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國時期的猛將們

2007-01-16 10:17 pm
中國戰國時期,七國各有英勇善戰的猛將
如:
秦國王翦,蒙驁,王齕,白起......
趙國李牧,龐煖......
齊國田單等等......
你們最欣賞哪位猛將?點解?
(我無列舉的人物都可以講)
thx^_^
我想交流下意見

回答 (6)

2007-01-19 12:48 am
✔ 最佳答案
回應樓上網友
孫子和伍子胥只是春秋時代的軍事家和猛將,并不是戰國猛將
我最欣賞的戰國猛將
白起,樂毅
樂毅(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燕將。魏國名將樂羊後代,事燕昭王。本為趙人,有賢才,好兵法,甚為趙人器重。趙武靈王時期的沙丘之亂以後,樂毅離趙而至燕,被任命為亞卿。建議燕昭王聯絡趙、楚、魏等國共同對付強齊,遂被派往諸國行合縱之事。前284年,樂毅統率趙、楚、韓、魏、燕五國之兵伐齊,大敗齊軍於濟西。此後,列國之兵罷歸,樂毅獨率燕國軍隊追逐敗逃的齊軍,直至齊都臨淄。攻佔臨淄之後,盡取齊國寶貝、財物、祭器運往燕國。燕昭王大喜,親至濟上勞軍,樂毅被封為昌國君。樂毅留居齊地5年,接連攻下齊國70余城,皆改為燕國郡縣,獨莒、即墨兩城未下。燕惠王立,田單施反間計,使燕以騎劫代樂毅。樂毅畏誅,以為「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遂降趙,被封於觀津,號曰望諸君。燕在齊之軍隊敗北之後,燕惠王復召樂毅,表示不忘其功,樂毅回應以〈報遺燕惠王書〉:「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燕惠王封其子為昌國君。樂毅遂溝通燕趙兩國聯繫,被燕、趙任命為客卿,再無作為。卒於趙。

白起(?—前257年),也叫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郿縣常興鎮白家村)人,秦國名將,中國軍事家、統帥。為將三十多年,拔七十餘城,共殲過百萬敵軍,魏、趙、韓、楚等國皆畏忌三分,有伊闕之戰、長平之戰等輝煌勝利。因戰功被封為武安君。

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任左庶長,攻打韓的新城(今河南伊川縣),韓、魏聯軍24萬於伊闕(今河南洛陽龍門)據險堅守,秦軍兵力不到聯軍一半,起初雙方僵持,翌年,各個擊破,俘韓主將公孫熹。秦昭王二十八年,白起攻楚,攻下鄢(今湖北宜城東南)等城,隔年又拔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楚被迫遷都於陳(今河南淮陽),因功封為武安君。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擊破趙、魏聯軍於華陽(今河南鄭州南),斬首十五萬。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白起在長平之戰秘密接替王齕任秦軍統帥。在戰事中秦軍射死趙軍主將趙括,後趙軍因缺糧崩潰,秦軍俘虜趙軍40萬。但白起害怕趙軍降卒無法管理,遂設下一計,以酒肉安撫降卒,又命令秦兵以白布裹頭,吩咐說「凡首無白布者,即系趙人,當盡殺之。」趙國降卒不曾準備,又無器械,束手就戮。40萬趙軍,一夜俱盡,僅釋放240名小兵回國散佈消息以震懾趙國。史載當時「血流淙淙有聲,楊谷之水皆變為丹,至今號為丹水」。白起收趙卒頭顱,聚為頭顱山,又在山上建臺,謂之白起台。與王翦、廉頗、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還有廉頗,項燕,樊於期都係戰國時期的猛將
參考: me
2007-01-23 5:17 am
孫臏傳

  孫臏,孫武之後世子孫,生於阿鄄之間。與龐涓同學兵法。龐涓事魏,得魏惠王任為將軍,而自以為能力不及孫臏,於是陰使人召孫臏來魏。孫臏至魏,龐涓忌其才,則誣告以罪,刑斷其兩足,假辭慈悲於臏面前,欲隱其才勿與人見。
  適時齊使者抵魏都大梁,孫臏以刑餘之人暗地裡見齊使,齊使說而以為奇,竊同載之與齊。至齊,齊將田忌識其才而客待之。


  田忌經常與齊諸公子比試御馬射術,好此。孫臏見其馬實力相差頗遠,有上中下三等,於是謂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勝。」田忌信之,與齊威王及諸公子賭射,勝者千金。將欲試,孫臏曰:「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比試三局,兩勝者勝。田忌初敗,然後兩場皆捷,率得千金賞。於是田忌進孫臏與威王。威王問兵法,語曰:「善哉!言兵勢不窮。」遂以為師。


  齊威王二十六年,魏伐趙,趙急而請救於齊。齊威王欲使孫臏為將,孫臏辭曰:「刑餘之人不可。」於是以田忌為將,孫臏為師,坐定車中以定計謀。既為趙而出師,田忌欲引兵於趙,孫臏則認為不可,只要攻打魏國大梁,趙兵為了自救,必退邯鄲之兵。於是齊師一舉直奔魏都,魏兵果去趙而存國,於是兩軍大戰於桂陵,魏軍大破。史稱此後圍魏救趙。
十年後,魏與趙攻韓,韓告急於齊。於是齊侯召眾大臣為此謀劃曰:「早救孰與晚救?」某臣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則韓且折而入於魏,不如早救之。」孫臏曰:「夫韓、魏之兵未斃而救之,是吾代韓受魏之兵,顧反聽命於韓也。且魏有破國之志,韓見亡,必東面而愬於齊矣。吾因深結韓之親而晚承魏之斃,則可重利而得尊名也。」宣王諾,乃陰告韓使,遺送回國,不欲張揚,以免魏國有所備。韓持仗齊助,驕兵,五戰而不勝,委身救助於齊。於是齊侯發兵,使因忌、田嬰將,孫臏為師,直奔大梁。龐涓為魏將,聞之,去韓歸魏。齊軍既入魏境而往西行,孫臏慮及圍魏救趙一役,龐涓不易重犯,欲驕其兵,乃謂田忌曰:「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爨,明日為五萬爨,又明日為三萬爨。」田忌遵之。龐涓行三日,追至齊舊營,見爨遞城,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率亡者過半矣。」乃棄步兵,獨與輕騎連日趕逐齊軍。於是孫臏度其行,惴其意,計其速,當暮至馬陵。馬陵道陝而旁多阻隘,可伏兵而待,乃斫大樹之皮,書之曰「龐涓死於此樹之下」,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人,夾道而伏,先旨「暮見火舉而俱發」。龐涓果然夜至大樹下,見書,於是鑽火以讀之。火舉,能照,然齊弩萬箭亦至,魏軍大亂,龐涓書未畢,亦自知智窮兵敗於孫臏,曰:「遂成豎子之名!」乃自剄而死。齊軍乘勝盡破魏兵,虜太子申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


《漢志》有《齊孫子》兵法著錄,不過齊以後散佚淨盡,至1972年西漢古墓出土文物發現《孫臏兵法》殘簡,此書始可重現於世。後人推斷孫臏戰勝龐涓以後,不圖享祿,著成傳世之書。然後田忌奔楚,受封於江南,不知有否同往。蓋知《孫臏兵法》乃斬龐後,不苟名利,專志言兵之傑作。

孫臏用兵,運籌帷幄,閑坐車中,一語擒龐。
恆勝之喜,賞不及足。同學兵道,相殘共害,刖足削木,非死亦隱。
大智深藏,久待千載,日月重照,串竹猶青。
2007-01-20 6:04 am
蒙驁
(?-前240年),中國戰國時秦國名將。官位和爵位達到上卿。
在秦莊襄王時期的為將經歷
公元前249年秦莊襄王繼位,蒙驁從此出現在歷史記載中。

同年,蒙驁奉秦庄襄王命進攻韓國,攻佔成皋和滎陽。秦國在此建立了三川郡。另據《史記·秦本紀》記載此戰之後,韓國割讓成皋和鞏給秦國,秦國設立三川郡,秦國的疆界到達了魏國的都城大梁。

據《史記·秦本紀》記載公元前248年率軍進攻趙國,平定太原。

據《史記·秦本紀》記載公元前248年帶兵攻打魏國,攻克了高都和汲。

公元前248年率軍進攻趙國,攻佔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城。而根據《史記·秦本紀》記載此役發生在公元前247年。

公元前247年在河外和信陵君率領的燕、趙、韓、楚、魏五國聯軍作戰失利,被迫退回秦國。據記載,當時秦國不斷的進攻魏國,魏國赦免並召回因竊符救趙事件而流亡在趙國的信陵君,信陵君因此組織了五國聯軍對抗秦軍。顯然在此之前蒙驁應該在率領軍隊進攻魏國。

2007-01-19 22:06:42 補充:
回應inzaghi_hardy:你在"歡迎中國戰國時期愛好者回答"的問題中的排名都唔錯蒙驁與王齕成為了當時秦國最重要的將領。
2007-01-17 4:18 am
伍子胥
伍子胥(前526年—前484年)(胥,Xǖ),名員,子胥為其字,春秋時期楚國人,後來吳國封他於申,因此又叫申胥。在楚國時,伍子胥一家受楚平王迫害,父兄被殺,伍子胥逃出楚國,混出昭關(傳說一夜愁白頭),一路求乞(後世有將其奉為丐幫始祖),歷盡千辛萬苦逃到楚的仇敵吳國。在吳國,伍子胥受到吳王闔閭重用,擊敗了楚國,破楚都郢,掘平王墓,鞭其屍。後來,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投降,伍子胥認為應一舉消滅越國,但是吳王不聽,後來便賜死他。伍子胥更狂言要家人於他死後把他的眼睛挖出,掛在大門上,看越國軍隊怎麼滅吳。吳王夫差極怒,把他的屍首拋棄於河中。後來吳果然被越王勾踐所滅。
2007-01-17 3:11 am
王翦,蒙驁,王齕,白起,李牧,龐煖,田單,廉頗
參考: me
2007-01-16 10:49 pm
孫武

孫武畫像這條條目主要講述中國春秋時期的著名軍事家孫武,如果想知道另一同名民國時期的革命家,請參看孫武 (民國)。

孫武(約公元前535年 - ?),字長卿。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


生平

早年
孫武是春秋末年齊國千乘(後設樂安縣,今山東惠民縣)人。齊國貴族、將門之後,孫憑之子,孫書之孫。孫武年輕時得以閱讀古代軍事典籍《軍政》,了解黃帝戰勝四帝的作戰經驗以及古代名相伊尹、姜尚、管仲的用兵策略。約公元前517年,孫武因不堪齊國攻爭頻仍,於是離開故鄉千乘,南下吳國,並在吳國結識了因避難以來的伍子胥,自此成為莫逆之交。

著書立說
孫武到達吳國後,便隱居於吳國都城姑蘇城郊的穹窿山,以務農為樂,並在此時著成了曠世巨著 - 孫子兵法。


漸露頭角
公元前515年,吳王闔閭即位,孫武意識到闔閭是有為之君,因此便在公元前512年請伍子胥引薦,獻上其所著孫子兵法十三篇。吳王闔閭閱後大為賞識,但卻因為孫武只是一介草民,對其能力半信半疑,因此便要孫武即場展現其練兵之法給他看,以確定孫武的才能。


訓練軍隊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記載,吳王故意考驗孫武,挑選了180名宮女接受孫武訓練,並由兩名王妃負責統率。剛開始,縱使孫武「三令五申」重復表明會執行軍法,眾宮女皆不理孫武的號令,於是孫武便將作為統帥的兩名王妃斬首,即使吳王阻止亦不理會。於是眾宮女即時變得嚴肅起來,對軍令絕對依從。吳王由此看到了孫武軍令嚴明,治軍才能極高,認為犧牲兩名王妃換取一位奇才是絕對值得的,因此便拜孫武為將軍。


大破楚軍
公元前512年,孫武剛任將軍便幫助吳王消滅楚國的兩個保護國鐘吾國及徐國,吳王想乘勝進攻楚國,但孫武制止,認為吳軍已疲憊,不宜再戰,於是吳王引兵回國,由此可看出孫武的冷靜思考。

公元前506年,楚國進犯吳國的保護國蔡國,吳王派伍子胥及孫武統率3萬吳軍與楚軍戰鬥。孫武認為兵貴神速,所以採取迂迴戰略,避實擊虛,放棄了由吳軍擅長的水路進攻,避開楚軍主力集結的漢水,以3500精兵由陸路經大別山直攻楚都郢,楚昭王落荒而逃,吳軍成功消滅楚國。孫武以3萬吳軍大敗20萬楚軍,於是一戰成名,震驚中原諸國。


助吳稱霸
吳國後來因秦國干預及越國偷襲,而被逼由楚國撤軍,但是已使楚國元氣大傷,不能威脅吳國。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不聽孫武勸阻,出兵攻打新即位的越王勾踐,結果被其大敗,並氣憤病死。孫武及伍子胥幫助闔閭之子夫差治國練兵,並助夫差成功大敗勾踐,報仇雪恨。而其後夫差北上稱霸,於黃池大會諸侯,亦是因為孫武令士兵訓練有素的成果。


晚年境遇
雖然孫武助吳國稱霸,但夫差在稱霸後卻開始變得驕傲,並將伍子胥殺死。史書中對孫武的後期生活並無記載,沒有一個確定的說法,後人對孫武晚年的說法中,其中一種說法為孫武明白鳥盡弓藏的道理,於是退隱江湖,並以其戰爭經驗改良孫子兵法,使之成為一代巨著;另一種說法為孫武在伍子胥被殺後不久,亦被吳王處死。


收錄日期: 2021-04-12 23:41: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16000051KK0165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