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勞德·德彪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德布西)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克勞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又譯克勞狄·德布西)法國作曲家。生於商人家庭。十一歲進入巴黎音樂學院。1884年以大合唱《浪子》獲「羅馬大獎」,後赴義大利學習兩年。藝術上反對舊傳統,並受東方音樂及唯美主義思潮的影響,逐漸形成對現代歐美音樂具有深遠影響的印象樂派。而其實質更接近於象徵派。德彪西私生活上也相當反傳統,甚至為圈內朋友所看不慣。
[編輯] 主要作品
按體裁時間分列:
管弦樂曲: 《春》(1886); 《牧神午後前奏曲》(1894); 《夜曲》(1899); 《大海》(1905); 《意象》(1912)
舞臺作品:《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歌劇,1902); 《聖塞巴斯蒂安之殉難》(清唱劇,1911)
室內樂: 《弦樂四重奏》(1893); 《大提琴奏鳴曲》(1915); 《長笛、中提琴和豎琴奏鳴曲》(1915); 《小提琴奏鳴曲》(1916-1917).
鋼琴曲: 《貝加莫組曲》(1905); 《鋼琴曲》(1901); 《版畫》(1903); 《意象》(1905和1907); 《兒童園地》(1908); 《前奏曲》(卷I:1910,卷ii:1913); 《練習曲》(1915); 《白與黑》,為雙鋼琴而作的(1915).
合唱作品: 《浪子》(1884); 《中選的小姐》(1888)
歌曲:五十余首
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5%8B%E5%8A%B3%E5%BE%B7%C2%B7%E5%BE%B7%E5%BD%AA%E8%A5%BF&variant=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