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知恥"會近乎"勇"?

2007-01-16 1:17 am

為什麼"知恥"會近乎"勇"?
這個句出自何處?

回答 (2)

2007-01-16 1:22 am
✔ 最佳答案
古人論知恥

【正悟網】知恥就是有羞恥之心。孔子曾讚賞“行己有恥”的士大夫精神,他還說,“知恥近乎勇”。一個人有了羞恥之心,才能臨財不貪,臨難不屈;才能謙和退讓,取捨有度。無論是個人修養,還是民族氣節,知恥都是良知的先導。
孔子說:“行己有恥”(《論語•子路》),即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孔子還說“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大意是有羞恥之心就接近勇敢了。一個人懂的羞恥,才能自省自勉。有羞恥之心的人,才能勇敢的面對自己的錯誤,戰勝自我,這是“勇”的突出表現。
孟子說:“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醜上》),大意是一個人沒有羞恥之心,就不能算作是人。
孟子主張性善論,他認為人生來就有惻隱之心、羞恥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是仁、義、禮、智的萌動,只有禽獸才不具備人類的這些天然的善性。人有“羞惡之心”,才會在名利面前表現出高風亮節。
孟子還說:“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也”(《孟子•盡心上》),大意是一個人不可以沒有羞恥感,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才真的是不知羞恥呀!
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不是很容易的事。一個人知道自己的不足會覺的羞恥,能夠有勇氣改正,那還為時不晚。如果安於羞恥,或者不覺的是羞恥,反以為是榮耀,那就不可救藥了。
朱熹說:“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子語類》),意思是一個人有了羞恥心,就能做那些不該做的事。
人有了羞恥心,才能意志堅定,於貧富、得失、義利之間有所取捨,而不是任憑慾望的驅使。否則,人沒有了羞恥心,就甚麼事情都能做的出來。
明朝學者呂坤在《呻吟語•治道》中說:“五刑不如一恥”,即再嚴酷的刑罰,也不如讓百姓懂的一個“恥”字。呂坤認為,教育人懂的廉恥要比重刑更重要。人的道德提高了,知道了甚麼叫羞恥,甚麼事該做,甚麼事不該做,就能明辨是非,這比犯了法再來處罰更有效。因此,儒家一貫主張教化為先,懲罰在後。
2007-01-16 1:30 am
古人云:「知恥近乎勇」。出於《禮記.中庸》:「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意即知道何謂羞恥,就接近於真正的勇敢。要跟人硬碰硬,就要有勇有謀,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要勝不外乎勇,要勇首先要知恥。對於一家,永遠只覺得自己的產品是最好,永遠都只將責任推到別人身上的公司。如此不知「恥」,又如何勇,又如何勝?

因為人難免犯錯但如果能改過的話,仍然可以成為有用的人,所以在這段中你可舉個有關知恥近乎勇的正面例子(不論古今皆可),但所舉例子要一般人都知道的哦!
人 既 無 知 及 受 業 報 而 生 於 世 上 , 不 可 能 無 犯 過 失 。 但 最 重 要 能 錯 而 能 改 , 但 能 改 過 的 動 力 是 來 自 「 知 恥 」 。 故 古 人 言 「 知 恥 , 近 乎 勇 。 」 人 犯 過 就 是 不 知 恥 。 孟 子 曾 言 知 恥 給 人 影 響 是 最 大 。 如 能 做 到 知 恥 便 是 聖 人 。 不 知 恥 者 與 禽 獸 無 異 。 能 改 過 的 要 訣 就 是 憑 這 一 念 。 人 能 別 於 禽 獸 也 在 這 一 念 。

圖片參考:http://www.enlightening8.com/3/img/stretch.gif
改 過 的 第 二 因 素 , 就 是 要 有 相 信 因 果 報 應 的 敬 畏 心 。 需 知 種 瓜 得 瓜 , 種 豆 得 豆 是 宇 宙 法 則 , 本 來 如 此 。 善 惡 因 果 如 斯 響 應 , 無 人 可 逃 , 只 差 時 空 因 緣 條 件 成 熟 。 更 無 法 消 滅 內 心 的 良 知 。

圖片參考:http://www.enlightening8.com/3/img/stretch.gif
改 過 的 第 三 因 素 是 要 有 勇 氣 及 決 心 , 一 般 人 不 能 改 過 就 是 因 循 苟 且 而 失 敗 。 如 能 將 犯 罪 時 的 勇 氣 去 面 對 未 來 。 發 起 一 錯 不 能 再 錯 的 決 心 , 則 改 過 必 可 成 功 。

圖片參考:http://www.enlightening8.com/3/img/stretch.gif
日 常 引 用 「 己 所 不 欲 勿 施 於 人 」 為 座 右 銘 。 凡 事 先 想 想 對 於 跟 自 己 易 地 而 處 時 情 形 會 怎 樣 ? 你 便 會 減 少 很 多 傷 害 到 他 人 的 過 錯 。


收錄日期: 2021-04-16 16:28: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15000051KK0273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