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遊澳門,請提供行程。

2007-01-15 6:48 pm
多年前去過澳門,當時剛剛有觀光塔及大部份地方都已經觀光過,
現在想和太太、外母及外父去,主要會到漁人碼頭,及乘吊車上松山,
希望有其它行程,每人預算$800兩天行程包括交通、香港至澳門船票、酒店及各餐食,希望可以住間特別的酒店,
。謝謝!

回答 (3)

2007-01-15 8:26 pm
✔ 最佳答案
$800蚊budget,來回船飛都已經三百幾啦,剩返四百零蚊,要食,又要住特別既酒店,都有D難度(除非”特別”既意思係”特別舊”或者”特別差”啦,咁例如新中央呀,內港附近o個D鬼佬話好有”中國特式”既賓館呀,每晚每人百零蚊).
澳門D酒店而家隨便一間walk in入去雙人房都要八百至一千一晚啦,所以你最好響香港買定package(例如,船飛+酒店+泥碼,入去賭場,將D泥碼過完檯,cash左佢就即走,咁會係最平既方法,有D package三五百蚊o者,咁你地有大把budget食好野啦,但係如果再玩落去就唔知啦...).
澳門比較有特式既酒店,例如:聖地牙哥(歐洲古堡式,不過話為皮唔住執笠話左好多年,唔知執左未),威斯汀(有golf球場,但係響路環,比較遠),永利(新開,D房超大,但係超貴,有resort),星際(都係新開,特別在夠新囉),文華東方(有resort,但係而家已經冇景睇,同埋都幾舊啦).
仲有如果你想坐纜車上松山,因為纜車成日都停駛(for檢查維修,去之前打個電話問下有冇開會好D),漁人碼頭未去過都可以去下既(佢既賭場開左十幾日咋).但係如果你淨係玩呢兩個地方,點玩到兩日一夜呀?
食野都唔使點介紹啦,Yahoo知識+大把人問過講過啦,講來講去都係o個十零廿間食肆/小食店(如果你真係想知,我都可以再補充既).
2007-01-15 8:26 pm
首先要說的是澳門的消費在近一兩年高了很多, 你的預算比較低, 要有心理準備會超支.

景點方面其實無大變化, 最新的好去處就是參觀各大賭場, 不是叫你去賭, 純粹入去參觀, 非常的金碧輝煌, 建築也有些特色, 最近漁人碼頭開了一個燒烤餐廳, 可以一試.
2007-01-15 7:30 pm
BY回答者 :雙木護 [大學級 1 級]



大三巴牌坊 Ruins of St. Paul

即聖保祿教堂的前壁遺跡,是澳門最具代表性的古蹟。教堂原是一名意大利耶穌會神父設計,由聚居澳門的日本教徒興建。從1602年奠基,到1637年才全部竣工。

這間教堂可以說是與火結下不解緣,從其雛型起始,曾先後經歷三次大火,屢焚屢建,是一活生生的歷史見證。其中1835年一月的一次大火,整座教堂幾乎付諸一炬,幸好教堂最珍貴的前壁仍能保存屹立,成為今日的大三巴牌坊。最近一次大規模維修保養工程在1991年竣工。除了最底層教堂入口之外,牌坊共有四層,每層都放有早期澳門製炮工廠鑄造的銅像。



議事亭前地
Leal Senado Square

議事亭前地

議事亭前地,於1784年建成。本地居民又稱此地為『噴水池』。開埠至今議事亭前地一直是澳門市中心 ,兩側建築建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1993年,前地一帶鋪設黑白色碎石地面 ,並砌成波浪形圖案 ,襯托周圍顏色鮮艷的文物建築 ,互相輝映 ,使前地一帶顯出濃濃的南歐風情。

民政總署大樓

民政總署大樓是澳門最突出的葡式建築物 ,於1789年建成 ,具有明顯的南歐建築藝術特色。在澳門民政總署的地下大堂 以及通上二樓的石級牆壁都嵌有藍色的葡國瓷片 ,以及記載了歷史的石刻。

東望洋炮台



東望洋山堡壘 Guia Fort

東望洋炮台位於東望洋山(松山)之巔 ,是澳門半島的最高點 ,建於1637至1638年間 ,位於海拔93公尺,。松山炮台原來主要用於防禦外來入侵和作為觀察站。炮台上聖母雪志殿教堂建於1626年 ,其貌與17世紀葡國鄉間供奉聖母的小教堂相似,在最近的修葺中 ,在教堂內發現了華南地區罕見的壁畫。這些壁畫糅合了中西文化的特色 ,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教堂右側有一古鐘,昔日用以報時及通知附近所有船隻駛近之用。古鐘鑄於1707年,並於1824年6月重鑄。



大炮台城堡 Monte Fort

而教堂左側就是著名的東望洋燈塔,在1865年興建,機械構造由一名澳門土生葡人裝嵌。燈塔是中國海域內最古老的燈塔。燈塔高16公尺,擁有旋轉白光,在天朗氣清的情況下,20海浬外亦可以看見。多個世紀以來,燈塔一直為船隻提供了重要的航行訊號。

大炮台

座落大三巴牌坊側的大炮台城堡,建於1617至1626年間,用以防範海盜 , 是大三巴牌坊整體工程的一部份。1622年荷蘭人企圖入侵澳門 ,但被葡人用城堡上的大炮擊退。大炮台雖然經歷了300年的滄桑,但到1966年才正式向公眾開放。在這裡,可以俯眺大三巴牌坊,及遠眺澳門市區以至中國大陸的景色。故又名為聖保祿炮台 ,澳門居民多稱為『大炮台』。

澳門─獨特的城市

澳門以前是個小漁村。她的本名為濠鏡或濠鏡澳,因為當時泊口可稱為「澳」。澳門及其附近盛產蠔,蠔殼內壁光亮如鏡,澳門因此被稱為蠔鏡。後人把這個名稱改為較文雅的「濠鏡」。從這個名稱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鏡、鏡海等一連串澳門的別名。

澳門的名字源於漁民非常敬仰的中國女神──天后,又名娘媽。根據傳說,一艘漁船在一個天氣晴朗,風平浪靜的日子裡航行,突然颳起狂風雷暴,漁民們處於危急關頭。這時,一位少女站了起來,下令風暴停止。風竟然停止了,大海也恢復了平靜,漁船平安地到達了海鏡港。上岸後,少女朝媽閣山走去,忽然一輪光環照耀,少女化做一縷青煙。後來,人們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廟宇供奉這位娘媽。

十六世紀中葉,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時,詢問居民當地的名稱,居民誤以為指廟宇,答稱〝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譯〝MACAU〞,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

在後來的四百多年時間裡,東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遺產,使澳門成為一個獨特的城市。

澳門自1999年回歸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依據澳門基本法實行高度自治。在〝一國兩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門的社會和經濟方面的特色會予以保留並得以延續。

澳門的面積很小,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也是亞洲人均收入比較高的地區。澳門是一個國際化的都市,幾百年來,一直是中西文化融和共存的地方。

澳門

隨著葡國航海家華士古達嘉瑪在十五世紀末完成往印度的歷史性航程之後,葡國其他的航海家相繼往東方探險,後來探險方向稍向北移,到達中國。

一五一三年,奧維士首先到達華南地區。到十六世紀中葉有更多的葡國人東來,在珠江三角洲一帶建立起不少商貿中心,隨著發展,這些中心均移駐澳門作為根據地。

在明朝政府的准許下,澳門壟斷了中國和日本,以及中日兩國和歐洲之間的貿易。澳門的繁盛發展,亦使到西方傳教士紛紛東來,以澳門為根據地,向中日兩國宣揚基督教義。

由於澳門的繁榮及地理位置優越,部份歐洲國家一度意圖染指,欲從葡國手中奪取過來。荷蘭在十七世紀便先後五次揮兵侵略澳門,但每次均被擊退。

隨著中國逐步開放沿岸港口為商埠,英國人於一八四一年在距澳門四十哩外的香港定居,並將香港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商業及金融中心。從此,澳門作為轉口港的經濟重要性漸漸下降。不過至今仍是魚、米、雜貨及其他中國貨物的集散地。近十數年,澳門更積極發展輕工業,將製成品出口,目前製衣紡織品是澳門最主要的出口工業。

雖然澳門經歷了四百多年的無數變遷,但它一向是葡國及其文化在亞洲的一個重要據點,甚至在十六至十七世紀,葡國被西班牙統治的六十年間,澳門仍然懸掛著葡國國旗,以示效忠。後來當葡國復興後,遂嘉獎澳門為─忠誠可嘉,僅此天主聖名之城─澳門。

到一九八七年,中國及葡國政府就澳門的前途問題簽署及發表了聯合聲明。葡國同意將澳門的治權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交還中國,而澳門在中國的管治下,將按照聯合聲明的規定,成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現行的社會、經濟制度及生活方式亦基本不變,維持五十年。

離島

氹仔位於澳門半島以南,面積六點二平方公里,與澳門之間有三條大橋相連。

早在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初期,氹仔島上衹有兩座小山丘及一個海港,專供商船停泊,印度人便是在海路與中國從事貿易來往。他們的船隻只盛載著棉紗及各種製成品,沿珠江運往廣州,回程時則購買茶葉、絲及瓷器等中國特產,再轉銷世界各地。

經過長年累月的泥土堆積、氹仔的兩座小山丘漸漸成一體,一些居民開始在這片土地上種植蔬菜,或飼養家畜。後來,氹仔還一度發展為炮竹廠的集中地。近年,隨著澳門經濟穩步發展,氹仔也日漸繁盛,澳門大學 ,澳門國際機場 ,澳門運動場 ,賽馬會均位於氹仔。

路環地方較為廣闊,面積約八平方公里,比澳門半島還要大,島上保持自然風光,有山丘、樹林、海灘和天然的海水浴場,風景美麗;其中以黑沙和竹灣最為著名。

一百年前,當澳門已逐漸成為中西方的貿易交匯點時,路環離島卻是一個海盜出沒,劫掠商船的地方。當時,路環島上一片荒蕪,雜草叢生,地勢險峻,除了一些狩獵者之外,渺無人跡。一九一零年,路環島上的居民成功地驅逐了海盜;至一九六九年,連接氹仔與路環的連貫公路建成。目前,路環是一個綠化保護區,到處都可見綠樹紅花,瀰漫著一片清新自然景象,與煩囂的都市成一強烈對比。

近年,本澳經濟蓬勃發展,許多大型基建也相繼落成與以配合。如座落於九澳灣的九澳貨櫃碼頭就是本澳其中一個設備現代化的基建設施。


收錄日期: 2021-04-23 19:29:2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15000051KK0082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