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的好處

2007-01-12 3:04 am
功夫有d好處咩好處
和教下我點作功夫的好處(說明文)
和教我點做總結
告急
tha x

回答 (4)

2007-01-12 3:09 am
✔ 最佳答案
中國功夫-起源篇

中國功夫源遠流長上千年,不僅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更因其濃厚的神秘色彩而為中外所矚目。事實上,中國功夫亦因一代巨星李小龍的一系列動作電影而大放異彩並風行全球,裡面所展露的中國拳腳功夫,更受到國際間高度的重視,使中華民族特有的武功推向了世界,成功的打響了中國功夫這塊金字招牌。
  回溯到中國功夫的起源,從古文獻的記載和考古學實物的發掘相印證,在史前時代,人們為了獲取生活所需和適應大自然的適者生存條件,因應人與人爭、人與獸爭,逐漸學會了使用拳打、腳踢、摔絆、擒拿等動作。並且在原始社會裡的節慶或祭典儀式中,常有干戚舞、大武舞、弓矢舞、矛舞和角觝舞的活動,這都是搏鬥技巧動作所組合成套的運動形式,是以歌舞來顯示武勇凱旋,展示榮耀,也是「武術套路」最早的起源。
  另外私有制萌芽後,部落間的戰爭使格鬥的技術不斷發展,從西漢時期的儲具圓雕<格鬥>上手,就生動地展現出徒手相博的場景。在激烈的生存博鬥,要求一定要有必勝的攻防格鬥技能,經過實際演練並能自覺的運用,這就是功夫的萌芽。
  中國功夫在各個時期都有不同稱謂,例如在夏、商、周時稱為拳勇、手博、相高、角力;春秋戰國時稱技擊、相博、手戰;秦漢三國時稱武藝、角抵、摔胡、手博、手格、長手等;魏晉南北朝時稱武術、講武、相撲、拳法等;隨唐時期稱拳捷、試撲、手搏、相搏等;宋朝時稱武藝、武技、相搏、手搏、打套子、角抵等;明朝時稱白打、使拳、使藝、拳法等;清朝稱把式、對力、對拳、武藝;而民國以後稱國術、武術、國技、把式、八式、操扁卦、功夫等。
  以上稱謂雖因時代、地理環境、文化背景的相異而有所不同,且有的名稱除了在古籍中才能找到,一般並不經常出現,但都是代表著中國功夫在歷史中的演變及定位。現在我國稱為國術,大陸稱為武術,國際間最為流行的通稱則有中國功夫(Chinese Kung-Fu)、國術(Chinese Kuo-Shu;Martial Arts)、武術(Wu-Shu)等三種。


中國功夫
  在每個時代皆有不同的背景,而中國功夫發展至今,體育功能益突出,其內容、形式和鍛練手段的體育化特點更強,而武術中長拳、南拳及太極拳是屬於套路性質的比賽方式,一般稱為長拳競賽套路、南拳競賽套路及太極拳競賽套路,在其固定的形式下完成動作,依精神、節奏、勁力、風格、協調、規格等評分因素,從招式之中、眉宇之間,創造出堅毅、勇敢、機警、頑強的形象,展現個人與眾不同的武術修為,進而達到雅俗共賞,推展為競技體育及全民運動。因此若要練習好中國功夫則必須了解其運動方法的特點與作用、風格與特色及評分方法,才能易於掌握,深入練習。
  中國武術在運動方法上有著獨特的傳統風格與特點,一般包括下列五點:
1.剛柔相兼 各家拳派皆主強“剛發乎內,柔至乎外”、“外若優柔,中實剛勁”、“剛中帶柔,柔中帶剛”等剛柔相兼之說。 ▲要學好中國功夫,必須注重內外合一,達到心、意、氣的結合。
2.內外合一 所謂內,指的是內在的心志活動;所謂外,指的是手眼身步法等外在的形體活動。
須做到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謂之“外三合”,而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謂之“內三合”。

練習武術只有做到內外合一,才能對武術有更深刻的理解,使演練達更高的水準。

3.運氣調息 中國武術十分重視運氣和調息的鍛練。例如動作時須配合提、托、聚、沈的四個法則,講究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使氣在意念引導下運轉,與動作相結合,做到心為令,氣為旗,以意導氣,便利從心。
4.氣勢連貫 中國武術在練法上講究勢勢相承,一氣呵成。要善於運用內在的心志活動,表現出生動的氣韻,如虹的氣勢,要做到“形斷意連,勢斷氣連”的連環成招,貫串一氣。
5.擊法嚴格 擊法是武術中踢打摔拿等四種技擊法則,凡是由攻防動作組成的拳術套路,都離不開以上的範疇,而其具體內容的運使方法,例如「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場上如猛虎,場下如綿羊。」都規定得非常嚴格,不允許混淆不清。

長拳、南拳、太極拳的風格特色
風格特色
1.長拳 長拳是以放長擊遠動作為主的一類拳術。通常在出手或出腿時以長擊為特徵,常配合擰腰順肩以加長打擊點,追求〞一寸長,一寸強〞的技法效果。具有舒展大方,靈活快速,節奏鮮明,剛柔相濟等特點。
▲武術套路對打,不只男生才行,女生一樣能。
2.南拳 南拳的特點是以形為拳,以意為神,以氣催力;動作樸素明朗,拳勢激烈,富於陽剛之美;上肢動作較多,在手法上講究短打、擒拿、點擊穴位;在步法上重心較低,步法穩固,並多要求落地生根,講究蓄勁,要求沈丹田,發力時勁由足根起,腿、腰、臂貫串一氣;多有發聲,以助力,氣勢磅礡。
3.太極拳 太極拳的特點及要求是靜心用意,剛柔相濟,以意導氣,呼吸必須平穩、自然、均勻、深長,中正安舒,柔和緩慢,不偏不倚,綿綿不斷並以腰為軸,上下相隨,周身一家注重連貫協調,銜接和順,虛實分清。

  通常不論任何拳種、門派都有其基本功夫的訓練,但一般初學者都先由北派的少林拳為入門,因其結構嚴謹、動作樸實、舒展大方、潚洒飄逸、發力剛猛、節奏明快所以易於上手,也便於紮下良好的根基。好像書法的學習必須先從正楷開始,再學行書和草書,若無順序由正規到變化,由簡單到複雜,由淺入深,則很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一事無成,就算偶有佳作,也僅是僥倖,難有大成。
練習法則
1.四擊: 踢、打、摔、拿。
2.六合: 手與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外三合》
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內三合》
3.八法: 手、眼、身、步、法、精神、氣力、功。
4.十二型: 動如濤、靜如岳、起如猿、落如雀、轉如輪、折如弓、快如風、緩如鷹、輕如針、重如鐵、站如松、立如雞。
5.形神兼備、
內外合一: 有形無神傻賣藝;有神無形假機靈。
形不正則氣不順;氣不順則意不寧、意不寧則氣散亂。
有形有意都是假、拳到無心方為真。

 
基礎訓練
1.手型: 拳、掌、勾、肘。
2.手法: 拳—衝拳(立、平)、砸拳、劈拳、貫拳、抄拳。
掌—插掌、穿掌、按掌、挑掌、撩掌、亮掌、架掌、推掌、砍掌、砍掌。
勾—前勾、側勾、後勾。
肘—沈肘、格肘、頂肘、盤肘。
3.步型: 弓步、馬步、仆步、虛步、歇步、盤步、獨立步、橫襠步、丁步。
步法—退步、上步、提步、落步、併步、蓋步、插步、擺步、扣步、行步、躍步。
4.腿法: 直擺性—正踢腿、側踢腿、外擺腿、內擺腿、後撩腿。
屈伸性—彈踢、蹬腿、踹腿、踩腿、橫釘腿。
擊響性—單拍腳、外擺、內擺。
掃轉性—後掃、前掃。
5.平衡動作: 提膝平衡、扣腿平衡、盤腿平衡、望月平衡、側身平衡、探海平衡。
6.跳躍動作: 騰空飛腳、騰空擺 蓮、旋風腿、旋子、旋子轉 體、盤腿跌、翻滾系列。
7.身法: 擰轉、折疊、翻轉、起 伏、閃展、騰挪。
8.眼法: 隨視;注視。
  所謂「功夫靠苦練、奧妙耐深思」;「苦練三年,不如名師一點」因此在練習時必須盡力符合無極、陰陽、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十全等先賢所留下的練功法則,不斷實踐、自省、充實並多多請教明師益友,才能達到「五湖四海皆兄弟、千門百派一家親」並真正進入到中國功夫「武林一家」的最高境界。
2007-01-12 6:30 am
陽明功夫進路的儒學體系的特色重點就是在講說對於實踐的強調,當本體是一德性意志之觀念已明,當為人就是要立志作聖人的觀念已經講明,學者論學於功夫的知識時就是要實踐,實踐是一種生活上的活動,實踐已經不再是對於事務性的知識的研究,事務性的知識的研究是在實踐中碰到了什麼事再去研究,生活中隨時碰到事情,隨時都要作對於這件事情的道德性分辨,隨時都要將良知提起以作道德分辨,並貫徹意志於其中,當事務在進行時才去講求事務的客觀知識,並不是在尚未進行實務操作前去空泛地研究關於事務性的知識,如此即未有進行實踐,實踐即是實踐德性活動,儒者除了德性活動之外沒有任何別的事情了,儒者時刻都應進行德性活動,德性活動也正是時刻發生的,面對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存在著處理這件事情的態度,也就發生了必須貫徹道德意志的功夫事件,因此功夫即是在活動中的貫徹意志之行為,功夫並不是在未有應對酬祚之時的知識的研議,此事非關德性,非關德性即非儒者的關鍵事業,關鍵事業需講求,關鍵事業講求清楚了,則事務進行中的知識的研究攝取也就有了定向,有定向即是有道德意志以為行為之準則,作為儒者之功夫修養活動的重點在此,並不是對所進行的事務的知識性研究,而是對所進行事務的動機心態目的的講求。總之,談功夫即是要作功夫,功夫的講求是一種活動中的事業,而不是各種具體事務的知識性追求,具體事務的知識性追求是追求不完的,也不是不追求,但只顧追求具體事務性知識而不去作功夫的實踐則實踐者自身的境界永遠無法提昇,而此時所追求的具體事務之知識亦毫無意義了。參見其言:〔[xiv]〕

問「知至然後可以言誠意,今天理人欲知之未盡,如何用得克己工夫?」先生曰「人若真實切己用功不已,則於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見一日,私欲之細微,亦日見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終日只是說話而已,天理終不自見,私欲亦終不自見﹔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認得一段,走到歧路處,有疑便問,問了又走,方漸能到得欲到之處,今人於己知之天理不肯存,己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盡知,只管閒講,何益之有?且待克得自己無私可克,方愁不能盡知,亦未遲在。」(傳習錄卷上,陸澄錄,頁32)

「古之教者,教以人倫﹔後世記誦詞章之習起,而先王之教亡。」(傳習錄卷中,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頁112)

「聖人無所不知,只是知箇天理﹔無所不能,只是能箇天理。聖人本體明白,故事事知箇天理所在,便去盡箇天理﹔不是本體明後,卻於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來也。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數、草木鳥獸之類,不勝其煩,聖人須是本體明了,亦何緣能盡知得。但不必知的,聖人自不消求知,其所當知的,聖人自能問人,如『子入太廟,每事問。』之類,先儒謂『雖知亦問,敬謹之至。』此說不可通,聖人於禮樂名物,不必盡知,然他知得一箇天理,便自有許多節文度數出來,不知能問,亦即是天理節文所在。」(傳習錄卷下,門人黃直錄,頁126)

談實踐之學即是要在實踐上有真實的經驗,實踐之學的成就也是成就在生活經驗中而不是成就在知識論辯中,因此當主體心性已經貫注在德性意志中之後,所剩的功夫便即是在酬祚萬變中實際經驗之,經驗之而以真實的性情感受面對之而有身心性命的真正成長,身心性命的成長也才是實踐之學的唯一目的,如果不在事變中經歷自身心性的天理人欲之爭,則就沒有主體的意志的堅定力的提昇,亦即沒有境界的提昇,亦即沒有朝向聖人的境界上邁進,如果只是安靜地讀讀書,不太出面處理生活週遭甚或社會國家的事情的話,那其實就是一種逃避了,這不叫靜時涵養,這反而是放任自家心性的散逸情緒,這卻正是悖德之事,所以陽明談功夫就要談作功夫,談作功夫就要學者在事上磨練,事上磨練就是磨練自家心性意志力的貫徹堅定,貫徹的結果就是境界的提昇,如此才有側入聖人之林的可能。立志為聖人方是儒學活動的真實目的。參見其言:〔[xv]〕

問「靜時亦覺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養靜,而不用克已工夫也,如此臨事便要傾倒,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傳習錄卷上,陸澄錄,頁18)

澄嘗問象山在人情事變上做工夫之說。先生曰「除了人情事變,則無事矣。喜怒哀樂非人情乎?自視聽言動以至富貴貧賤患難死生,皆事變也。事變亦只在人情裏,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謹獨。」(傳習錄卷上,陸澄錄,頁23)

「心何嘗有內外?即如惟濬今在此講論,又豈有一心在內照管?這聽講說時專敬,即是那靜坐時心,功夫一貫,何須更起念頭?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歛,而實放溺也錄
2007-01-12 3:13 am
強身健體,good heath.
2007-01-12 3:08 am
總結:
功夫的好處是強身健體、保護身體!!!
參考: 自己


收錄日期: 2021-04-20 17:58:5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11000051KK0349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