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20粒“搖頭丸”只會對身體造成長期傷害﹐不會死嗎﹖

2007-01-14 11:19 pm
如係真嘅﹐會造成咩傷害﹖
25粒或以上會否有同樣效果﹖
~~~~thx

回答 (3)

2007-01-15 1:03 am
✔ 最佳答案
邊個話唔會死架?
服用任何過量既藥物都有可能致命,
不過每個人既體質同埋接受藥物既能力唔同,
所以有 d人可能食多 d先會死。
但係就算唔死,都可能會有不同程度既後遺症架。


很多人有個錯誤的觀念,認為『軟性藥物』對健康的損害不大。
尤其是年青人,心智未成熟,易受影響,
往往以為服用軟性藥物是追趕潮流風氣。
因此,這些『軟性藥物』在我們社會上掀起了一股新的濫用藥物風氣。
要打擊這不良風氣,我們首先要糾正 軟性藥物不會損害健康的錯誤觀念,
通過提高政府、專業團體及家長的警覺性,
來幫助青少年正確認識濫用藥物的害處。
香港醫學會已連續兩年舉辦禁毒研討會,
這次的研討會並以青少年在『狂野』派對中濫用精神科藥物為主題。
『狂野』派對中常見的藥物包括三甲氧苯乙胺、甲基苯乙胺、氯胺酮、
麥角醯二乙胺等。
狂舞會場中濫用藥物者大多數是年青的少年,尋找刺激或受同輩所慫恿,
也常濫用多種藥物。

甲基苯乙胺(俗稱「冰」) 與三甲氧苯乙胺 (俗稱 甩頭丸 或 Fing頭丸)
都是中樞神經興奮劑。
甲基苯乙胺一般都是以藥片或膠囊作口服用,
但在夏威夷則製成白色晶體,狀如冰塊,以供燻燃溴用。
韓戰後這種濫用盛行於東亞國家,在香港則在九五年後才出現,
特別是在狂舞會或的士高俱樂部內。
國際上其他類人也會濫用這種藥物,包括抗拒睡眠的長途貨車司機、
沉溺於夜生活的舞女、通宵用功的學生、減肥的肥胖人士、
甚至過度治療的一些孩童多動症。
三甲氧苯乙胺的濫用,八十年代初始於英國的狂舞會,旋即流行全球,
在香港出現較遲,但這兩年也大受青少年的歡迎。
根據香港藥物濫用資料中央檔案室的第四十六號報告,
在一九九九年所有濫用藥物的個案中,有百份之九濫用這兩種藥物。
但在初次受報的人士中,這類濫用增至百份之二十五;
在二十一歲以下的青少年中,更高至四成之多。

氯胺酮,俗稱「K仔」或「茄仔」,在藥理上與苯環己啶相似。
後者又稱「天使塵」或「和平丸」,於一九五七年用作手術麻醉劑,
但於一九六五年被氯胺酮替代。這類藥物可以溶液供注射用,
但也可以粉狀供溴吸用。一九九九年才在香港出現,
但在二零零零年已深受香港青少年濫用者所喜好。
據上述報告,去年的前半年中,
有兩成半二十一歲的初報藥物濫用者服用氯胺酮。

麥角醯二乙胺,簡稱LSD,俗稱「酸」或「黑芝麻」,
是一種由麥角菌衍生的強烈致幻劑。它可以藥片或膠囊服用,
但也可以溶液作注射用。其濫用於一九六零年盛行於美國舊金山,
創造所謂「酸性文化」。這種藥劑的濫用,在香港尚未普遍。

總而言之,這些狂舞會場的濫用藥物具交感神經作用,
主要在神經突觸中增加神經遞質的作用,
受影響的神經遞質包括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五羥色胺等。
所以可以使血壓上升、脈搏增快、體溫增高。
特別是三甲氧苯乙胺、苯環己啶、和氯胺酮,
更可產生惡性體溫劇升、脫水現象、心血管副作用、癲癇發作、
及全身肌肉僵硬等嚴重症狀,並可致命。
另外,這些藥物對於意識的影響,
除苯丙胺可以提高醒覺和消除疲勞以外,
苯環己啶和氯胺酮更可導致意識與知覺的分離,
後者可使濫用者無懼於任何危險場合,因而可能產生意外或死亡,
也可產生自殘或攻擊行為。
有人因服用過量而導致昏迷或死亡,也有不少人引起精神病,
幾乎無法與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有所區別。


2007-01-21 1:23 pm
Death is a possible outcome. In this case, it is better for this person to die then suffers infinitely with the consequence of overdose - which may include paralysis of brain, body parts or coma. Who is mostly affected? The person and his / her family. Can anyone not able to figure out how life will be affected with a permanent invalid.
2007-01-20 11:35 pm
20粒喎? 死得啦!

收錄日期: 2021-04-18 20:39:1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14000051KK0269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