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河魨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5/Fugu_in_Tank.jpg/250px-Fugu_in_Tank.jpg
紅鰭多紀魨
Takifugu rubripes
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目:
魨形目 Tetraodontiformes
河豚,學名河魨,古名肺魚,俗稱氣泡魚、吹肚魚、雞泡魚、青郎君等,一般泛指魨形目中二齒魨科、三齒魨科、四齒魨科以及箱魨科所屬的魚類,普遍分佈在世界各地北緯45度至南緯45度之間的海水、淡水、汽水等水域。河魨普遍具有膨脹身體的能力,能夠將大量的水或空氣吸入極具彈性的胃中,使身體大小膨脹數倍,以嚇阻掠食者。同時,大多數四齒魨科以及箱魨科的河魨,分別具有劇毒河魨毒及箱魨毒,依品種分佈於內臟、肌肉、血液、皮膚等等不同部位,毒性並隨季節有所變化。
河魨肉極度美味,是中國「長江三鮮」之首,揚中產的河魨則是長江中最好的。「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每年春季都會有無數美食愛好者紛紛來到揚中,品嘗河魨的美味,但時因料理不當或品種分辨不清,造成意外中毒死亡,因而古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現在河魨的研究以日本研究最深,在日本,河魨的料理均需嚴格訓練領有執照的廚師才能夠進行。養殖則以中國大陸為大宗,每年皆飼養輸出大量河魨至日本等地。
河魨同時也是一種觀賞魚,在水族館中的觀賞用河魨,一般根據體型大小分別稱為狗頭或是娃娃。常見的觀賞用河魨有金娃娃、8字娃娃、黃金娃娃、巧克力娃娃、皇冠狗頭、斑馬狗頭等等。
[編輯] 自衛機制
河魨的體型渾圓,主要依靠胸鰭推進。這樣的體型雖然可以靈活旋轉,速度卻不快,是個容易獵取的目標。因此,河魨演化出了迥異於一般魚類的自衛機制。河魨受到威脅時,能夠快速的將水或空氣吸入極具彈性的胃中,在短時間內膨脹成數倍大小,嚇退掠食者。棘魨科的刺河魨身上甚至有刺,膨脹時全身的刺便會豎起,令略食者難以吞食。
四齒魨科的河魨更含有河魨毒(Tetrodotoxin),為一種劇毒,僅需極少量便能致人於死。箱魨科河魨亦含有箱魨毒(Ostracitoxin),同樣是劇毒。河魨的劇毒大多分佈在內臟,然而隨著品種不同,毒性分佈的位置也不同,有些品種的河魨甚至連肌肉以及皮膚都有毒,完全無法食用。而河魨的毒性也會隨著季節而有強弱的變化,例如河魨到了繁殖期,毒性往往會變強。
也有些河魨不具毒性,例如棘魨科的河魨便為無毒。而少數的四齒魨,如黑鯖河魨(克氏兔頭魨)、白鯖河魨(懷氏兔頭魨)等,通常沒有毒性、或僅偶爾在內臟有微弱毒性。
[編輯] 河魨毒
河魨毒是一種劇毒,毒性大約為氰化物的1200倍。每公斤體重8µg的濃度,便可以殺死半數的老鼠(LD50)。一隻河魨體內所含的毒素,估計足以殺死三十個成人。河魨毒並非獨見於河豚體內,藍紋章魚、芋螺、以及某些種類的蠑螈都含有河魨毒。河魨毒是由河魨體內共生的細菌所產生的,河魨於攝食的過程中獲得產毒所需的細菌。河魨本身由於細胞膜上鈉離子通道的結構與一般生物不同,因而對河魨毒免疫。少數魚類對河魨毒免疫,因而成為獵食河魨的天敵,例如虎鯊、狗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