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10分[50至100字則可,,

2007-01-14 7:10 am
請分析諸葛亮和曹操在三國演義中的性格。
我想講諸葛亮係我喜愛,而曹操係不喜愛。
仲想你說明你好惡既原因。
各50-100字則可。當然愈多愈好。
thx

回答 (4)

2007-01-14 7:57 am
✔ 最佳答案
我對曹操和諸葛亮兩人都覺是好,很多人都覺得諸葛亮因為是幫助劉備,因而一定是好人。常人常說曹操很奸險,常殺害自己身邊的人,因而是壞人。
試想想,如果是曹操先遇到水鏡先生(司馬徽),再繼而知道伏龍(諸葛亮)、鳳雛(龐統),而諸葛亮再去幫助曹操,那大家還會覺得諸葛亮是好人嗎?恕我大膽一句,諸葛亮是好運選中劉備,才得已名垂不朽。
一個歷史裹的人的好壞,全是由那代的勝利者「講晒」。打一個比喻:劉邦。大家都認為他是因為臣子逼迫才出此奸招,所以認他都是好人。
如果那次項羽不是因為愛人被困而返回,早早就已「win」了。這時現在大午就會想,項羽真是好人,為情為義,但劉邦卻恩將仇報,想殺害項羽,幸而項羽是智人,才逃脫了,劉邦真是壞人。
現在你明白了嗎?歷史好人與壞人之分,全是由那時的勝利者決定,你「win」,你就是好人;你「lose」,你就是壞人。
參考: 自己(me)
2007-01-15 1:41 am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生於西元181年4月14日,卒於西元234年8月28日,享年54 歲。東漢靈帝光和四年(西元181年),諸葛亮出生在一個小官僚地主家庭。其父諸葛圭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亮幼年時,父母相繼去世,由叔父諸葛玄撫養。十四歲時,因家鄉兵患頻繁其兄諸葛瑾逃往江東,他也同弟弟諸葛均跟著叔父離開家鄉,到豫章(今江西南昌)避難,後隨叔父到荊州投靠劉表。建安二年(西元19 7年),玄病故。17歲的諸葛亮就在襄陽城西20裏的隆中(今湖北襄陽西),躬耕壟畝,隱居下來。從此,耕作之餘,他博覽群書,深交密友,精研兵法,靜觀時勢,深思治策。雖隱居,卻以博學多才,遠見卓識,胸懷大志而受到世人器重,被稱爲“臥龍”。
建安12年,劉備在屢遭挫折之後,思賢若渴,經謀士徐庶推薦,冒嚴寒,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坦誠表露志在削平群雄,扶正漢室,統一國家。亮見劉備志大意誠,便把自己在隆中長期精心謀劃的計策獻出。劉備高興地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諸葛亮爲報答劉備知遇之恩,遂“出山”輔助。從此,他登上政治舞臺。在長達27年的丞相生涯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建安十三年七月(208年),曹操在基本統一北方之後,揮師南下,長驅直入,直指劉備。在當陽的長阪坡大敗劉備。順江而下,想一舉掃平江東。此時,孫權持觀望態度,諸葛亮分析當時的嚴重形勢,主張聯孫抗曹,以成大業。並親往柴桑會見孫權,陳述利弊,舌戰群儒。孫權折服,當場結盟。立即命周瑜等率水軍三萬,與劉備聯合,拒曹軍於赤壁,利用火攻,大敗曹軍。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之後,亮助劉備乘勝攻佔荊州,再取益州。建安26年,諸葛亮輔佐劉備在成都稱帝,正式建立蜀漢政權,親任丞相。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完全形成。
章式三年(西元223年),劉備病故。臨終前把兒子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從此,“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在治理內政方面,諸葛亮實行了許多得力措施:減輕剝削,實行屯田,恢復和發展農業;選賢舉能,加強法制,賞罰分明:嚴明軍紀,決不擾民。爲消除同南中諸都少數民族的隔閡與矛盾,建興三年(西元225年),諸葛亮親自率軍南征,對少數民族首領孟獲七擒七縱,使其心悅誠報,相安無事。建興五年多(西元227年),諸葛亮準備北伐曹魏,統一全國。臨行前,他寫了一篇著名的《出師表》,請求後主准他“統率三軍,北定中原”。自次年春始,諸葛亮先後率大軍五決攻魏,二出祁山。最後一次斜穀出兵,進駐渭水南岸的五丈原與魏將司馬懿相持一百多天。建興十二年八月,諸葛亮終因積勞成疾病死在五丈原軍中。後人稱頌諸葛亮最能“扶顛持危”。他“守身甚正,躬爲表率”。《襄陽記》雲:“亮初亡,所在各求爲立廟,朝議以禮秩不聽,百姓遂因時節私祭於道陌上。”《浣水續談》記有:“蜀山谷民皆冠帛巾,相傳爲諸葛公服,所居深遠者,後遂不除。”連敵對的魏國將領司馬懿也佩服他,稱他爲“天下之奇才”。
爲紀念這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實,在他會生活和戰鬥過的地方,他的後世家人,湖北、四川、河南、山東、浙江等地均建有“武侯祠”、“紀念館”,同時全國還建有“諸葛亮研究會”。
曹操(155-220),字孟德,
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
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曹操最初參與鎮壓黃巾軍,
後起兵討伐董卓,
勢力逐漸增強。建安元年(196),
迎漢獻帝定都許昌,
挾天子而令諸侯,取得政治上的優勢。
同年,於許下屯田積穀,
得以解決軍糧問題。五年(200),
在官渡大敗袁紹,
隨後逐漸統一中原。十三年(208),
率軍南擊劉表,在赤壁戰敗。
此後改取守勢,平定關隴、漢中,
於二十五年(220)病死。
曹操用兵如神,持法峻刻,
知人善察,唯才是舉。
又長於文學,
今存樂府詩二十餘首,
氣魄沉雄,慷慨悲壯。 我對諸葛亮覺是好
參考: me
2007-01-14 9:29 am
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對劉備陳說三分天下之計,即著名的「隆中對」,旋即出山輔助劉備。後來羅貫中將這一事實加以藝術描寫,遂成為儒家傳統社會君臣相得的典範。諸葛亮進入劉備陣營後,被派往東吳,負責聯吳抗曹,並最終成功促進孫劉聯盟建立。使得赤壁之戰中,劉備協助孫權大敗曹操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赤壁之戰後,協助劉備平定荊南。後劉備入蜀,諸葛亮坐鎮荊州。但龐統的身亡使得劉備調諸葛亮入蜀,改命關羽負責荊州防務。

諸葛亮在川期間,主要依靠從荊州帶來的舊屬,同時注意籠絡原來劉璋部下和益州豪強大族。對出身貧寒而有才幹的士人,也大力拔擢,被稱讚為能盡時人之器用。他法令嚴明,賞罰必信,推行屯田政策,改善民族關係。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諸葛亮受任丞相、錄尚書事。223年(章武三年),劉備病篤,臨終托孤於諸葛亮。劉禪繼位,他以丞相輔政,又領益州牧,封武鄉侯。對於諸葛亮何時當政有爭議。有人認為劉備一直十分看重諸葛亮,一直委以重任。另外有些人認為直到劉備去世,諸葛亮才實權推行自己的主張。


[編輯] 主政生涯
諸葛亮主政後,先重建和吳國的聯盟關係,建興三年(225年)蜀漢南部的南中地區(即今雲南、貴州和四川的南部)少數民族在孟獲率領發動叛亂。諸葛亮即親率大軍,深入不毛之地,採取參軍馬謖建議,以攻心為主,打擊為首分子,盡量爭取當地上層大姓和民眾支持,有的被起用為地方長官。一年多後,這些地區的統治得以穩固,為後來的北伐提供了物力和兵力。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批古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諸葛亮:狀多智而近妖。

曹操:曹操不囉唆 一心要拿荊州
用陰謀 陽謀 明說 暗奪
2007-01-14 8:43 am
請分析諸葛亮和曹操在三國演義中的性格

首先諸葛亮 :
諸葛亮少時已有超出眾人的才能,英傑霸者的器度,身高八尺(古制),容貌甚為俊偉,當時的人都十分奇異。諸葛亮為人不貪財,他曾上表說自己沒有多餘財產,只有八百株桑樹、十五頃田地,而自己穿的都是朝廷給的,就算兒子都是自給自足,自己沒有一點多餘的財產。果然,諸葛亮直至死也是如此,甚至死後,也吩咐下葬時挖一個洞,只要棺木能放進去便夠,自己則只雖穿平常的服裝,不須其他配配葬物。

他亦極忠於主君,受後世所極之推舉,在受劉備託孤後,一直為劉禪盡心盡力,做事都親力親為,憂公如家,《出師表》中表明心跡,可惜最後令自己食少煩多,病死軍中。而身為權臣亦無斂財,或架空君主,為兒子鋪路為篡位,甚至李嚴書信給諸葛亮希望他受賜九錫,但諸葛亮亦拒絕。

在治政上更有特出的成績,早期常為劉備足食足兵。到後來在朝內作八務、七戒、六恐、五懼訓誡各臣,而朝外亦民風樸實,賞罰分明(詳見蜀漢)。鼓勵其他朝臣以集思廣益的態度進諫,又敢於認錯,在第一次北伐時,因誤用馬謖而失敗,後上表自責,自貶降官。而且在發明上亦有靈巧的構想,曾發明損益連弩(諸葛弩、元戎),木牛流馬。推演兵法,作八陳圖,至唐代將軍李靖亦十分推崇。

其次曹操性格:曹操心狠手辣,非常奸詐,心術不正,且野心大;內心很有計謀,且執法嚴明。可見他是個奸雄。
事件:曹操殺錯了伯奢一家人,還不知悔改,更殺了伯,奢,可見他心狠手辣;曹操得知劉備收呂布,便動心思要離間他們,可見他非常奸詐;曹操曾對陳宮說:「我是寧肯對不起天下的人,決不讓天下的人對不起我。」可見他心術不正:曹操有意一統北方,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可見他野心大:曹操器重關羽的為人和武藝,希望關羽歸順他,可見他器重人才;曹操小時不服叔父向父親告狀,便設計令父親不再聽取叔父對他的數落,可見他內心很有計謀;就任都尉時,他用五色棒執行責罰,不論貧富,可見他執法嚴明。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11:4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13000051KK0526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