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咩叫"論知與行"?

2007-01-13 12:51 am
我想問咩叫"論知與行"?
今日考文學出呢個作文題目,,
唔識解..搞到迫住作另一題 -_-"
10分 T^T!

回答 (2)

2007-01-13 1:34 am
✔ 最佳答案
"論知與行"其實就是討論"知"與"行"的關係。這裡的知,是指理解,行是指行動。總括來說,就是理解道理和付諸行為的關係。

理解與行動一直是很多學家討論過的題目。也是中國辯論的經典命題。雖然照理來說,一旦理解一個道理,就會按這個道理採取行動,但事實並非如此。舉例來說,我們明知用功讀書是道理,有時卻總是無法付諸實行。這就是知與行無法合一的矛盾。

歷來對知與行的看法有很多,不過大致分三類:知難行易、知易行難、知行合一。

知難行易,這個看法最早見於孫中山先生。對知與行的理解是,要真正理解一個道理是很難的,但一旦能真正理解,付諸行動就是很自然的事。再以讀書為例,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能真正理解讀書的好處,就很自然會努力讀書,不會覺得努力是一件困難的事。這種現像多發生在年紀較大或成績較好的人身上,因為這些人從真實生活中體驗到多讀書的重要和好處。但這些人同時也要有很多生活閱歷或勤奮的經歷,才能對讀書有深刻的體會。對這些人來說,讀書的行動從來都不是辛苦的。所以說知難行易。

知易行難應該是知行論的最傳統的看法,最早見於尚書:非知之艱,行之惟艱。也就是說了解一個道理是很容易的,要付諸行動卻是困難的。以讀書為例的話,世界上大部份學生都在印證這句話。

最後一個是知行合一,應該是明代一個理學家,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在真正理解一個道理時,你已經付諸行動了,同樣的,在做一件符合某個道理的行為時,也就是真正理解那個道理的時候。唯有知與行合一,才是真正的知,也唯有知與行合一,才算真正的行。

個人覺得知易行難是最容易理解的,知難行易是較有人生智慧的看法,而知行合一則有點過份故弄玄虛,並沒甚麼了不起的洞見。

希望幫到你。
參考: me
2007-01-13 1:25 am
論知與行 即是 討論一個人知道這個知識, 與有否做到這個知識

比個例子你, 令你易明的, 就好似坐地鐵, 見到老人 / 孕婦 / 傷殘會否讓坐這個知識

其實好多人都知要讓坐 (這就是 "知"), 而是否會讓坐呢 (就是關於 "行" 的問題)

亦好似大家都知不可吸毒 / 不可濫藥 / 要努力讀書 / 敬愛師長...等, 但做到又有幾人~~?

因此其實呢篇文好易作, 以下係略寫, 作你的參考 : -

*****
經過政府的大力推廣, 大家已經知道香港由 1月1日開始, 於室內都要禁煙 (知), 但政策進行了約 2 星期, 成效不大, 甚至有市民質疑其重要性 (人民有些有 "行", 有些沒有) .

在市面, 仍有市民漠視.... (開始提出情況, 及加入你既意見)

其實禁煙已是全世界性的運動, 不單為左環保......亦有健康問題.... (擴大成世界性問題加強你既論點)
明顯地, 是香港市民認知不足, 對政府要求並不重視... (對市民的行為作進一步批評)
etc
**********
因此, 其實知 / 行分幾個階段, 有不知不行, 不知而行, 知而不行, 及知行合一, 都分別代表個人質數及對行為的重視. 由此, 你會發現例子實是比比皆是.

*** 希望幫到你 ^^



參考: 自己


收錄日期: 2021-04-27 14:55:3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12000051KK0243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