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婚姻習俗

2007-01-12 1:11 am
what is三書六禮 I want to know Please find

回答 (4)

2007-01-12 1:15 am
✔ 最佳答案
三書六禮指的是傳統婚姻的習俗禮儀

三書是指結婚過程的重要三種文書

分別為聘書、禮書和迎書

六禮指婚姻進行中的六個禮儀法度

分別為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

  三書六禮是中國傳統婚姻的習俗禮儀。

  三書指在六禮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六禮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六禮即六個禮法,指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

  古代的結婚過程,與現代的意義有點不同。現代的結婚過程一般指結婚當日所舉行的禮儀,三書六禮的結婚過程則包括了從談婚、訂婚到結婚等過程的文書和禮儀。與現代相似,整個傳統婚婚姻習俗禮儀通知了親屬鄰里,以取得社會的認可和保障。除此之外,傳統婚姻習俗禮儀使結婚的夫婦取得祖先神靈的認可和承擔履行對父母及親屬的權利義務。故此在古代某些時代,男女若非完成三書六禮的過程,婚姻便不被承認為明門正娶;嫁娶儀節的完備與否,直接影響婚姻的吉利。不過,在不同的朝代時期中,婚俗禮儀亦有所不同。


  三書六禮的傳統婚俗歷史悠久,可以追溯至西周。西周時期的「婚姻六禮」,對其後各朝代婚姻的形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而在《禮記》和《儀禮》都對此有所論述。

  《禮記》載:「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男子重之,是以昏禮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皆主人筳幾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敬慎重正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故曰昏禮者,禮之本也。」另據《儀禮》載:「昏有六禮: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由此可見,這傳統婚俗始創於西周時期。一般認為,此婚俗於秦朝巳經定下,其後用於漢朝。

  詳細的說明如下,三書為古時保障婚姻的有效文字記錄,分別指:

聘書:即訂親之文書。在納吉(男女訂立婚約)時,男家交予女家之書柬。
禮書:即在過大禮時所用的文書,列明過大禮的物品和數量。
迎書:即迎娶新娘之文書。是親迎接新娘過門時,男方送給女方的文書。
六禮則為結婚過程中的六個步驟:

納採:當兒女婚嫁時,由男家家長請媒人向物色好的女家提親。男家在納採時,需將大約達三十種有象徵吉祥意義的禮物送給女家;女家亦在此時向媒人打聽男家的情況。
問名:即在女方家長接納提親後,女家將女兒的年庚八字帶返男家,以使男女門當戶對和後卜吉凶。
納吉(又稱過文定):當接收庚帖後,便會將庚帖置於神前或祖先案上請示吉凶,以肯定雙方年庚八字沒有相沖相剋。當得知雙方並沒有相沖相剋之徵象後,婚事巳初步議定。
納徵(又稱過大禮):即男家把聘書和禮書送到女家。在大婚前一個月至兩週,男家會請兩位或四位女性親戚(須是全福之人)約同媒人,帶備聘金、禮金及聘禮到女方家中;此時,女家需回禮。
請期(又稱乞日):即男家擇定合婚的良辰吉日,並徵求女家的同意。
親迎(或迎親):在結婚吉日,穿著禮服的新郎會偕同媒人、親友親自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在到女家前需到女家的祖廟行拜見禮,之後才用花轎將新娘接到男家。在男家完成拜天、地、祖先的儀式後,便送入洞房。
  但是這樣的傳統在現在社會中已經較難看到了,但是在一些鄉村地區以及客家的村落當中,依然還保持著這種婚姻形式,仍可見到六禮的明顯痕跡。

  然而,於較為現代的婚俗禮儀中,三書六禮的婚俗禮儀則已化繁為簡,一般來說,僅遵循著提親、納徵(即過大禮)和親迎(即接新娘)內的某些禮儀而已。

「三書」是指在六禮中交換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

「聘書」是訂婚時交換的文書。
「禮書」是過大禮和送聘金時交換的文書。
「迎書」是迎娶新娘時男方送給女家的文書。
六禮

「六禮」是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

簡單來說,六禮就是傳統婚禮的六個步驟:

「納采」是男方物色人選後,託媒人提親,如女家拒絕,婚事便不成。

「問名」是男方把年庚八字寫在俗稱「庚帖」的帖子上,由媒人送到女家。同時,媒人把女方的年庚八字送回男家,讓雙方看看兩人的年庚八字是否相配,即是俗稱的「夾八字」。

「納吉」又稱「過文定」,即經占算後,如男女雙方的年庚八字相配,男家便可派人通知女家,至此婚事達成初步協定。

「納徵」即「過大禮」,男家給女家送聘書、禮書,形式類似今天的訂婚。

「請期」即「擇吉日」,男家擇定婚期,備禮告知女家,請求同意。

「親迎」即「迎親」,男方穿起禮服,率領鼓樂儀仗,以大紅花橋迎娶新娘。
2007-01-12 9:05 am
中式結婚禮儀





傳統禮儀在古代結婚習俗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但是,傳統禮儀大都繁瑣考究,對於現代人來說已不合時宜,所以盡量化繁為簡,保留一些較重要的禮儀,而簡化其他細節,當然,還要視乎雙方家長的決定。

何謂「三書」、「六禮」
男訂過大禮
女家回禮
安床
嫁妝
上頭
迎親
出門
過門
回門


何謂「三書」、「六禮」
現時大部份人都簡化三書六禮的程序,只保留過大禮及迎親。男家擇定良辰吉日,攜帶禮金和多種禮品送到女家。以下是過大禮的禮品清單,但大多不會買齊,只會買部份禮品,其餘以利是代替。其實市面上也有一些現成齊全的過大禮用禮品包,而且包裝精美,新人根本不用煩惱。


「三書」


聘書:訂親之書,男女雙方締造婚約。納吉(即過文定)時用。
禮書:過禮之書,詳列禮物種類及數量的清單。納徵(過大禮)時用。
迎親書:迎娶新娘之書。結婚當日(親迎)接新娘過門時用。



「六禮」

納采:即提親。古時乃六禮之首,當男方屬意女方時,會延請媒人做媒,向女家求婚。
問名:即夾八字。男方探問女方的姓名及生日時辰,以卜當事人的婚姻是否適宜,今稱「合八字」。
納吉:即過文定。通常在婚禮前一個月舉行,問名若卜得吉兆,男家使遣媒婆致贈薄禮到女家,正式奉上聘書,今稱「過文定」或「小定」。
納徵:即過大禮。通常在婚禮前十五至二十天舉行,男方正式送聘禮,攜帶禮金、禮餅、禮物及祭品等到女家,今稱「過大禮」或「大定」。
請期:即擇吉日。男家請算命先生選擇娶親吉日,今稱「擇日」。
親迎:即迎親。為六禮最後一道程序,婚禮之日,新郎乘禮車赴女家迎接新娘。


男訂過大禮
現時大部份人都簡化三書六禮的程序,只保留過大禮及迎親。男家擇定良辰吉日,攜帶禮金和多種禮品送到女家。以下是過大禮的禮品清單,但大多不會買齊,只會買部份禮品,其餘以利是代替。其實市面上也有一些現成齊全的過大禮用禮品包,而且包裝精美,新人根本不用煩惱。

圖片參考:http://www.100fun.com.hk/mmf/service/l_1079.jpg




禮金
豐儉由人,多為吉祥數目。

禮餅
一擔(一百斤),現用唐餅或西餅咭代替。

海味
分四式、六式或八式,款式及數量因人而異,通常每款兩包。髮菜是必須的,其它可選:鮑魚、魚翅、蠔豉、干貝、冬菇、蝦米、魷魚、海參、魚肚及花膠等。

三牲
雞兩對(兩雄兩雌,如父母不健在,則一對已可),豬肉三至五斤起雙飛(即一片相連開二)。


一對大魚或鯪魚,取其有腥(聲)氣。

椰子
兩對(如父母不健在,則一對已可),貼上紅雙囍字,取其有爺有子。


四支洋酒或米酒。

四京果
龍眼乾、荔枝乾、合桃乾即連殼花生。

生果
取其生生猛猛的意思。

茶葉、芝麻
因種植茶葉必須用種子,即祝願種植不移的意思,好比喻一經締結婚約,便要守信不渝,此生不移,亦即所謂「油麻茶禮」。

帖盒(禮金盒)
內有蓮子、百合、青縷、扁柏、檳椰兩對、芝麻、紅豆、綠豆、紅棗、合桃乾、龍眼乾、上頭用的紅豆繩、利是聘金、飾金、龍鳳燭一對及對聯一幅。

備註:所有禮金、聘禮的數量均為雙數,取其好事成雙、寓意吉祥。



女家回禮
當男家送贈禮金和禮品到女家後,女家不會全取的,會將一半或若干的禮物退還給男家,即回禮。

圖片參考:http://www.100fun.com.hk/mmf/service/l_1080.jpg



必須具備茶葉及生果。

蓮藕、芋頭、石榴各一對。

扁柏、薑、芙蓉。

回聘金、煎堆、檳椰及大發鬆糕。

雙喜賀帷巾,即毛巾。

給女婿的西裝或衣料、皮帶、一對鞋及兩對襪,可用利是代替,需註明是「衣料」,另外必定要送上銀包(內置利是)。


備註:切不可送手帕,因有分手之意。



安床
完成過大禮後,擇好吉日,舉行安放新床及舖床的儀式。


在婚禮前數天,由好命佬將新床搬至適當位置。

婚禮之前,由好命婆負責鋪床,鋪上床褥、床單及龍鳳枕被,又撒上各式喜果,如蓮子、紅棗、桂圓、荔枝乾、紅綠豆及利是。大門外也會貼上雙喜剪紙。

安床後任何人都不可進入或觸碰新房,直至新人結婚當晚洞房為止。

結婚當晚,新人進房後,可讓小孩子在床上食喜果,取其百子千孫之意。

備註:孕婦和帶孝者在婚禮頭一個月內不得進新房。月事期間的婦女不可在安床後及結婚當晚進新房(新娘除外)。



圖片參考:http://www.100fun.com.hk/mmf/service/l_1085.jpg


嫁妝
女家的妝套最遲要在婚前一天送到男家,嫁妝的貴重象徵著女家的身份與財富。當嫁妝送到男家後,男家會請親友好出來「迎妝」,給予送妝者利是。一般嫁妝主要是象徵好兆頭的物品:



金銀首飾

龍鳳雙囍碗筷

龍鳳雙囍茶具

龍鳳雙囍被舖及枕頭

子孫桶(可用痰盂或紅膠桶代替)

銅面盆和鞋

剪刀



花瓶

片糖

銀包和皮帶

衣服布料(七十二套衣服,伴以扁柏、蓮子、龍眼及利是)


圖片參考:http://www.100fun.com.hk/mmf/service/l_1084.jpg

備註:由於嫁妝物品繁瑣,新娘可自行揀選合心意的物品,亦可用利是代替。



上頭
在婚禮前一晚,擇定良辰(男方要比女方早一小時前),分別由「好命佬」及「好命婆」(即有褔氣的長輩)各自在家中進行上頭儀式,象徵一對新人已步入「成人」階段,並祝福他們同偕白首。


新人須用柚葉水沐浴,然後穿上全新睡衣及內衣褲。

女方宜選一個看到月亮的窗口。

桌上點著龍鳳燭、清香一炷,連同蓮子、紅棗、湯丸三碗(每碗六或九粒)、生果、燒肉和雞、梳、尺、鏡、剪刀、紅繩及松柏葉。

由「好命佬」及「好命婆」一面替新人梳頭,一面說:「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髮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

然後替女方用紅繩將松柏葉繫於頭上,而男方則放在睡衣袋內即可。

完成儀式後,吃罷湯圓,待龍鳳燭熄滅後方可入睡。

備註:若是再嫁再娶,就不需再行上頭儀式。


圖片參考:http://www.100fun.com.hk/mmf/service/l_1091.jpg



迎親
迎親可說是整個婚禮的高潮之一,新郎在戥穿石陪同下,要經過一連串接新娘遊戲及最重要的開門利是,才能順利接得美人歸。迎親須留意的地方:


姊妹接過利是後,要從中取出10%至50%封回利是給男家,即「姊妹茶點金」,另外以茶點招待。

開門後,由大妗姐或伴娘帶領新娘出來交給新娘父親,再由父親交給新郎。

新人先拜過天地及祖先,再向雙親奉茶跪拜。

新娘需準備兩封利是,分別為威旺金及滿堂利是,在過門後交予家姑。



出門
完成迎親儀式後,由大妗姐或伴娘陪伴新娘出門回男家。


陪伴新娘者需開著紅傘,護著新娘出門,沿途向上空、傘頂及花車頂撒米、紅豆及綠豆,直到登車。

上花車前,新娘應向送行的親友鞠躬,以示謝意。

備註:陪新娘過門的姊妹必須是未婚女性(大妗姐除外),新娘的兄弟不可陪伴。



過門
由男家迎接新娘回男家,拜見翁姑及其他長輩。


先拜天地,再拜祖先,然後向翁姑及其他長輩親戚奉茶跪拜。

翁姑給一對新人利是後,會送上首飾給新娘。

吃中午飯,翁姑需預備九道菜的中午飯,象徵長長久久。

備註:翁姑不可在大廳迎接新人進門,須由房間出來大廳會見新人。中午飯或可減至八道菜或六道菜,但切忌七道菜。



回門
新婦由夫婿陪同下於結婚當天或三天內,帶備燒豬及禮品回娘家。



回門禮品包括燒豬一隻、酒、西餅、生果、生菜、伊麵、竹蔗等。

女家收到回門禮品後,需作出回禮,通常是男家送來禮物的一半,包括金豬頭、金豬尾、金豬手。


備註:除燒豬外,大部份禮品可用利是代替。
2007-01-12 1:16 am
三書六禮指的是傳統婚姻的習俗禮儀

三書是指結婚過程的重要三種文書

分別為聘書、禮書和迎書

六禮指婚姻進行中的六個禮儀法度

分別為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

  三書六禮是中國傳統婚姻的習俗禮儀。

  三書指在六禮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六禮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六禮即六個禮法,指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

  古代的結婚過程,與現代的意義有點不同。現代的結婚過程一般指結婚當日所舉行的禮儀,三書六禮的結婚過程則包括了從談婚、訂婚到結婚等過程的文書和禮儀。與現代相似,整個傳統婚婚姻習俗禮儀通知了親屬鄰里,以取得社會的認可和保障。除此之外,傳統婚姻習俗禮儀使結婚的夫婦取得祖先神靈的認可和承擔履行對父母及親屬的權利義務。故此在古代某些時代,男女若非完成三書六禮的過程,婚姻便不被承認為明門正娶;嫁娶儀節的完備與否,直接影響婚姻的吉利。不過,在不同的朝代時期中,婚俗禮儀亦有所不同。


  三書六禮的傳統婚俗歷史悠久,可以追溯至西周。西周時期的「婚姻六禮」,對其後各朝代婚姻的形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而在《禮記》和《儀禮》都對此有所論述。

  《禮記》載:「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男子重之,是以昏禮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皆主人筳幾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敬慎重正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故曰昏禮者,禮之本也。」另據《儀禮》載:「昏有六禮: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由此可見,這傳統婚俗始創於西周時期。一般認為,此婚俗於秦朝巳經定下,其後用於漢朝。

  詳細的說明如下,三書為古時保障婚姻的有效文字記錄,分別指:

聘書:即訂親之文書。在納吉(男女訂立婚約)時,男家交予女家之書柬。
禮書:即在過大禮時所用的文書,列明過大禮的物品和數量。
迎書:即迎娶新娘之文書。是親迎接新娘過門時,男方送給女方的文書。
六禮則為結婚過程中的六個步驟:

納採:當兒女婚嫁時,由男家家長請媒人向物色好的女家提親。男家在納採時,需將大約達三十種有象徵吉祥意義的禮物送給女家;女家亦在此時向媒人打聽男家的情況。
問名:即在女方家長接納提親後,女家將女兒的年庚八字帶返男家,以使男女門當戶對和後卜吉凶。
納吉(又稱過文定):當接收庚帖後,便會將庚帖置於神前或祖先案上請示吉凶,以肯定雙方年庚八字沒有相沖相剋。當得知雙方並沒有相沖相剋之徵象後,婚事巳初步議定。
納徵(又稱過大禮):即男家把聘書和禮書送到女家。在大婚前一個月至兩週,男家會請兩位或四位女性親戚(須是全福之人)約同媒人,帶備聘金、禮金及聘禮到女方家中;此時,女家需回禮。
請期(又稱乞日):即男家擇定合婚的良辰吉日,並徵求女家的同意。
親迎(或迎親):在結婚吉日,穿著禮服的新郎會偕同媒人、親友親自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在到女家前需到女家的祖廟行拜見禮,之後才用花轎將新娘接到男家。在男家完成拜天、地、祖先的儀式後,便送入洞房。
  但是這樣的傳統在現在社會中已經較難看到了,但是在一些鄉村地區以及客家的村落當中,依然還保持著這種婚姻形式,仍可見到六禮的明顯痕跡。

  然而,於較為現代的婚俗禮儀中,三書六禮的婚俗禮儀則已化繁為簡,一般來說,僅遵循著提親、納徵(即過大禮)和親迎(即接新娘)內的某些禮儀而已。

「三書」是指在六禮中交換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

「聘書」是訂婚時交換的文書。
「禮書」是過大禮和送聘金時交換的文書。
「迎書」是迎娶新娘時男方送給女家的文書。
六禮

「六禮」是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

簡單來說,六禮就是傳統婚禮的六個步驟:

「納采」是男方物色人選後,託媒人提親,如女家拒絕,婚事便不成。

「問名」是男方把年庚八字寫在俗稱「庚帖」的帖子上,由媒人送到女家。同時,媒人把女方的年庚八字送回男家,讓雙方看看兩人的年庚八字是否相配,即是俗稱的「夾八字」。

「納吉」又稱「過文定」,即經占算後,如男女雙方的年庚八字相配,男家便可派人通知女家,至此婚事達成初步協定。

「納徵」即「過大禮」,男家給女家送聘書、禮書,形式類似今天的訂婚。

「請期」即「擇吉日」,男家擇定婚期,備禮告知女家,請求同意。

「親迎」即「迎親」,男方穿起禮服,率領鼓樂儀仗,以大紅花橋迎娶新娘
2007-01-12 1:14 am
[編輯] 三書
「三書」是結婚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可以說是古時保障婚姻的有效文字記錄。分別指:

聘書:即訂親之文書。在納吉(男女訂立婚約)時,男家交予女家之書柬。
禮書:即在過大禮時所用的文書,列明過大禮的物品和數量。
迎書:即迎娶新娘之文書。是親迎接新娘過門時,男方送給女方的文書。

[編輯] 六禮
「六禮」是結婚過程的六個禮法,分別指:

納採:當兒女婚嫁時,由男家家長請媒人向物色好的女家提親。男家在納採時,需將大約達三十種有象徵吉祥意義的禮物送給女家;女家亦在此時向媒人打聽男家的情況。
問名:即在女方家長接納提親後,女家將女兒的年庚八字帶返男家,以使男女門當戶對和後卜吉凶。
納吉(又稱過文定):當接收庚帖後,便會將庚帖置於神前或祖先案上請示吉凶,以肯定雙方年庚八字沒有相沖相剋。當得知雙方並沒有相沖相剋之徵象後,婚事巳初步議定。
納徵(又稱過大禮):即男家把聘書和禮書送到女家。在大婚前一個月至兩週,男家會請兩位或四位女性親戚(須是全福之人)約同媒人,帶備聘金、禮金及聘禮到女方家中;此時,女家需回禮。
請期(又稱乞日):即男家擇定合婚的良辰吉日,並徵求女家的同意。
親迎(或迎親):在結婚吉日,穿著禮服的新郎會偕同媒人、親友親自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在到女家前需到女家的祖廟行拜見禮,之後才用花轎將新娘接到男家。在男家完成拜天、地、祖先的儀式後,便送入洞房。

2007-01-11 17:15:46 補充: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三書六禮&variant=zh-hk

2007-01-11 17:15:47 補充: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三書六禮&variant=zh-hk

收錄日期: 2021-04-19 00:16: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111000051KK0269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