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叫敗血病????

2007-01-14 10:14 pm
甚麼叫敗血病?????

回答 (2)

2007-01-14 10:19 pm
✔ 最佳答案
敗血病( 敗血症 sepsis / septicemia)是一種因為細菌釋放毒素至血液中引起嚴重全身性發炎反應的疾病,往往會造成病人血液凝結,及多重器官衰竭而休克死亡,是相當棘手且危急的疾病。

敗血病多由於人體抵抗菌素力的削弱、正常免疫功能的改變、或局部病灶處理不當等所引起。本身與血壓高沒有直接的關連;但如果是長期高血壓而引起腎衰竭、心臟病、腦中風等,這類患者便更容易會得到敗血病了。

【敗血症 (敗血病 / Sepsis)】

敗血症是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環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和其他代謝產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臨床上以寒戰、高熱、皮疹、關節痛及肝脾腫大為特徵,部分可有感染性休克和遷徙性病灶。

【敗血症的病因】

● 人體因素:

1.當皮膚粘膜有破損或發生化膿性炎症時,細菌則容易侵入體內。

2.人體的免疫反應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反應及特異性免疫反應兩種,後者又可分為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兩方面。當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不能充分發揮其吞噬殺滅細菌的作用,即使入侵的細菌量較少,致病力不強也能引起敗血症。

3.條件致病菌所引起的醫源性感染也逐漸增多。

● 細菌因素:

主要與病原菌的毒力和數量有關。毒力強或數量多的致病菌進入機體,引起敗血症的可能性較大。
症狀

1.原發炎症:各種病原菌所引起的原發炎症與其在人體的分佈部位有關。原發炎症的特點是局部的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

2.毒血症症狀:起病多急驟。常有寒戰、高熱、發熱多為弛張熱及或間歇熱,亦可呈稽留熱、不規則熱及雙峰熱,後者多系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症所致。發熱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毒血症症狀,如頭痛、噁心、嘔吐、腹脹、腹痛、周身不適、肌肉及關節疼痛等。

3.皮疹:見於部分患者,以瘀點最為多見,多分佈於軀幹、四肢、眼結膜、口腔粘膜等處,為數不多。

4.關節症狀:可出現大關節紅、腫、熱、痛和活動受限,甚至併發關節腔積液、積膿,多見於革蘭陽性球菌、腦膜炎球菌、產堿桿菌等敗血症的病程中。

5.感染性休克:約見於1/5~1/3敗血症患者,表現為煩燥不安,脈搏細速,四肢厥冷,皮膚花斑,尿量減少及血壓下降等,且可發生DIC,系嚴重毒血症所致。

6.肝脾腫大:一般僅輕度腫大。

【敗血症的檢查】

1.血象:白細胞總數大多顯著增高。

2.病原學檢查。

● 細菌培養。
● 細菌塗片:膿液、腦脊液、胸腹水、瘀點等直接塗片檢查,也可檢出病原菌,對敗血症的快速診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敗血症的治療】

● 一般和對症治療:臥床休息,加強營養,補充適量維生素。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必要時給予輸血、血漿、白蛋白和丙種球蛋白。高熱時可給予物理降溫,煩躁者給予鎮靜劑等。

● 病原治療。
及時選用適當的抗菌藥物是治療的關鍵。應注意早期、足量並以殺菌劑為主;一般兩種抗菌藥物聯合應用,多自靜脈給藥;首次劑量宜偏大,注意藥物的半衰期,分次給藥;療程不宜過短,一般三周以上,或熱退後7~10天方可酌情停藥。

● 局部病灶的處理:化膿性病灶不論原發性或遷徙性,均應在使用適當、足量抗生素的基礎上及時行穿刺或切開引流。化膿性胸膜炎、關節膿腫等可在穿刺引流後局部注入抗菌藥物。膽道及泌尿道感染有梗阻時應考慮手術治療。
2007-01-14 11:01 pm
1.敗血症—細菌跑到血液循環所造成的疾症。

當個體抵抗力弱或重病纏身時,細菌可以從體內或體外侵犯人體,進到血液循環內增生繁殖,這時稱為菌血症,當這些細菌在繁衍過程中,產生毒素,循環到各內臟、組織或器官,造成各種損傷時,便稱敗血症,最嚴重的可造成血壓下降,全身血循環不足而休克,即為敗血性休克,治療不及,往往會很快致命。

敗血症的病人發燒、發冷、顫抖、意識改變、抽筋、到處出血、各器官表現衰竭,屬嚴重急診表現,除使用體液水分、電解質外,抗生素的正確使用不可或缺,支持性療法亦不可少。

敗血症非血癌,但表現的白血球檢驗數據會升高(即白血球過多),治療好後,白血球會恢復正常。但不要忘記白血病患抵抗力很弱,常常會併發敗血症。

2.敗血病( 敗血症 sepsis / septicemia)是一種因為細菌釋放毒素至血液中引起嚴重全身性發炎反應的疾病,往往會造成病人血液凝結,及多重器官衰竭而休剋死亡,是相當棘手且危急的疾病。

敗血病多由於人體抵抗菌素力的削弱、正常免疫功能的改變、或局部病灶處理不當等所引起。本身與血壓高沒有直接的關連;但如果是長期高血壓而引起腎衰竭、心臟病、腦中風等,這類患者便更容易會得到敗血病了。

【敗血症 (敗血病 / Sepsis)】

敗血症是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環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和其他代謝產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臨床上以寒戰、高熱、皮疹、關節痛及肝脾腫大為特徵,部分可有感染性休克和遷徙性病灶。

【敗血症的病因】

人體因素:

1.當皮膚粘膜有破損或發生化膿性炎症時,細菌則容易侵入體內。

2.人體的免疫反應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反應及特異性免疫反應兩種,後者又可分為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兩方面。當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不能充分發揮其吞噬殺滅細菌的作用,即使入侵的細菌量較少,致病力不強也能引起敗血症。

3.條件致病菌所引起的醫源性感染也逐漸增多。

細菌因素:

主要與病原菌的毒力和數量有關。毒力強或數量多的致病菌進入機體,引起敗血症的可能性較大。
症狀

1.原發炎症:各種病原菌所引起的原發炎症與其在人體的分佈部位有關。原發炎症的特點是局部的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

2.毒血症症狀:起病多急驟。常有寒戰、高熱、發熱多為弛張熱及或間歇熱,亦可呈稽留熱、不規則熱及雙峰熱,後者多系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症所致。發熱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毒血症症狀,如頭痛、噁心、嘔吐、腹脹、腹痛、週身不適、肌肉及關節疼痛等。

3.皮疹:見於部分患者,以瘀點最為多見,多分佈於軀幹、四肢、眼結膜、口腔粘膜等處,為數不多。

4.關節症狀:可出現大關節紅、腫、熱、痛和活動受限,甚至併發關節腔積液、積膿,多見於革蘭陽性球菌、腦膜炎球菌、產堿桿菌等敗血症的病程中。

5.感染性休克:約見於1/5~1/3敗血症患者,表現為煩燥不安,脈搏細速,四肢厥冷,皮膚花斑,尿量減少及血壓下降等,且可發生DIC,系嚴重毒血症所致。

6.肝脾腫大:一般僅輕度腫大。

【敗血症的檢查】

1.血象:白細胞總數大多顯著增高。

2.病原學檢查。

細菌培養。
細菌塗片:膿液、腦脊液、胸腹水、瘀點等直接塗片檢查,也可檢出病原菌,對敗血症的快速診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敗血症的治療】

一般和對症治療:臥床休息,加強營養,補充適量維生素。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必要時給予輸血、血漿、白蛋白和丙種球蛋白。高熱時可給予物理降溫,煩躁者給予鎮靜劑等。

病原治療。
及時選用適當的抗菌藥物是治療的關鍵。應注意早期、足量並以殺菌劑為主;一般兩種抗菌藥物聯合應用,多自靜脈給藥;首次劑量宜偏大,注意藥物的半衰期,分次給藥;療程不宜過短,一般三周以上,或熱退後7~10天方可酌情停藥。

局部病灶的處理:化膿性病灶不論原發性或遷徙性,均應在使用適當、足量抗生素的基礎上及時行穿刺或切開引流。化膿性胸膜炎、關節膿腫等可在穿刺引流後局部注入抗菌藥物。膽道及泌尿道感染有梗阻時應考慮手術治療。

收錄日期: 2021-04-29 14:10: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701140224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