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法家的比較

2007-01-16 3:12 am
佢地既分別係咩?

回答 (3)

2007-01-16 3:19 am
✔ 最佳答案







回答者 :暱稱 [博士級 1 級]
回答時間:2007-01-14 16:00:30






儒家和法家的比較
春秋戰國期間,封建制度遂漸瓦解,諸侯互伐不斷,各派學者因應時勢需而相繼冒出。儒家和法家均是先秦時期最大的學派。儒家以「禮樂教化」作為標榜,吸引各國君主採用。法家則強調君主權勢和用人手段,是名副其實的利君思想。儒法兩家的思想似是截然不同,但依然有其相似之處,兩者均對後世中國的政治有深遠的影響。
法家主張的人性論與儒家荀子的性惡之說不謀而合。儒家奠基者孔子認為性相近而習遠,孟子主張性本善,而荀子則認為人性傾惡,「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後起的法家吸收荀子之說,韓非更將其發揮極致,認為人的行為都從私己利己而出發,一切人之關係都以利益為標準,人人都抱自私的心態,即使是為人父母也難免;「父母之於子也,產男則賀之,產女則殺之。」因此,儒法兩對人性論的看法可說是相當接近。
在政治觀方面,儒法兩家則有著相異的觀點。儒家主張愛民為政治目的,認為靠法律的政治不是一種理想政治。儒的主張者認為在法律以外,加上道德教化,政治主要是建立在德教之上,法律只是在德無法施行時不得已用的工具,故反對用刑罰和殺戮以鎮壓人民。「暴其民者,則身死國亡,不甚則身危國削。」相反,法家認為要以法治國,法是不分貴賤,每人都要一律遵守,行法要有刑有賞,認為政府的基礎若建立於人民的擁戴上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君主愛民也不能夠做到如父母愛子女一樣。只有用嚴刑峻法,才可使人民不敢不忠及不敢為非。法家不但要嚴,亦要周密的計劃,使惡人也無所逃避。
儒家主張注重禮樂教化,仁政德治的政治觀。而法家的「勢」則只管扶植君主的權勢。「為政以德」,孔孟認為君主應以身作則,以德為政,使國家大治,反對不義之戰及刑罰。相反,法家集大成者韓非注重君主的絕對權威,任為世上賢人太少,所以賢人政治行不通,只要有勢才可成治,君主亦須重握刑、德兩大權,故謂「殺戮之謂刑,廢賞之謂德」。由此可見,法家與儒家的「重民」及「民貴君輕」思想大相逕庭。
儒家孟子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而法家韓非則主以「法」使人民服從。孟子反對君主集權或霸政,主張「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君主應保障人民利益,以愛民為條件,充滿進步的民主思想。法家完全反對這種想法,認為君主必須「貴法治,賤仁德」,以人民愛戴君主而建立的國家並不安穩,一旦人民對君主失去信任,國家便會崩潰,因而不贊成儒家的愛民理論。韓非以嚴刑峻法使人民害怕,樹立君主絕對權威,同時也必須監控「儒」、「遊俠」兩種人,概因「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皆不利於國家。
韓非又主張「術」,重視用人,卻反對君臣之間存在仁愛信義。孔、孟皆認為君主必須以德服眾,將仁義推己及人,達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又以及人之幼」,「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讎」,但法家認為人性惡,所以臣子對君主之權處心積慮。
2008-11-16 6:43 am
抄人加- -
不過都幾好.....我剛好有用
唔該哂~!!!
2007-01-16 9:38 pm
儒家思想,又稱儒學,也有人認為它是一種宗教而稱之為儒教,最初指的是冠婚喪祭時的司儀,自漢代起指由孔子(西元前551年(西元前479年,春秋時期魯國人)創立的後來逐步發展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儒家的學說簡稱儒學,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流派,自漢以來在絕大多數的歷史時期作為中國的官方思想,至今也是一般華人的主流思想基礎。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東南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奉儒學為官學的最後一個王朝大清帝國被民國取代以後,儒家思想受到了外來新文化最大限度的衝擊,不過在歷經多種衝擊、浩劫乃至官方政權試圖徹底鏟除儒家思想之後,儒家思想依然是中國社會一般民眾的核心價值觀,並在世界上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和民族傳統的標記。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學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說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儒家哲學注重人的自身修養,要與身邊的人建立一種和諧的關係。對待長輩要尊敬講禮貌。朋友之間真誠守信用,「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為官者要清廉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統治者要仁政愛民,「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對待其他人要博愛,「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對待上司要忠誠,「君事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對待父母親屬要孝順,「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尊重知識,「朝聞道,夕死可矣。」,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提倡人要到達溫、良、恭、儉、讓的道德境界。


儒家思想的特點和地位
儒家思想不同其它宗教。一般的宗教,往往力圖一統宇宙,把「自然」、「科學」和「人」、「社會」的問題建立在一個體系之下,而人類對「自然」、「科學」的認識呈現日漸增長的狀態,因而過去宗教的設論不斷地變成謬誤;在當時無法理解的一些基本問題上,各種宗教則做了各種編造。儒家思想關注的並非「自然」、「科學」,而是人和社會,是人類永恆的課題,在這些永恆的課題上儒家的某些思想建立起了具有永恆價值的價值體系。



儒家的歷史

儒家思想產生的背景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由於社會內部不可調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機搖撼了傳統文化的權威性,對傳統文化的懷疑與批判精神與日俱增,就連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當時所處的時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中,並對傳統文化加以適當的改造,以便在社會實踐中建立一種新的和諧秩序和心理平衡,這種情況到了大變革的戰國時代顯得尤為突出,因為人們在崩塌的舊世界廢墟上已經依稀看到了衝破舊尊卑等級束縛的新時代的曙光。

未來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模式,就成了舉世關注的大問題,並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場百家爭鳴式的大辯論。當時代表社會各個階級、階層利益的諸子百家,紛紛提出各自的主張,其中一個最主要的爭論焦點就是如何對待傳統文化的問題。圍繞這個問題而進行的思想交鋒,儒、法兩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們旗鼓相當,針鋒相對,英者雲集,皆為顯學。另外還有墨家、道家、陰陽家等等學派,可謂學派林立,是中國歷史上學術與言論的開明時代。


儒學的形成
儒家學派之前,古代社會貴族和自由民通過「師」與「儒」接受傳統的六德(智、信、聖、仁、義、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的社會化教育。從施教的內容看,中國古代的社會教育完全是基於華夏族在特定生活環境中長期形成的價值觀、習慣、慣例、行為規範和準則等文化要素之上而進行的。儒家學派全盤吸收這些文化要素並上升到系統的理論高度。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舊日統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一變「學在官府」而為「有教無類」,使傳統文化教育播及到整個民族。這樣儒家思想就有了堅實的民族心理基礎,為全社會所接受並逐步儒化全社會。但是儒家學派固守「道不過三代,法不貳後王」(《荀子·王制》)。

儒家思想的內涵豐富複雜,封建皇權逐步發展出基礎理論和思想,即講大一統、講君臣父子和講華夷之辨。


漢武帝獨尊儒術
在漢武帝之前,秦朝是以法家思想為政權的統治思想。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加之漢字尚處於雛形,不具備準確表達的功能,正統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在漢初,當時的主流思想是道家思想,所謂黃老道行無為之治。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強調以儒家思想為國家的哲學根本,杜絕其他思想體系的根本。鑒於秦朝苛政的覆滅,統治階層意識到仁政對於維持王朝穩定統治的必要性,漢武帝採納了他的主張。從此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研究四書五經的經學也成為了顯學。此時,孔子已死百余年。董仲舒在具體的政策上將道家,陰陽家和儒家中有利於封建帝王統治的部分加以發展,行成了新儒家思想。

在漢朝的儒家思想普及過程中,很多社會問題得到解決。儒家思想傾向於施用仁政管理國家,政治家們以此為根據,限制土地過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體系。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三綱五常」等政策。


自漢以來至今,儒家思想在絕大部分歷史時期是中國的主流價值觀。 漢朝以後,歷朝歷代四書五經被無數次修訂,孔子原作已面目全非。儒學在魏晉時期演變成玄學。唐代政權基本上以儒家思想為主導,但是也滲透了道教和佛教。宋朝時發展為程朱理學,尊周敦頤、程顥、程頤為始祖,朱熹為集大成者,經明朝王陽明又發展為心學。後取得官方地位。現在所說的儒家思想,相當部分來自宋朝的文獻。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都以朱熹的理學內容為考試題目,對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民國以後,儒家從思想到形式的系統體系在民間和官方的存在轉為主要保存了儒家思想的價值觀在中國人思想中的主流地位。近代以來,中國的落後致使人們對中國文化作出反思,對儒家思想也發生了各種爭論;其中學衡派的學人對孔子和儒家思想在現代社會的地位做出了深刻的研判,併產生了新儒家。在中國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儘管政府當局曾經帶頭「打倒孔老二」,但儒家思想在國人價值觀中的主流地位並不可能去除,改革開放以後,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華文化的恢復、發展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

法家,中國春秋戰國時代一個以法治為核心的思想學派。這個學派否定了世襲貴族天然傳承的等級制度,認為「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史記•商君列傳》)他們在政治實踐中,獎勵耕戰,毀棄詩書,徹底與傳統文化決裂,主張以法治國。

這種流派主要盛行於戰國時的韓、魏、趙三國,而早期的法家學派人物亦來自這三國,如商鞅來自魏國、申不害來自韓國、慎到來自趙國等。法家中有三個學派:慎到重「勢」、申不害重「術」,商鞅重「法」,這些學派思想由韓國人韓非子集以大成,構成法家思想的終極核心。

法家這種學說乃一種純功利主義的思想體系,內容核心主要是針對君主如何加強統治。在戰國時代那種「捐禮讓而貴戰爭,棄仁義而用詐譎,苟以取強而已矣」的殊死競爭的情況下,法家這種思想在鬥爭中確是相當實用,如秦統一六國就是明證,而儒家那種固守傳統的溫和政治主張就未免顯得有些「愚遠而闊於事情」了(《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西漢後期,法家思想被「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儒家所吸收,並開始以儒法並用「儒表法裏」的理論治理國家,獨立的法家學派逐漸被排斥掉。

有人認為法家代表了新興地主階級意識形態。


收錄日期: 2021-04-16 15:19:4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15000051KK0367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