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綠色是生命的原色,從人類爲了生存栽培植物開始,綠色就代表了生命、健康、活力、對美好未來的追求,哪里有綠色,哪里就有生命。在這裏,綠色是一個特定的形象用語,而不僅僅指綠顔色、指有生命的植物,而是指一種自然萬物和諧共存的生態環境及其保護和維護、改善,依據“紅色”禁止、“黃色”警告,“綠色”通行的慣例,以“綠色”表示合乎科學性、規範性、規律性,能保持永久通行無阻的概念。21世紀是綠色世紀,綠色,代表生命、健康和活力,是充滿希望的顔色。國際上對“綠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節能、環保三個方面。綠色消費,包括的內容非常寬泛,不僅包括綠色産品,還包括物資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對生存環境和物種的保護等,可以說涵蓋生産行爲、消費行爲的方方面面。綠色消費,也稱可持續消費,是指一種以適度節制消費,避免或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崇尚自然和保護生態等爲特徵的新型消費行爲和過程。
綠色消費的定義
符合“三E”和“三R”,經濟實惠(ECONOMIC),生態效益(ECOLOGICAL),符合平等、人道(EQUITABLE),減少非必要的消費(REDUCE),重復使用(REUSE)和再生利用(RECYCLE)。不僅包括購買和使用綠色産品,還包括物資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對生存環境,對物種的保護等消耗物質和能量的過程。綠色消費已經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國際消費者聯合會從1997年開始,連續開展了以“可持續發展和綠色消費”爲主題的活動,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等6個部門在1999年啓動了以開闢綠色通道、培育綠色市場、提倡綠色消費爲主要內容的“三綠工程”,中國消費者協會把2001年定爲“綠色消費主題年”,日本於2001年4月頒佈了《綠色購買法》。
類似的活動正在全球興起,它們推動著綠色消費進入更多人的生活。 綠色消費有什麽具體含義?國際上公認的綠色消費有三層含義:一是倡導消費者在消費時選擇未被污染或有助於公衆健康的綠色産品;二是在消費過程中注重對廢棄物的處置,三是引導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適的同時,注重環保、節約資源和能源,實現可持續消費。 80年代後半期,英國掀起了“綠色消費者運動”然後席捲了歐美各國。這個運動主要就是號召消費者選購有益於環境的産品,從而促使生産者也轉向製造有益於環境的産品。這是一種靠消費者來帶動生産者,靠消費領域影響生産領域的環境保護運動。這一運動主要在發達國家掀起,許多公民表示願意在同等條件下或略貴條件下選擇購買有益於環境保護的商品。
在英國1987年出版的《綠色消費者指南》中將綠色消費具體定義爲避免使用下列商品的消費: (1)危害到消費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 (2)在生産、使用和丟棄時,造成大量資源消耗的商品; (3)因過度包裝,超過商品本身價值或過短的生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消費的商品; (4)使用出自稀有動物或自然資源的商品; (5)含有對動物殘酷或不必要的剝奪而生産的商品; (6)對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有不利影響的商品。 歸納起來,綠色消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消費無污染的物品;消費過程中不污染環境;自覺抵制和不消費那些破壞環境或大量浪費資源的商品等。什麽是綠色消費觀?隨著綠色市場的興起和發展,綠色商品越來越多地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一種新型的綠色消費觀現已逐步形成。綠色消費觀更新了人們以往只關心個人消費,很少關心社會生活環境利益的傳統消費觀,將消費利益和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利益結合在一起,認爲以犧牲環境爲代價換取消費利益是不可取的,從而抵制購買和消費那種在生産和消費過程中産生環境污染的商品。當人們購買一切商品都樂於選購綠色産品時,表明人們的消費現已昇華到關心人類生存環境的新階段。綠色消費觀的普及,必將反饋到商品的生産領域,迫使採用生態技術和淨化工藝生産“綠色産品”,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足,這無疑對於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是十分有利的。
此外,綠色消費觀又是一種現代消費觀,只有當社會生産率水平和社會生活水平發展到一定的高水準上,才可能實現綠色消費。綠色消費誤區綠色生活是新世紀的時尚,它體現著一個人的文明與素養。每個人都應當選擇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生活方式——綠色消費來實現這種“綠色生活”。但是,究竟怎麽消費才是綠色呢?這個問題並非每個人都清楚,甚至有的所謂綠色消費走向綠色消費的相反方向。 綠色消費並非 “消費(消耗)綠色”。以爲綠色消費就是吃天然食品、穿天然原料的服裝、用天然材料裝飾房間、到原始森林旅遊,等等。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誤區———綠色消費變成了“消耗綠色”。有的人非綠色食品不吃,非綠色産品不用,家居裝修時非綠色建材不用,且相互攀比,要多要奢侈豪華。我國目前的旅遊消費很紅火,爲了吸引遊客,各路“神仙”紛紛樹起了“生態旅遊”的大旗。但真正懂得“生態旅遊”的遊客和景區管理者少之又少。在人們看來,生態旅遊就是遊玩“生態”,越人迹罕至的地方越好。一些風景區管理者借“生態旅遊”之名,在自然景觀中濫建人工建築,修建公路,破壞了景區的自然環境。許多導遊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不能把地質地貌的形成、動植物的分佈及保護生態系統的意義等講解給遊客,達不到讓遊客認識自然、增強環保意識的目的。
旅遊者更是以爲走進封閉的保護區就是“生態旅遊”,隨手扔垃圾、亂寫亂畫、拈花惹草、亂踩亂踏。一個風景地開放之後,常常垃圾滿地,面目全非。這樣的旅遊就是在糟蹋“生態”。照這樣下去,咱們的生態恐怕遲早會被消費沒了。 這些所謂的綠色消費行爲,只是從自身的利益和健康出發,而並不去考慮對共有的環境的保護,違背了綠色消費的初衷。綠色消費必須是以保護“綠色”爲出發點。 “綠色”的涵義真正在於給每一個人身體健康提供更大更好的保護,舒適度有更大的提高,對環境影響有更多的改善。綠色消費不是消費“綠色”,而是保留“綠色”,讓更多的人分享綠色。 “天然”並非絕對安全、純粹好。很多消費者一聽到綠色消費這個名詞的時候,很容易把它與“天然”聯繫起來,要吃天然的,穿天然的,用天然的,玩天然的。“天然”的就是安全的,就是好的;珍稀動物也照吃不誤、野生動植物照吃不物,保護動物的皮毛做衣飾,天然就一定好,安全;其實在很多天然野生的動植物身上攜帶的細菌和病毒很容易在消費使用的時候被人體感染,甚至是致命。
2003年的SARS疫情至今讓人記憶猶新,據專家分析其病毒極有可能就來源於某野生動物有人接觸、食用後蔓延開來。 “綠色”並不僅是自己享受“天然” 。 如果沿著“天然就是綠色”,盡自己盡情享受的路走下去的話,結果將是非常可怕的。比如:羊絨衫的大肆流行,掀起了山羊養殖熱,而山羊對植被的破壞力驚人,會給生態造成巨大的破壞。因此,消費者要轉變消費觀念,在追求舒適生活的同時,注重環境和生態的保護,節約資源,實現可持續消費。在消費活動中,不僅要保證我們這一代人的消費需求和安全、健康,還要滿足以後人的消費需求和安全、健康。尼泊爾是生態旅遊搞得比較成功的國家。旅遊部門對景區環境保護非常重視。旅遊者在進入風景區以前,隨身所攜帶的可丟棄的食品包裝必須進行重量核定,如果旅遊者背回來的垃圾沒有這麽多,會遭到罰款。每個遊客只允許攜帶一個瓶裝水或可以再次裝水的瓶子,而在山上,瓶裝水是不准許出售的。如果你需要水,有專門的地點出售開水,提供爲你的空瓶子重新灌水服務。這和我們的有些風景區到處都是小賣部相比要“綠色”得多。
在消費過程中注重了對垃圾的處置,不造成環境污染,“綠色”天然大家享受,同時精心保護後代也可以享受; 綠色消費反對攀比和炫耀、浮華 。 隨著生産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的消費動機日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這本不是壞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熱衷於相互攀比,追求奢侈豪華,以示炫耀。他們的很多消費不是出於自己的生存需要,而是想超過別人,炫耀自己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他們競相追逐新鮮的、奇特的、高檔的、名牌的商品,其行爲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於那些商品的社會象徵意義。由此容易形成浮華的世風,刺激人們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
綠色消費尤其反對過度消費 。過度消費不僅增加了資源索取和環境的污染荷載,而且助長了人的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工業化國家比較普遍地存在著過度消費。它們擁有的人口占僅世界人口的1/4,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卻占全球總排放量的75%;全球消費的破壞臭氧層的受控物質中,工業化國家的消費量占86%;全球現有的有害廢棄物也主要來自工業化國家,其産量占世界總量的90%。我國民間流行的婚喪大操大辦、大吃大喝等現象也屬於過度消費。這些行爲既浪費資源,又沒有給人民帶來一種滿意的生活,對人對己對環境都是弊大於利,應該加以抑制。與過度消費相比,節儉消費會減少資源索取和環境的污染荷載,有利於環境保護;如果人主動地放棄多餘的物質消費,對充實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也是很有好處的。在中國,節儉是大多數人的日常行爲規範;在國外,節儉消費也是源遠流長,即使在過度消費盛行的工業化國家,節儉消費也沒有被消費主義的狂潮所淹沒。在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現代社會,實行節儉消費尤其必要。
綠色消費反對危害人和環境,保證人身體健康。身體健康是綠色消費的根本落腳點,因此綠色消費不主張吸煙,少喝酒,主張食用綠色食品,不吃珍稀動植物製成品,少吃速食,保障身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