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 嘅樣係點架?

2007-01-15 11:16 am
人既樣係點?

回答 (2)

2007-01-16 8:07 pm
✔ 最佳答案
人類樣子似 超人變了種的後代
2007-01-15 11:27 am
《人類社會發展史新解》的評論[㈠],頗有點誠惶誠之感,但對劉教授的分析卻不敢苟同。事實上,劉教授文中的主要觀點是針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其次涉及到是研究的方法論問題。關於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問題,我本不願多言,原因包括:1)我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非常的膚淺,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認識都是上學時被灌輸的相關知識,我擔心誤解其理論;2)馬克思理論在中國的地位猶如海市蜃樓般美麗且高聳入雲,雖然人不能居住,但它一旦崩塌卻可能砸死人;3)儘管我堅信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內部的邏輯可能非常的混亂,但我卻不願意通過對他的批判來贏得掌聲,我希望馬克思主義理論能象《莊子》中所言的:“日月出矣,而爝火不熄,其於光也不亦難呼”[㈡]的自然退出,類似人們抛棄486電子電腦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那樣,而非先破而後立的革命性的退出其活動的舞臺;4)中國人還應感謝馬克思主義;5)不論是善或惡,有總比沒有好,如果以今日的電腦語言表述,把法律、經濟和道德比作相應的應用軟體,那麽就必須以公有制或私有制爲源代碼編寫不同的作業系統軟體供相應的應用軟體運行,而馬克思主義理論正是一種以公有制爲源代碼的作業系統平臺,雖然不好且有漏洞,但總比沒有好[2]。但是既然現在的有關爭論不能回避馬克思主義的問題,那就將我對馬克思主義理論膚淺的看法在此提出,同所有的馬克思主義的學問家們切磋琢磨。

關於科學的認識論

科學的認識過程可以這樣的表述:1)確立研究物件;2)分析研究物件;3)對分析的結果進行綜合;4)得出結論,確立概念。下面以水爲例表述和解釋科學的認識過程。

水有海水和淡水之分,有長江水和黃河水之別,有純淨水和普通水之差,……,當確立水爲研究物件後,隨後的科學研究工作就是對水進行分類。一個基本的分類體系就是:純淨水、普通水和非水的自然。分類後進行研究發現:純淨水是由水分子構成,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化合而成;普通水是含有非水分子的其他元素原子、分子和微生物[3]的水。水的一切顯現形式都是水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結果。根據科學的研究對水所作的定義就是:水是由氫和氧兩種原子化合後産生的分子構成。但是如果借用馬克思主義的所謂“科學”的哲學對人定義的邏輯,則符合馬克思主義的所謂的“科學”的水分子的概念就是:水是其所處的各種關係的總和。對此,您認爲哪一種定義更合理呢?哪一種定義更符合邏輯要求和實際的情況呢?

類似地,當以科學的方法研究人類社會時也首先要進行分類。人類社會就可以分爲純淨的人類社會,普通的人類社會和非人類的社會。人們只有充分地理解了純淨的人類社會後,才能認識普通的人類社會,以及人類社會和非人類社會間的相互關係、相互作用。純淨的人類社會是由人組成,而且只能由人組成。那麽人是什麽?那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是什麽?不理解人何談理解人類社會!從科學的認識論出發,馬克思主義者對人的定義:“人是其社會關係的總和”根本滿足不了科學研究的要求,決非科學的定義。

要從科學的認識過程分析研究人類社會,首先必須研究人,研究自然的人,認識自然人,這即應是科學研究的起點,也應是其研究的目的。劉教授指出:“從馬克思的原意說,他是反對把單個人或抽象人性作爲研究起點的,而是把人當作社會關係的總和來看待”。如果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確實是建立在這樣的一種基礎之上,那麽,就可以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爲什麽不具有普適性,爲什麽作爲一種社會學的理論他卻不能解釋一些非常常見的社會現象[4]。

(一)基本思路

把人和人類社會作爲宇宙的一個組成部分研究。把宇宙分爲純淨的人類社會存在和非人的存在兩個組成部分。然後分析組成人類社會的基本原子包括什麽?很明顯,構成人類社會的基本原子有男人和女人兩種。在男人和女人中共同的是什麽?共同的就是意識和肉體?意識和肉體的關係又如何?當確定了意識和肉體的關係後,也就明確了人的特性。在明確了人的特性後,就要分析人的特性如何顯現,也就是在關係中如何表現出來。類似水的研究過程就是:在明確了氧原子的特性後,分析氧原子和氫原子如何進行化合反應形成水分子。在100 攝氏度以上的時空中水分子如何顯現,在0攝氏度以下時空中水分子如何顯現,氫原子和氧原子如何相互作用等等。儘管這樣的推理看似很抽象,事實上這才是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和要求。

(二)基本概念

談我的概念之前先介紹科學家們在研究物質結構及其顯現時的方法。當科學家們發現物質是由原子組成時,他們分析原子的結構後揭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而原子核和電子的相互作用決定了原子的特性。在此基礎上科學家們提出了原子的價和鍵的學說,並以此解釋原子間的相互作用,理解物質的結構。

以此爲借鑒,我的學說把研究的物件確定爲人之後,進而分析人的結構,提出了“人是意識和肉體的矛盾統一體”這一概念。意識和肉體這種矛盾統一體顯現爲超越和自由的特性。自然人的本性[14],也就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的本性就是自由和超越。自然人,那些在社會生活中具體運動的人的屬性是自由和超越,這是我的假說的核心概念。

在純淨的人類社會中,自然人和自然人之間的相互作用[15]顯現爲平等和差別的特徵,這就是社會人的特徵和屬性。因爲要超越,所以必須要有比較,要比較就必須要有客觀的衡量尺度,這個尺度本身就象徵著平等。沒有一個客觀、公正和平等的尺度,比較也就失去了意義和價值,超越也就不可能實現,也就不會有自由。在人和自然形成的時空中,自由和超越的人性也要求被顯現。自由和超越的人性要求平等、公正和客觀的衡量尺度時就必須要實行公有制,而要求證明、實現和標示超越和自由時需要私有制。因此,“公有制”、“私有制”、“平等”和“差別”的概念,相對于“自由”和“超越”的概念而言,它們屬於二級概念。隨著人進入不同的時空中,自由和超越的人性還將顯現爲諸如法律、民主和政府等等三級概念、四級概念、……、N級概念;人與人之間也將相應地形成不同的社會組織結構,如國家、政府、……和婚姻家庭等等。

(三)公有制和私有制

劉教授說:“因此我認爲,楊先生的這些理論與邏輯上的背反現象使他提出的救治兩種所有制的方案事實上是行不通的。”[㈢]究竟我提出的“救治兩種所有制的方案”能否行得通?本人不想對此發表什麽看法,因爲本人追求的僅僅是我的理論體系內部的邏輯合理性,而實踐上能否行得通則不是我目前所關注的重點。不過,我們不妨就我的救治方案的邏輯淵源進行一些說明。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文化有:“執其兩端用其中”重要的思想,也就是中庸的哲學。那麽,如何實現執其兩端呢?

根據我的假說,人性的兩端是“一”是平等,“二”是差別,“其中”就是自由和超越。任何一種社會必須執人性的兩端,與民自由和超越。作爲治國的原則和方法,“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的思想可以表述爲:執人性的平等和差別的矛盾兩端,讓人民自己實現超越和自由。當一社會選擇了公有制爲社會存在的基礎之後[16],必須尋找方法適應人性的不平等的要求,滿足人性的自由和超越的本性;當選擇了私有制爲社會的基礎之後[17],必須要尋找方法迎合人的平等特徵。平等和差別,這是人性的自然顯現、發展和可能的選擇。當私有制的國家發現了人和人之間的平等關係並提出了“人人生而平等”的觀念之後,私有制國家在追尋社會平等的過程中,通過“執其兩端”才實現了其社會的空前發展,美國就是這種充分地實現了“執其兩端用其中”的社會典型代表。私有制的存在和誕生不是對公有制存在的否定,而是人進行選擇的結果,是人性發展的方向之一,也是人性選擇地通向自由的大道之一;在社會發展中不存在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間否定之否定的發展過程和現象,公有制和私有制都內在於人性之中,因此命運是公正的,只有選擇弄人,而命運不捉弄人。以公有制爲基礎的中華民族通過“執其兩端用其中”維繫了人類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強勢文化文明,而以私有制爲基礎的西方文明文化也僅僅是在直接或間接的受到中華文化的教化後才發現了“人是生而平等”的這一事實,其社會才完成了執平等和差別的兩端的昇華,才成就了他們文化的當今的強勢地位。

(四)自然人和社會人。

自然人和社會人不是相互獨立隔絕關係。自然人在不同的社會時空中有不同的社會顯現。自然人可能具有爲夫、妻、子、女、父和母等等社會身份。社會人的特徵不能消除、遮掩自然人的本性,社會人的特徵僅僅是自然人本性的顯現,或表現形式。自然人、個體的人是人性的核心。

總結

綜上所述,如果說,馬克思主義者的理論體系不是錯誤的,至少,它內在的邏輯體系絕對是混亂的;如果說,我在《人類社會發展史新解》中的分析還不夠科學,至少,我在努力地運用科學;如果說,我的《人類社會發展史新解》的結論不夠科學,但最起碼,相關推論的過程是科學的。這一點,任何沒有偏見的理智者都不難看到。


收錄日期: 2021-04-27 13:15:3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15000051KK0043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