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英文就無,中文都要往先啦
(1)年夜飯:
除夕晚上,中國人會全家團圓一起吃年夜飯,又稱圍爐,起源於古人皆圍著爐子吃飯 。圍爐時不分長幼皆一起吃 ,在家的成員一定要等到全家到齊了才可動手,也要為未能回家吃團圓飯的家人擺碗筷,以表示全家團圓 , 在人際關係流離的現代社會中,象徵團圓的年夜飯尤為重要 。年夜飯要吃得愈慢愈好 ,每樣菜都要吃一口。有幾道菜肴 , 因含有吉祥意味,在年夜飯中是不可少的,如:「長年菜」(芥菜)要一根一根從頭吃到尾,年壽才能長長久久;「菜頭」表示好彩頭;「全雞」象徵全家福 (「 雞 」與「 家 」 諧音) ;吃「 蚶 」與「 胖 」諧音 ,取其發福之意 ;吃魚丸、蝦丸、肉丸,乃指「 三元及第」之意 (即狀元 、會元、解元) 。餐桌上唯有魚不能吃,表示「年年有餘」之意 。
(2)餃子:
正月初一吃餃子,在我國北方,幾乎家家如此。這一頓餃子與一年中的其他餃子不一樣。這頓餃子要求除夕晚上包好,半夜十二點開始吃。吃餃子就是為了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個風俗開始於明朝初年,原來"交子"的諧音便演變為"餃子"。 初一破曉,北方人家家戶戶吃餃子,為了討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幣、糖、花生仁、棗子和栗子等和肉餡一起包進新年的餃子裏。吃到硬幣的人,象徵新年發財;吃到糖的人表示來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仁的象徵健康長壽
(3)年糕:
全國各地幾乎都用江米麵和黍子黏麵做成黏糕(也叫年糕) ,寓意"年年高”。春節吃的食物大部分是節前準備好的,北方人大多吃饅頭。南方是頭幾天淘米,名叫"萬年糧米",意思是年年有餘糧。年糕也是漢族過新年的必備食物。做年糕的穀物有多種,各地作法不盡相同。其中以江南的水磨黏糕最為著名。北方則吃白糕或黃米黏糕,西南少數民族習慣吃糯米粑粑。
(4)笑口棗:
一種油炸點心。以糖,水,麵粉和在一起揉成團,表面沾上芝麻後油炸而成。因炸好後表面裂開,故稱。
(5) 團年飯:
一家人齊齊整整吃餐團年飯是一種福氣,廣東人不能缺少「發財好事」(髮菜)、「年年有餘」(魚),香港人最注重那鍋熱騰騰、放滿各式佳餚的暖鍋,大家圍桌分享,看 白 從爐中央那條管道飄出,每人取起筷子往鍋 夾,夾起的是新春的祝福,還有家人的愛意,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
(6)瓜子:
通常分紅爪子,黑瓜子,白瓜子,多數都會放在全盒中
(7) 糕 冬瓜:
是用糖和冬瓜造的糕點,通常是長方形的
(8)油角:
是一款可以用炸和蒸的兩種食法,內裹的饀通常是紅豆沙
(9)盤菜 :
根 據 史 書 記 載 , 南 宋 末 年 , 奸 臣 誤 國 , 以 致 元 兵 南 下 進 迫 , 文 天 祥 、 陸 秀 夫 、 張 世 傑 等 自 浙 江 安 徽 逃 至 福 州 , 立 端 宗 趙 為 帝 ( 公 元 1276 年 ) , 因 受 元 兵 窮 追 , 於 是 再 經 漳 州 而 至 九 龍 , 駐 蹕 於 九 龍 灣 西 [ 即 今 日 之 啟 德 機 場 , 當 時 為 一 小 山 丘 , 後 人 在 此 建 「 宋 皇 臺 公 園 」 以 誌 其 事 , 現 該 地 區 尚 存 有 二 王 殿 村 、 金 夫 人 墓 ( 金 公 主 ) 、 侯 王 廟 等 名 稱 或 名 勝 , 可 以 為 證 焉 ] , 後 移 師 向 西 , 經 今 日 之 新 界 , 新 界 居 民 以 皇 師 抵 境 , 乃 殷 勤 招 待 , 惟 倉 卒 間 , 盛 菜 餚 用 具 不 足 , 遂 以 容 量 較 大 之 木 盤 盛 之 , 因 而 成 為 今 日 之 「 盤 菜 」 。
材料通常有豬、 雞、 鴨、 鵝 、鮑、 參、翅、肚、 魚、 蟹、 冬菇、魚球等等均可作為盤菜主要餚料;配料則有魷魚、門鱔乾、蝦乾 、豬皮、 枝竹、 蘿蔔等等,各項材料經烹製後,於是一層一層的疊置盤中,最下層者為易吸收餚汁之物料如蘿蔔、門鱔乾、 豬肉、枝竹等,中層為豬肉,上數層則為雞、 鴨、 魚、 蝦等。
(10)冰糖胡蘆:
據說冰糖葫蘆的起源與南宋的宋光宗有關。
宋光宗,名趙停,是宋孝宗趙慎的第三個兒子。有一次,趙停最寵愛的黃貴妃生病了,她面黃肌瘦,茶飯不思。御醫用了許多貴重的藥品,都沒起到什么效果。趙停見愛妃日益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只好張榜求醫。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為黃貴妃診脈后說:“只要用冰糖與紅果(即山楂)煎熬,每頓飯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準會見好。”黃貴妃按此辦法服后,果然病愈了。后來這種做法傳到民間,老百姓又把它串起來賣,就成了今天的冰糖葫蘆。
原來,山楂的藥用功效有很多,它能夠消食積,散淤血,驅蟲,止痢疾,特別是能幫助消化。我國杰出的醫藥學家李時珍也曾經說過:“煮老肉硬,入山楂數顆即易爛,則其消向積之功,蓋可推矣。”
現在,雖然山楂食品花樣翻新、品種繁多,但人們對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蘆仍十分鐘愛,成為街頭常見的一種休閑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