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5霸是那5人
回答 (9)
晉文公、宋襄公、楚莊王、 齊桓公、秦穆公
對嗎??
春秋5霸是秦穆公、楚莊王、齊桓公、宋襄公同晉文公。
真正的「春秋五霸」,歷來爭論不休,就像「三皇」一樣,似乎好難會有一個絕對的答案。但如果一定要實指,我比較認同齊桓、晉文、秦穆、楚莊及吳王闔閭為「春秋五霸」。
《左傳》以外最早有關「春秋五霸」的出處,似乎是出自《孟子》。《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諸侯,五霸之罪人也。」愚認為要討論「春秋五霸」是誰人,就應當從《孟子》中去尋找。
五霸的各種說法,齊桓、晉文似乎是必然之選,故對於這二人本人不再多談。
《孟子》書中,霸的特徵有二。《孟子.告子下》:「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挾持一部份諸侯去攻打其他諸侯,是五霸常用的技倆。
霸的另一特徵是必為大國,《孟子.公孫丑上》:「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稱得上大國的方可為霸。
以這兩個原則試看,首先宋襄公不可稱為霸,《左傳.僖公二十一年》:「宋人為鹿上之盟,以求諸侯於楚。楚人許之。公子目夷曰:『小國爭盟,禍也。宋其亡乎,幸而後敗。』」連宋襄公之子目夷都認為宋乃小國,在孟子的眼中,宋襄公自然沒有霸的條件。
吳王闔閭卻不同。《孟子.離婁上》:「天下無道,小役大,弱役強。……齊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絕物也。』涕出而女於吳。」據《說苑‧權謀》,這裡的吳是指吳王闔閭,孟子以齊景公受命於吳王闔閭作為小役大(力量小的受力量大的役使)的例子,可見孟子眼中的吳王闔閭,是一個大國的諸侯,而吳王闔閭聯合唐蔡等諸侯討楚,亦合乎霸的條件。
再看楚莊王,當時的楚國自是一個大國,在邲之戰中,楚國挾著鄭國的軍隊對抗晉國。合乎孟子所言霸的兩個條件。
越王勾踐應該可以被否定。觀《史記.越王句踐世家》,勾踐由伐吳到北上與齊晉爭霸,都沒有動用過其他諸侯的兵力。不合「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的原則。
最後看看秦。《孟子.告子下》:「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可以知道在孟子的心目中,秦穆公是一個霸主,應為五霸之一。
總括以上,本人淺陋之見,孟子所言的「五霸」應該是指齊桓、晉文、秦穆、楚莊及吳王闔閭,為最早被提出的說法。這看法與主流意見不同,加上只是個人的忖測,希望有識者能指出不足的地方。
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
我中一本中史書係咁講架
春秋時期或稱春秋時代,簡稱春秋。《春秋》是魯國的史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春秋時期之後是戰國時期。春秋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的歷史。現代的學者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為止,稱為「春秋時期」。
參考: tvb
先後有五個國家稱霸,即齊、宋、晉、楚、秦(又有一說是齊、晉、楚、吳、越),合稱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時期相繼稱霸的五個諸侯 ,但究竟是指哪五個國君歷來有不同的説法,莫衷一是。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兩種:一說為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另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目前史學界還沒有一個標準而明確的定論。但在所有說法中均有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三人。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時期相繼稱霸的五個諸侯 ,但究竟是指哪五個國君歷來有不同的説法,莫衷一是。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兩種:一說為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另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目前史學界還沒有一個標準而明確的定論。但在所有說法中均有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三人。
孙景坛
提要:本文对中国古代史上的十几种“五霸”说,和现在史学界的最流行的两种“五霸” 说——“齐桓、晋文、楚庄、吴阖、越勾践”、“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提出了批评。认为:“五霸”的判别,在时限上应以《左传》所载的“齐桓始霸”和宾媚人所说的“ 五伯之霸也”为准;在人选上应以被时人曾“许之为霸”为据。这样,“五霸”应是“齐桓、晋文、晋襄、秦穆、楚庄”。
关键词:五霸 左传 宾媚人 齐桓 晋文 晋襄 秦穆 楚庄
“五霸”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常识,但“五霸”究指哪五人,自古及今两千年来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说法有十几种,人头多达十五个。现在,史学界的说法仍有两种:一为齐桓、晋文、楚庄、吴阖、越勾践;另一为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而《历史辞典》、《辞海》、《辞源》等权威典籍,对“五霸”词条的解释则是二说并存,莫衷一是。这个问题似乎成了千古之谜。不过,笔者认为:只要详加研究,这个千古之谜是不难解决的。下面,笔者想对此谈点新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古今”五霸”说的历史回顾
“五霸”说的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战国后期至唐宋;二是明清至近代;三是现代。
第一个时期是“五霸”说的争鸣时期,各家主要是提出了自已关于“五霸”的说法,但都缺乏论证。就目前掌握的材料看,他们的“五霸”说共有六种:
1、“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说。如荀子《王霸》说:“……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故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殆中国,无它故焉,略信也。是所谓信立而霸也”从之者有《墨子·所染》等。
2、“齐桓、晋文、秦穆、楚庄、越勾践”说。如王褒《四子讲德论》说:“五伯以下,各自取友:齐桓有管、鲍、隰、宁,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晋文公有咎犯、赵衰,取威定霸,以尊天子;秦穆有王、由、五羖, 攘却西戎,始开帝绪;楚庄有叔孙、子反,兼定江淮,威震诸夏;勾践有种、蠡、谍、庸,克灭强吴,雪会稽之耻。”
3、“昆吾、大彭、豕韦、齐桓、晋文”说。如《白虎通·号篇》说:“五霸者,何谓也。昆吾氏、大彭氏、豕韦氏、齐桓公、公晋文公是也。”从之者有服虔《左传解谊》、高诱《战国策·齐策一》和《吕氏春秋·先已》注,应劭《风俗通义·皇霸》、崔*(撰:去手+土)《庄子·大宗师》注,杜预《左传·成二年》注,颜师古《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序》注,孔颖达《左传·成十八年》正义,杨士勋《谷梁传·隐八年》疏,丁公著《孟子手音》等。
4、“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吴阖闾”说。如《白虎通·号篇》说:“或曰‘五霸’谓: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阖庐也。”
5、“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说。如《白虎通·号篇》说:“或曰‘五霸’谓: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也。”赵歧《孟子·告子》注、应劭《风俗通义· 皇霸》、高诱《吕氏春秋·当务》和《淮南子汜论篇》注,陆德明《左传·成二年》释文、颜师古《汉书·地理志上》注、司马贞《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索引等,从之。
6、“齐桓、宋襄、晋文、秦穆、吴夫差”说。如颜师古《汉书·诸王侯表序》注说:“此五霸谓:齐桓、宋襄、晋文、秦穆、吴夫差也。”
在这六种说法中,从之者较多的有两说,无从之者的有三说;人头十一个,其中完全相同的仅有二人,即齐桓、晋文;十一人有八人在春秋,有三人在夏商二代。
第二个时期是“五霸”的考订时期。此时史学界开始对以往的“五霸”说进行了新的审视,有人同意以往的说法,有人则提出了新的“五霸”说。这时的“五霸”说有五家(本文由于篇幅有限,其考订一律从略):
詳見: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摘:e网无际,2003.09.28
而本人則認為齊桓公為五霸之首!!!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55:0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15000051KK0145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