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的問題
在中國史上有沒有皇帝是由人民擁立?有沒有一個時期沒有皇帝?
回答 (2)
幼年
朱元璋生於元朝天順帝天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未時。父親朱五四(後名世珍),母親陳氏。朱元璋祖籍為江蘇沛縣,籍淘金戶。祖父初一因當地不產金,賠納不起而徙句容,後徙泗州,至父親時方徙濠州(今安徽鳳陽)定居。原名重八,後改為興宗。參加元末農民起義後改名為朱元璋,字國瑞。朱元璋幼時曾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朱元璋的父、母、兄先後去世,不得已而入皇覺寺當行童。入寺不到二個月,因荒年寺租難收,寺主封倉遣散眾僧,朱元璋只得離鄉為遊方僧。
起義
至正十二年(1352年)受好友湯和來信勸說,參加紅巾軍,投靠郭子興,由於指揮有方,不久便由一名小軍官逐漸升為元帥,並娶郭子興養女馬氏(後為皇后)。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佔集慶,將這裡作為自己的根據地,並改名為應天府。 朱元璋採取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採取穩健的進攻措施,擊敗了徐壽輝、陳友諒和張士誠的勢力。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受小明王韓林兒封為吳國公。1364年自封為吳王。
建國
朱元璋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1月23日),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建國號大明,年號洪武。以應天為「南京」,開封為「北京」。同年閏七月,大將徐達攻克大都,元朝覆亡。洪武十四年(1381年)征服雲南,中國大體上統一。
洪武元年,大封諸將為公侯。初封六公,其中以六大將、一大臣為開國元勳。分別為: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遇春、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
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初十日,朱元璋命於雞鳴山立功臣廟。當時他告諭中書省臣說:「元末政亂,禍及生靈。我倡義臨濠,以全鄉曲。繼率英賢渡大江,遂西取武昌,東定姑蘇,北下中原,南平閩廣,越十有六載,始克混一。每念諸將相從,捐驅戮力,開拓疆宇,有共事而不睹其成,建功而未其報。追思功勞,痛切我懷。因此,命有司立功臣廟,序其封爵,為像以祀。人孰無死,死而不朽,乃為可貴如諸將者,生建忠勇之命,死有無窮之榮;身雖歿而名永不磨滅」。六月初三日廟成,朱元璋親定功臣位次,以徐達為首,次常遇春、李文忠、鄧愈、湯和、沐英、胡大海、馮國用、趙德勝、耿再成、華高、丁德興、俞通海、張德勝、吳良、吳楨、曹良臣、康茂才、吳復、茅成、孫興祖凡二十一人。死者像祀,生者虛位。又以廖永安、俞通海、張德勝、桑世傑、耿再成、胡大海、丁德興七人配享太廟。此位序屢經刪汰,已非洪武二年所定名單位次。
朱元璋共有二十六子,嫡長子為皇太子,其餘皆分封為王,又分封一個從孫為王,使之出鎮全國險要。一部分鎮守北方以防蒙古的侵擾,稱邊王。他們東起遼東,西迄甘肅,各守據點,保衛著邊疆,如燕王朱棣鎮北平(今北京)、寧王朱權鎮大寧(今內蒙古昭烏達盟寧城縣大明城)、谷王朱穗鎮宣府(今河北宣化)等稱為「守邊」九王。餘下則星羅棋布,分駐內地。如周王鎮開封、楚王鎮武昌、潭王鎮長沙、蜀王鎮成都、魯王鎮兗州等。諸王中,以北方邊王的勢力最大。如寧王有甲士八萬,戰車六千。而燕王和晉王權力尤高,如中央派來的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等均受其節制,甚至朱元璋允許此二王擴展其軍事勢力,軍中事大者方纔奏聞,但直接導致了建文帝的靖難之變。
明朝穩定之後,朱元璋為明朝制訂了包括《大明律》在內的一系列嚴格的典章制度來約束眾臣。
在朱元璋主政期間,處死了大批不法貪官,包括開國將領朱亮祖,女婿駙馬都尉歐陽倫,其中甚至因為郭桓案,空印案殺死數萬名官員。由於朱元璋的吏治嚴厲,在明初相當長一段時間,官員腐敗的情況得到有效遏制。
朱元璋雖然對官員要求嚴厲,但非常注意減輕民間普通百姓的負擔,在主政期間,基本上實現了輕徭薄賦,同時多次救濟災民。社會生產力在其統治期間得到了很大的恢復,人口穩定成長。他生活儉樸,工作勤奮,在明南京皇宮內,沒有設立御花園,只有御菜園,其中種滿蔬菜,供給皇宮。
朱元璋曾多次籌劃北伐蒙古以保障北方邊塞的安寧。大勝,並曾成功在甘肅擊敗王保保、在東北逼降納哈出、在蒙古高原幾乎活捉元主脫古思帖木兒,但1372年大將軍徐達率領的明朝精兵在和林為王保保所擊敗,迫使朱元璋放棄了佔據整個蒙古故地的企圖。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朱元璋駕崩於應天皇宮。葬紫金山孝陵。
評價
朱元璋結束了統治漢人幾十年之久的蒙古人並恢複了漢服,科舉等漢人的傳統,對貪官毫不手軟,從而開拓了276年的大明帝國。
家族列表
父親 仁祖淳皇帝 朱世珍(原名朱五四)
母親 淳皇后陳氏
兄弟姊妹
朱興隆,南昌王
皇后 馬秀英〔孝慈高皇后)〕,宿州人,父馬公、母鄭媼(公與媼非正式名字),郭子興義女。卒於1382年,壽51歲,諡為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后。
妃:
成穆貴妃孫氏,陳州人,卒於1374年,壽32歲。兄孫藩,元帥馬世熊義女。
淑妃李氏,壽州人,父李傑。
寧妃郭氏,濠州人,父郭山甫,兄郭興、郭英。
子女
子
朱標,長子,懿文太子 (孝慈高皇后出) ,逝於1392年,長子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繼明太祖帝位
朱樉,次子,秦愍王 (孝慈高皇后出)
朱棡,三子,晉恭王 (孝慈高皇后出)
朱棣,四子,明成祖 (碩妃出,但自稱孝慈高皇后出)
朱橚,五子,周定王 (孝慈高皇后出)
朱楨,六子,楚昭王 (胡充妃出)
朱榑(1364年-1428年),七子,齊王(永樂朝廢為庶人)(達定妃出)
朱梓(1369年-1390年),八子,潭王(洪武朝自焚死)(達定妃出)
朱杞,九子,趙王(幼殤)
朱檀,十子,魯荒王 (郭寧妃出)
朱椿(1371年-1423年),十一子,蜀獻王 (郭惠妃出)
朱柏(1371年-1399年),十二子,湘獻王 (胡順妃出)
朱桂(1374年-1446年),十三子,代簡王 (郭惠妃出)
朱柍,十四子,肅莊王 (郜氏出)
朱植,十五子,遼簡王 (韓妃出)
朱栴,十六子,慶靖王 (余妃出)
朱權,十七子,寧獻王 (楊妃出)
朱楩,十八子,岷莊王 (周妃出)
朱橞,十九子,谷王(永樂朝廢為庶人)(郭惠妃出)
朱松,二十子,韓憲王 (周妃出)
朱模,二十一子,沈簡王 (趙貴妃出)
朱楹,二十二子,安惠王
朱桱,二十三子,唐定王 (李賢妃出)
朱棟,二十四子,郢靖王 (劉惠妃出)
朱㰘,二十五子,伊厲王 (葛麗妃出)
朱楠,二十六子。
公主
臨安公主,1376年下嫁韓國公李善長子李祺(? -1403年),1421年卒。
寧國公主,母孝慈高皇后,1378年下嫁汝南侯梅思祖從子梅殷(淮安總兵官),1434年卒。
崇寧公主,1384年下嫁牛城,未幾薨。
安慶公主,母孝慈高皇后,1381年下嫁歐陽倫。
汝寧公主,1382年下嫁吉安侯陸仲亨子陸賢。
懷慶公主,母成穆貴妃孫氏,1382年下嫁永春侯王寧,子王貞亮。
大名公主,1382年下嫁灤城侯李堅,1426年卒,子李莊。
福清公主,母安妃鄭氏,1385年下嫁鳳翔侯張龍子張麟。麟未嗣侯卒。永樂十五年(1417年)卒。
壽春公主,洪武十九年(1386年)下嫁穎國公傅友德子傅忠,1388年卒。
十公主,早薨。
南康公主,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下嫁東川侯胡海子胡觀(自縊死),1438年卒。
永嘉公主,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二(1389年)年下嫁武定侯郭英子郭鎮,1455年卒。
十三公主,早薨。
含山公主,母高麗妃韓氏,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嫁尹清(掌後府都督事),1462年卒,壽82歲。
汝陽公主,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七年(1392年)下嫁謝達(前府都督僉事)。
寶慶公主,太祖最幼女(父崩時,年3歲),1413年下嫁趙輝(南京都督),1433年卒。
福成公主,父南昌王(朱興隆),母王氏,嫁王克恭。王克恭曾任福建行省參政,後改福州衛指揮使。
慶陽公主,蒙城王(仁祖朱世珍弟壽春王之子)女,嫁黃琛(淮安衛指揮使)。
傳說
由於出身民間,有關朱元璋之傳說眾多,其中以其天生有天子相、天子金口等為多。著名的例子,便是在皇覺寺當小和尚時,老師傅要求朱元章清理廟堂大殿,朱元章趁著師傅不在寺內,開金口對著眾尊佛像,要諸佛自行清洗乾淨,並且也要打理大殿內一切。話剛說完,諸佛便慌慌張張行動起來。
Since Qin Shi Huang as the first emperor (皇帝) in China until Pu Yi as the last (most of the historians don't recognize Yuan Shi Kai as a genuine emperor), China had an emperor as her ruler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Before Qin Shi Huang, only kings (王), a lesser title than an emperor, existed as the supreme rulers. So, before 221 B.C. and after A.D. 1911, there is no emperor in China.
Between 221 B.C. and A.D. 1911, no emperor was established by people directly from an ordinary civilian. However, Liu Ban (the first emperor of Western Han Dynasty), originally a minor official, was supported by other ordinary civilians to be a leader before becoming a king and then an emperor, while Zhu Yuan Zhang (the first of Ming Dynasty), a monk turning to be a rebel, was established as a leader by his father-in-law before becoming an emperor. Other founding emperors were either originally warlords or foreign rulers.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16: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15000051KK0179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