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巴洛克音樂與巴洛克音樂家
歐洲古典音樂的發展,從十六世紀中開始,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其中經歷了許多不同時期的演進。其對於搖滾與重金屬音樂亦有著相當層度的影響,不少經過古典樂洗禮的樂手,將古典精神繼續在金屬樂中發揚光大,而這樣的作法,近年來在一些樂團如Angra、Symphony X、Shadow Gallery、Rhapsody、Skylark...等的帶動下,逐漸形成一股新的潮流。
在一些neo-classical metal樂團的身上,常會聽到所謂的「巴洛克」風格,下面就為各位介紹何謂巴洛克音樂,以及巴洛克時期最重要的音樂家。
由整個西洋音樂史來看,所謂巴洛克時期 (1600 - 1750) 是最輝煌的年代,在此期間無論就作品的質和量,重要作曲家數目皆居各時期之首,而且大部分今天我們使用的樂器及其技巧大致也是在巴洛克成熟,所謂奏鳴曲及協奏曲等曲式以及歌劇等我們所熟知的音樂的形式也都是出現在此時期。其中歌劇的出現﹝約 1600﹞即是帶領音樂進入巴洛克的重要里程碑。
圖片參考:
http://ms2.wsnps.ntct.edu.tw/_themes/safari/safbul1a.gif
巴洛克 (Baroque) 的原意是有缺陷的珍珠,當你對照在此之前的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便略可體會當時人們為何會用此名稱來稱呼這時期的音樂。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有人稱其為複音音樂,也就是有多個聲部、多條旋律線、且彼此幾乎不分主從,這種音樂到了十六世紀末在四位重要人物的手上 (Palestrina, Lassus, Byrd, Victoria) 到達巔峰,似乎整個世界就可以被這美麗的細線輕輕地包起來,一切都是如此的完美,找不到一點瑕疵。而巴洛克的音樂完全不是如此,我們聽到的是在高聲部飛揚的旋律,與底下低聲部不再是平行的交纏,而是由低聲部為其伴奏,使旋律更加突顯﹝有點像彈吉他,自彈自唱﹞,於是有人便稱此後的音樂為主音音樂。這種音樂其實可以說才是存在世間最自然的唱歌方式,在文藝復興時並不是沒有,而是當時人們認為這是屬於低下階層的音樂,既不雅也不美,在價值上自然與複音音樂相去甚遠。但在一些音樂家不斷努力下,這情勢在1600年左右有了改變,人們開始體會到這種音樂它強烈的情緒感染力,它竟可以用如此直接的方式緊扣住聽者的心。作曲家試著將這種「新」音樂與人們熟悉的故事結合,達到極為成功的結果。於是歌劇形式就這樣產生,音樂的歷史也毫不留情地進入巴洛克時期﹝註一﹞。其中最重要的人物便是蒙臺威爾第。
圖片參考:
http://ms2.wsnps.ntct.edu.tw/_themes/safari/safbul1a.gif
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強調感官的滿足,音樂必須是對比的,炫耀的、激情的、幻想的特色,而且追求無限的表現。其所作的音樂可以讓演出者有更多的即興表演空間、他們也喜歡巨大的、華麗的,講求揮難、感情泛濫的音樂類型。因此,巴洛克在德文又稱tanzbasse、在英文稱ground basso、在義大利文稱basso ostinato,我們現在總稱為數字低音,代表這個時期的音樂風格,將旋律與和弦低音樂加上數字,演唱者可以即興演出。伴奏簡單,唱者可以發抒感情,伴奏之大鍵琴不彈歌曲絃律,而改彈數字低音(即和聲)。
圖片參考:
http://ms2.wsnps.ntct.edu.tw/_themes/safari/safbul1a.gif
註一:時代轉換的原因當然是很複雜的,當時的社會背景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在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後,歐洲中產階級開始興起,於是人們開始有錢去追求本來只有貴族、教會等才能「享受」的音樂、藝術等事物,人們可以自己開音樂會、演出戲劇、學習樂器....,所以出現的藝術形式不再是那麼精緻是可以預期的,而且複音音樂再如何完美,它總不像是屬於人間的音樂。民間的意識開始抬頭,開始有力量去支持自己想要的音樂,也是使音樂轉變至巴洛克時期的重要原因之一。
發信人: WOODMAN.bbs@music (Purple Deep), 信區: ClaMusic
標 題: 協奏曲 / 巴洛克時期
發信站: 精靈之家 (Mon Aug 14 01:32:12 1995)
轉信站: Evergreen!ncubbsroute!bbsroute!Music
圖片參考:
http://ms2.wsnps.ntct.edu.tw/_themes/safari/safbul1a.gif
巴洛克時期發展了協奏曲的形式,科賴里的十二首弦樂大協奏曲形式,在韓德爾的作品六獲得另一次的闡明,這些協奏曲的方式為分成兩群 獨奏群與總奏群,經由兩群的對比呼應獨奏群的展技部份,獲得一種新的形式的趣味。
圖片參考:
http://ms2.wsnps.ntct.edu.tw/_themes/safari/safbul1a.gif
趣味與休閒的傾向也將音樂與舊時的儀典區分開來,巴洛克時期音樂如春之花原燦爛的盛開,在當時作曲彷彿是一件無比容易的事,以韋瓦弟為例,他就寫作了數百首的協奏曲,這音樂的數量與後世的作曲家實在很難相比,現今觀之或許有重複寫作的傾向,但我們得考量音樂在當時是做為休閒生活一部份。
圖片參考:
http://ms2.wsnps.ntct.edu.tw/_themes/safari/safbul1a.gif
韋瓦弟的快慢快三樂章形式與結構性動機構成法被巴哈取用,巴哈曾改編許多韋瓦弟的協奏曲,這種快慢快的三樂章形式後來也成了我們習以為常的形式。
圖片參考:
http://ms2.wsnps.ntct.edu.tw/_themes/safari/safbul1a.gif
巴哈的布蘭登堡協奏曲被掩蓋在圖書館中,可能的原因是較高難度的要求使得布蘭登堡選侯不在他的宮庭中演奏,這六首協奏曲 巴哈設定的對象是科登宮庭的獨奏家們,科登的宮庭匯集了當時著名的獨奏者,這六首的風格呈現出獨奏的展技與充滿熱力的合奏,其形式與後來我們熟知的形式略有不同,或許我們可以稱其為總奏的協奏曲,就是技藝高強的獨奏者相互融洽協奏的曲子。
[以下資料來源:EMI不朽名盤入門秘笈]
圖片參考:
http://ms2.wsnps.ntct.edu.tw/_themes/safari/safbul1a.gif
維瓦第(義)Antonio Vivaldi 1675 - 1741
維瓦第是巴洛克時期最富創造力的多產作曲家之一,早年隨聖馬可教堂管弦樂團領隊雷格倫濟習樂,曾在教堂擔任過牧師,因其頭髮為紅色故有「紅髮神父」之稱。維瓦第後來成為威尼斯一所音樂學校的指導及指揮,就如同義大利其它音樂學校一樣,在這所學校裡收容了失去父母的孤兒,並給予完整的音樂教育,許多義大利傑出的音樂家都多少與這些音樂學校有關。
圖片參考:
http://ms2.wsnps.ntct.edu.tw/_themes/safari/safbul2a.gif
維瓦第在世時即以歌劇、神劇和奏鳴曲聞名,光是協奏曲就有四百首以上,他引用前人柯瑞里和陶賴里的音樂語法及概念,以豐富的思維將巴洛克協奏曲風格帶入嶄新的領域,而且毫無疑問地影響了古典派大師莫札特及海頓,促成古典時期的交響曲和協奏曲形式,因這個偉大的功績,而被世人推尊為「古協奏曲之父」。由於韋瓦第本人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出神入化,為弦樂器的演奏領域,注入新的生命與活力。小他七歲的巴哈,亦曾將韋瓦第的多首小提琴協奏曲,改寫成大鍵琴曲與其他的協奏曲名作,這是樂壇上被人津津樂道的佳話。
圖片參考:
http://ms2.wsnps.ntct.edu.tw/_themes/safari/safbul2a.gif
他對標題音樂極感興趣,最為人知的便是描寫春、夏、秋、冬大自然變化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圖片參考:
http://ms2.wsnps.ntct.edu.tw/_themes/safari/safbul1a.gif
巴哈(德)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巴哈家族200年間音樂人才輩出,其中尤以世稱「大巴哈」的約翰.薩巴斯坦最為出類拔萃,他不僅是巴洛克時期歐洲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同時也是現代西洋音樂的開山鼻祖,故也有「音樂之父」之稱。
圖片參考:
http://ms2.wsnps.ntct.edu.tw/_themes/safari/safbul2a.gif
巴哈早年於穆爾豪森的聖布拉休士教堂擔任管風琴奏者,1708到1714年間任職威瑪宮廷為管風琴奏者及宮廷樂長,1723年任萊比錫聖湯瑪斯教堂合唱樂長之後,即長留斯地直到離世為止。巴哈生前以管風琴的即興演奏風靡當世,就作曲而言,他的創作大約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亦即以管風琴曲為主的「威瑪時代」、以器樂曲和管弦樂曲為主的「柯恩時代」,以及以清唱劇、聖詠等宗教音樂為主的「萊比錫時代」等。巴哈在樂史上雖享有極其崇高的地位,但是離世之後,他的音樂卻曾一度式微,幸賴孟德爾頌等19世紀初萊比錫音樂家的大力闡揚,才能輝煌於今世。
圖片參考:
http://ms2.wsnps.ntct.edu.tw/_themes/safari/safbul2a.gif
巴哈的音樂種類繁多,除了歌劇以外,他在各種音樂分野均留下數量豐碩的作品。目前所使用巴哈的作品編號,為1958年德國音樂學者史密特「巴哈作品主題目錄」所定之Bach-Werke-Verzeichnis (簡稱BWV) 編號。
圖片參考:
http://ms2.wsnps.ntct.edu.tw/_themes/safari/safbul1a.gif
韓德爾(德/英)Georg Friedrich Handel 1685 - 1759
韓德爾與巴哈並稱巴洛克音樂最偉大的作曲家,他早年學習法律,1703年移居漢堡擔任該地歌劇管弦樂團後,開始潛心於歌劇的作曲,不久即受到樂界的矚目。
圖片參考:
http://ms2.wsnps.ntct.edu.tw/_themes/safari/safbul2a.gif
1706年韓德爾前往義大利並活躍於該地,直到1710年返國擔任漢諾威選帝侯的宮廷樂長為止,同年他首次訪英演出自作歌劇,在倫敦受到瘋狂的好評,因此1712年二度訪英時,即長居倫敦,1727年並取得英國國籍。在英期間,韓德爾主要仍以歌劇的作曲為主,與義大利作曲家波隆契尼經常互爭長短,然1723年起開始以英語寫作神劇,陸續發表包括「彌賽亞」在內的多首名曲之後,即為自己打開另一個全新的創作空間。
圖片參考:
http://ms2.wsnps.ntct.edu.tw/_themes/safari/safbul2a.gif
除了歌劇和神劇以外,韓德爾也譜寫了為數甚豐的協奏曲和奏鳴曲,這些純巴洛克樣式的作品,主要是為劇場和公開演奏的目的而寫,其中含蘊著相當強烈的戲劇色彩,這一點和巴哈的作品主要是作為教會演奏之用,正呈明顯的對比。韓德爾對爾後英國音樂的發展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晚年他不幸雙目失明,1759年逝於倫敦,享年7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