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維多利亞港的污染,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垃圾、污泥隨處可見,美麗的海港卻無魚兒的棲身之所,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政府痛定思痛,設立了海洋保護區,設放人工瑚礁,重建東方之珠的海底世界……
看著滿佈若浮若沉的垃圾,顏色灰暗混濁的海水,迎面還傳來陣陣旳異味,真難想像這樣的海港還能讓什麼魚兒生存?看著人們在碼頭釣上來的丁點小魚兒,渾身一股淤泥臭味,真難想像二十多年前這個海港能讓一眾人進行渡海泳。
看到珊瑚的水域
問問喜愛潛水人士王敏幹,在香港潛水能看到什麼現象,他竟告訴記者:「可以看到珊瑚。」
但當問他有什麼地方時,他告訴記者的一大串地名:印洲塘、海下灣….. 查地圖才知道是一些偏僻,遠離市區及少為人到的地方,好像海下灣,原來長途跋涉來到黃石碼頭,還要步行一個多小時始能到?;可見魚兒遷家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吃了子子孫孫的海鮮
到街市上看看,龍蝦、生猛海魚,游水蝦又大又便宜,問問產地,卻少有產於香港,近海捕捉回來,都只是些小魚小蝦,令人覺得這個以漁村發?的「東方之珠」,好像已無魚可捉,難怪有人嘆氣:「我們已經吃了子子孫孫的海鮮!」
翻看新聞,用魚炮、山埃捕魚的消息常有報道,要吃本地龍蝦、海參、石斑魚、蘇眉,即使肯花錢也未必買得到,因為海洋受到過度捕魚及污染的雙重夾攻,我們的海底生物已面對空前「大災難」。
究竟我們的海洋真正現況是怎樣?
破壞從七十年代開始
漁農處漁業主任梁懷彥介紹:「香港水域的海洋生態可以用惡劣來形容。」 我們的海洋生態是怎樣被破壞的呢?
七十年代,由於過量捕魚,危機已開始呈現,但仍可接受;到了八十、九十年代近岸工程,挖砂填海大肆展開,加上污水污染結果便呈現今天海洋資源所餘無幾的局面,一個漁港要大量進口外國海鮮。
十五年後漁業收益升五成
好消息!漁農處正在一些海岸公園施放人工瑚礁,並且見到珊瑚魚、墨魚在聚集和散春(產卵)。
經過如此多年的破壞,香港終於起步保護海洋生態。
政府設立海岸公園,海洋保護區,施放人工瑚礁就是為了讓被人們破壞了居所的游魚重新有棲身之所,有機會及地方繁殖下一代;他提出,根據專家顧問研究,如果香港十分之一的海域能得到真正保護,十五年後香港漁業的收益可提升五成。
引起拖網漁船不滿
大家都知道要保護海洋生態,但漁農處施放人工瑚礁的舉措,卻引起部分拖網漁船的不滿。
梁懷彥指出,除了切斷污染物對海洋污染外,創造空間讓魚兒生長,繁殖下一代是保護海洋的重要環節之一;人工瑚礁便是用人為因素創造繁殖空間給海魚,並能有效防止拖網漁船「大小統吃」,對淺海帶來的破壞力。
其實,在外國都有一定的禁捕規定,以保護海洋資源,好像內地,一樣也有禁捕期並且規定在近岸四十米水深以上的水域,不能用拖網進行捕魚;反觀香港,就一樣也沒有。
保護海洋生態遲好過無
雖然刻下對海洋生態保護的起步較緩,但「遲到好過冇到」,大家都希望我們下一代依舊擁有一個良好的海洋生態。
梁氏介紹,目前漁農處在印洲塘和海下灣共施放了三十個人工湖礁,經過近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聚集了不少魚兒,過去難見的墨魚(散春) 產卵情景重現,「紅立」也由小丁點生長至手掌般大,海洋的生機已逐步恢復。
目前漁農正在研究在海岸公園以外地方施放人工瑚礁,初步選定了大小鴉洲、蒲台島附近、果洲群島附近、外牛尾海、塔門以東。
但願不久的將來,經受破壞的海洋可以恢復舊觀,可以再品嚐本地出產的龍蝦、海參、龍躉等美味海鮮。
海底我們見到甚麼
在西環海邊,每天清晨都有幾位老人到來游「早泳」,對於他們的行徑,不少人都認為是「膽生毛」。
「膽生毛」並不是指他們游泳行為,而是指他們敢在如此污穢的海水裡游泳 ; 但是,二十年前維多利亞港兩岸的碼頭,每天都有不少人在游泳,卻從未有人認為他們「行徑荒誕」,因為我們海港天下聞名,當年水質清澈。
懷念當年渡海泳
「我很懷念當年參加渡海泳的年代,眾多市民一起在維多利亞港暢游的場景,實在令人難以忘懷!」把海洋當成是自己另一個家,香港海洋環境保護主席王敏幹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保護香港海洋環境的工作,對於香港海洋變成今天這樣「千瘡百孔」的情景,他認為將來會被子孫後代唾罵。
「幸好的是,近年香港政府開始較關注對海洋資源的保護。」王敏幹說,於是我們有了海岸公園,海洋保護區,有了人工瑚礁,但要確實看到成果,相信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因為我們破壞了海洋近百年,補救工作才進行了不足十年。」
兼擁海洋水域河口水域
其實,香港的海洋資源仿如一座宏偉的花園寶庫,因為我們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水域及河口水域,結果不論是海洋性生物,或是河口性生物,都在我們的海域出現。
可見五十多種珊瑚
「七彩繽紛的迷人海珊瑚,可以在我們的水域找到五十多種,包括石珊瑚、軟體珊瑚及柶體珊瑚;河口性生物我們有最具代表性的江豚;至於海洋性生物那就更加可觀,包括玳瑁、中華白海豚、海底蝸牛、各式各樣的珊瑚魚、黃花魚、牙帶魚、立魚、甚至俗稱美人魚的海牛(儒艮)、 鯨魚等均可見到; 真是一幅美麗的,琳琅滿目的海洋畫面。」可惜這是二十多年前的香港海洋。
根據最新一項調查,本港十七種重要用海魚品種當中,十二種已呈過量捕魚而「所餘無幾」局面, 至於另外五種,也均已屆「捉到盡」的境界,甚至連最「粗生」的「泥猛」,也已是到了危險邊緣,君不見現在「泥猛」已越來越迷你。
靠海吃海的日子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王敏幹形容,如果我們不懂得保護這個海,將來會出現「吃無可吃」的局面。
幸好,近年的補救工作,以及大型填海工程的完結,令我們的海洋「無咁傷」。
白海豚遷回來了
王敏幹指出,好像在機場工程進行期間,平均每年都發現十條左右的中華白海豚死亡,但今年則只發現五條,近期觀察所得,在工程期間被迫遷的白海豚,目前已漸遷回虎沙洲附近原居海域,附近海裡的游魚也多了,白海豚跳出水面與人們打招呼的場面再度呈現,令人無限歡欣。
事實上,自從海岸公園等保海洋生態措施推出後,在香港東面、西面的海底,確實已生機再度呈現,珍貴的海龜也發現有上岸產蛋的證據,珊瑚魚也多了起來,珊瑚也在慢慢地生長著。
「令人遺憾的是,我們的市肺--維多利亞港,目前仍是一池臭水」王敏幹指出,「人家英國都可以將泰晤士河改善至連三文魚也回歸;為何維港就不可以呢?況且我們的工業區已內遷,中央污水處理計劃也已展開。」
他認為,政府應有一個長遠維港發展策略。 對於「拯救維港」他有一套的計劃; 將舊機場發展計劃減少一點,將海底淤泥挖走鋪上海砂,將堤岸改為可吸波浪的斜形,將維港變成一個海上公園。
「目前要邁出的第一步是保護海洋,然後再改善海洋,加強對保護海洋生態的宣傳及教育工作,並加強有關的立法及工作,我相信香港海洋一定可以恢復舊觀。」
「我期待著一個可以舉辦渡海泳,可以讓我暢游的維多利亞港」,王敏幹在努力,也在期待著。
瑚礁雖好,魚苗更急需
香港人嗜海鮮,但吃到口中的魚,卻只有少數是網自本地漁民,漁業人士說捕穫量一年少過一年。
香港政府斥資建立人工海底瑚礁,用意希望營造一個合適的生態環境,吸引附近魚類遊到近岸,新界漁民聯誼會對此表示歡迎,但或多或少略嫌不夠徹底。
瑚礁重要,但魚苗更關鍵,「瑚礁無魚,你叫漁民捉什麼?」大埔船灣民選區議員陳美德發出這個質疑。
香港能捕穫的魚越來越少,漁民唯有轉向養殖。這主要是因為香港的海洋生態太大轉型有關。
白石工程,馬友失蹤
以大埔區為例,像大埔中心、富善、工業?一帶全是填海得來的土地,大大逆轉了該區漁民的作業,使捕魚區不斷萎縮。 陳美德舉例說:「吐露港的水質在九五年轉好,在水警閘位出現過許多馬友,下一張網可拖到近百斤,但自九六年白石工程開始之後,馬友銷聲匿跡。」 區議會漁農處正視,測試時,放了四張網,撈起的卻只有五隻蝦和一條魚毛。 以船為家的漁民唯有望洋興嘆,即使改以養殖為生,風險卻絕不亞於出海拚摶。
漁民養魚風險多
新界漁民聯誼會的副理事長黃容根就是過來人。 從七三年開始養魚,買魚排、養具、飼料、船、魚苗及請工人,成本昂貴;一年適合養魚的時間只有春夏六個月,偏偏有颱風、紅潮、風險極大影響魚穫之餘往往更血本無歸,倒錢入海。 為數近五萬的漁民生活所依的就是朝不保夕的養魚及近岸作業,他們多是四、五十歲,體力開始走下坡,但年青人不願入行,因為無前途即使是世代務漁,父母也寧願子女上岸謀生。 陳美德最為他們擔心:「多數漁民連簽名也是打手指模的,捕魚是唯一技能,無魚你叫他們怎算?」
配合人工瑚礁,更需要的是魚苗,人工孵化場及政府多點的政策和指引,相對許多東南亞國家已設有具規模的漁農研究所,香港實在是落後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