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東漢政權隨著黃中起義而被沖垮了。「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遷劫漢帝,殘暴生靈。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社稷丘墟,蒼生塗炭。」可說是對當時環境最好的描寫。
腐敗的政局,唯有撤抵改革,方能有光明之日。誰人墨守成規,不懂變通,便將注定慘敗之收場。
在選才任官方面,自武帝起兩漢採用察舉制度,以孝子為廉吏為官,以改漢高祖時嗎「無丐不封侯,非侯不拜相」的舊例,使漢朝成為一個祟高文治之士人政府。察舉方法本來是選拔人才,任用官吏的好方法。可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政治腐敗,地方官吏察舉人才時,由於受賄徇情,受託虛薦,導致有「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此名不副實的情況發生。在現實層面上,具有孝、廉、仁、義的人,並不相等於擁有治國之才。故曹操在建安十五年的求資令曾提及過,「若必廉之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公何以霸世?」
曹操為了改善政治局面,於建安十五年採用了「唯才是舉」的方針。曹操「唯才是舉」的政策中,一言以蔽之目的在於「重才」二字,故在建安二十年的求賢令中曾提及「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便是針對用人唯才是用並東漢的選舉弊政而定的。
我們可以從曹操所任用的將才中得知曹操的用人方針。
曹操前期用人,至要是透過荀彧所推薦的。首先,荀彧本人曾被南陽何顒稱有「王佐才」,故曹操任用他,並「軍國事皆與彧籌」。其後荀彧所推薦的人,皆根據「為才是舉」為方針,如推舉荀攸、鍾繇、陳群、戲志才、郭嘉、杜畿等。特別是戲志才、郭嘉等人於當時社會被受誹議,因二人重才而閉德,但荀彧以才舉之,最終他們終得顯明,故有「取士不以一揆,戲志才暝郭嘉待有負俗之譏,杜簡傲少文」之說。
此外,曹操重才亦不注其出身,背景,如操拔于禁、樂進於行陣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
政治黑暗的時代,用人唯親,注重名聲,只會局限了選才的範圍,故在東漱末年中,曹操因唯才是舉,故能卓立於群雄之上。
註: 三國志 中有提過:曹操曾經頒布過3次的"求賢令"(三國志-魏志-武帝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