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自己翻的 所以很爛 而且也許不盡正確 多包含 不過我盡力了
我在建中辛巳(按:即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 西元1101)這年嫁進趙家,當時我死去的父親任禮部員外郎,公公(按:趙明誠之父趙挺之 曾任尚書右僕射 故稱之丞相)當時任吏部侍郎,丈夫(按:侯為當時州府長官之通稱 趙明誠曾任建康府知府 故稱之)當時二十一歲,在太學作學生。趙李兩家都不是富貴的望族,平時節儉持家。每月的一號和十五號就請假外出,典當衣服得到五百錢,走進相國寺,買碑文和水果回家,兩人一同邊欣賞碑文邊吃水果,自己感覺好像是古代帝王葛天氏的人民一樣。兩年後任官職,便想要以勤儉持家的方式到遍邊遠之地、看盡古時或特殊形體的文字。日積月累,而越收集越多。公公在尚書省(按:尚書省是我自己推想的 未必對 政府是唐宋時對中書省 門下省 尚書省的俗稱 而宋神宗時以尚書省掌理相職),有些親友在任職館閣(按:掌管書籍與修國史),所以有機會看到一些詩經三百零五篇以外的亡逸詩篇、正史以外的史書、孔子故居牆壁裡的藏書、魏襄王古墓的藏書等等這些從沒見過的書籍。盡力編輯整理,漸漸地覺得好有趣,沒辦法自己停下來。後來見到古今名人的書法或繪畫、夏商周三代的特殊器具,都脫下衣服來典當成錢買下來。我還記得崇寧年間(按:宋徽宗年號 西元1102-1106),有個人帶著徐熙的牡丹圖來,開價二十萬。當時就算是富貴人家的孩子,要二十萬錢,又豈是容易的事情?把畫留下來兩天,直到真的湊不出錢了才歸還那幅畫,我們夫妻倆人互相感到惆悵惋惜了好幾天。
後來住在鄉間十年,生活儉約,穿的吃的尚還過得去。丈夫連續任了兩個郡守(這句不確定),盡量的把薪水用來購買、校勘、收藏書籍。每次得到一書,就一起校閱、整理、加書簽。得到字帖、繪畫、古時祭器、鼎等等,也一同賞玩,挑出瑕疵,每天晚上都以燒盡一根蠟燭的時間為標準。所以我們的收藏品精緻完整的程度,能夠比其他的收藏家好。我的記憶力好,每次吃完飯,在歸來堂(按:他們在青州的家的書房名 前文寫的居鄉里十年 指的就是住在青州十年的日子)泡茶,指著收藏的書籍,說出某件事在某本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是否命中來比賽,來決定誰先喝茶。命中的話就舉杯大笑,以致於把茶翻倒了潑灑在胸口,反而喝不到茶而且要趕快站起來。我們甘願過這樣的日子,所以雖然生活在貧困與憂慮之中,收藏古書籍的志向是不會動搖的。收藏有了一定的成就,就在歸來堂把放了大書櫃,分類編定目錄,放置書冊。若要閱讀觀賞,就索取鑰匙,登記在本子上,領出書籍。若有少許的汙損,一定自責的把它擦掉油污來弄好它,弄好了就自然覺得心情舒暢。若刻意強求安適的心反而還會感到不安(這一句不確定)。我的個性很急,為了存錢,再也不吃兩種以上的肉類、衣服也不穿多色漂亮的,頭不用珍珠翡翠的飾品、房間也沒有鑲金刺繡的用品。遇到各類古書,只要文字不缺漏、意義不荒唐奇怪的,就買下來,並且製作複製本。家傳的易經與左傳,因為趙李兩家都有流傳(這句不確定),所以文字最完整。於是重疊堆積在桌上、床邊,想看就看,看時甚至都把心情整個栽進去了,這樣的樂趣可是比歌舞、女色、狗馬等等玩樂還要有趣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