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回答者 :暱稱 [博士級 1 級]
回答時間:2007-01-14 16:00:30
儒家和法家的比較
春秋戰國期間,封建制度遂漸瓦解,諸侯互伐不斷,各派學者因應時勢需而相繼冒出。儒家和法家均是先秦時期最大的學派。儒家以「禮樂教化」作為標榜,吸引各國君主採用。法家則強調君主權勢和用人手段,是名副其實的利君思想。儒法兩家的思想似是截然不同,但依然有其相似之處,兩者均對後世中國的政治有深遠的影響。
法家主張的人性論與儒家荀子的性惡之說不謀而合。儒家奠基者孔子認為性相近而習遠,孟子主張性本善,而荀子則認為人性傾惡,「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後起的法家吸收荀子之說,韓非更將其發揮極致,認為人的行為都從私己利己而出發,一切人之關係都以利益為標準,人人都抱自私的心態,即使是為人父母也難免;「父母之於子也,產男則賀之,產女則殺之。」因此,儒法兩對人性論的看法可說是相當接近。
在政治觀方面,儒法兩家則有著相異的觀點。儒家主張愛民為政治目的,認為靠法律的政治不是一種理想政治。儒的主張者認為在法律以外,加上道德教化,政治主要是建立在德教之上,法律只是在德無法施行時不得已用的工具,故反對用刑罰和殺戮以鎮壓人民。「暴其民者,則身死國亡,不甚則身危國削。」相反,法家認為要以法治國,法是不分貴賤,每人都要一律遵守,行法要有刑有賞,認為政府的基礎若建立於人民的擁戴上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君主愛民也不能夠做到如父母愛子女一樣。只有用嚴刑峻法,才可使人民不敢不忠及不敢為非。法家不但要嚴,亦要周密的計劃,使惡人也無所逃避。
儒家主張注重禮樂教化,仁政德治的政治觀。而法家的「勢」則只管扶植君主的權勢。「為政以德」,孔孟認為君主應以身作則,以德為政,使國家大治,反對不義之戰及刑罰。相反,法家集大成者韓非注重君主的絕對權威,任為世上賢人太少,所以賢人政治行不通,只要有勢才可成治,君主亦須重握刑、德兩大權,故謂「殺戮之謂刑,廢賞之謂德」。由此可見,法家與儒家的「重民」及「民貴君輕」思想大相逕庭。
儒家孟子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而法家韓非則主以「法」使人民服從。孟子反對君主集權或霸政,主張「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君主應保障人民利益,以愛民為條件,充滿進步的民主思想。法家完全反對這種想法,認為君主必須「貴法治,賤仁德」,以人民愛戴君主而建立的國家並不安穩,一旦人民對君主失去信任,國家便會崩潰,因而不贊成儒家的愛民理論。韓非以嚴刑峻法使人民害怕,樹立君主絕對權威,同時也必須監控「儒」、「遊俠」兩種人,概因「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皆不利於國家。
韓非又主張「術」,重視用人,卻反對君臣之間存在仁愛信義。孔、孟皆認為君主必須以德服眾,將仁義推己及人,達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又以及人之幼」,「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讎」,但法家認為人性惡,所以臣子對君主之權處心積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