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習性&能遠遊的原因(急)

2007-01-14 3:24 am
如題~~
最好有圖~~
thx~

回答 (1)

2007-01-14 7:29 am
✔ 最佳答案
蜜蜂遠遊的習性
蜜蜂一天工作時間是十二小時,一次飛行三公里,每天來回十次,一生飛行總里程是八百公里。

蜜蜂的忠心
蜜蜂的忠心尤其感人,當糧食不足時,蜜蜂應付的步驟,第一是驅逐雄蜂和拖出雄蜂幼蟲、第二是限制蜂王產卵、第三是拖出工蜂幼蟲,最後再以自身的分泌物餵食蜂王,直到油盡燈枯也要換取蜂王存活以延續族群。

蜂是包括所有蜜蜂總科的昆蟲,和螞蟻與胡蜂同屬膜翅目,普通蜜蜂只是其中一科,所有的蜂都以花蜜和花粉為食物,並在為蟲媒花授粉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口器是尖針狀,以便吸取花蜜。有一對觸角,其中雄性蜂的觸角有13節,雌性有12節。有兩對翅膀,後翅較小,腿部多毛可以搜集和承載花粉。腹部末端有一毒刺。全世界已經過觀察研究有大約一萬六千種蜂,也許全部有三萬種。各種蜂的生活習性不同,有的是獨居生活的,有的是有各種群居形式,發展最高形式是社會性分工聚居,例如蜜蜂和無刺蜂等。

蜜蜂的型態
蜜蜂和許多某些昆蟲在某方面頗為相像,牠的身體可分為頭、胸、腹部三部分,頭部具有兩個大的複眼,頭頂上有三個小的單眼,前方有兩根觸角,用來感覺並嗅聞氣味。胸部上面長有腳和翅膀,三對腳都有特殊的構造:後腳的花粉梳能把身上的花粉梳下,花粉藍能儲存花粉返回蜂巢。腹部超過整隻蜜蜂身長的一半,且末端有一根令人懼怕的武器,就是螫針。
在花朵上覓食,通常用後腳的花粉梳或是身上的刺毛沾滿花粉,眝藏於花粉籃中帶回蜂巢,餵養幼蟲。如果是採集花蜜,他們便從花朵的密腺中吸取花蜜,並貯存在胃中攜回蜂巢,貯藏在蜂室中成為蜂蜜,以備不時之需。

蜜蜂的社會結構
蜂巢中住有三種蜜蜂,那就是最常見的工蜂、雄蜂以及蜂后。
1. 工蜂:工蜂是性器官發育不完全的雌蜂,它們負責所有蜂群的工作,包括採集花蜜花粉,分泌蜂蠟築巢,喂養幼蟲,保護蜂巢不受侵犯等。一般每個工蜂的壽命只有三個月,當工蜂用尾刺攻擊敵人時,一但刺中,尾刺會脫落,工蜂也隨即死亡。他們的工作很多,包括照顧巢中的卵和幼蟲、建築蜂窩,外出尋找花朵和採蜜,餵養蜂后並使牠保持整潔。在三種蜜蜂中是體型最小的一種,但他們以量取勝,一群蜂中約有98%是工蜂,但也因為工作量大,壽命很短,通常只能活4~5週。
2. 蜂后:一群蜂中通常只有一隻蜂后,也是唯一能夠產卵的蜜蜂,牠的任務也只有這個。工蜂會負責餵牠並清潔牠的身體,讓牠好整以暇的剷下珍貴的卵,牠的食物--蜂王漿,是由工蜂頭部的咽喉腺所分泌出來的。
3. 雄蜂:在蜂巢中,只有少數的雄蜂會成為蜂后的配偶,體型矮胖、體毛多,經常顯的遲緩懶散,他們自己不會外出採集花蜜,而是由工蜂來餵養他們。但是到了秋末,他們就會被工蜂拖出巢外,最後因寒冷和飢餓而死去,因為牠們食量太大,留下來過冬會耗掉太多的食物,成為蜂巢沈重的負擔。
蜜蜂是一種真正社會性的昆蟲,成千上萬的生活在一個巢中,各司其職,有效而和諧的運作一個小小世界。

蜜蜂的語言
當一隻工蜂找到一堆好食物時,他如果能告訴蜂巢中的同伴,將會有很多的幫助,因餵牠們可以很採集花蜜和花粉。那他如何告訴其他同伴的呢?原來牠是藉著在蜂朝垂直面上做一種舞蹈方式來傳遞訊息,牠主要會跳兩種舞:
1. 圓圈舞:當食物距離蜂巢不到100公尺時,蜜蜂會用圓圈舞來傳達訊息,發現食物的蜜蜂在蜂巢上舞蹈,舞一圈後轉個身又反方向舞一圈,如此反覆下去。此時,在他附近的同伴也會用觸角跟隨著牠的動作,隨著牠轉圈圈,舞蹈進行時,發現食物的蜜蜂便會把食物的味道和香氣傳給牠的伙伴。
2. 搖擺舞:用來告訴同伴食物的距離超過100公尺。此時蜜蜂的舞蹈自一個方向畫出半圓,一邊非常快速的搖擺身體。然後牠轉身由圈圈的中線返回起點時,又由反方向畫半圓,在特定的期間內,搖擺的次數越少,表示食物距離蜂巢越遠,而中線指出的方向則是食物的方向,因此,搖擺舞同時顯示了飛行的方向和距離,整個舞蹈的時間越長,就表示食物的資源越豐富,而藉由蜜蜂身上的香氣和味道,就能告知到底要找的是何種食物。


蜂群中還有部分雄蜂,雄蜂沒有毒刺,不負責任何工作,不離開蜂巢,有的種類的雄蜂在天氣炎熱的時候扇翅幫助蜂巢通風散熱。雄蜂主要為蜂后交配,交配過後即死去。

 以分類地位而言,蜜蜂屬於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昆蟲綱(InsccLa)、膜翅 目(Hymenoptera)、蜜蜂科(Apidae) 、蜜蜂屬(Apis)。蜜蜂屬之下的蜜蜂種類,全世界只有四種。分別敘述如下
(一)大蜜蜂
學名為 Apis dorsata Fabricius。 又稱為巨形印度蜜蜂、印度大蜂 (gaint honey bee; large honey bee ) 或岩壁蜂、岩蜂(rock bee )。
(二)小蜜蜂
  學名為 Apis florea (Fabricius)。又稱為矮蜜蜂、印度小蜂 (dwarf honey bee; little honey bee )。
(三)東方蜜蜂   
學名為 Apis cerana Fabricius。 又稱為東方蜂、東洋蜂 (eastern honey bee)。通常 Apis cerena 與 Apis indica 視為同種, 因而也稱為印度蜂。我國學者稱之為中國蜂、中華蜜蜂、或更簡化為中蜂。
(四)西方蜜蜂   
學名為 Apis mellifera Linneac。 又稱為西方蜂、西洋蜂 (western honeybee)。早期我國由國外引進的蜂種大多數來自義大利品種,因而多以義大利蜂稱呼。學者們對於蜜蜂的分類持不同看法,有些學者分為五種、六 種,我國昆虫分類學專家馬駿超 (Maa, 1953 )分為二十四種,把地理種也提升為種。有關蜂種的研究,以 Ruttner (1975, 1976, 1988 ) 和 Brother Adam( 1983 ) 二人的貢獻最大,其報告值得參研。

獨居和半群居的蜂
蜜蜂的一個蜂群達4萬 - 8萬隻,蜂后必須由工蜂喂養;但熊蜂一個蜂群只有30 – 400只,蜂后在春季完全可以獨立生活一段時間;有的種類如壁蜂,像果園壁蜂(Osmia lignaria)、角壁蜂(Osmia cornifrons)等都是獨立生活的,每一個雌蜂都可以生育,沒有所謂的工蜂存在,但是它們也不能生產蜂蜜和蜂蠟。

蘭壁蜂斑艷蜂的形狀類似熊蜂,它門將卵產在熊蜂的巢內,讓熊蜂哺育其成為成蟲;某些切葉蜂將卵產在獨立生活的尖腹蜂育卵巢內,發育成幼蟲後,切葉蜂的幼蟲會將尖腹蜂的幼蟲和卵殺掉。


收錄日期: 2021-04-28 23:50:5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13000051KK0400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