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論知與行"其實就是討論"知"與"行"的關係。這裡的知,是指理解,行是指行動。總括來說,就是理解道理和付諸行為的關係。
理解與行動一直是很多學家討論過的題目。也是中國辯論的經典命題。雖然照理來說,一旦理解一個道理,就會按這個道理採取行動,但事實並非如此。舉例來說,我們明知用功讀書是道理,有時卻總是無法付諸實行。這就是知與行無法合一的矛盾。
歷來對知與行的看法有很多,不過大致分三類:知難行易、知易行難、知行合一。
知難行易,這個看法最早見於孫中山先生。對知與行的理解是,要真正理解一個道理是很難的,但一旦能真正理解,付諸行動就是很自然的事。再以讀書為例,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能真正理解讀書的好處,就很自然會努力讀書,不會覺得努力是一件困難的事。這種現像多發生在年紀較大或成績較好的人身上,因為這些人從真實生活中體驗到多讀書的重要和好處。但這些人同時也要有很多生活閱歷或勤奮的經歷,才能對讀書有深刻的體會。對這些人來說,讀書的行動從來都不是辛苦的。所以說知難行易。
知易行難應該是知行論的最傳統的看法,最早見於尚書:非知之艱,行之惟艱。也就是說了解一個道理是很容易的,要付諸行動卻是困難的。以讀書為例的話,世界上大部份學生都在印證這句話。
最後一個是知行合一,應該是明代一個理學家,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在真正理解一個道理時,你已經付諸行動了,同樣的,在做一件符合某個道理的行為時,也就是真正理解那個道理的時候。唯有知與行合一,才是真正的知,也唯有知與行合一,才算真正的行。
個人覺得知易行難是最容易理解的,知難行易是較有人生智慧的看法,而知行合一則有點過份故弄玄虛,並沒甚麼了不起的洞見。
希望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