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中國戲劇的早期形態
著名的河南滎陽宋墓石棺雜劇圖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有紀年的戲曲文物之一,距今約九百年,它生動地描繪墓主人生前在庭院觀看戲曲演出的場景。圖中共有七人:其中主人夫婦以傳統的男左女右方式並坐於椅中,面前桌上擺滿了酒食餐物,身後有一侍僕,餘者為四位宋雜劇演員,中間一位臉龐碩大,頭戴尖頂高帽,雙手插握於胸前,這是宋雜劇演員典型的動作。這位演員扮演的就是李義山,右肩衣服有一塊大補釘,補釘在這裏起了畫龍點睛,襯托演員的作用。其身後還有一滑稽演員,臉上劃有八字眉的臉譜,樂得直拍雙手,他對劇情起著陪襯和烘托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該臉譜也是最早的戲曲丑角化裝形象。其他兩位演員,一位手持杆子,此為參軍色,即編導者,另一位手持拍板,與劇中的主要演員配合表演,他們的表演妙趣橫生。宋雜劇的主要特徵是市俗性,這幅雜劇圖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中國戲劇的早期形態——宋雜劇的表演實況。事實上戲曲的出現可以追溯得更早,成語“優孟衣冠”,還有喜歡粉墨登場,而且專做丑角的唐明皇都是很好的例子,但若論戲劇的成形,還是數宋雜劇 。
晚清中國戲曲的發展進程出現了一個重大轉折,原來風靡全國的大劇種昆曲逐漸衰落,進而是各種地方戲劇種類產生,戲劇史學家們稱這段歷史為“花雅之爭”。“花”是“花部”,指地方戲劇種;“雅”就是“雅部”,指昆曲。
【回目錄】
--------------------------------------------------------------------------------
戲臺對聯舊聞談
戲劇淵源于秦漢樂舞、俳優和百戲,由來久已。而戲劇對聯起自何時,於傳無考。俚語雲:“戲字半邊虛。”又雲:“戲假真做。”這當中頗富情趣哲理,值得研究玩味。
浙江紹興地區的楓橋鎮和平街上,有一座楊老相公廟,廟中建有一個古戲臺,戲臺的前臺柱上鐫有一副楹聯:
數尺地五湖四海;
幾更時三朝六代。
它簡潔形象地道出了戲劇濃縮歷史、社會,反映生活的真諦,典雅純正,膾炙人口。
紹興斗門老閘上建有張神殿及戲臺,戲臺上有副楹聯:
天地是個大舞臺;
舞臺是個小天地。
在流行的戲劇諺語"天地大舞臺、舞臺小天地"中,添加了"是個"兩字,成了可以順讀、倒讀的妙趣橫生的回文聯。
江南還有不少戲臺楹聯,借題發揮往往令人解頤。舊時杭州就曾有過一副戲臺對聯:
你也擠,我也擠,此地幾無立腳地;
好且看,歹且看,大家都有下場時。
當年溫州樂清雁蕩山區的藥王廟和關帝廟,還有過二副特定處所的戲臺對聯。
藥王廟的戲臺對聯是:
名場利場,無非戲場,做得出潑天富貴;
冷藥熱藥,總是妙藥,醫不盡遍地炎涼。
此聯妙在將戲與藥合在一起,表面似不干涉,實有內在聯繫,而用以鞭笞炎涼的世態。把它移於別處就不相宜。
關帝廟的戲臺聯是:
顧曲小聰明,當日可憐公瑾;
撾鼓大豪傑,至今尤罵曹瞞。
周瑜精通音樂,當時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然其智不敵孔明,所以只算小聰明。禰衡少有辯才,長於筆劄,性剛傲物,他雖然只活了二十五歲,但敢於在曹操大會賓客之際,當眾擊鼓罵曹,這才算是大英雄。此聯雖未正面寫關羽,而三國之環境氣氛卻洋溢於關帝廟內。
舊有"吳中第一名園"之譽的蘇州留園,園內有一座色彩豔麗的戲臺,台前柱子上的一副對聯是副數字嵌聯,為清代著名學者俞樾所撰,此聯亦莊亦諧,也是很有欣賞價值。聯雲:
一部廿四史,演成古今傳奇,英雄事業,兒女情懷,都付與紅牙檀板;
百年三萬場,樂此春秋佳日,酒座簪纓,歌筵絲竹,問何如綠野平原。
清朝曾國藩督兩江時,閱兵揚州。揚州會館為他作專場演出,進士何栻為了諂媚曾國藩,寫了一副文采頗佳,但拍馬有術的戲臺聯:
後舞前歌,此邦三至;
出將入相,當代一人。
此聯極盡溜鬚拍馬之能事,把曾國藩比作周武王。但它也為後世留下了譏談笑語的話柄。
【回目錄】
--------------------------------------------------------------------------------
戲棚妙聯
古老戲棚兩側常常懸有對聯,上書“舞臺小天地;天地(或人生)大舞臺”。此外還有不少妙聯趣聯,有的雅俗共賞,有的一語雙關,現摘錄一二。
歷代壯奇觀,睹勝敗興衰,千古英雄收眼底;
高臺共欣賞,聽管弦絲竹,數聲雅調拓胸懷。
滾滾江山,只為大花面爭權,閣老無能終散局;
紛紛世界,總得正武生摣印,奸臣殺盡始收科。
演離合悲歡,當代豈無前代事;
觀抑揚褒貶,座中常有劇中人。
看不見姑且聽之,何需四處鑽營,極力排開前面者;
站得高弗能久也,莫仗一時意氣,挺身遮住後來人。
臺上莫漫誇,縱然你封侯拜相,得意無非頃刻事;
眼底何足論,且看他丟盔棄甲,下場還是普通人。
還有一聯是43年薛覺先排新戲《喬小姐三氣周瑜》,在報上征聯,上聯是:
喬女自然嬌,深惡胭脂膠綃臉;
此舉為當年盛事之一,結果共收到一千五百多封回信,最後獲選的下聯是:
止戈才是武,何勞銅鐵鑄鏢鋒。
【回目錄】
--------------------------------------------------------------------------------
早期的粵劇(佛山)風俗
有道是“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粵曲在珠江三角洲能找到如此肥沃的生長土壤,不無原因。早在明代,珠江三角洲一帶民間演戲習俗已相當盛行,嘉靖年間,佛山建立了戲行會館,館址設在佛山大基尾。因供奉戲行祖師“華光大帝”,又稱為瓊花宮或瓊花會館。戲行會館是本地戲班藝伶排練、教習、切磋藝術之地,也是當地管理戲班的機構。早期粵劇戲班分定期班和散仙班兩種。定期班以一年為期,戲班於每年6月上旬組成。清代順治十五年(1658年),佛山祖廟建成華封戲臺後,每年六月十九“觀音神誕”,各戲班就集中在祖廟華封戲臺作首場公演,以顯示戲班陣容,然後乘船到省內各鄉演出,至次年農曆六月初一回佛山散班。散仙班則多由瓊花會館招接各地的主會或豪紳富戶的特邀台期,臨時組班赴演,演完即散。
當時民間盛行演神功戲,每年開春後,回鄉慣例演戲酬謝神恩,祈求五穀豐登。戲班下鄉演出以船代步。嘉慶十八年(1814年),雲台師巡撫江西,始創紅船于滕王閣下,粵伶仿此紅船作交通工具,故粵劇藝人又稱為“紅船子弟”。清代佛山有首竹枝詞壯此盛況:“梨園歌舞賽繁華,一幕紅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貺節,萬人圍住看瓊花”。可見當時組班演劇習俗之盛。
粵劇的傳統劇碼也非常豐富,據發掘統計,將近有3000多個劇碼,早期主要有《一捧雪》等“江湖十八本”和《黃花山》等“新江湖十八本”,後又有《黛玉葬花》等“大排場十八本”。1949年以後又創作了大批有一定藝術品質的劇碼。30至40年代,粵劇界被稱為“薛馬爭雄”的時代,文武生薛覺先和醜生馬師曾對粵劇的革新都做出較大的貢獻。他們倆與小生白駒榮、小武桂名揚被稱為粵劇“四大家”或“五大流派”(加上演醜的廖俠榮)。後以紅線女影響最大。同時,廣州的羅品超、文覺非、陳笑風和香港的新馬師曾、何非凡、林家聲等也各有擅長,頗有影響。粵劇的影響已不僅僅限於珠三角,東南亞一帶且有世代相承的藝人、固定的班社組織、同業行會和傳統演出場地,如新加坡的“慶維新”、吉隆玻的“普長春”,都曾培養出不少著名的粵劇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