍艦。(這三艘軍艦在後來黃海海戰中重創北洋艦隊,立下頭功)

經過
「濟遠」和「廣乙」兩艘中國軍艦7月23日抵達牙山,掩護運送清軍的運兵船在朝鮮牙山登陸後,25日拂曉離牙山返航,在朝鮮豐島海面,遇上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吉野」、「浪速」及「秋津洲」這三艘以高航速和高射速為特徵的軍艦。(這三艘軍艦在後來黃海海戰中重創北洋艦隊,立下頭功)

7時20分,第一游擊隊望見「濟遠」和「廣乙」兩艦,即時下戰鬥命令。7時45分,第一游擊隊旗艦「吉野」首先開砲:這是日本在甲午戰爭不宣而戰的開始。7時52分,中國軍艦隨後還擊,兩軍展開激烈砲戰。日本軍艦在噸位、火炮、時速方面,較中國軍艦占較大優勢。福建船政局自製砲艦「廣乙」企圖逼近日本軍艦發射魚雷,在「秋津洲」「浪速」壓倒性的火力打擊下受重傷,無法發射魚雷,船身傾斜,人員傷亡慘重。於是向海岸方向退出戰鬥,在朝鮮十八島附近擱淺,縱火自焚。「濟遠」艦傷亡亦慘重。

8時10分日艦以時速22.5節的「吉野」號、「浪速」號窮追「濟遠」艦不捨,「濟遠」艦藉機西撤,並發尾砲攻擊「吉野」號。8時30分,「濟遠」艦全速向西撤退。日艦猛追,「濟遠」艦懸起白旗。日艦追近,「濟遠」艦又加掛日本海軍旗。「浪速」艦發出信號勒令「濟遠」艦立即停輪。

此時載有第二波増援朝鮮清軍並懸掛英國國旗的英國「高升」號商輪和滿載軍械的「操江」艦先後駛來。「濟遠」艦拋下「高升」號而走,「吉野」號獨自追擊「濟遠」艦。12時38分,「吉野」漸次逼近「濟遠」。「濟遠」發尾炮三發炮彈命中,「吉野」受傷轉舵撤走。日軍三艦見「高升」號與「操江」艦,立即以「浪速」艦攔截「高升」號,以「秋津洲」艦攔截「操江」艦。真的悲慘的是「高升」號運兵船!9時15分「浪速」發出信號勒令「高升」號「停輪」,下午1時「高升」號被「浪速」擊沉,殉難者達七百余人。下午2時「操江」艦「秋津洲」追上也被俘虜。

「濟遠」艦駛抵威海,在《航海日誌》中捏造戰果:「船後臺開四炮,皆中其要處,擊死倭提督並官弁數十人,彼知難以抵禦,故掛我國龍旗而奔」,並篡改海戰時間,掩蓋事實。而後丁汝昌誤報「濟遠」艦擊沉「吉野」號。事實上「吉野」皮毛未損,無恙而歸。

7月28日夜,日本陸軍進攻牙山清軍,發生激戰,清軍不支,退向平壤。8月1日,中日雙方正式宣戰!

黃海海戰是中日甲午戰爭中雙方海軍主力在黃海北部海域進行的戰役規模的海戰。亦稱中日甲午海戰、大東溝海戰。此役北洋水師失利,自此退入威海衛,使黃海制海權落入日本聯合艦隊之手,對甲午戰爭的後期戰局具有決定性影響。

1894年9月初,日軍開始向平壤推進,參戰部隊共20000餘人,清軍防禦部隊為12000餘人。日軍至15日完成部署,隨即展開進攻,經過一整日激戰,日軍攻克平壤,清軍拋棄輜重倉惶撤退,撤退途中屢遭日軍伏擊,撤退後又沒有可以依托的防禦支撐點,傷亡慘重,並且造成了駐北韓清軍全面潰退的局面,至9月24日,清軍全部退回中國境內。

9月15日平壤之戰與9月16日的黃海海戰一起,成為中日甲午戰爭的轉折點,自此以後,日軍完全掌握了戰場主動權,並開始在中國境內迅速推進。

甲午戰爭(西元1894年),清廷戰敗,簽下了馬關條約,將台灣割給日本。光緒21年(西元1895年)的夏初,日軍在台灣北部的澳底登陸。同年秋末攻下臺南。此戰爭,從1895年5月29日日軍登陸到10月22日控制全台灣,整整約略持續了5個月,並共造成台灣方面14000名兵勇戰死。而在戰役雖僅戰死164名的日本遠征軍,卻也因為台灣的瘴癘陣亡了4700名兵士。其中還包括在日本頗有盛名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與山根信成少將。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121501463


2007-01-18 13:41:39 補充:
完全答唔到問題
2007-01-17 12:48 am
乾隆,因為當時有慈禧太后用軍費起圓明園。
2007-01-17 12:46 am
一、「甲午戰爭」的起因

遠因:
台灣版: 日本首先利用條約排除中、韓的宗藩關係,接著又與中國立約,把朝鮮列為中、日共同保護國,埋下了戰爭的火種。
大陸版 日本一直蓄謀併吞朝鮮、侵略中國,甚至稱霸世界;為達目的,日本加強軍備建設,發展成一個野心勃勃的軍國主義國家。

日本扶桑社 日本為自我防衛必須增強軍備;滿清政府視日本為假想敵國;日本希望幫助朝鮮不受外國支配,而成為有自衛力的國家近因:

近因

台灣版: 朝鮮東學黨之亂,中、日同時派兵、「豐島」運兵船被日軍轟炸之事。大陸版 :「黃海海戰」作為甲午戰爭的開頭、「豐島」運兵船被日軍轟炸之事日本版朝鮮東學黨之亂,中、日同時派兵。

二、「甲午戰爭」的經過

台灣版: 「甲午一戰以三個戰役為重心」,包括平壤陸戰,統帥葉志超不戰而逃;黃海海戰,統帥丁汝昌身受重傷;三個月後日軍又攻下威海衛海軍基地,至此中國海軍,盡付流水。大陸版 和台灣版同,都提到「甲午戰爭」有海戰及陸戰,但,對「黃海海戰」描述較多。日本版 未提到戰爭經過,但都提到日本戰勝。

在「南滿洲」(遼東半島)的戰爭:

日本扶桑社: 提及「南滿洲」(遼東半島)的戰爭。大陸兩版 提及「旅順大屠殺」。台灣版 未提及「旅順大屠殺」。

三、「甲午戰爭」的結果:

台灣版: 以「戰爭失敗、清廷求和」一語帶過。北京版 北洋艦隊全軍覆沒,京師震動,慈禧太后急忙任命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本議和。上海版 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一敗塗地,不得不於一八九五年派李鴻章前往日本……日本書籍版 戰爭在歷經八個月後,以日軍宣告勝利告結。

四、「旅順大屠殺」:
大陸版: 日軍在戰爭結束前,入侵遼東半島,在旅順展開大屠殺,「連續屠城四天,二萬多居民僅留下三十六人埋葬死屍。日軍的獸行震驚了世界」。 台灣版 未提及。日本版 未提及。

在戰爭中屠殺平民百姓,如果屬實,明顯違反國際公約;教科書應該帶上一筆。

五、滿清政府戰敗的原因:

台灣版: 艦數雖然相當,但造艦經費遭慈禧太后化作頤和園山水花木,以致不只艦隻落伍,而且發生彈藥不足、口徑不符、開花彈實以鐵渣泥沙的笑話。更糟的是,海戰一開始,便指揮不當、陣形錯亂……
日本扶桑社 日本勝利原因:軍隊的訓練、紀律,增加新兵器的裝備等。

六、〈馬關條約〉的內容

台灣版: 承認朝鮮獨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及澎湖給日本,賠款二萬萬兩,增開通商口岸,允日人可在通商口岸設廠製造。大陸兩版(稍有不同) 賠償日本軍費二億兩白銀、增開沙市、重慶、杭州、蘇州四個通商口岸。日本扶桑社 承認朝鮮獨立,支付相當於日本政府財政收入三倍的三億日幣賠償金,並割讓遼東半島、台灣等給日本。

七、台灣的反應

由於〈馬關條約〉將台灣與澎湖割讓給日本,因此有關台灣當時的反應,在教科書中也有記載。

台灣版: 未提及(但在《認識台灣》(歷史篇)中有較詳細的記載)
北京版: 台灣人民鳴鑼罷市,集會示威,發誓「寧人人戰死而失台,決不願拱手而讓台」。並且描述台灣組織「義軍」與「黑旗軍」抵抗日軍的情形。「不久,台灣全部淪喪。但是,台灣各族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爭取回歸祖國的鬥爭一刻也沒有停止過。
日本扶桑社: 絲毫未提到當年台灣的反應。

八、〈馬關條約〉的影響

台灣版: 衰老的中國,從此成為列強的俎上肉,各自租借港灣,劃分勢力範圍;康有為、梁啟超以變法號召天下;孫中山也挾著革命的風雷,走上歷史的舞台。
之後,列強各國環伺清廷,很快地獲得各租借地,建立起暫時進出中國的門戶。

一、日本為何不重視「甲午戰爭」及〈馬關條約〉的歷史書寫

馬關條約對日本的影響而言,也是非常深遠。因為它是日本從半殖民地國家,走向殖民強國的轉折點,它取得的利益,使日本躋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強國的行列。」

陳鵬仁則指出:「日本獲得兩億賠款之後,設立了金本位制以引進外國資金,當時日本以這筆賠款作為軍事化、工業化的資金,是以日本慢慢走向現代化。」

林子候說:「日本的新國際地位及現代經濟的形成,乃甲午戰爭的產物。」

二、兩岸對戰敗原因之檢討,不夠全面

兩岸教科書分別提到慈禧太后,以及當年中、日海軍軍力的差距,乃是戰敗的原因。但是仔細想想,仍有問題:

1.當年的海軍軍力,據唐德剛在《晚清七十年》所述,「當年大清帝國海上武裝,居世界海軍第八位;在甲午前夕,日本海軍全部噸位砲位及海戰潛力,實遠落我後;在世界排名僅為第十六位。按資料分析,清日對陣,日海軍斷非我之敵手也」。如此看來,上海版的數據莫非有誤?

2.無知與錯估情勢:季平子提到,在甲午年初,德國軍火商向李鴻章兜售軍火,可是日本即將發動戰爭這件事,只有中國人視而不見。此外,中國對日本從明治維新以來的發展與變化,只聽到一些傳聞,完全不理解,仍然抱持著輕視日本的心。

3.腐敗的清廷:慈禧太后的奢華,當然是國力衰敗的重要原因

三、台灣被割讓的原因,兩岸教科書都未說明

甲午戰爭是因日本入侵朝鮮引起的,一直到戰爭結束,與台灣都沒有關係,為什麼〈馬關條約〉中要求割讓台灣與澎湖呢?

林子候指出,戰爭發生後,日本有心之士便主張將台灣捲入戰爭之中。尤其日本海軍,更是認為台灣是日本南進不可缺少的基地,因此割讓台灣便成了和談的絕對要件。


收錄日期: 2021-04-12 23:02:5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16000051KK0238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