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蘇洵<六國論>
一.《六國論》一開始即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試回答:(1)《六國論》的中心論
點是什麼?
答:《六國論》的中心論點是「六國破滅,弊在賂秦」,意思是說戰國時六國的破敗
滅亡,毛病出在向秦國割地討饒。
(2)在中心論點下,作者從哪幾方面進行論證?
答:在中心論點下,作者從三方面進行論證:「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非兵不利,戰不善。」
「不賂者以賂者喪。」
(3)作者一下筆即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這種寫法有什麼好處?
答:這種寫法能突出主題,收先入為主的效果,加深讀者的印象;加上先提出總綱
,然後就著論點反覆論證,能增加文章的說服力。
二.作者在中心論點下提出:「『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
蓋失強援,不能獨完。』試回答:(1)文章開頭既說:「六國互喪,弊在賂秦」
,為什麼接著又問「六國互喪,率賂秦耶」?作者設這一問,對於展開論證有
什麼作用?
答:作者設這一問,因為「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這一論點,
並不能包括六國中每國滅亡的情形。六國之中,有些國家並沒有割地討好秦國
。作者為了補充這個論點,便用這一問帶出「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
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這個論點。
(2)作者舉了哪些史實證明「不賂者以賂者喪」這個論點?
答:作者以齊國為例,論證「不賂者以賂者喪」這個論點。齊國雖然沒有割地討好
秦國,但由於它和秦國結好,不去幫助其他五國,到五國亡後,齊國亦免不了
被秦國吞滅的命運。
三.作者用了哪些史實證明六國破滅,並不是因為「兵不利,戰不善」?
答:作者以、趙兩國為例,證明六國破滅,並不是因為「兵不利,戰不善」:
燕國最初堅守國土,堅決不割地討好秦國,所以燕雖然是小國,卻能絰持到
最後才亡國,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趙國曾經與秦國交戰,三勝而二敗,後來由於趙王聽信讒言,殺了能抵抗秦國的良將李牧,才導致滅亡,可見趙國覆亡並非由於戰爭。
頁一
四.作者認為「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試回答:(1)作者怎樣論證「賂秦而
力虧,破滅之道也」這論點?試從土地的損失和秦國的野心兩方面分別析述。
答:土地的損失:作者指出秦國從諸侯割據所得之地較從戰爭中搶奪而來的多,
諸侯的土地得來不易,現在卻隨便割給秦國,結果大大增強了秦國的實力,
削弱了自己的力量,終致滅亡。
‧秦國的野心:作者指出諸侯的土地有限,而秦國的貪慾無窮,割給秦國的土
地越多,秦國侵略的野心便越急切,結果無需戰爭,秦與六國的強弱勝負之
勢已分明,所以作者認為割地討好秦國,是六國滅亡的主要原因。
(2)作者用了哪個比喻來說明割地賂秦的嚴重後果?你認為這個比喻用得恰當嗎
?試加以說明。
答:作者用「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來說明割地賂秦的嚴重
後果。
‧我認為這個比喻十分恰當。諸侯的土地就好像薪柴,而秦國的野心就好像火
,用薪柴來救火,只會適得其反,令火勢越燒越旺,到了薪柴燒盡後,火勢
才會熄滅;同樣地,用土地來討好秦國,不但無補於事,反而更助長秦國侵
略的野心,直到諸侯土地耗盡,國家滅亡,秦國才會罷休。
五.作者認為六國破滅,弊在賂秦,但有些國家並沒有割地賂秦,卻也不免於滅亡
。試回答(1)為甚麼不賂秦的國家也終於被秦所滅?試從間接原因和直接原
因兩方面加以分析。
答:間接原因:因為賂秦的國家相繼破滅後,不賂秦的國家失去了其他國家的
支援,變得勢孤力弱,無法單獨存在,最後終於被秦國擊敗。
‧直接原因:a)齊:與秦國結好,不幫助其他五國,五國被秦滅後,齊國也無
法避免亡國的命運。
b)燕:燕國最初用武力對抗秦國,但到了燕太子丹時,卻派荊軻
行刺秦王,可惜事敗,觸怒了秦王,結果加速了燕國的滅亡。
c)趙:趙國曾與秦五次交戰,二敗而三勝;可惜趙王聽信讒言,
誅殺李牧,結果自毀長城,導致破亡。
(2)作者對不賂秦的國家有什麼評價?試分別說明。
答:作者對不賂秦的齊、燕、趙三國的評價各有不同:
作者對齊國採取譴責的態度,因為齊國不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竟與秦國結
好,對五國的危難袖手旁觀,所以齊國的滅亡,是無可避免的。
‧作者對燕、趙兩國十分同情,因為燕、趙當時處於其他國家差不多全給秦國
消滅的時候,可謂勢孤力弱,所以被秦國消滅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3)作者分析不賂秦的國家滅亡的一段文字,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頁二
答:作者以齊國的滅亡來證明「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這個論點;
而燕、趙的亡國,則證明了「非兵不利,戰不善」這個論點。而這兩個論點都
間接證明了「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個中心論點。
六.文中說:「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試回答:(1)為甚麼作者認為六國是被秦人積
威所劫呢?
答:因為作者認為六國如果聯合力量對抗秦國,是有戰勝秦國的機會,但他們卻沒
有用這個方法對付秦國,反而懾於秦國累積起來的威勢,為求自保不惜割地討
好秦國,結果國力虧損,以致滅亡。所以作者說六國是被秦人積威所劫。
(2)「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這句話,在文中是否另有寓意呢?
答:這句話表面是要六國不要被秦國的積威所嚇怕,實際上是警惕北宋君主不要被
契丹、西夏的勢力脅逼著,納幣求和,以致滅亡。
(3)作者認為六國要怎樣做才不致被秦所滅?試從六國的個別情況和整體形勢兩
方面加以說明。+
答:a)從個別情況來說:
韓、魏、楚三國堅決不割地討好秦國。
齊國不與秦國結交。
燕國不派荊軻刺殺秦王。
趙國不殺害良將李牧。
b)從整體形勢來說:
六國將割給秦國的土地,拿來賞賜天下的謀士。
六國將事奉秦國的心意,禮待天下的奇才。
六國團結一致,全力對抗秦國。
七.作者在文章結尾說:「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
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試回答:
(1)「天下之大」是指什麼?
答:「天下之大」是指統一天下的國家,這裡指北宋。
(2)這段文字在表達本文主旨方面有什麼作用?
答:這段文字有點明題旨的作用。作者借這段文字,勸喻北宋君主以六國被秦國滅
亡的史事為鑑,不要對外敵退讓求和,重蹈六國破亡的覆轍,否則就連六國也
不如了。
頁三
八.作者寫作《六國論》,目的在於借古諷今。試回答:(1)作者借「古」的什麼
事,諷喻「今」的什麼事?
答:作者借戰國時六國因賄賂秦國而招致滅亡的史事,諷刺當時北宋執政者向契丹
屈辱求和的外交政策。
(2)古和今的情況有什麼相同和相異的地方?
答:a)相同的地方:六國懾於秦國的積威,為求自保割地討好秦國,結果國力虧損,
以致滅亡;同樣地,北宋亦懾於西夏、契丹的積威,輸銀納絹以求苟安,以
致國勢日弱,面臨亡國的危機。
b)不同的地方:作者認為六國與秦國同是諸侯國,而六國中任何一國的實力都
比秦國弱,所以六國懾於秦國的積威,割地討好秦國以求苟安,尚可原諒;
但北宋的情況與六國有些不同,北宋是堂堂統一天下的大國,國力比西夏、
契丹強,在這有利環境下卻向外族屈辱求和,則會連六國都不如。
(3)作者寫作《六國論》,對當政者寄予什麼期望?他為什麼要借六國的故事來
寄意,而不直接表達自己的意見?
答:a)作者期望北宋君臣團結起來,積極對抗外敵,不要向契丹和西夏輸銀納絹,
屈辱求和,以免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
b)蘇洵人微言輕,不敢直接批評朝政,所以才以古喻今,用委婉的方式來遵諫
北宋君主不要重蹈六國的覆轍,以免招致亡國之禍。
九.《六國論》和《出師表》都有勸喻君主之意。試回答:(1)《六國論》和《出
師表》的勸說對象和勸說內容有什麼不同?
答:a)《六國論》的勸說對象是北宋君主宋仁宗,《出師表》的勸說對象是三國時
蜀漢君主劉禪。
b)《六國論》主要勸喻北宋君主不要對契丹和西夏採取屈辱求和的外交政策。
《出師表》則主要勸喻後主劉禪廣開言路、嚴明法度、選賢任能、親賢遠佞
等。
(2)《六國論》和《出師表》所用的勸諫方法有什麼不同?不同的勸諫方法與作者
的身份有沒有關係?試加以說明。
答:a)《出師表》主要用直接勸喻的方法勸喻君主。諸葛亮屢次用「宜」和「不宜」
等字眼,直接向後主說明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而《六國論》則採用
借古喻今的方法來勸喻君主。蘇洵借六國滅亡的歷史教訓,勸喻北宋君主不
要對契丹和西夏輸銀納絹求和,以免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
b)這兩篇文章採用不同的表現手法,與作者的身份有很大的關係。諸葛亮雖是
臣子,但他也是後主的長輩,劉備臨終時,曾囑咐諸葛亮輔助後主,所以諸
葛亮便用較直接的方法,甚至用教訓的語氣來勸喻後主。蘇洵則人微言輕,
沒有官職。雖然他對政事有卓越的見解,但也不宜隨便議論朝政,所以他便
用借古喻今的委婉方式來勸喻君主。
頁四
http://hk.geocities.com/crazyfrankk/4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